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

大明政客sodu

蘇天成在江寧縣購買了府邸,這也算是另類了。

柳如是不可能直接到江寧縣縣衙,首先到了府邸。

迎接柳如是的,自然是王芙蓉,王芙蓉是府邸的管家,自然要安排好一切的事情。

剛剛見面,眼神交流之際,柳如是就明白了王芙蓉和蘇天成之間的關係,這沒有什麼奇怪的,王芙蓉是蘇天成的貼身丫鬟,說起來,比自己要更加的瞭解蘇天成。

柳如是是聰明人,知道如何應對這樣的情況,如果自己進入了蘇府,一切都要依靠蘇天成來擺平,那也顯得自己沒有什麼本事了。

短短的幾句話,柳如是就感覺到了,王芙蓉很是淳樸,不是那種刁鑽的女孩子,而且非常維護蘇天成,言語之中,一切都是以蘇天成的利益爲準的,只要是蘇天成做出來的決定,哪怕自身遭受委屈,也是堅決支持的。

柳如是再次感覺到了欣慰,看來蘇天成能夠擺平一切的事情。

不過半個時辰的交談,王芙蓉露出了笑容,稱呼也發生了改變了,王芙蓉稍微大一些,成爲了姐姐,柳如是成爲了妹妹。

看見這樣的情況,蘇天成當然高興了,家和萬事興。

春屏已經提前離開了,回到了太原府去了,大婚是很嚴肅的事情,作爲朱審馨的貼身侍女,春屏是要陪嫁到蘇府的,如今回去,也是名正言順了。

一個時辰之後,柳如是的房間。已經收拾好了,一共四間屋子。與王芙蓉的待遇,基本是一樣的。

四間房屋,青翠佔據一間,其餘的三間房屋,分別是臥室、休息室和會客室。

蘇天成進入房裡,看見柳如是的臉紅紅的。

柳如是對感情的追求,遠不是普通女孩子能夠比較的,她在蘇天成的面前。也是放得開的,看見蘇天成進來了,她再次撲進了蘇天成的懷裡。

“郎君,妾身帶來了一些銀兩,原來是想着贖身的,芙蓉姐姐管家,妾身想着。不能夠藏私的,是不是。。。”

“暫時不要着急,我考慮,你每月的月例銀子,和王芙蓉是一樣的,青翠也有的。今後一段時間,你的朋友可能要來拜訪的,需要花費銀子,你手頭還是要有銀子的。”

“郎君,妾身不是這樣想的。既然到家裡來了,一切都要遵守家裡的規矩。妾身不保留這些銀兩了,還是交給芙蓉妹妹。”

蘇天成笑了笑,柳如是的心情,他是理解的,既然到家裡來了,就是家庭中的一員了,如果還有什麼特殊化,豈不是顯示出來,以前的身份不一般。

“柳隱,準備一下,四月初十,和王芙蓉一起,跟着到山西平陽府去。”

柳如是的身體顫抖了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她是清楚的,聯合前後的情況來看,她徹底明白了,爲什麼蘇天成急着爲自己贖身了。

跟隨蘇天成到山西平陽府去,無疑是參加婚禮的,在蘇天成的大婚之前,她的身份,還不可能完全確定,畢竟好多的事情,還需要原配夫人拍板,可跟着去參加婚禮,情況就不同了,換句話說,她和王芙蓉,已經是蘇天成的小妾了,這次跟着到平陽府去,要給朱審馨敬茶,朱審馨喝茶之後,她和王芙蓉的身份,就正式明確了。

事前和事後的區別,大不一樣的,朱審馨就算是不舒服,也不可能拒絕這樣的事情的。

當然,做出來這樣的選擇,也需要男人有當待的,一般人是做不出來的。

柳如是感覺到的,是徹底的溫暖,她想不到,蘇天成居然這樣的心細,將一切的事情,都考慮的那麼周到,如果不在乎自己,怎麼會這樣做。

王芙蓉很快開始清理幾個大箱子了。

因爲柳如是的堅持,還有蘇天成的默許。

一番清理之後,柳如是帶來的錢財,價值接近三萬兩白銀了,這可是不少的銀子,換句話說,柳如是就是自己生活,這些銀兩,幾乎可以維持一輩子的開銷了。

清理的過程中,王芙蓉的內心,也有了細微的變化,她一直在蘇天成的身邊,沒有接觸其他的男人,這個時候,她才發現,自家少爺,確實是不可多得的男人。

這天夜裡,蘇天成沒有回到縣衙。

女人的心有了歸宿,想法都是一樣的。

柳如是想到了孩子,能夠懷上孝,成爲了她最大的心願,既然身份已經確定了,按照禮儀來說,不孝有三無後爲大,能夠懷上孩子,爲蘇天成生下孝,就是目前最大的任務了。

青樓的女孩子,對於這個方面,是非常敏感的,說起來,鴇母專門進行過這方面的培訓,也是爲了保護女孩子,她們比較一般的女孩子,懂得更多。

蘇天成的想法是不同的,柳如是比較年紀小,不到十六歲,這樣的年紀,懷上孩子了,對身體是有着一定的損傷的,不過,他也發現,自己這樣的認識,在大明朝,有着不合時宜,雖然是爲女孩子考慮,但人家不是這樣想的,不能夠生孩子,女人的罪過是很大的,被老公休了,都無話可說的。

