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

朱由檢拍了拍劉芳亮身上的甲衣,點了點頭,便獨自往回走,看着倒在地上的韃子屍體,一想到他們的暴行,朱由檢並沒有絲毫的作嘔之心。

“陛下,這人應該是鄂南,滿清正紅旗副都統,三等輕車都尉”,此時一錦衣衛回稟道。

朱由檢點了點頭:“很好,清軍損我一名總督,我殺他一名副都統,也算是出了一口氣,不過這還不夠,呂公乃我大明之戰區主官,非多鐸之血不可祭之!”

“臣等明白!”

劉芳亮等人忙回道。

蒙城山下大敗孔有德與鄂南部,也就意味着實現了阻止多鐸由蒙城進入廬州再進江南的計劃。

在錦衣衛探子稟報多鐸在得知孔有德大敗後已快進兵鳳陽後,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便也開始重新集結,沿固鎮、五河、過渭州,渡河到盱眙,然後直驅揚州。

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可以說是直接從清軍多鐸的屁股後面往揚州而去,在鳳陽一帶與清軍多鐸部幾乎是擦肩而過,同時等到清軍多鐸部意識到定遠也有阻擊時,而朝揚州而來時,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也已緊隨而來。

朱由檢則沒有跟隨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去揚州,而是先從南邊趕赴定遠城。

畢竟現在多鐸除了由揚州攻鎮江再打南京的一條路以外還有一條路,就是走定遠,過滁州,打南京。

因而朱由檢決定先去定遠看看,看看多鐸還會不會分兵來探。

同時,他也可以從定遠先回南京,待近衛軍三支大軍集結揚州後,再從南京北上。

……

多鐸在見到孔有德大敗而歸後的確沒有絲毫遲疑,直接就命令大軍立刻攻下鳳陽。

一攻下鳳陽,二話不說,多鐸便毀了大明皇陵。

儘管如此,多鐸卻依舊是盛怒難消,因爲他本來以爲作爲大明中都的鳳陽可以讓他好好搶掠一番。

畢竟,自明初開始,朱元璋便遷富戶實鳳陽,使得鳳陽成爲天下重鎮。

但如今鳳陽也是空空如也,十萬清軍得不到半點攻城後的好處。

再一想到這一路上雖破關無數,卻也連損近千八旗鐵騎,還折損了一名副都統,他便更加惱怒。

看着一旁導致蒙城之戰大敗還損失如此慘重的恭順王孔有德,多鐸就更加來氣,他現在對孔有德很不待見,若不是還需要他麾下的百門大炮,只怕早已斬殺了孔有德。

在他看來,孔有德已經算是臨陣脫逃。

孔有德也只能認栽,心裡憤恨不已,但他也知道自己這種賣國求榮的人是回不去的,也只能忍着,同時希冀着在下一場大戰中打漂亮點,好讓自己的滿清主子對自己的好感有所恢復。

爲了討得主子歡心,孔有德命令麾下士兵在鳳陽府大肆搜捕,幾乎連藏在深山老林的百姓都抓了出來,甚至直接做成人肉乾供滿清鐵騎補充肉食。

而多鐸倒也因此對孔有德改變了傲慢的態度,很滿意地命令孔有德繼續打糧(抓人),同時命令耿仲明率軍南下攻定遠城。

同蒙城一樣,在鳳陽與滁州之間,定遠也只不過是一座小城。

近衛軍第三軍第二兵團此時已進駐定遠城五日,日夜操練,就等着清軍鐵騎的到來。

第二兵團副總兵劉遷乃昔日的邊軍參將,雖是大明將門,卻也是貧寒出身,因而與總兵官劉芳亮倒也相處融洽。

如今,鳳陽總督李邦華也在此處。

鳳陽、六安、定遠、滁州皆是南直隸重要糧食產區,鳳陽巡撫陳子壯在蒙城調運各地糧食遷移百姓於蒙城和廬州,而他李邦華則以武英殿大學士之尊親自坐鎮定遠,將中都鳳陽大部富戶與庶民百姓以及全部糧食則督運往滁州,以實南京京畿之防備。

朱由檢一路從壽縣趕來,俱是從江北遷移而來的百姓隊伍,衛所官兵也大量在這裡聚集,錦衣衛與東廠番役也時刻警戒着這一帶。

畢竟多鐸部主力就在鳳陽,而在鳳陽與壽州、定遠之間僅有一道張八嶺山脈相隔。

大明這邊一直不敢大意。

張八嶺乃秦嶺餘脈,向南邊衍生出南京鐘山,乃長江與淮河之分水嶺,算是如今阻礙清軍南下的一道防線。

儘管如此,誰也不清楚,清軍哨騎會不會翻越張八嶺,現此時的皖中雲集了大量糧食和其他重要物資,甚至連皇帝也大張旗鼓地在張八嶺以南的地域,因而錦衣衛與東廠番役以及衛所官兵纔不得不在此地嚴陣以待。

多鐸也能猜到自己的清軍鐵騎只要過了鳳陽,突破過眼前的一道山川,便能進入江南腹地,而那裡肯定積累了大明無數的財富。

而他現在要想深入張八嶺腹地,攻佔南京,除了去揚州,先扣開江南門戶定遠城和滁州二城也是一條路。

儘管從定遠走滁州到江南要比從揚州攻江南近。

但多鐸也明白,有一道張八嶺擋在前面,不利於他的騎兵縱橫,但若是耿仲明能攻下定遠城就可另當別論,畢竟攻下定遠城,便等於突破了張八嶺這一道天然防線,無論是攻揚州還是攻滁州都是一條捷徑。

耿仲明帶着多鐸殷切的期望,同固山貝子尼堪一同領一萬鐵騎越張八嶺,往定遠城而來。

雖說同樣是試探,這一次多鐸排除的兵力則要比上一次打蒙城要多近一倍以上,而且滿清鐵騎的領軍主帥也換成了宗室人物尼堪。

如此也看得出來,多鐸還是比較希望可以從定遠攻入滁州的。

朱由檢到達定遠城的時候已是夜晚,次日一早,便聽得鼓聲隆隆,且李邦華已走到御前:“陛下,果然有韃子來攻定遠,這一次有一萬鐵騎,其中滿洲鐵騎不下兩千,主帥是懷順王耿仲明。”

朱由檢一聽李邦華如此說,便立即往城樓上走來,俄然之間,便見近衛軍第三軍第二兵團七萬餘人已於耿仲明和尼堪所率的一萬清軍鐵騎對峙於桑澗兩岸。

因孔有德新敗,耿仲明這次和尼堪來攻定遠城倒也不敢大意,一萬鐵騎從晨起便列於對岸,更有哨騎時不時地來回策動,試探第二兵團各陣營之間的虛實,沒有輕易起攻擊。

而第二兵團陣勢則同第一兵團基本一樣,依舊是騎兵護住兩翼,步兵在中央,炮兵在步兵與騎兵之間,兵團直屬軍隊守在城中。

//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
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