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

四個主力兵團,三十二萬人馬。

帝王、樞密使、總督、總兵、副將、指揮使、錦衣衛、軍官、士兵、民夫。

近衛軍的各級角色此刻臉上都露出堅毅的神色,踏着步伐在一片雪野上匯合着。

崇禎十九式燧發槍槍口與刺刀在雪中傲然直指清軍。

數千門步兵野戰炮在雪地裡前行,炮口緩緩擡起。

數萬騎兵皆已戰刀出鞘,殺機顯露,只等着一聲令下,便能奔騰而出。

洪承疇此時也正騎着馬艱難地在雪野上行進着。

此時的他有些茫然無措,他其實已經暗暗有些後悔,後悔自己不該就這麼輕易放棄奪佔渡口北過黃河。

但他一想到連大明的皇帝朱由檢都出現在了黃河北岸也不得不相信近衛軍肯定聚集了大量主力在黃河北岸等着他。

洪承疇在期盼,期盼着宣武衛的近衛軍主力已經撤往北岸。

這樣,他就可以拿下宣武衛,從河南府北撤入陝西,然後再回京師。

然而,此時隨着一個個清軍官兵因爲嚴寒和飢餓倒下時,洪承疇也有些擔心,擔心自己這樣的軍隊能不能走到宣武衛,拿下宣武衛。

咔擦!

滿洲鐵騎又在殺人了。

不知有多少綠營漢兵被這些滿洲八旗兵殺掉成爲果腹之物。

洪承疇只能當做沒看見,他只能勸阻漢軍旗不必這樣做,但他卻阻止不了滿洲人這樣做。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漢軍旗官兵到底還是漢人,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還不會相食同族。

而滿洲人自然不一樣,他們本就通古斯野蠻之人,乃是未開化的人種,雖學了些漢字漢話,但大明這個時代,其骨子裡依舊有蠻夷的自私與殘忍。

在他們本質的世界裡沒有文明,沒有博愛,也沒有仁義,只有弱肉強食,有時候他們連自己的同族也會屠殺,何況異族。

也只有洪承疇、吳三桂這樣的漢人敗類纔會相信這樣的人種可以開化。

可事實上,歷史證明這樣的人種即便坐了江山,成了統治者也同廢物一樣只擅長奴役自己的百姓,而無引領文明潮流的智慧。

無論是未開化的蠻夷也好,還是漢人的敗類也好,亦或是被這兩類人給裹挾而對家國情感麻木的清軍綠營兵,此刻他們都將被近衛軍給徹底銷燬在這茫茫無垠的雪野中。

這裡曾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曾經最富饒的中原大地,洛陽和開封曾經之繁榮不遜於而今之江南,但卻也因數次異族的鐵蹄南下導致的兵禍讓這裡滿目瘡痍。

而如今,近衛軍便要在這裡將這些造成華夏文明之倒退之災難的罪魁禍首盡皆消滅。

數千門步兵野戰炮先開了火。

漫天的炮彈在風雪中疾馳而來,掠破虛空,片刻間便將將清軍二十餘萬大軍的陣營全部打亂。

清軍中不少官兵哀嚎了起來,他們想跑,但厚重的雪限制了他們的奔跑速度,只能被炮彈給砸死在雪野之中。

整個清軍陣營此時是人嘶馬叫,混亂一片,洪承疇不由得忙喊了起來:“這是怎麼回事,爲何有如此的炮彈!”

“中堂,是近衛軍主力,大批的近衛軍主力!一眼望不到邊,他們人太多了,我們趕快撤吧!”

孟喬芳推着洪承疇,洪承疇一不小心直接摔倒在雪地裡,連靴子也摔了出去,烏紗帽也飛了,只露出一根金錢鼠尾和油油的腦袋來。

“殺啊!活捉洪承疇!”

炮彈繼續犁庭掃穴般的將整個清軍主力陣營砸了一個遍,而且持續往洪承疇的中軍大帳延伸。

而此時,外圍已傳來了近衛軍騎兵的殺聲和萬馬奔騰的聲音。

洪承疇此刻嚇得沒了膽,也來不及找靴鞋與烏紗帽,就被孟喬芳推上了馬背,慌忙要往其他地方逃竄。

整個清軍全都亂了。

不僅僅是洪承疇這個主帥直接跑了,其他清軍也是慌不擇路地拼命往外跑。

吳三桂想也沒想只帶着自己的精銳家丁繼續跑路。

而勒克德渾也是如此帶着少數滿洲鐵騎就狼奔鼠竄地往外策馬奔逃。

近衛軍騎兵先殺了上來,鋒利的合金鋼刀在漫天的風雪中閃耀出凌厲的寒光,刀刃迅猛地將清軍一個個斬殺於馬下。

近衛軍步兵結陣在外圍,企圖衝出重圍的清軍此時皆被步兵的密集的槍彈射殺當場。

屠殺。

這就是一場近衛軍對清軍二十餘萬主力的屠殺!

這些清軍此刻完全就如待宰的羔羊,完全沒有任何還手之力。

三十餘萬近衛軍主力結成密集的陣型將這些企圖滅亡大明的清軍一個個地格殺在雪地裡。

朱由檢此時也換了一身戎裝,騎着戰馬,持着寶劍,在樞密使秦良玉與都指揮使吳孟明陪同下,朝主戰場走來。

“近衛軍的兒郎們,用你們的武器殺死這些企圖侵佔我們家園的惡徒!殺死他們!殺!”

朱由檢大聲吼着,長劍直指血色的長空。

“殺!”

“殺!”

“殺!”

一時間,山河震動,萬里冰封。

近衛軍三十萬漢家兒郎隨着皇帝朱由檢的吼聲大喊着。

伴隨着喊聲的則是一把鋼刀刺入了清軍的胸膛,一顆顆子彈打穿了清軍的腦袋。

朱由檢也策馬殺將而來,馬下的清軍被他劈斷了透露,鮮血噴涌上了他的臉頰,激起了他內心裡同眼前漢家兒郎一樣的血性來。

秦良玉也緊隨而來,她雖已年邁,但依舊英姿勃發,掌中大刀揮舞自如。

此刻,她看見君王朱由檢之一身膽魄,也不禁暗想,昔日太祖與成祖或許也是如此殺得胡人盡皆膽寒,殺出了漢室江山三百年未現的赫赫軍威。

“殺!

秦良玉大吼一聲,她恨自己爲何不晚生二十年,恨自己爲何是個女兒身,不然也能爲眼前這位君王打下萬里疆土。

一時間,龍旗蔽空,戰雷滾滾,萬里雪野上殺聲一遍,屍首堆積如山。

無數清軍甚至直接放棄了逃跑,跪在了地上苦苦哀求。

也有無數綠營兵在看見朱由檢出現後更是跪在了地上:“皇上饒命,饒命!”

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請個假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
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請個假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