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

此時的河道總督署外堂早已是人聲鼎沸。

因朱由檢昨晚突然暈厥沉睡,使得參與揚州之戰的官員們此時都已不知道大戰之後,萬事該又從何處開始。

有官員將領開始談及湖廣的戰事以及如何襄助湖廣,該不該坐視阿濟格部徹底摧毀滅虜軍主力,將這股昔日對大明國運造成很大影響的闖軍流賊借用清軍之手予以消滅。

也有官員開始談及是否應該立即趁着這次大勝與清軍和議,先達成目前南北分治之現狀,再圖他日北伐,收復北都之事。

更有官員建議立即趁着大勝之機立即北伐,一舉摧毀清軍,重新恢復大明之一統。

大明近衛軍殲滅多鐸部的勝利,讓此刻的大明文武官員都陷入了迷茫之中,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走。

朱由檢一出現,在場的文武官員便都頓時看向了朱由檢,並向朱由檢躬身作揖,齊聲喝道:“見過陛下!”

“衆愛卿不必多禮,朕來之前便聽見諸位愛卿討論的熱鬧,怎麼朕這一來,就又都鴉雀無聲了呢”,朱由檢現在心情很不錯,國家生存危機暫時得以解除,又剛與美人同歡,也就越發的神采奕奕,雖面沉似水,卻眸帶仁厚。

“回稟陛下,諸位臣工皆在商議大明接下來之方略,雖清軍多鐸部已被圍殲,但阿濟格部依舊在攻伐湖廣,北都尚在建奴之手,如今萬事繁雜,一時也不知該如何開始”,內閣次輔高弘圖回了一句。

在場的官員便都互相點了點頭,低聲議論着,從去年以來,朱由檢一直滌除空談之東林黨,重用幹實事之循吏,每遇大事必親自引導文武官員如何以大局着眼,實地着手行事,如今倒也使得滿朝官員也開始學會未雨綢繆起來。

對此,朱由檢是很欣慰的,大明的政治制度已相當成熟,從內閣六部到督撫三司,每項事宜的流程都已成定律,都有很好的應對之策,再加上科舉制度和銓敘制度的成熟,使得帝國已經完全可以脫離以帝王之好壞而正常運行的地步。

也就是說,大明帝國的興衰就和在場的這些文武官員尤其是在場的文官們有很大的關係,他們若只知黨同伐異,空談說理,那大明只會麻木而停滯不前,他們若銳意革新,以實務爲要,大明便能繼續運轉下去,甚至會出現改良。

現在眼下的官員沒有把關注點放在太子是不是該讀書,陛下是不是不該將李香君這樣的秦淮名妓留於身邊達一日一夜之久,而是隻關注着接下來大明該如何走,朝廷該如何爲收復北都,重振大明的偉業進行下一步的戰略。

這就是沒有了東林黨後的朝廷,不再空談,不再糾結一些帝王家的私事,不刻意爲自己一黨一階層之利益挑戰皇權,而是模糊文官與皇權之間的矛盾,將注意力從帝王之好壞轉移到天下之安危上來。

所謂君爲輕,民爲重,社稷次之,實則是該把更多的關係放在百姓與江山之上面,而不是帝王上面,如此纔是在朝官員該行之事。

糾結於帝王家事,只苛求於將帝王培養成一禮儀道德模範,然後希冀由上而下的禮儀等級制度維護整個帝國的長治久安,無疑是書呆子官員們的空想。

“很好,諸位愛卿心懷社稷,爲民而憂,爲國而慮,朕心甚慰,猶如高愛卿所言,雖江南之危暫解,但清軍阿濟格部依舊在掠我湖廣,大有進軍江南之勢,天下太平的日子還沒有真正到來,不過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做,清軍阿濟格部之戰事,如今只怕也只燃及湖廣贛北一帶,離江南尚遠,還得等錦衣衛之消息纔可做下一步的打算,我們要給李巖、堵胤錫、黃得功、袁繼鹹等以充分的信任,眼下首先要做的事是近衛軍及時休整,河南、南直隸北部、山東北部亟需收復和恢復生產以及戰損統計等事,都下去準備吧,高愛卿留下!李若璉立即傳旨南京禮部,着禮部尚書劉宗周火速來揚州,此次載勝進京,不可隨意,當顯朕之威嚴,近衛軍之氣概!”

朱由檢這麼一說,羣臣便將各自心裡的想法暫且藏在了心底,聽從朱由檢之言,開始切切實實地做起眼前的實務來。

史可法雖是司禮監秉筆太監但也是大元帥府總裝備處主任,因而他便開始統計此次清軍多鐸部南下以來軍械馬匹錢糧消耗和繳獲各類軍械馬匹錢糧數據。

王承恩作爲東廠提督,自然則開始審訊趁着清軍南下時趁機作亂的宵小之徒,並負責押解多鐸等要犯進京待審。

馬士英作爲兵部尚書又是大元帥府參謀部總長,便開始調集各地衛所兵收復河南、南直隸北部等失地,而山東北部,則令近衛軍第一兵團馳援濟南,同朱昭明、倪元璐一起收復山東北部失地,控制山東半島在大明手裡。

周遇吉作爲大元帥府陸軍部總長則開始統計近衛軍此戰傷亡情況和敵軍傷亡情況,對死亡之官兵進行撫卹,進行集體安葬,對傷亡官兵則合同兵部吏部下派地方衛所或者各地官府任職和提供相應補貼等。

劉芳亮作爲大元帥府總訓練處主任則負責集合餘下尚健全之近衛軍進行休整訓練,預備招募新兵並聯合李邦華進行新兵訓練綱領修訂。

而李明睿作爲淮揚總督,自然則負責恢復淮揚地帶的生產秩序,重新統計無主田畝與分地於民。

鳳陽巡撫陳子壯則負責鳳陽一帶的生產恢復。

wωw▲ ttκд n▲ ¢ ○

因河南總督呂大器陣亡,朱由檢便直接調大學士路振飛總督河南兼總兵官,準備撫諭河南流民回鄉,重新劃分河南土地,朱由檢且已允諾,昔日周王、福王等河南藩王之地全部重新劃分於民,以償民困,以感河南百姓養兩王之恩。

而在城外戰場處理完畢後,大元帥府各督撫官員悉皆調派完畢後,揚州也重新開城,各地關卡正式恢復通行,一場大戰正式宣告結束。

不過在這時候,戰損數據也統計了出來,近衛軍步兵傷亡一萬五千餘人,騎兵傷亡六千餘人,炮兵傷亡三十來人,其中基層軍官傷亡約在三千人左右,而清軍近十萬鐵騎除多鐸等首腦人物被俘待審外,全部殲滅。

此戰,近衛軍與清軍傷亡比例大於1:5,當然這還不算清軍實際有不少鐵騎最終是在放棄抵抗後近衛軍以國仇直接處決,那樣的話,近衛軍與清軍的傷亡比例當更大一些。

щшш ◆t t k a n ◆¢ ○

可以說,即便近衛軍有燧發槍與野戰炮以及震天雷等在手,但自身也損失不少,尤其是三千名基層軍官,其中不少是秀才舉人乃至進士或者是邊軍老官兵,都是帝國得以維繫的中堅力量。

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四百章 疑陣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八十八章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
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四百章 疑陣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八十八章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