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

大明政客sodu

大軍進入宣州的時候,孫傳庭命令所有的將士,在宣州城外列隊歡迎,不僅僅是江寧營將士列隊,就連宣州城內的老百姓,也出城來歡迎了。

江寧營殲滅正紅旗、生擒代善的消息,迅速在宣州一帶傳開了,這種影響是巨大的,令人無法估量的,宣州的老百姓知道,江寧營是真正的無敵了,大明將要徹底的收復宣州了,今後後金不敢繼續來佔據和攻打宣州了,代善是什麼人啊,後金赫赫有名的王爺,都被江寧營收拾了,還有誰敢輕易到宣州來啊。

進入宣州之後,蘇天成要求孫傳庭,必須要善待代善,絕不能夠有什麼侮辱性的話語,他需要仔細考慮一下,如何的處置代善。

代善的身份完全不一樣了,後金的第一親王,地位舉足輕重,若是處理好了代善,能夠最大限度的震懾後金。

江寧營這一次殲滅了正紅旗,可謂是開天闢地,對於激勵將士的士氣,是有着巨大作用的,蘇天成不打算特別的利用將士的士氣,他已經給駐守在復州的渠清澤寫信了,要求渠清澤駐守在復州,後金韃子不主動展開進攻,江寧營將士也不要展開進攻,多鐸和濟爾哈朗已經警覺,帶領大軍撤出了宣州,集中到永寧了,最好的機會失去了,繼續展開進攻,不可能獲得很大的戰果。

洪承疇、賀人龍、劉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國等人都在房間裡面,閻應元專門從復州趕過來了,帶來了渠清澤的信函,也參與了這一次的商議。

蘇天成首先開口了。

“這一次的戰鬥,我們獲得了完勝,實現了最初的計劃。下一步的戰鬥,就要針對蓋州、海州和耀州了,不過在戰鬥之前,我們首先要解決朝鮮的問題,朝鮮是我大明的附屬國,以前都是朝拜我大明的。這幾年,因爲後金韃子佔領了這裡,朝鮮成爲了後金的附屬國,現在是七月中下旬了,我計劃帶領部分將士,直接到平壤去,明確告知朝鮮的王室,要服從大明王朝的統治,這需要一段時間。趁着這個時間,江寧營的將士也好好休整一下,這一次剿滅代善的正紅旗韃子,兄弟們的損失也是很大的,陣亡的將士,接近萬人了。”

說到這裡,蘇天成看了看衆人。

“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能夠忘記陣亡的兄弟們。我們取得的所有勝利,都是這些兄弟們用生命換來的。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記住這些兄弟,執法營要迅速統計出來名單,看看這些陣亡的兄弟,留下了什麼遺囑,我們要全力幫助他們實現。我們還要照顧這些陣亡兄弟的家人,落實撫卹銀子。”

衆人臉上的笑容迅速的消失了,這一次的戰鬥,雖然取得了完勝,但因爲後金韃子的頑強抵抗。江寧營將士的損失也是慘重的,接近一萬兄弟的傷亡,這也是江寧營損失最大的一次,從這一次的戰鬥之中,大家也明白了,後金韃子的戰鬥力是不弱的。

蘇天成站起身來,走動了幾步路之後,開始說到正事了。

“我們殲滅了正紅旗韃子,生擒了代善,戰況已經奏報朝廷了,朝廷肯定會有旨意下來的,若是要求我到京城去,那麼洪承疇就率領大軍進入朝鮮,必須要穩定朝鮮,如今的朝鮮,已經沒有駐軍了,估計朝鮮的王室,也在觀望的過程之中,若是朝廷不要求我到京城去,那麼我就帶領大軍直接到朝鮮去。”

“大軍的駐紮,必須改變了,宣州不是重點了,大軍的駐紮必須要向復州方向傾斜,我的意思,駐紮在宣州的江寧營將士,留下千人就可以了,經過了這一戰,後金韃子絕不敢輕易到宣州來了,而且宣州也將成爲我大明真正的後方了。”

“至於說朝鮮,江寧營不會在朝鮮駐軍,即或是需要駐軍,也請朝廷派遣其他的軍隊駐紮朝鮮,江寧營的任務還很重,這一次我也將這種想法稟報朝廷了,懇請朝廷派遣大軍進入到朝鮮,估計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朝廷就會有旨意下來了。”

蘇天成說出來這些話,屋裡的衆人都有些緊張的,特別是李定國,因爲他在戰鬥之中負傷了,若是這次留在宣州了,那就倒黴了。

蘇天成看向了閻應元。

“閻應元,我準備向朝廷舉薦,讓你出任宣州的知州,你要好好建設這裡,讓宣州成爲江寧營穩固的大後方,我的考慮,若干年之後,宣州也將成爲我大明王朝的另外一個商貿碼頭,但這需要宣州徹底的穩定下來。”