兩個月的時間是很長的,江寧縣的事情,蘇天成還是要仔細叮囑的。

江寧縣縣衙,已經形成了一種很好的風氣了,官吏的俸祿和常例銀子足夠了,工作作風也完全不一樣了,這次落實春耕的事情,就充分體現出來了。

縣衙從三月份開始,停止了放告,大部分的官吏,按照安排,都到村裡去了,督促春耕的事宜,有些官吏,在村裡一呆就是好幾天。

江寧縣的官田,劉仲基親自負責督促,他跟着牛二,學到了不少農耕的知識,特別是在種植甘薯和玉蜀黍的時候,他幾乎寸步不離,跟着到江寧縣的蘇家老佃戶,也成爲了香餑餑,家家戶戶都爭着請他們,當初在改造耕地的時候,蘇天成和蘇平陽等人,已經計劃過了,將一部分的水田,改爲了旱田,種植玉蜀黍和甘薯。

至於說全縣春耕的事情,是盧天明直接負責的。

蘇天成重視春耕生產,已經給盧天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初改造官田,投入了幾萬兩的白銀,可蘇天成一點都不心疼,這在有些人看來,是得不償失的,收入都不可能有那麼多的,投入的白銀,怎麼能夠賺回來,而且蘇天成還說了,官田上繳的糧食,不過是收成的十分之一,這是微不足道的,和其他的官田,有着天壤之別,也就是說,官田的收入,不可能保證支付給兩大營的銀兩,還需要縣衙另外拿出來銀子。

換做其他的地方,盧天明一定以爲,知縣大人是有問題的,但在江寧縣,他絕沒有這樣的看法,相反,他異常的佩服。

盧天明發現,蘇天成走了一步很大的棋,這步棋,一般人不敢走,也走不好,正是因爲這樣的佈局,江寧縣的情況,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首先表現出來的,是市場的繁榮,江寧縣的商賈,已經從中,得到了巨大的好處,儘管說每年都要給縣衙捐銀,可人家賺的銀子更多了,兩相比較,捐銀就不是太大的事情了,所以說,一直到現在,沒有哪家商賈願意搬離江寧縣。

縣衙的府庫,一樣是充足的,從來沒有看見這麼多的銀子,十六家的鹽商,上繳了捐銀,其餘的商賈,也慢慢按照先前定下來的數額,開始上繳捐銀,這已經成爲商賈的一種身份表現,普通的商賈,沒有資格上繳捐銀。

當然,上繳了捐銀的商賈,身份確實有些不一樣,走路說話的氣勢都高昂很多。

最令盧天明奇怪的,是江寧縣的酒樓和客棧,拼命要擠進來,不過到了現在,他也有些明白了,酒樓和客棧,最爲看重的就是聲譽,既然得到了縣衙的肯定,名氣自然是出去了,這名氣就是銀子啊,還愁生意不好啊。

這種全新的思維,令盧天明感覺到驚奇,他也學到了不少。

至於說農耕的方面,盧天明也長了見識,第一次見到了玉蜀黍和甘薯這樣的種植辦法。

盧天明和劉仲基兩人,已經成爲江寧縣縣衙的骨幹了,完全可以支撐起來所有的事情了,也就是說,不管蘇天成離開多長的時間,兩人都是可以處理好絕大部分的事情的。

其實盧天明的能力是很不錯的,以前沒有機會展示。

蘇天成已經下定了決心,舉薦盧天明到廄去,至少要到更加重要的崗位,不能夠得到提拔,到其他的縣去擔任知縣,有些不划算,至於說江寧縣知縣的職位,他的內心,已經有明確的人選了,只是看對方是不是願意。

距離離開江寧縣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連續幾天的時間,蘇天成都在縣衙,和盧天明、劉仲基等人商議和計劃,春耕的事情,商賈的發展,市場的振興,江寧營的徵兵,包括市舶司的事情等等,都要做出來合適的安排,這一年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能夠走上正軌了,今後的事情,就好辦很多了,初期的適應階段,蘇天成不可能完全放手。(未完待續。

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406章 募捐(2)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820章 面對面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413章 羣英會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8章 交易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202章 商議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509章 刺激(1)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773章 海戰(3)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444章 想不到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133章 準備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39章 廟會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614章 剪不斷第236章 擴軍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69章 算計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884章 對決(6)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58章 後續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497章 內訌(2)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495章 宿命論(4)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552章 推辭未果
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406章 募捐(2)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820章 面對面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413章 羣英會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8章 交易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202章 商議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509章 刺激(1)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773章 海戰(3)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444章 想不到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133章 準備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39章 廟會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614章 剪不斷第236章 擴軍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69章 算計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884章 對決(6)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58章 後續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497章 內訌(2)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495章 宿命論(4)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552章 推辭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