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遼東決戰(3)

張鳳翼帶領大軍撤離登州、趕赴宣州的消息,令朱由檢勃然大怒。

幾乎失去理智的朱由檢,準備要動手了,從這件事情上面,他看到了危險,他可以斷定,這是蘇天成的主意和要求,要不然張鳳翼不會輕易撤離登州,從張鳳翼的奏摺裡面,朱由檢知道江寧營駐紮在登州等地的江寧營將士,達到了兩萬人。

危險信號來臨的時候,朱由檢忘記了大明正在與後金韃子作戰。思來想去,他不知道該從哪個方面來動手,若是直接下聖旨,斥責蘇天成爲謀逆,顯然是不合適的,但坐視不理,這不符合他的要求,故而他要內閣商議,拿出來應對的辦法。

養心殿,楊嗣昌低着頭,一直都沒有說話,看着走來走去的皇上,楊嗣昌的內心是苦澀的,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如此關鍵的時刻,皇上做出來了不理智的決定,後果終於顯露出來了,其餘的內閣大臣,一樣低着頭沒有說話。

其實內閣的意見也是不統一的,但沒有誰敢說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對蘇天成進行清算,畢竟大軍已經積聚在遼東,馬上就要和後金韃子決戰了,這樣的時候,要是清算主帥,造成的損失將無法挽回,甚至有可能讓遼東徹底失守,京城處於危急之中。

轉悠了好半天的朱由檢,稍微冷靜了一些。

紅着眼的朱由檢,看着諸多的內閣大臣開口了。

“張鳳翼擅自撤出登州,雖有不得已的原因。可此行爲不可饒恕,朕絕不能夠屈服。諸位愛卿有什麼好的建議。”

沒有誰說話,這個問題,內閣早就討論過了,拿不出來什麼好的辦法。

朱由檢再次發怒了。

“你們都是朕的肱骨,如此關鍵的時刻,爲何不能夠想到辦法,難道要朕親自到登州去嗎,眼看着更大的危險逼近了。卻不能想到辦法,朕要你們何用。”

皇上說出來這樣的話語,楊嗣昌承受不住了,按照一般情況來說,朝廷裡面出現了無法解決的問題,或者是重大的問題,內閣首輔必須要承擔責任。或者是請罪,或者是辭職。

“皇上,這都是臣無能,臣請辭去內閣首輔之職。”

朱由檢早就想到了楊嗣昌這樣的回答。

這也是令朱由檢憤怒的原因之一,內閣總是想到了遼東,想到了後金韃子。但卻沒有想到,蘇天成的勢力日漸壯大,有着與朝廷分庭抗禮的動作和意思了,有朝一日可能會推翻朝廷了,這樣的關鍵時刻。不採取措施,接下來將要發生更爲嚴重的事情。後金韃子畢竟派出了使者,曾經到朝廷來議和,大不了暫時不剿滅後金韃子,朝廷也派出使者去,暫時維持議和的協議,以便於騰出手來,專門對付蘇天成。

後金韃子一直都是朝廷最大的威脅,這一點朱由檢非常清楚,當年後金韃子與流寇同時肆掠,在朱由檢看來,流寇肆掠乃是內亂,後金韃子騷擾,纔是對朝廷最大的威脅,如今的情況改變了,蘇天成的危險甚於後金韃子了。

可這樣的想法,朱由檢不能夠說出來,哪怕他是皇上,畢竟蘇天成還沒有開口說造反,人家還帶領大軍在遼東廝殺,準備和後金韃子決戰,這就令朝廷沒有理由清算,也不能夠清算,人是說不清楚的,萬一逼急了,做出來不理智的事情,後果無法預料。

朱由檢很清楚,遼東的位置太重要了,萬一這個時候清算蘇天成,人家反戈一擊,從山海關攻擊京師,大明就危險了,從山海關到京城,一馬平川,沒有什麼可以依靠的屏障,再說了,大明各地的軍隊,根本就不能夠與江寧營抗衡。

可朱由檢心裡不舒服,他必須要想辦法,阻止蘇天成所做的一切。

“楊愛卿,此等話就不要說了,朕需要用人之際,諸位愛卿要齊心協力,若是朝中大臣都是你這等態度,難不成朕要獨自來應對,難不成朕要親臨遼東,難不成朕要向蘇天成俯首稱臣嗎。”

皇上說的很是委婉了,可這樣的話,在楊嗣昌等人聽來,無異於晴天霹靂,楊嗣昌忍不住,撲通跪下了,其餘的內閣大臣,也跟着跪下了。

萬般無奈之下,楊嗣昌終於開口了,他並不想開口,其實在這一場關乎到命運的爭鬥之中,他的內心是複雜的,誰勝誰負還是模棱兩可的事情,但根深蒂固的皇權思想,左右了他最終的選擇。

“皇上,臣以爲,蘇大人正在遼東征伐,如此重要的時刻,商議其他的事情。。。”

“不要說了,這就是內閣商議的意見嗎。”

