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

朱由檢也在思考遼東巡撫的人選,陳新甲不可能繼續擔任遼東巡撫了,蘇天成也不可能回到遼東去,可遼東必須要有人主持大局,其實洪承疇就是不錯的人選,但朱由檢很是猶豫,洪承疇與蘇天成走得太近了,不管怎麼說,在朱由檢的內心裡面,還是覺得蘇天成的權力太大了一些,毫不客氣的說,朱由檢認爲,蘇天成的權勢,已經威脅到皇權了。

不僅僅是遼東巡撫的人選需要調整,朱由檢認爲,內閣大臣也需要調整了,唐世濟和劉宗周兩人都不能夠繼續留在內閣裡面了。

其實不少的事情,真正的責任,還是在朱由檢自己身上,但身爲皇帝,朱由檢不可能認錯,這些事情出了,總是需要有人來承擔責任的。

內閣推薦盧象升出任遼東巡撫,這令朱由檢很是滿意,幾乎沒有猶豫,就下旨了。

陳新甲終於等來了聖旨,他和錢謙益兩人都要回到京城去了。

洪承疇依舊在寧遠城,他暫時不需要到大淩河城去了,因爲蘇天成佔領了永寧等地,後金韃子顧此失彼,恐怕要考慮大後方的問題,如此的形勢下,遼東暫時穩定了。

陳新甲早就做好了準備,離開寧遠的前一天,他找到了洪承疇,有不少的話語,他想着和洪承疇說說,也通過洪承疇,將這些話語,帶給蘇天成。

“洪大人,明日我就要離開遼東了,這一去,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見面啊。”

“大人不必如此的氣餒,一定還有機會的。”

陳新甲苦笑着搖頭。

“我自己清楚,恐怕是沒有什麼機會了,臨走之前,我有一些話,想和洪大人說說。這些話語,萬萬不能夠傳揚出去的,否則對洪大人不利啊。”

“大人有什麼話,儘管說就是了。”

“一年多時間,對遼東確實有感情了,可惜啊,遼東的大好局勢。葬送在我的手裡,如此大的罪責,我是必須要承擔的,要不是蘇大人從登州發起進攻,恐怕遼東就危險了,依照我的判斷。朝廷會繼續派出大臣,擔任遼東巡撫,在我看來,洪大人其實是遼東巡撫的最好人選了。”

“大人過獎了。”

洪承疇連連擺手,他很清楚,自己不大可能出任遼東巡撫。

陳新甲的神情變得有些嚴肅了。

“洪大人,後金韃子已經是我大明最大的威脅了。必須要剷除,否則遼東不可能徹底的安寧,京城也不能夠安穩,這剿滅後金韃子的任務,非蘇大人莫屬了,前些時間,我自不量力,竟然想着能夠動搖後金韃子的根本。招致了慘敗,現在總算是明白了,有些話,我想請洪大人轉告蘇大人。”

洪承疇點點頭,沒有開口。

“蘇大人不能夠一心就想着剿滅後金韃子,還是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啊,朝廷裡面很是複雜。蘇大人長期在外領軍,功勞巨大,越是這樣,議論的人就越多。三人成虎,時間長了,皇上也不一定放心,要是皇上開始猜忌蘇大人了,那將是我大明最大的災禍啊。”

“我認爲,蘇大人還是需要多和內閣保持聯繫,狡兔死,走狗烹啊。”

“要是我預料不錯,很快還會有聖旨到遼東來的,恐怕洪大人也要離開遼東了。”

“陳大人爲何會這樣說啊。”

“遼東邊軍的慘敗,與洪大人是沒有關係的,可朝廷裡面的大人,可不一定是這樣的看法,他們會認爲,洪大人也是有責任的,繼續留在遼東,肯定是不合適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情況,那就是江寧營一直都是獨立的,與榆林營、邊軍幾乎沒有什麼交集,這樣的情況,朝廷也是清楚的,洪大人繼續留在遼東,新上任的巡撫該怎麼管理,所以,權衡之後,洪大人恐怕也要離開遼東了。”

陳新甲和錢謙益離開寧遠的第三天,盧象升走馬上任,出任遼東巡撫。

大同、榆林、寧夏等地的駐軍,也進行了調整,盧象升帶着五萬榆林營將士,趕赴遼東,張鳳翼調整一部分大同邊軍,進駐榆林。

洪承疇還沒有來得及和盧象升見面,就接到了聖旨,聖旨要求他帶着駐守在遼東的江寧營將士,趕赴登州,監軍秦三德回到京城。

這一道聖旨,令洪承疇有些猝不及防了。

他想到了前幾日陳新甲說到的可能性,看來自己也一樣是有責任的,遼東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作爲主要官員,陳新甲和錢謙益被免去了官職,自己雖然沒有被免去職務,但也是要離開遼東的。

這一道聖旨,也令剛剛上任的盧象升大爲吃驚,在他看來,江寧營就是遼東的定海神針,戰鬥力遠遠強於榆林營和邊軍,再說了,經過了這一次的慘敗,遼東的軍士不多了,就算是自己帶來了五萬將士,這裡也只有十二萬的軍士,還需要招募軍士,至少要保持十五萬軍士,如今洪承疇帶着三萬江寧營將士離開,遼東只剩下九萬軍士,力量嚴重不足。

