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順理成章

正月二十五,蘇天成回到了洛陽。

剛剛進入府衙,譚長洛就走上前來了。

“大人,兵部的敕書到了。”

蘇天成點點頭,直接來到了二堂。

一切都在蘇天成的預料之中,兵部的敕書,要求江寧營迅速到山西境內剿滅流寇。這一封敕書,寫的很是詳細,包括流寇的諸多情況,都寫出來了。

看着這一份敕書,蘇天成的內心,只剩下了冷笑。

敕書要求江寧營,正月過後就出發,偏偏沒有說到沿路的補給問題,也沒有提到給銀子的事情,意思就是說,江寧營需要自備糧草去打戰。

江寧營只有五天的準備時間了。

這是奇怪的不能夠再奇怪的情景了,蘇天成到河南府上任了,河南府同知空缺,正值春耕時節,按說應該是首先穩定河南府的情況,接着纔開始征戰的,想不到兵部的敕書,如此的着急,似乎江寧營晚出發一步,就不能夠剿滅流寇了。

關於補給的問題,歷來是受到重視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是補給不能夠跟上,軍心就很有可能潰散,不要說剿滅流寇,就是保住自身就不錯了。

按照征戰的規矩,江寧營進入山西境內剿滅流寇,所有的補給,應該是山西境內的府州縣直接負責的,要是補給不到位,還要受到責罰的。

這樣的大事情,兵部不可能疏忽。

蘇天成的恩師徐爾一,已經調離兵部,到都察院,做籤都御史了。正四品的品秩,看起來是得到提拔了,若是徐爾一還在兵部,不可能有這樣的敕書。

面對這樣的情況,蘇天成要是還不想辦法反擊。那就是等死了。

江寧營駐地。

蘇天成坐在中間,兩邊坐着孫傳庭、渠清澤以及諸多的千戶。

“諸位,兵部的敕書來了,要求江寧營進入山西境內剿滅流寇,這是朝廷的旨意,江寧營是不能夠違背的。儘管說我們剛剛到河南府,甚至還沒有來得及熟悉諸多的情況,可也要開赴山西征戰。”

所有人都沒有說話,可他們感覺到了,這一次,蘇天成的語氣有些變化。沒有那麼的理直氣壯,也沒有要求很嚴格。這是很奇怪的現象了。

江寧營征戰多次了,每一次征戰之前,蘇天成的話語,都是帶着激昂的情緒,要求將士帶着最好的心態去殺敵,這一次是怎麼了。

“準備的時間。只有五天,江寧營開赴山西,沿途恐怕得不到補給,這些都需要我們自行準備,所以說,時間很緊,諸位回去之後,要按照要求,做好準備,儘量多的攜帶糧草。這一次,江寧營悉數開拔,奔赴山西剿滅流寇。”

“斥候營依舊要先行,這一次,我做出來一些調整。劉鐵漢主要負責沿路的偵查,要摸清楚一切的情況,及時稟報,我等對河南府與山西境內的情況,都不是很熟悉,初來乍到,必須要特別的小心,所以說,渠清澤帶領一百斥候營的將士,摸清楚兩翼的諸多情況,大軍開拔,不要着急,速度可以慢一些,一定保證將士的安全。”

“軍營留下一千將士,這一千將士的任務,就是護衛好軍營,不要插手其他的事情,除非是得到我的手諭和命令,不準離開軍營。”

一應的軍令提出來了,衆人有些迷惑,沒有說什麼,默默的回到營地去準備了。

孫傳庭早就發現情況異常了。

這段時間,他忙得不可開交,初來乍到,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江寧營將士的家眷,春節之後也要出發,來到河南府,按說這樣的時候,江寧營應該是好好休整,至少等到家眷到達河南府之後,再行出去征伐的。

最不能夠理解的是,蘇天成就任河南府知府,甚至沒有能夠熟悉政務,就要帶領江寧營到山西去剿滅流寇了。

難道說兵部不知道,還是流寇過於囂張了。

“大人,江寧營剛到河南府,休整的時間,尚不足一個月,這樣的時候,出去征戰,恐怕不是最好的選擇,雖然說兵部的敕書來了,可下官覺得,還是可以提出來異議的,下官身爲兵部主事,想着上奏摺,說說江寧營面臨的情況,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算了,江寧營聲名顯赫,不知道多少人盯着,這個時候,上奏摺了,說困難了,恐怕有人會以爲,江寧營是不願意離開江寧縣,對朝廷如此的調遣,內心有着怨言,真的要出現這樣的議論了,我們又要花費心思解釋了。”

“也罷,可兵部應該知曉啊,江寧營遠赴山西剿滅流寇,糧草是非常重要的,大軍若是帶着糧草行動,速度遲緩,時刻要防備有人偷襲,這豈不是牽扯了太多的精力,如此的情況下,怎麼能夠心無旁騖,怎麼能夠放手一搏啊。”

“你說到的這個問題,我也注意到了,可兵部的敕書已經下來了,說起來,這是江寧營接到的第一封兵部的敕書,不管有着多少的不情願,江寧營都要按照要求行動,困難我們自身來克服,速度遲緩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慢一些就慢一些。”

