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

皇后娘娘必須從南門進入京城。

本來在五城兵馬司的軍士看來,皇后娘娘進入京城,京城裡面肯定是需要戒嚴的,若是有人威脅到皇上家人的安全了,那豈不是天大的事情,何況京城裡面剛剛出事情了,前任的大明皇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盡了,周皇后和最爲忠心的大太監王承恩也跟着自盡了,這件事情,在京城裡面,多多少少是有影響的,這樣的特殊時期,安全方面還是注意一下的好。

想不到朝廷壓根就沒有戒嚴的打算,只是安排五城兵馬司注意警戒。

這一下子令五城兵馬司軍士的頭都大了,他們感覺到激動,但更加感覺到不安,責任太重大了,從三月二十五日子時開始,五城兵馬司就開始了佈置,需要經過的道路上面,三步一哨五步一崗,排的嚴嚴密密的,還有不少的軍士,素裝混在百姓之中,時刻注意周圍的情形,發現有異常的情況,就要馬上動手的。

五城兵馬司的軍士,大部分都是留守的軍士,這些以前屬於大明朝廷的軍士,搖身一變,成爲了大晉朝廷的僱員了,按照朝廷的規矩,五城兵馬司的軍士不屬於軍隊序列,直接歸應天府管轄,維護地方上的治安,軍士本來還以爲,這一下肯定是被冷擺到一邊去了,想不到朝廷和應天府賦予了他們這麼大的責任。

至於說應天府府尹的人選,誰都沒有想到,居然是原來的大明南京兵部尚書、後來擔任新成立的浙江省巡撫孫泰出任的,至於說浙江巡撫的職位,有原來的鳳陽總督馬士英出任了。

從這一點上面,就可以看出皇上的氣度來了。不是用最心腹的人來擔任應天府府尹,依舊信任原來大明朝廷的官吏。

至於說孫泰,在朝廷之上的時候,曾經與諸多的丞相爭議,認爲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進入京城,必須要戒嚴。絕不能夠讓皇后娘娘受到驚擾,但朝廷做出來了決定,不能夠戒嚴,再說皇后娘娘也需要親民,作爲國母,連老百姓都要回避了,像什麼話。

孫泰知道,這肯定是皇上的意思,故而只能夠服從決定。

從知道決定的那一天開始。孫泰幾乎沒有說過囫圇覺,每天想到的都是安全事宜,好在他得到了洪承疇、盧象升等人的支持,江寧營抽調了大量的斥候,包括部分的親兵,混雜到人羣之中,隨時注意動靜,畢竟做出來這樣的決定。衆多的丞相也是非常緊張的。

就在丑時的時候,孫泰得知皇上要和皇后娘娘、貴妃娘娘一同進入京城。他就更加的緊張了,寅時就到五城兵馬司坐鎮了,給大家下了死命令,必須要絕對保證安全,若是出了問題,所有的軍士和他一起。準備掉腦袋吧。

和孫泰等人不同的是,京城裡面的老百姓,一大早就趕赴大街上,他們發現,除開有守衛的軍士。沒有采取戒嚴的措施,老百姓是可以隨便上街的。

這一下京城裡面轟動了,幾乎所有人都出門了,他們要目睹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的儀仗隊,若是能夠看到皇后娘娘,那就是三生的運氣了。

朝廷這樣的舉措,令很多人感慨,什麼是自信,這就是自信,這就是相信老百姓,將老百姓視爲真正的子民。

很多商賈是清楚朝廷的宗旨的,總體是要爲老百姓辦事,從這件事情上面,可以真正的體會到,朝廷是真正將老百姓放在心上的,皇上是真正親民的。

儘管說大街上兩邊擠得水泄不通,但秩序非常好,衆人都是站在原地等候,臉上帶着興奮的色彩,是不是有人竊竊私語,議論將要看到什麼樣的情形。

隊伍之中,也有一部分的人,隨時都在走動,時不時看看四周的情形,這些人明顯就是五城兵馬司派出來的暗探了,至於說江寧營斥候和親兵,早就散落在老百姓之中了,但根本看不到他們在什麼地方,這就是差別,若是依照五城兵馬司軍士這樣的表現,在偵查情報的時候,尚未弄到情報,自己早就暴露了。

辰時,整齊的腳步聲和馬蹄聲出現在南門方向了。

這表示皇后娘娘要進入京城了。

南門周圍一里地的距離,是不能夠有老百姓圍觀的,這也是便於儀仗隊擺開陣勢,做好必要的安全保衛措施的。

令所有軍士吃驚的情形出現了,皇上居然在隊伍的最前面,而且是騎着戰馬,皇上的左邊,大晉朝廷的丞相朱審烜、楊嗣昌、範景文、洪承疇、渠清澤、張溥,吏部尚書鹿善繼,兵部尚書、都督盧象升,戶部尚書蘇天浩,禮部尚書周延儒,工部尚書李覺斯等人,全部都騎馬跟隨,最令人吃驚的是,蘇明劼也騎着馬,跟在皇上的右邊,若是預料不錯的,這個蘇明劼,馬上就可能成爲皇太子了,後面就是皇后娘娘的御輦,御輦四邊的遮掩全部都拉起來了,可以清楚的看到皇后娘娘,至於說後面的貴妃娘娘,也是一樣。

