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

大明政客sodu

大軍撤離到永寧,多鐸終於與濟爾哈朗會合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噩耗傳來了,代善率領的正紅旗將士,全軍覆沒,代善被蘇天成生擒,指揮這次設伏的,居然是蘇天成本人,參與這次戰鬥的,是駐守在遼東的所有江寧營軍士,三萬江寧營軍士,徹底殲滅了大清國的正紅旗。

得到了這個消息,多鐸和濟爾哈朗都愣住了,他們根本就不敢相信,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代善是大清國的驕傲,曾經的四大貝勒之一,曾經代表努爾哈赤征伐,所向披靡,正紅旗更是戰功赫赫,爲什麼這一次的遭遇會如此的慘,竟然遭遇了被全部殲滅的命運。更令人不能夠相信的是,代善居然被蘇天成生擒了,這就是大清國的恥辱啊。

一整天的時間,多鐸和濟爾哈朗都沒有說話,坐在屋裡,也沒有吃飯,陪着的范文程,同樣沒有吃飯,范文程失去了往常的鎮定,臉色發白,大概沒有想到,結局會如此的慘烈,不知道皇太極得知了這個消息,會是什麼樣的表現。

天黑之後,濟爾哈朗終於開口了,建議大軍撤到海州去,繼續駐守在永寧,已經失去意義了,到了這個時候,大軍不適宜繼續作戰了,因爲多正紅旗被殲滅,大軍的士氣收到了嚴重的打擊,必須要休整,這一次多鐸沒有反對,馬上同意了。

天亮之後,大軍開始撤離永寧,朝着海州的方向而去。

一路上,多鐸和濟爾哈朗進行了交談,多鐸終於明白,濟爾哈朗做出來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要是當時突破了江寧營的阻擊,兩路大軍會合了,戰鬥一定是異常慘烈的。但大清國的損失會更大,蘇天成早就做好了部署,就是針對宣州的,針對正紅旗的,從時間上來說,就算是濟爾哈朗前去救援,代善的正紅旗。也無法支撐了,到那個時候,五萬江寧營的軍士來圍攻,說不定鑲藍旗也要搭進去了。

兩人交談的過程中,通過交換意見,也明白了范文程的分析是準確的。至於說蘇天成親自領軍設伏作戰,調集遼東江寧營三萬將士到宣州,這不是范文程能夠知道的情報,因爲大清國水師的覆滅,從海上直接到宣州的江寧營軍士,也不可能暴露行蹤。

總之,一切都是蘇天成精心策劃。這不能夠完全怪到范文程的身上。

皇太極的佈置是非常精確的,可以說是延續了老傳統,可惜這一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慘敗,這不是說皇太極的能力下降了,而是蘇天成太厲害了,不知不覺做好了所有的部署,而且針對了皇太極佈置最爲薄弱的一個環節,那就是代善從平壤出發。不會直接與濟爾哈朗的大軍會合,這裡面有代善的自信,有着代善對蘇天成和江寧營的輕視,更有皇太極的惱火,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居然能夠被蘇天成抓住,而且取得了最大的勝利。

多鐸和濟爾哈朗感覺到。雖然他們率領的有八萬大軍,但目前的情況下,想着與蘇天成對決,可能性顯然不大了。遭遇瞭如此大的慘敗,所有的部署都要重新進行調整,估計皇太極也會做出來必要的部署了。

兩人很清楚,皇太極得知了這個消息,一定會異常的痛苦,因爲這次所有的安排佈置,都是皇太極直接負責的,不管是不是有范文程的情報,也不管是不是有代善的自信,這一次的交手,皇太極敗給了蘇天成,這恐怕是皇太極最爲不能夠承受的打擊了。

撤離復州和宣州,多鐸和濟爾哈朗都沒有直接等到皇太極的命令,這是他們自行商議之後,做出來的決定,到了海州之後,兩人安頓下來,等候皇太極的命令了。

瀋陽,崇德殿。

皇太極臉色慘白,一整天時間過去,滴米未進。

正紅旗被全部殲滅,代善被蘇天成生擒的消息,是皇太極不可能接受的,接二連三的打擊,令皇太極難以承受了,如果說將海蘭珠辭世的痛苦壓在心底,一心考慮大清國的事情,還在於情理之中,可如今大清國的危機是真正的來了。

皇太極的部署是很不錯的,用多鐸的鑲白旗加上海州的漢軍限制復州的江寧營,用精銳的正紅旗和鑲藍旗去剿滅駐守宣州的江寧營軍士,接下來三路大軍會和,十萬將士攻打復州,不要求徹底剿滅復州的江寧營軍士,至少令江寧營損失慘重。

可惜這個安排,反而被蘇天成利用了。

代善是曾經的四大貝勒之一,希望能夠單獨打敗駐守宣州的江寧營軍士,至少要提前展開進攻,濟爾哈朗帶領大軍抵達宣州,主要還是協助代善,兩軍暫時不會會和,也就是這個安排上面的缺陷,被蘇天成利用了,蘇天成親率大軍,佈置好了口袋,等着代善。

