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

這錦衣公子見此情況不由得大喊起來:“爾等憑什麼抓我,爾等可知家父是誰!”

“不管你家父是誰,拖出去,敢阻撓徵稅之事,先抓進大牢拘押一日再說!”

戶部員外郎吳佳胤說了一句,便聽得被東廠番役抓住了的會同樓掌櫃冷笑起來:“他便是左副都御史姚副憲之子,此處產業乃忻城伯之產業,爾等也敢查封?”

“有何不敢,記得拿稅票和銀子或者稅據來應天府贖人”,吳佳胤說了一句便將這會同樓的掌櫃與那所謂的姚副憲之子都押了下去。

而此時,巡城御史黃家鼒則來到了一家糧鋪,黃家鼒將手一揮,一應天府戶房一名典吏便走上前來:“此處可是顧記糧鋪,有稅票嗎?”

“有”,一頭戴懶收巾的男子走了出來,拿出稅票和十個銀元:“這是應天府的稅票,這是我們應繳納的稅銀,差爺您收好。”

黃家鼒的家也是世代糧商出身,對於糧店規模他只要看一眼,便也能判斷得出這家糧店收入有多少,因而他現在見這糧店規模便不由得說道:“這糧鋪看上去再怎麼說也有個一年上萬銀元的收入,按照戶部最新公佈的稅率,你們這種糧鋪最少一千五百銀元以上纔對,爲何才交十個銀元。”

“這位官爺您看清楚,這上面的稅票寫的確實是十元稅銀,我們是按照應天府出的稅票繳納的,而且這是我們鎮遠侯的產業,可不敢有半點弄虛作假,本來我們是打算親自去應天府繳納的,但因一時耽擱就忘記了,正好官爺您們親自前來收稅,我們也就主動交到官爺您手裡了,不知稅據可否給我?”

這中年人露出一臉六畜無害地笑容,但所說的話卻已經挑得很明白這是鎮遠侯的產業,且已經按照朝廷官府的稅票交了稅,收稅的黃御史就不能再胡鬧。

“你們不主動去應天府,是擔心被朝廷發現這裡面的端倪吧。”

巡城御史黃家鼒說着,一名應天府經歷便過來悄悄說道:“這裡面涉及到李部堂和劉少卿等,而且這還是鎮遠侯的產業,風憲老爺您看,要不我們就給他們稅據,這樣也就算是徵過稅了,到時候侯爺會將銀子送到您老家的。”

黃家鼒點了點頭:“給他稅據,簽發之後,不寫糧鋪,只寫書鋪一家。”

……

應天府同知陳爊則坐在府衙廳內等着南京城商戶主動來知府衙門繳稅。

大明中央銀行副行長楊名深的族人首先帶着二十萬銀元上門來繳稅,其次則是各大識趣的官僚們的家人主動前來繳稅。

但當南京禮部尚書張佐辰的管家持着稅票來找陳爊時,陳爊驚訝住了,因爲這張家的僕人給他稅票只有一千銀元。

“張尚書家不是有十萬畝茶園嗎,在南京城茶鋪也有六七處,少說一年也有三四萬銀元的收入,爲何只繳稅一千銀元?”

陳爊正這麼一問,這管家便笑了笑:“陳同知說笑了,我張家何時有這麼多茶園,我雖是府裡幾十年的管家都不知道呢,您是怎麼知道的,這是應天府確確實實開的稅票,不相信您請再過目一遍就是了。”

說着,這管家就悄悄在稅票下夾了一張兩千銀元的大明中央銀行的取款票據。

陳爊突然面色一冷,將票據和稅票拿在了手中:“將這張府的管家看押了起來,暫停收稅一個時辰,給本官找匹快馬來,本官要即刻趕赴戶部衙門!”

說完,陳爊便立即跑了出去,從底下人手裡接過馬來,直接踩蹬一上,就策馬去了戶部衙門。

……

應天府同知陳爊一來到戶部衙門,便見到了正廳外的戶部左侍郎黨崇雅。

“慢着慢着,你是何處的官員,來這戶部衙門幹什麼?”黨崇雅攔住了這應天府同知陳爊。

“黨部堂或許不認識下官,下官乃應天府同知陳爊,下官有緊急要是要求見範閣老,還請黨部堂幫忙引見”,陳爊忙給黨崇雅作揖。

“什麼要緊的事,告訴本官也是一樣,本官替你傳進去,你先回去抓緊辦事,這戶部可是你輕易來的地兒?”

黨崇雅這麼一說,陳爊便把南京禮部尚書張佐辰府裡的稅票遞給了黨崇雅:“據下官所知大宗伯張尚書家裡乃世代茶商出身,其茶園不下十萬畝,南京有一半的好茶都是他家供應,其稅票當不應只要一千銀元,這裡還有他家管家給下官塞的兩千銀元票據,請黨部堂查閱,下官覺得這稅票當初擬定時存在貓膩。”

黨崇雅看了陳爊一眼,微微一笑:“見微知著,不愧是路閣老的得意門生,不過本官得把話說着前頭,這件事先別聲張出去,本官會交給首輔,但在上面出結果之前,本官不希望有任何一句關於稅票擬定有誤的閒言碎語,明白嗎,你可知道,這稅票擬定時,令師就是南直隸巡撫!而且這南京禮部尚書張佐辰與駙馬齊燮元是姻親,駙馬齊燮元之妻乃陛下之長姐,這裡面的輕重,你可要掂量清楚!”

陳爊心裡一緊,也知道這件事牽涉面很廣,便點了點頭:“下官明白。”

“下去吧”,黨崇雅擺了擺手,就走進了影壁,待確認陳爊離開後,才冷冷一笑,將張佐辰的稅票撕了個粉碎,揣進袖兜裡。

然而,就在這時候,一名戶部吏員走到了黨崇雅這裡來:“部堂,忻城伯派來人說,我們派去的戶部員外郎似乎不講人情!”

“底下收稅的官不是本官能控制的,告訴他們,該交的稅都交了就是,到時候本官再按照稅票給他們退回去就是,但別明着抗稅!”

黨崇雅說着正要揹着手走進正廳內堂。

內閣首輔戶部尚書範景文一見黨崇雅進來,便問了起來:“收稅的事可還順利?”

“一切順利,閣老但請放心,有東廠和近衛軍的人在,這南京城的達官顯貴們也不敢怎麼樣”,黨崇雅笑了笑道。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就猜到今天開始肯定會有不知趣的官員將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往內閣首輔範景文裡捅,他是負責收支的戶部侍郎,便以隨時跟進徵稅情況爲由一直在大廳外堂等候這些官員到來。

因而範景文也不知道這裡面真正的隱情。

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盛世華章第八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
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盛世華章第八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