孫傳庭有些說不出話來了,蘇天成爲什麼如此的淡定啊,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好像這次到山西去剿滅流寇,就是出去拉練。

“大人,還是準備充分一些的好啊。”

蘇天成看着孫傳庭,他相信,孫傳庭的內心,已經有很多的疑惑了。

面對這位歷史上很有名氣的將軍,蘇天成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該實話實說,不管怎麼說,孫傳庭的內心裡面,還是忠君忠於朝廷的,不可能理解自己的有些做法,某些不擇手段的辦法,孫傳庭不可能理解。

所以說,他說話還是要注意的。

“孫大人,我的意思,江寧營這次到山西去剿滅流寇,速度可以慢一些,一路上慢慢熟悉河南山西等地的情況,這次我們到山西去剿滅流寇,確實存在很多的困難,流寇習慣於流動作戰,飄忽不定,若是想着取得勝利,就必須要比流寇跑的更快,所以說,這次出去征戰,還要帶着銀兩,萬一來不及補給,可以就地購買糧草。”

孫傳庭看着蘇天成,沒有點頭。

“大人,江寧營進入山西境內剿滅流寇,本是應該的事情,可兵部這次的安排,下官是有些意見的,既然大人不願意明說,那下官就直接上奏,說明情況。”

看着耿直的孫傳庭,蘇天成唯有苦笑了。

“孫大人,做事情不要着急,正是因爲我們剛到河南府,不瞭解諸多的情況,所以說,要儘量的自律,要控制住自身的情緒,話說回來,就算是我們準備很充足了,也會遇見大大小小的諸多問題,若是遇見困難就上奏了,皇上會怎麼看,滿朝的大人會怎麼議論。”

看見孫傳庭依舊不明白,蘇天成索性挑開了。

“江寧營到山西剿滅流寇,時機不成熟,我也是這樣認爲的,可江寧營做事情,不能夠留下把柄,不能夠讓他人議論,樹大招風,有些時候,戰功赫赫,不一定是好事情,處在風口浪尖的時候,要懂得自我保護,不能夠憑着一時的意氣做事情,既然兵部下了敕書,那江寧營就按照敕書的要求去做,至於說是不是能夠達到效果,也要看時機如何,未必流寇就在山西境內某處等着我們江寧營啊。”

這番話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出工不出力。

孫傳庭要是還不明白,那就不配做江寧營的衛指揮同知了。

他和蘇天成有着同樣的看法,當然不會反對這樣做的,甚至要完善一些具體的意見。

“大人,既然如此,可以不攜帶那麼多的糧草啊,多帶一些銀兩就足夠了。”

“唉,孫大人,不管怎麼說,江寧營都是出去征伐流寇的,架子還是要擺出來的,若是空着兩隻手出去,看不見什麼糧草,不出兩日,朝廷裡面,一定會出現不同的聲音。”

孫傳庭的臉有些紅了。

“哼,如此做真的是勞民傷財,也不知道兵部是怎麼想的。”

“好了,無需抱怨了,江寧營這次進入山西境內,不管是不是能夠遇見流寇,都要嚴格要求,軍令如山倒,任何人都不能夠違背,新招募的一萬多將士,要以最快的速度適應,這次拉出去,也是好事情,正好檢驗一下這些將士的訓練成果。”

孫傳庭離開之後,渠清澤進來了。

看見渠清澤進來,王大治走出門,守候在外面,不準任何人打擾。

“大人,一切都準備好了,不知道何時能夠出發啊。”

“不要着急,大軍開拔之後,我會找機會讓你們離開的,這是最好的機會了,江寧營離開了河南府,流寇開始騷擾河南府,憑什麼流寇能夠如此準確的得知消息,這裡面,我可要好好的做文章。”

“大軍行進的速度會很快,進入山西境內之後,在平陸一帶暫時駐紮,這個時候,就要等候你的消息了,你能夠在河南府鬧得雞飛狗跳,就算是最大的成功了。”

“河南府的老百姓,很是貧窮,先前我還想着,你們打擊了一些士紳富戶之後,分給老百姓一些錢糧,現在看來,這件事情不能夠做,免得牽連了百姓,江寧營這次帶着儘量多的糧草,就是要接濟百姓的,你們劫掠到的錢糧,一律都充公了。”

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93章 新科會元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448章 誓師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58章 籌謀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811章 詫異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64章 太原府城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107章 授官第144章 戰果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476章 啓動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186章 行動(3)第729章 恩怨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705章 放心了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504章 平衡術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86章 朝廷嘉獎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596章 怪異第20章 雪中送炭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30章 連環計第791章 偶遇(2)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318章 大比武(3)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476章 啓動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25章 原來如此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822章 準備(1)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809章 前兆
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93章 新科會元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448章 誓師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58章 籌謀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811章 詫異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64章 太原府城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107章 授官第144章 戰果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476章 啓動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186章 行動(3)第729章 恩怨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705章 放心了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504章 平衡術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86章 朝廷嘉獎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596章 怪異第20章 雪中送炭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30章 連環計第791章 偶遇(2)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318章 大比武(3)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476章 啓動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25章 原來如此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822章 準備(1)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809章 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