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

大明皇帝朱由檢不知從何時起已成了整個帝國的主心骨。

當朱由檢出現的這一刻起,所有人躁動的內心此刻都安穩了下來,內閣首輔高弘圖甚至不由得揉了揉眼睛。

即便是惠王朱慈烺與定王朱慈炯此時也鬆了一口氣,雖說心裡依舊有一點小小的遺憾,但他們知道這個世界總算是恢復到了原貌,而他們依舊還是大明朝的皇子。

最是高興的莫過於南京城的庶民,叛軍圍城數日對於他們而言,南京城就成了一座孤島,而他們就是被困守在這裡的囚徒,商業和娛樂活動被禁止,本是新春佳節,卻不能出城祭祖,生活垃圾不能運出城,物價也開始上漲,甚至還要面臨被叛軍劫掠三天的厄運。

但現在大明皇帝朱由檢回來了,朱由檢一回來就意味着南京城就會雨過天晴,整個江南也將會雨過天晴,兵戈將會止於金陵,久違的市井喧囂又將重現於古都,人們的生活也會再次恢復以往的安寧。

從此刻起,誰也沒想到帝王的歸來對他們有這麼大的意義,所有人都在由衷地山呼萬歲。

朱由檢騎着戰馬進入了青磚朱門的南京城,春雪猶如孕育生機的精靈般在他的頭頂上揮灑着,在匍匐在城牆內外的軍民官員身上揮灑着,噠噠的馬蹄聲似乎是最動聽的凱歌把此時他心裡最想說的壯志豪情都吐露了出來。

而依舊在城樓外的叛軍此刻則陷入一片茫然,他們不知道等待他們的是什麼,從賊的文官士紳們素日的伶牙俐齒在此刻都變得拙嘴笨腮起來。

潞王朱常淓被張秉貞扶了起來,他現在只在口裡唸叨着:“他應該不會殺本王,他應該不會殺本王的,本王再怎麼說也是他皇叔,他不會的,他不會的。”

“殿下,你現在冷靜點,我們敗了,我們敗了!”

張秉貞大喊了一聲,哭了起來,看着潞王朱常淓失態的樣子一時也不知該如何說纔好。

“你走開!是你們敗了,是你們敗了,跟孤沒有關係,沒有關係,是你們,是你們挑唆的孤,挑唆的孤,若不是你們,孤怎麼會,怎麼會造自己朱家的反,孤恨你們!”

潞王朱常淓推開了張秉貞,他現在本能地只想推卸掉自己的責任,本能的想着只要自己把責任推卸到張秉貞等文官身上。

張秉貞欲哭無淚,突然也忍不住再次大吼了起來:“夠了,殿下!事已至此,您說這些有用嗎,他朱由檢加徵商稅,對士紳無半點憐恤之心,違背祖宗之遺訓,這些都是您自己說的,我們既走上了這條路,就得有身死名裂之準備,臣先走一步了!”

張秉貞說着便一把藏於自己袖間的匕首往自己喉部刺去、

啪!

近衛軍指揮使張同敞手裡的槍冒出了一縷白煙:“陛下有旨,叛軍附賊之兵即刻放下武器,由大元帥府總軍法處與本官統一收監,若有膽敢抵抗者,格殺勿論!附逆之官員無論大小皆不得自縊,收押進詔獄由東廠審訊!”

“殺啊!殺死潞王殿下”,郭庸不知腦子怎麼突然犯抽,或許是這時候才明白過來自己應該反戈的,帶着自己的家丁就要殺過來,結果被張同敞一槍打斷了腳,跪在地上站不起來:“陛下的旨意沒聽見嗎!”

“不,本王不去詔獄,本王還不想死,陛下饒命啊!”

潞王朱常淓突然發了瘋般的推開人羣要往正陽門方向跑去,而此時正陽門的近衛軍官兵則都把燧發槍端了起來,刀口直指向潞王朱常淓,潞王朱常淓則跪了下來:“饒命啊,饒命啊!”

大部分叛軍開始陸陸續續的排成隊將武器按照張同敞的吩咐放到了指定地點,然後一個個抱着腦袋跟着大元帥府軍法處的憲兵進入了大元帥府爲處置軍官的大牢。

而從賊的官員此刻也被東廠的人陸陸續續押走,郭庸則是一路傻笑,而張秉貞則是沉默不已,一名從賊的鄉紳則直接裝瘋賣傻起來,大庭廣衆之下就要解褲腰帶小便。

福王那邊自不必說,在南京穩定後,近衛軍第二軍第一兵團就立即在海軍協助下趕赴泰州,而福王也自是不戰而降,從賊之左都御史唐世濟也被活捉,一起被押往南京來。

總之,由潞王和福王掀起的這一場鬧劇就這樣迅速結束,江南各處被叛軍佔據的失地也被陸續收回,一些趁此大鬧縣衙和稅務局的士紳自然難逃厄運,畢竟現在江南的基層官吏皆是近衛軍轉業人員,近衛軍收復這些城池時,自然是不遺餘力地要爲因保護朝廷利益而犧牲的前輩報仇。

凡事參與迫害與殺害基礎官吏和縣衙的鄉紳皆被抄家,直接參與者皆被處死,未直接參與者則押送南京待審。

而被潞王朱常淓廢除的新政全部恢復,寧波市舶提舉司重新開辦,參與燒燬寧波市舶提舉司的當地鄉紳也已被處決。

江南繼續恢復到以往的模樣,不過因爲這場鬧劇還是導致整個江南的經濟市場遭受了一定損失,短時間內,市場上沒有恢復到昔日的活力,大明中央銀行的取銀業務增加,貸款業務下降,這些都說明經濟活力受到了波及。

好在朱由檢也可以藉此機會肅清一批反動者,並可以開始藉此對藩王制度進行改革,這無疑是利於大明千秋社稷之好事。

現在的朱由檢恍惚又回到了最初的時候,一切百廢待興,一切都需要從新開始,眼前的江山是他維持下來的,眼前的帝國是他改造出來的,而此刻在一場來自內外的危機後,自己締造的這個帝國依舊存在了下來。

朱由檢心情愉悅了不少,他知道這一切不再只是一個人的努力,這裡面有近衛軍的支持,也有江南大部分臣民對自己的支持,還有皇后周氏的堅持。

“皇后,辛苦你了”。

朱由檢已經從東廠傳遞的消息裡得知了皇后周氏在南京城的表現,因而此時的他對眼前這個成熟的女人又多了一份敬意和感激,並不由得握住了皇后周氏的一雙柔荑。

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四百章 疑陣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
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四百章 疑陣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