閻應元有一些吃驚,想不到自己會留在宣州,雖說有些不情願,但致力於地方建設,爲江寧營創建好的後方,也是重要的任務。

其餘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自己總算是沒有能夠駐守宣州了。

“關於如何處置代善的事宜,我有一些考慮,和大家商議一下,代善的身份不一般了,不管怎麼說,我們不能夠出言不遜,不能夠有人格上面的侮辱,我早就說過,我們在戰場上打敗了後金韃子,就是能力的最大體現了。”

“處置代善,有三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最爲簡單的,直接交給朝廷,不管朝廷如何的處置,就算是朝廷徵詢我們的意見,我們也沒有什麼可說的,這一套方案是不可取的,如何的處置代善,牽涉到江寧營今後的征伐。”

“第二套方案也簡單,那就是將代善交給朝廷之後,如同處置嶽託和孔有德一樣,斬首示衆,震懾後金,採用這種辦法,估計朝廷裡面,很多人也是這樣的想法,但我認爲,這種辦法也不可行,代善是後金排名第一的親王,曾經的四大貝勒之一,身份絕不一般,必須要好好的利用,要好好的想到利用的辦法。”

“第三套方案是我比較中意的辦法,那就是那代善來交換,具體交換的目標,就是耿仲明和尚可喜。”

蘇天成說出來第三套方案之後,衆人馬上開始議論了,想要用代善交換耿仲明和尚可喜,嚴格說起來,朝廷恐怕不會同意,代善的地位,遠高於耿仲明和尚可喜,這樣的交換是有些吃虧的,再說了,代善是正紅旗的旗主,若是旗主回去了,可以繼續組織起來正紅旗。

蘇天成的臉上帶着微笑,繼續開口了。

“這個建議,朝廷估計是難以採納的,但我就是這個意見,其實我們也不是一定要求後金來交換,這不過是我們的一步策略,不管皇太極是不是同意,他的決策都是非常艱難的,換位思考,他同意了這樣的交換條件,那些投靠後金的漢人,恐怕全部都寒心了,他不同意這樣的交換條件,後金的滿人權貴豈不是要鬧翻天,這件嚴重威脅到皇太極的統治。”

“同時,不管皇太極是不是同意交換,主動權在我們手裡,願不願意交換,那是我們說了算,就算是皇太極同意了,我們可以提出來其他的條件,讓皇太極覺得難以達到的條件,最終我們的目的,就是利用代善,最大限度的攪亂後金的局勢。”

蘇天成說完這些之後,衆人馬上開始議論了。

衆人想不到,蘇天成居然會出現這樣的主意,這個主意是很毒辣的,直接點到了皇太極的痛處,很有可能令皇太極無所適從,令後金的那些滿人權貴,產生重大的爭議,這等的情況下,江寧營再次組織對蓋州、耀州和海州的攻擊,豈不是水到渠成了。

大家這一次是真的服氣了,想不到蘇天成能夠想到這樣的辦法,這是對皇太極的直接攻擊,這樣的侮辱,皇太極需要極大的勇氣來承受。

商議結束之後,衆人都散了。

蘇天成站起身來,走進了院子裡,離開登州兩個月時間了,自己的計劃出現了改變,對後金的進攻開始了,想要徹底摧毀後金韃子,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事情,皇太極傾盡全力對付江寧營,不管不顧後金的局面,那還是說不清楚的事情。

蘇天成感覺到,自己肯定是要回到京城去的,這麼重大的勝利,皇上肯定是要求自己回到京城的,而且有一些事情,自己也需要和皇上見面,看看皇上是什麼態度,看看朝廷是什麼態度,雖說取得了這一次重大的勝利,但朝廷上下,千萬不能夠躁動,不要以爲江寧營大軍壓過去,很短時間之內,後金韃子就被剿滅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蘇天成也需要回到京城去,見見家人,朱審馨寫來了好幾份信了,字裡行間的思念之情,表露無遺,自己也是需要回去看看了。

隱隱的,蘇天成也想到了今後,若干年之後,剿滅了後金韃子怎麼辦,該做一些什麼事情,海外擴張是最好的選擇,但如何的達到這樣的目的,如何的達成擴張之路,這也是需要極大智慧的,隨着自身權勢的不斷擴大,朱由檢的想法肯定是越來越多了,你不可能阻止人家的想法,你只能夠自己做到最大的穩定。(未完待續。。)

第368章 碰撞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767章 波動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794章 邀請函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81章 幕僚第156章 出發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71章 鹿鳴宴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994章 整合(2)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57章 遇匪第1015章 誤判?(4)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912章 失意人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623章 行刺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60章 震動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23章 唐海泰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88章 拜訪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115章 在路上(2)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1185章 行動(2)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236章 擴軍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
第368章 碰撞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767章 波動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794章 邀請函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81章 幕僚第156章 出發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71章 鹿鳴宴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994章 整合(2)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57章 遇匪第1015章 誤判?(4)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912章 失意人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623章 行刺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60章 震動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23章 唐海泰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88章 拜訪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115章 在路上(2)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1185章 行動(2)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236章 擴軍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