盧象升與洪承疇見面的時候,一臉的無奈。

“洪大人,我本來想着,和你共同駐守遼東的,想不到,我剛剛到遼東,你卻要離開了。”

“盧大人,我可要恭喜你啊,不過遼東的局面有些複雜,盧大人還是要謹慎啊。”

洪承疇離開了遼東,和盧象升就不存在上下級關係了,說話也隨便很多了。

“洪大人說的是啊,接到了聖旨,我就是戰戰兢兢的,遼東不足十萬軍士,必須要招募軍士啊,不知道洪大人是不是有什麼建議啊。”

“建議說不上,九萬軍士,人數確實少了,後金韃子駐守在黑山,距離大淩河城不過一百里地,大淩河城與錦州的防守任務,是最重的,這兩個地方的軍士,必須要充足,大淩河城駐紮三萬軍士,錦州至少駐紮兩萬軍士,剩下的四萬軍士,寧遠和山海關分別駐紮兩萬,接下來需要招募六萬軍士,其中一萬人駐紮在錦州,一萬人駐紮在寧遠,四萬人駐紮在山海關,若是能夠做到這一步,遼東基本無憂了。”

盧象升搖搖頭。

“到哪裡招募六萬軍士啊,我準備給皇上上奏摺,懇請洪大人留下來啊。”

“盧大人萬萬不要上這個奏摺,皇上要求我離開遼東,定是深思熟慮的,遼東邊軍遭遇到如此的慘敗,我也是有責任的,不能夠繼續留在遼東了,皇上沒有處罰我,就算是很不錯了,陳大人和錢大人都到京城去了,按說我也應該直接到京城去領罪的。”

“遼東邊軍的慘敗,與洪大人沒有什麼關係,這些我是知道的。”

“不能說沒有關係,我也給皇上寫了請罪的奏摺。”

盧象升嘆了一口氣,知道留不住洪承疇,留不住江寧營。

“洪大人,我是清楚江寧營的驍勇的,其實江寧營留在遼東,就是遼東穩定的最大保證,按說皇上也應該清楚這一點的。”

“盧大人可不要這樣說啊,以前江寧營沒有來到遼東的時候,遼東也是穩定的,後金韃子攻不破這裡,如今盧大人來到了遼東,帶着榆林營的將士,一定能夠穩住遼東局勢的。”

“洪大人到登州去,也是好事情,蘇大人佔領了復州、永寧、旋城、宣州等地,後金韃子肯定是大爲恐慌的,一定會派出重兵,這個時候,洪大人趕到登州,就會直接和後金韃子面對面的廝殺了,我還要預祝洪大人建功立業啊。”

“感謝盧大人的美言,遼東也不會平靜很長的時間,恐怕盧大人也要做好廝殺的準備了。”

六月中旬,洪承疇帶着三萬江寧營將士,趕赴登州。

盧象升也開始招募軍士了。

離開遼東,洪承疇還是有些不甘心,他很清楚,蘇天成的想法,是從遼東和永寧兩個地方,對後金韃子發起進攻,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後金韃子肯定會調集重兵,從海州、蓋州和耀州等地,對江寧營發動進攻的,真的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自己帶領駐守在遼東的江寧營將士,對黑山和廣寧等地發動進攻,那個時候,後金韃子才真的會陷入到兩難境地。

大軍剛剛從遼東出發,洪承疇就接到了蘇天成的來信。

蘇天成要求洪承疇加快步伐,三萬江寧營將士,悉數趕到天津的大沽港口,全部乘坐戰船,直接趕赴永寧。

接到了信函,洪承疇不會耽誤時間了,大軍加快了步伐。

其實這樣的情況,在洪承疇的預料之中,江寧營離開遼東的時候,祖大樂堅決要求加入江寧營,洪承疇沒有同意,祖大樂的身份不同了,若是加入了江寧營,影響很大,邊軍也會有看法的,再說了,祖大樂是遼東少有的猛將。

監軍秦三德離開了江寧營,回到了京城,這恐怕就預示着,江寧營即將面臨殘酷的廝殺,秦三德進入江寧營,本來就是要積累資歷的,如今資歷足夠了,經歷了遼東這次的危險,肯定不願意繼續冒險了,回到京城去享樂了。

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68章 落地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29章 忠告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879章 對決(1)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775章 海戰(5)第123章 唐海泰第498章 內訌(3)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371章 探究第1283章 太子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90章 先手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192章 稱帝(4)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630章 山海關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417章 訓斥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030章 妥協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59章 收穫季節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280章 變化(1)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729章 恩怨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653章 預判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185章 行動(2)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66章 鄉試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369章 算計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07章 授官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68章 血戰(2)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420章 頭疼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18章 秦淮河(2)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483章 抉擇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
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68章 落地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29章 忠告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879章 對決(1)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775章 海戰(5)第123章 唐海泰第498章 內訌(3)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371章 探究第1283章 太子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90章 先手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192章 稱帝(4)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630章 山海關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417章 訓斥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030章 妥協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59章 收穫季節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280章 變化(1)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729章 恩怨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653章 預判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185章 行動(2)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66章 鄉試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369章 算計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07章 授官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68章 血戰(2)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420章 頭疼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18章 秦淮河(2)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483章 抉擇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