朱由檢打斷了楊嗣昌的話語,內閣的意思他已經清楚了,無非是採取懷柔的政策,依舊安撫蘇天成,依舊讓蘇天成領兵與後金韃子廝殺。

養心殿裡面非常的安靜,沒有誰繼續開口。

朱由檢看了看衆人,終於說出來了自身的想法。

“朕想過了,我大明與後金韃子的廝殺,源於皇太極確立了皇太子人選,如今想來,後金並未否定談判的意見,依舊是想着臣服我大明的,臣服朝廷的,朕看真正的問題,還是出現在我大明的內部,若是有人想着依靠後金韃子的威脅,壯大自身的實力,要挾朝廷,這纔是真正的大逆不道,纔是最大的危險。”

皇上說出來這番話,楊嗣昌內心冰涼,他隱隱知道了皇上的想法,其實在內閣商議的時候,也有人提出來了這樣的看法,被楊嗣昌堅決否定了,後金韃子野心一直都是存在的,必須要徹底剿滅,否則後患無窮,況且後金韃子佔據的地方,都是大名的疆土,人家現在有皇帝,有皇太子,還要怎麼做,人家的目的非常明確了,接下來就是進攻大明瞭,逐漸的蠶食大明的疆土,最終推翻大明朝廷。

至於說蘇天成的做法,站在楊嗣昌的角度來說,有些地方是可以理解的,人家在前方殺敵流血,後面遭受暗算,誰能夠忍受這等的事情。

皇上若是想着再次與後金韃子媾和,恐怕後金的皇太極是巴不得的,況且就算是與後金韃子媾和了,就能夠保證內部不出現問題嗎,誰也不能夠保證。

當然,楊嗣昌是內閣首輔,一切還是要爲皇上和朝廷考慮。

“皇上,臣以爲後金韃子背信棄義,根本就不值得相信,以前的談判也不過是緩兵之計,如今我大明剿滅後金韃子,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這種勢頭是不能夠阻止的,臣明白皇上的擔憂,不過臣以爲,江寧營與後金韃子廝殺,也並非是那麼輕鬆的事情,蓋州之戰,臣從戰報上看,江寧營損失接近萬人,臣建議,皇上不妨讓蘇大人繼續領軍征伐,至於說我大明的其餘軍隊,除開遼東邊軍和大同邊軍,其餘不參與到這次的征伐之中。”

楊嗣昌的意思很明確了,讓江寧營與後金韃子兩敗俱傷,最終就算是剿滅了後金韃子,江寧營的損失也是慘重的,根本無力做其他的事情了,到了那個時候,皇上和朝廷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順理成章了。

朱由檢的臉色稍微好了一些,楊嗣昌說出來的這個辦法,曾經是他主要應對的辦法,從如今的情況看來,恐怕還是要採用這個辦法。

遼東的戰鬥可以繼續,但朝廷裡面的調整,朱由檢不願意耽誤了。

“楊愛卿說的是,征伐後金韃子的戰鬥,不能夠停下來,只不過朝廷內部需要調整了,朕看晉王身體不適,暫時就不要任事了,朕提議周延儒出任內閣次輔,右都御使黃道周,兵部尚書鹿善繼,吏部侍郎徐爾一等人,年紀都大了,朕不忍他們繼續辛苦,也都致仕吧,周延儒兼任兵部尚書,吏部侍郎方逢年,出任吏部侍郎。。。”

皇上還是忍不住動手了,這是楊嗣昌的感覺,若是准許他多說,他一定要阻止皇上這樣做,越是到這樣的時候,越是不能夠着急,必須要沉住氣,朝廷內部的調整,是什麼原因,所有人都能夠看得很清楚,黃道周、鹿善繼和徐爾一,都是與蘇天成關係最爲密切的,以前還有劉宗周,已經致仕了,皇上突出做出來這樣的調整,將矛盾擺在了明處。

可楊嗣昌不能夠多說,皇上這樣做,已經是很給面子了,若是真的按照前面的計劃,大明朝廷繼續與後金韃子媾和,從來來清算蘇天成,那纔是最大的問題。

朱由檢吩咐完畢之後,直接離開了養心殿,到後宮去了,這也是很少見的情況,甚至沒有等到楊嗣昌等人跪安,這說明了朱由檢內心是很憤怒的。

楊嗣昌退出養心殿的時候,臉上沒有什麼表情,以前的內閣首輔周延儒,再次回到內閣來了,成爲了內閣次輔,如何共事是一個難題,同時,朝廷這邊的調整,對於前方征伐的蘇天成,肯定是有影響的,這種影響會產生什麼後果,還不得而知。

楊嗣昌突然覺得,皇上這些做法,會不會爲朝廷留下巨大的禍患。

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644章 松山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70章 發榜(2)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700章 提醒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225章 贖身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17章 窮則思變第81章 未雨綢繆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238章 變故第467章 敗退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77章 郡主來了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35章 蠢笨如豬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23章 唐海泰第614章 剪不斷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495章 宿命論(4)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157章 算計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169章 昏頭了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480章 內耗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255章 預料之外
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644章 松山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70章 發榜(2)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700章 提醒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225章 贖身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17章 窮則思變第81章 未雨綢繆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238章 變故第467章 敗退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77章 郡主來了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35章 蠢笨如豬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23章 唐海泰第614章 剪不斷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495章 宿命論(4)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157章 算計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169章 昏頭了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480章 內耗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255章 預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