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

這一夜,多鐸聽聞開封城南北東西兩處皆有動靜,忙起身縱馬來到賬外。

而這時候,圖賴也縱馬而來:“王爺,不過是幾股敵人出城,且都不戀戰,趁夜匆忙出逃,只怕是去通風報信的,朱由檢的黃傘蓋還在城牆上,應該還沒有出城。”

“皇帝巡狩被困在此,自然是要去派援軍的,正好,等他朱由檢把他的近衛軍調來此處,也好在這裡與之決戰,省的長途行軍到江南”。

多鐸說着便又吩咐道:“繼續加強警戒,明日一早,命會師的其他兩路清軍立即同中軍一起合圍開封,務必保證在開封城破之前,朱由檢未能逃得出開封城!”

次日一早,十萬清軍便果然開始朝開封城運動了起來,且已將開封城團團圍住。

而同時,多鐸也已開始命耿仲明和孔有德將已運到指定位置的兩百門紅衣大炮一字排開,對準開封城就是一輪炮轟。

開封城城牆的確承受不住紅衣大炮數百門的轟擊,頃刻間便倒塌了下一大塊。

擔任主攻任務的孔有德立即命令其麾下清軍漢兵先扛着木橋衝了過去,使得護城河完全沒辦法阻擋清軍的攻勢,而清軍漢兵把浮橋一搭好,圖賴便先領着八旗披甲兵衝入了開封城,大喊殺掉崇禎皇帝朱由檢。

不過,圖賴衝進外城,便看見面前已有兩米寬的壕溝,壕溝下是倒插着的木頭尖端。

圖賴不得不命令自己麾下的披甲兵(白甲兵已損失大半,主要是紅甲兵)停下,並很鬱悶地看着眼前的壕溝:“又是這一套,這守城的明廷官員是誰,我恨不得殺了他!”

多鐸這時候也縱馬而來,看着開封城內城上並無黃羅傘,不由得大爲驚訝:“朱由檢去哪裡了!”

“王爺莫急,待奴才問問”,耿仲明說着便大喊一聲:“大明皇帝朱由檢,眼下我王師南來,勸尓還是速速歸降,否則待我大軍破城之日,定殺得你開封城片甲不留!”

“我大明皇帝陛下已安然撤離,多鐸你不會真的還以爲我大明皇帝陛下真會在這裡陪你玩吧,哈哈哈!”

呂大器大笑起來,便果斷命令麾下官兵立即反擊,頃刻間便是無數鳥銃槍彈與弓箭朝多鐸這邊打來。

多鐸想也沒想便帶着清軍撤出了外城,但一回來,他便憤怒地砍斷了自己的案臺,大罵道:“可惡的朱由檢,害我白白地在這裡耽擱了十日!”

“王爺息怒,朱由檢既然已經逃離,開封城已經沒有再圍而不攻的必要,而且朱由檢肯定還未跑遠,我們當立即追擊而去!”

孔有德這時候從旁勸解起來。

多鐸也很以爲然地點了點頭:“傳命於耿仲明,繼續炮擊開封城,三日內必須拿下開封城!本王要屠了開封城!”

清軍再一次利用紅衣大炮轟開開封城內城城門,呂大器只得退守進城內號令官民藉助城內建築隊清軍進行阻擊。

好在城內被呂大器破壞到處都是壕溝,而且加上之前因李自成水淹開封使得城內到處都是淤泥,因而清軍騎兵也在城內發揮不了優勢,呂大器倒也能帶着守城明軍對清軍進行一定的阻擊。

日落時分,待清軍攻勢下去後,呂大器也沒有戀戰,而是立即帶着守城的數萬官兵進行突圍。

不過,此時清軍合圍開封的口袋基本上已經紮緊,所以呂大器逃出開封倒也比朱由檢出去時難度大得多,兩萬多明軍和百姓除僅有幾千人跟隨呂大器突圍出來外,大部被清軍斬殺。

次日一早,多鐸的大軍便完全佔領了開封。

不過,此時的開封城已沒有半點人煙,軍械錢糧布匹等物資早已在數日前被呂大器運走。

多鐸空有屠城之怒卻無屠城之處,只得命令圖賴四處搜索散落的明軍殘兵與百姓進行斬殺,似乎不這樣不足以熄滅他心頭之怒。

不過,多鐸也只在開封城停留一日,爲追擊朱由檢,便立即往歸德府而來。

……

朱由檢沒有在歸德府停留,只是令歸德府知府給即將撤離到歸德府的呂大器留了一份諭旨。

朱由檢知道以多鐸此時急於追蹤到自己行蹤的目的,很快便會派出多路騎兵進行追擊自己,而且現在自己唯一能撤的方向也只能是由歸德府向中都鳳陽。

所以朱由檢一路上只能不停地奔馳,並很快到達了鳳陽城。

到這裡,朱由檢纔沒有停下來。

近衛軍第三軍總督李邦華與總兵官劉芳亮也立即將朱由檢接進了城裡。

當時正是四月初七日的早上,朱由檢前腳剛進鳳陽城,後腳便下起了瓢潑大雨。

整個江北貌似頃刻間便被雨霧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使得朱由檢已聽不到來自清軍建奴的炮聲。

但朱由檢能感受得到清軍多鐸部在被自己激怒後只怕會比之前更不惜炮彈的往大明從歸德府到鳳陽的沿途各城進行轟擊。

朱由檢立即召見了李邦華與劉芳亮:“現在建奴多鐸部應該已攻到了歸德府城下,從歸德府過來到鳳陽,只隔着夏邑、永城、宿州三城,第三軍可已按照大元帥府之前的決議安排妥當。”

“回稟陛下,已安排下去了,第三軍第一兵團主力已調至蒙城,第二兵團主力已調至定遠,多鐸部若不按照我們的計劃在佔據宿州後南下經壽州過滁州進擊南京的話,必然會經過蒙城,而我第一兵團必在蒙城給他造成重擊,促使他繼續攻鳳陽,若他在佔據鳳陽後希冀由中都直下江浦攻進南京的話,我第一兵團自然也會在定遠回擊!”

劉芳亮這麼一說,朱由檢便點了點頭:“多鐸現在只一心想追擊朕,佔領南京城,必然不會戀戰,到時候一旦或在蒙城或者定遠受挫,必然只能由泗州走揚州,然後南下鎮江!到時候近衛第一軍將由徐州和棗莊兩地趕赴淮安,近衛軍第二軍也會逆江北上,你們第三軍集結鳳陽,並迅速趕赴揚州,三軍會和揚州,就在揚州城下全殲多鐸部!”

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十一章 南撤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
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十一章 南撤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