也就是說,京城的老百姓可以清楚的看到皇上、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包括皇上的兒女,大晉朝廷的丞相,六部尚書。

這是開天闢地的事情了。

道路兩邊的軍士,瞬間站的筆直,這一下他們感覺到了沉甸甸的責任了,生怕因爲自身的疏忽,導致了意外的發生。

孫泰早就換了衣服,跟隨在人羣之中,看見了隊伍的架勢之後,他微微點頭,眼睛有些發熱,皇上的氣度令他激動,老百姓看見了這樣的情形,肯定會爆發出來不一般的感受。

不過孫泰很快低頭擦了一下眼睛,如今他最爲主要的職責,是協調安全保衛的事宜。

老百姓儘管沒有見過皇上,不認識大晉王朝的皇上,但他們都清楚,身穿黃色龍袍的人,肯定就是皇上,沒有第二個人敢這樣穿着。

儀仗隊出現在大街上的時候,四周瞬間安靜了,老百姓沒有想到,他們居然看到了皇上,而且皇上在隊伍的最前面。

皇上的儀容不是他們所能夠形容的,但皇上表現出來的氣度,震撼了所有人。

幾乎就在一瞬間,道路兩邊的老百姓都跪下了。

“皇上萬歲。。。”

“皇后吉祥。。。”

“貴妃娘娘安康。。。”

喊聲迅速開始擴散,消息迅速傳開了,皇上竟讓在隊伍之中,而且還在隊伍的最前面,在如此敏感的時刻,皇上如此的信任京城的老百姓,這足以令京城的百姓自豪了。

如此的氣勢,蘇天成根本沒有預料到,道路兩邊的老百姓,密密麻麻的都跪下了,嘴裡不斷喊着皇上萬歲等等話語。

他突然感覺到,歷史上對封建社會的評價,並非是那麼的準確,這些老百姓,見到皇上之後,表現出來的情感是真實的,儘管說很多的老百姓,沒有多少的文化知識,但他們總體是非常淳樸的,只要你給予他們一絲的尊重,他們就會拿出十分的熱情來擁護你。

這恐怕就是皇權的威嚴了。

儀仗隊行進的速度很慢,蘇天成想着讓京城的老百姓多看看他,要知道很多的老百姓,一輩子都是見不到皇上的,更不用說見到皇后娘娘了。

這樣的情形,同樣震撼了朱審烜等人,他們也在思考,爲什麼皇上能夠得到老百姓如此的擁護,爲什麼皇上做出來的決定,看似十分的危險,面臨着很多說不清楚的局面,但實際上卻得到了這麼好的效果,這裡面的問題,足夠他們思考了。

聰明的朱審烜還是最先明白的,這裡面其實包含了皇上的苦心,也就是讓他們來體味這樣的氛圍,讓他們的心裡,真正的裝着老百姓。

終於來到了紫禁城。

朱審馨從午門進入紫禁城的時候,眼裡忽然有了淚水,而且沒有止住,眼淚流下來的時候,她的臉上帶着燦爛的笑容。

蘇天成卻沒有想到那麼多。

進入到乾寧宮之後,朱審馨等所有人都暫時集中在這裡了。

蘇天成看着衆人開口了。

“你們都是朕的家人,榮華富貴是不用說的,今日的情形,你們都見到了,朕就是想着讓你們仔細看看,仔細想想,民心不可違啊,你們要時時刻刻牢記這句話,特別是朕的兒女,朕不希望你們就此生活在皇宮裡面,你們都要出去,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出去,到老百姓中間去,體味一下老百姓的生活,明白老百姓的感受,也只有這樣,你們纔有可能知道如何的署理政務,如何的自律。”

“大晉王朝不同於以往的任何一個王朝,朕會定下很多的規矩,包括朕在內,都要遵守這些規矩,你們就更加不能夠特殊了,朕希望大晉王朝永遠強大下去,可要做到這一點,太不容易了,朕還是那個認識,用規矩來規範所有的行爲。”

說到這裡,蘇天成內心嘆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的要求太高了,是不是能夠做到這一點,他不知道,自己閉眼之後,這個王朝會如何的運轉,那是他無法左右的事情了。(未完待續。。)

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210章 廷議第1012章 誤判?(1)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676章 分析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280章 變化(1)第752章 大度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078章 補償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078章 補償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084章 廷辯(2)第321章 聖旨下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492章 宿命論(1)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811章 詫異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509章 刺激(1)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33章 準備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1034章 聖旨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818章 挑撥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771章 海戰(1)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22章 青樓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1169章 昏頭了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148章 辯解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369章 算計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41章 收服
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210章 廷議第1012章 誤判?(1)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676章 分析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280章 變化(1)第752章 大度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078章 補償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078章 補償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084章 廷辯(2)第321章 聖旨下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492章 宿命論(1)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811章 詫異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509章 刺激(1)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33章 準備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1034章 聖旨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818章 挑撥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771章 海戰(1)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22章 青樓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1169章 昏頭了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148章 辯解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369章 算計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41章 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