第715章 心有些涼

(感謝飄行歐洲、不左不右選擇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休沐之後,鹿善繼回到了府邸,謝絕了一切的拜訪,徑直回到了書房。

皇上召集內閣大臣討論的事情,他很快就知道了,這都是通過內閣首輔楊嗣昌以及內閣大臣劉宗周說出來的,得知了這些情況之後,鹿善繼的心情很是複雜。

鹿善繼和孫承宗的關係非同一般,孫承宗離世,鹿善繼的痛苦,是無人可以替代的,孫承宗在剛剛卸任內閣首輔的職位之後,馬上找到了他,說到了很多的事情,最爲關鍵的事情,就是有關蘇天成一系列的事情,對於孫承宗的有些交代,鹿善繼是非常吃驚的,也是認真思考過的,本來還想着找到孫承宗大人,好好請教一下的,想不到沒有這個機會了。

孫承宗最爲重要的要求,就是有關朝廷裡面議論的事情,只要是牽涉到蘇天成的,都要毫無保留的告訴蘇天成,不管是對蘇天成有利還是不利的。

鹿善繼出任了兵部尚書,這是非常重要的職位,他很清楚,自己能夠出任兵部尚書,也是得益於孫承宗的推薦,加之他和楊嗣昌的關係也是不錯的。

今天討論的事情,令鹿善繼很是吃驚,他想不通,爲什麼皇上會再次提出來皇太極說到的言和的事情,這是早就決定下來的事情,沒有必要再次討論的。

在朝廷的時間長了,鹿善繼有着自己的分析。加之孫承宗的一些提醒,他已經看清楚了某些問題。朝廷或者說是皇上,對於蘇天成的態度,恐怕會慢慢出現變化的,這種變化造成的後果,恐怕是災難性的,最近的幾天時間,一些給事中和御史蠢蠢欲動,私下都在議論蘇天成的事情。這是一種危險的信號,是不是表明了皇上態度的變化。

按照鹿善繼的理解,皇上提出來討論後金皇太極議和的事情,其實不是針對後金的,或者說是皇太極,而是針對蘇天成的,內中的深意。就是需要限制蘇天成的權力。

這絕不是什麼好的情況,

這些情況,是不是完全告訴蘇天成,鹿善繼也是有些猶豫的。

送孫承宗的靈柩回到高陽縣之後,鹿善繼還呆了兩天時間,接着纔回到京城的。想不到幾天的時間,京城裡面出現了這麼多的事情。

一面是忠於皇上,一面是要按照孫承宗的要求,將所有的情況都告訴蘇天成,如何在兩者之間進行權衡。這就是鹿善繼需要做出來的選擇。

管家敲門的時候,鹿善繼有些不耐煩了。

“不是說過嗎。不要打擾。”

“老爺,孫玥來了,說是有東西要交給老爺。”

鹿善繼連忙走出了書房,一邊走一邊問孫玥在什麼地方,得知孫玥已經到大堂之後,他快步朝着大堂走去。

看見鹿善繼進來,孫玥連忙跪下了。

“鹿叔,前些日子麻煩您了,父親生前曾經留下了一份書信,囑託必須要親手交給鹿叔的,因爲父親過世,辦理喪事,一時間有些疏忽了,哥哥弟弟都還在高陽縣,要求晚輩回來,親手將信函交給鹿叔,免得誤了大事。”

鹿善繼大爲吃驚,連忙扶起了孫玥,孫承宗的頭七,所有的兒子都要守靈的,這樣的情況下,孫玥趕回來,專門交付信函,可見信函的重要性。

“孫玥,勞煩你專門送信函過來,辛苦了,趕快休息一下,管家,帶孫玥去洗漱,準備晚餐。”

管家帶着孫玥出去之後,鹿善繼拿着信函,回到了書房。

打開了信函,鹿善繼仔細看起來,很快,他的身體開始顫抖了,這封信裡面說到的事情,正是鹿善繼想着問的原因,可惜這裡面說出來的原因,太驚世駭俗了,不是鹿善繼一時間能夠理解的。

一直到深夜,鹿善繼依舊沒有從書房裡面出來,顯然是在思考重大問題。

接近子時,鹿善繼終於從書房出來了,凍得瑟瑟發抖的管家,依舊在書房外面等候。

鹿善繼有些感動了,他本來就是豪氣的人,蒙古族的漢子,能夠成爲大明的兵部尚書,這是很少見的情況。不過他也不會輕易透露出來自身的感情,管家的這份忠誠,他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

“孫玥休息了嗎?”