現在看來,皇太極的所有部署,都是符合蘇天成的要求的,蘇天成利用駐紮在復州和宣州的江寧營軍士,拖住多鐸和濟爾哈朗,從遼東調來大軍,專門圍殲代善,這個安排是絕密的,一直到開戰的時候,大清國上下都不知道這個情報,以至於造成了慘重的損失。

皇太極感覺到了心寒,正紅旗被殲滅,這是大清國難以接受的,更加不能夠承受的是,蘇天成居然用三萬江寧營軍士,殲滅了代善的兩萬正紅旗將士,這需要多麼強悍的戰鬥力,這需要多麼精確的部署。皇太極是從長期的征伐之中走過來的,看問題能夠看到本質,要說江寧營的軍士,有多麼的優秀,一個江寧營軍士,就能夠毫不費力的擊敗一名正紅旗的將士,那是沒有多大的可能性的,這裡面的關鍵,還是在於蘇天成。

只能夠說,蘇天成的精確部署,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這一下,皇太極在遼東取得的勝利,幾乎被完全沖銷了,一萬五千的大清國水師被蘇天成剿滅了,代善的正紅旗被江寧營圍殲了,特別是正紅旗的兩萬將士,那都是大清國的勇士,不管多少人都難以換取的。

皇太極感覺到了一絲的絕望,他彷彿看見了,蘇天成帶領江寧營,將會一步步的畢竟瀋陽,最終攻陷瀋陽。大清國在蘇天成的打擊之下,搖搖欲墜。

偌大的崇政殿裡面,異常的安靜,代善被生擒、正紅旗被殲滅的消息,已經悄悄的傳開了,整個瀋陽的滿人權貴,都有一些噤若寒蟬的味道,這些年以來,皇太極一直都是強調江寧營的驍勇,要求大家注意,有些人根本不在意,到了這個時候,他們是真正的相信了,蘇天成的確不是一般人,很有可能對大清國造成致命的威脅。

身邊的猛將,幾乎都被派出去了,皇太極無人商議,接下來的局面,應該如何應對,這是要馬上做出來的決定,多鐸和濟爾哈朗已經撤到了海州,包括阿濟格也跟着到海州了,接近八萬大軍在海州集結,絕不是長久之計,若是讓蘇天成輕鬆的佔領了岫巖、鎮江和鳳凰城等地,朝鮮必將再一次的臣服大明王朝,這將是大清國的重大損失。

用什麼辦法來挽回損失,如何阻止這種局面的出現。

皇太極沒有想到好的辦法。

有些麻木的皇太極站起身來了,在崇德殿裡面慢慢的踱步,他的步履很是沉重,各種各樣的想法,都在他的腦海裡面出現了,最壞的結局,就是蘇天成佔據了這些地方,控制了朝鮮,目前的情況,恐怕是要固守蓋州、耀州和海州,這三個地方不能夠有失,這裡算是瀋陽的最大屏障,要是失去了這三個地方,瀋陽就真的危險了。

正紅旗被江寧營殲滅,代善被生擒,這是大清國難以承受的損失,雖說被殲滅的人數不是很多,和大清國幾十萬的大軍比較起來,好像不算什麼,但這裡面的政治意義完全不同了,代善是皇室宗親,是大清國第一親王,是大清國數一數二的驍將,不管年紀是不是大了,都是一個方面的代表,代表着滿人的無敵,代表着大清國的無敵,如今這種象徵性的標示,被蘇天成和江寧營徹底的打破了,大清國不敗的神話不存在了。

頭腦裡面很亂,皇太極感覺到太累了,這麼多年了,爲了能夠入主中原,他含辛茹苦,善待漢人,限制滿人的權勢,眼看着一步步的走向成功了,大明那個崇禎也挺配合的,誰知道蘇天成和江寧營出現之後,一切都發生改變了,這些年過去,威脅終於開始牽涉到大清國了,也就是說,蘇天成和江寧營的視線,轉移到大清國來了,大清國生死存亡的時刻慢慢到來了。

皇太極感覺到有些眩暈,他沒有在意,努力的朝着前面走去,但很快,他感覺到手腳有些不聽使喚了,就連張嘴也困難了,倒下的那一刻,皇太極看見了驚慌失措的太監,還有奔過來的侍衛,接下來,他就什麼都不知道了。。。(未完待續。。。)

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58章 籌謀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98章 大遷移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015章 誤判?(4)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1章 收拾你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029章 救贖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866章 兩重天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210章 廷議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22章 青樓第1080章 暗戰(1)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176章 升堂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41章 收服第1189章 稱帝(1)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387章 小手腕第495章 宿命論(4)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824章 準備(3)第1083章 廷辯(1)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912章 失意人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752章 大度第369章 算計
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58章 籌謀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98章 大遷移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015章 誤判?(4)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1章 收拾你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029章 救贖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866章 兩重天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210章 廷議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22章 青樓第1080章 暗戰(1)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176章 升堂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41章 收服第1189章 稱帝(1)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387章 小手腕第495章 宿命論(4)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824章 準備(3)第1083章 廷辯(1)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912章 失意人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752章 大度第369章 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