“休息了,老爺,孫玥說了,明日一大早就回去了,頭七之後,他們會回到京城,專門來拜訪的。”

“知道了,明日一大早,我要上朝,來不及送他,你給他說一下,告訴他們兄弟,包括孫大人的家人,都要保重身體,大人已經去了,他們千萬不要有什麼意外啊。”

“老爺,小的記住了。”

準備要管家去休息的時候,鹿善繼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管家,有一個問題,我想問問,你到我的府上來的時間也不短了,一直都是非常忠心的,若是我出現了什麼意外,或者說被朝廷降罪,你打算如何啊。”

這個問題,其實問得有些多餘,鹿善繼的內心,已經有了決定,不過他還是想着問一問。

“老爺,小的一直都是跟隨老爺的,若是老爺有什麼意外,需要小的做什麼,小的是萬死不辭的,這些都是小的職責,不敢怠慢的,小的不知道朝廷裡面的事情,不過小的以爲,老爺一定會大富大貴的。”

“呵呵,大富大貴說不上,好了,你去歇息吧,明早去送送孫玥,他們兄弟,最近一段時間,非常的辛苦,一定待我問候一下。”

管家點頭,轉身離開了。

寒冷的空氣,令鹿善繼更加的清醒了,孫承宗大人信函裡面說到的事情,全部涌進他的腦海裡面,信函已經燒燬了,那是絕對不能夠留下的,血性在鹿善繼的胸中翻騰,他做出來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

孫承宗老大人看透了一切,將這些認識,原原本本的告訴他了,大人甚至預計,在剿滅後金政權之後,甚至在剿滅後金韃子之前,朝廷恐怕會出現重大的變故,這個變故,首先可能出現在蘇天成和內閣之間,接下來很有可能是蘇天成和皇上之間。

鹿善繼早就想到了這個問題,也認爲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出現的,只不過他不願意看見這樣的情況,這些年以來,特別是跟隨在孫承宗大人身邊的時候,鹿善繼已經感覺到了,蘇天成絕非是一般人,有着不一般的魄力和遠見,他是親眼看着江寧營壯大起來的,江寧營剿滅三萬韃子的時候,他就意識到,來日支撐大明朝的,一定是蘇天成。

誰都知道功高震主的事情,這也是無法避免的,蘇天成立下了那麼大的功勞,手裡的權力是越來越大的,很有可能是要和皇權發生衝突的。

解決的辦法不是沒有,一方面皇上有着不一般的見識和胸懷,另外一個方面,蘇天成能夠懂得適當的收斂,可惜目前的情況是,蘇天成非常的收斂了,從來都是低調的,這些年以來,爲了剿滅流寇、阻擋後金韃子的侵襲,使出渾身解數,贏得了目前的局面,但皇上卻有些不放心了。

鹿善繼感覺到了這樣的氛圍,就更不要說朝廷裡面的大臣了。

內閣首輔楊嗣昌對蘇天成的態度是不錯的,但這種不錯的態度,究竟能夠維持多長的時間,這是未知數,誰都不知道,會不會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的發生變化,鹿善繼不敢保證,他認爲,改變是肯定會出現的,只是遲早的問題。

尤其令鹿善繼感覺到吃驚的是,孫承宗老大人將家人悉數都託付給蘇天成了,這其實就是一種態度,非常明確的態度,這樣的做法,說明了一切,孫承宗老大人已經看出來了,蘇天成所能夠擁有的成就,恐怕是前無古人的。

蘇天成的作用,那是不用說的,目前的情況下,離開了蘇天成,大明朝出現的很多有利的局面,恐怕都是要煙消雲散的,大明朝受不了這樣的折騰,登州和萊州出現的變故,恐怕就是一種很明確的提醒了。

內心裡面,鹿善繼希望皇上能夠成爲一代明君,能夠帶領大明朝強盛起來,更希望蘇天成能夠不斷建功立業,滅掉後金,開創出來新局面,這樣的君臣,將在青史上面,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惜這只是願望,這樣的情況,不一定能夠出現。

想到這裡,鹿善繼的心有些冷,和這個寒冷的氣候,倒是有些吻合了。

孫承宗老大人最後的意思,其實更加的明確,也是鹿善繼無法避免的,那就是他必須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做出來選擇,老大人留下這樣的信函,是對他高度的信任,他是絕不會將老大人牽連進去的,但如何的選擇,他是非常猶豫的。

自我安慰一番之後,鹿善繼覺得,自己還是暫時按照孫承宗老大人的要求做,將朝廷裡面發生的所有情況,悉數都告知蘇天成,自己已經是兵部尚書了,今後找尋機會,在朝廷裡面,多爲蘇天成說些話,也許能夠慢慢的改變這樣的情況,也許會出現最爲美好的局面的。

鹿善繼的身影,印在了書房的窗戶上面,過了子時,他終於開始動筆了,給蘇天成寫信。

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71章 鹿鳴宴第67章 歸屬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156章 出發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268章 敵情第791章 偶遇(2)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820章 面對面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794章 邀請函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368章 碰撞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684章 都會算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347章 榮耀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57章 下狠手(2)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127章 密旨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165章 苦嶺關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258章 花絮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729章 恩怨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347章 榮耀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56章 出發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225章 贖身第25章 原來如此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34章 證據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995章 整合(3)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
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71章 鹿鳴宴第67章 歸屬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156章 出發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268章 敵情第791章 偶遇(2)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820章 面對面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794章 邀請函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368章 碰撞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684章 都會算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347章 榮耀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57章 下狠手(2)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127章 密旨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165章 苦嶺關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258章 花絮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729章 恩怨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347章 榮耀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56章 出發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225章 贖身第25章 原來如此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34章 證據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995章 整合(3)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