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

“朕還是太天真了些,難怪朕當年免南方諸省田稅時,百官們拍手稱快,到如今才發現竟然是爲他人做了嫁衣裳。”

朱由檢一想明白其中關鍵,就不由得苦笑了起來。

“可是陛下,無論如何,也不能任由民亂這麼持續下去,或者江山社稷危矣。”

東廠提督王承恩一旁勸道。

“不至於危急到如此,亂一亂纔好,省的讓朝廷袞袞諸公以爲天下真的太平了,以爲天下黎民百姓真的可以被他們隨意盤剝一樣。”

朱由檢說着就又笑道:“朕打個比方,這天下如果就是朕的一個牧場,而士紳和百姓就像是朕養的一羣狼與一羣羊,現在羊不願意被狼吃掉而羣起攻之,你說朕是願意讓羊戰勝狼,還是讓狼吃掉羊。”

“自然是不能讓狼吃掉羊,羊肯定自然也吃不掉的狼的,所以陛下不需要去幫助狼。”

王承恩回道。

“就是這麼個道理,告訴大元帥府,不必調兵平亂,另外,傳令給江西度都指揮使司,江西百姓大部分乃我大明之一等公民,當不能等同於賤民待之,不得擅殺百姓,可擊退之,但不可進剿之,可招撫之,但不可屠殺之,否則軍法處與都察院定會嚴辦,其次,讓內閣發鈞旨,此乃江西之民事非大明之戰事,着江西巡撫丁楚魁相機處理,不可使事態擴大,否則定以瀆職爲由而罷之!”

很快江西巡撫丁楚魁收到了來自大元帥府與內閣的鈞旨。

江西巡撫丁楚魁當場作了難:“這可如何是好,不肯發兵也不肯讓我們進剿,豈不有意縱容這些亂民。”

“朝廷不肯發兵,只能先允許地方以護衛家園爲由招募鄉勇組成保安團抵抗這些亂民了,我們都指揮使司的少量兵馬只能守住幾處府城,同時派人去招撫這些亂民,少不得花些錢財了,既然朝廷說可招撫之,那到時候朝廷不肯發兵至少肯發錢吧,不然我們如何招撫。”

江西都指揮使袁子儀說道。

丁楚魁聽後也只得點了點頭,便開始安排人去接觸亂民首領,同時下令着地方自行招募壯勇護衛家園。

於是,江西之亂便因此愈演愈烈。

亂民開始席捲整個贛南,但漸漸的,地方鄉紳也開始組織起足夠的武裝抵制。

亂民起兵大都是以鋤頭鐮刀爲武器,而地方鄉紳組織的丁勇也多是刀兵長矛,兩方不相上下。

但因爲鄉紳組織能力強,加上江西都指揮司的幫助,漸漸的,亂民的攻勢被遏制住了。

然後,又因江西巡撫丁楚魁的主動招撫,且百姓們也不是真的想推翻大明,只是在士紳逼迫下沒有了活路纔不得不反,如今丁楚魁主動招撫且承諾不加罪於百姓,且承諾已被百姓們佔據的土地分於百姓或者安排就業,而使得亂民也停止了作亂而繼續安心做順民。

帶頭的幾個亂民首領自然還是被法辦。

百姓們已經得到了巡撫衙門的承諾和鄉紳們的利益出讓,也就不必再需要這些帶他們作亂的“英雄”,這些“英雄”被當做起亂的禍首而被處死也是符合百姓們的意見的,畢竟他們不死,朝廷對他們這些百姓也不放心。

地方鄉紳自然損失也不小,好幾個縣的鄉紳被洗劫一空,土地也最終以百姓作亂官府被迫承認的方式回到了百姓手裡。

而除此之外,地方鄉紳爲組織壯勇抵抗亂民也不得不犧牲了一些利益,比如發放賞銀與土地贈送什麼的。

除此之外,經此一亂,許多士紳也意識到不可盤剝太狠,開始主動減租。

江西的局勢穩定了下來,猶如朱由檢所料,沒有出太大的亂子,但朱由檢的憂慮之心反而更重。

因爲他意識到,大明的三種社會生態註定了大明作爲一個泱泱大國要想真正實現完全工業化的改革的難度依舊會很大。

稍微一不注意,一個不成熟的改革就能激起大亂。

如今大明帝國一個國家三種社會經濟結構,北方乃小農經濟恢復區,而西南與中南則是小農經濟崩潰區,江南又是商品經濟高度發達之地區。

但又並非是如此明顯的地理分割,西南之成都又同於江南與北方,北方之天津、北京又同於江南。

箇中關係錯綜複雜。

朱由檢害怕大明帝國會因各個地區經濟結構的不調和而出現內亂,猶如美國那樣的南北內戰。

美國尚且一場南北內戰打了八年。

大明這麼複雜的經濟分佈和地理格局只怕不小於八年,那個時候對於整個民族都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若是江南的資本集團勝了還好,至少帝國還算是順應了歷史發展。

但若是其他地區的官僚集團一強者勝了,甚至取得了大明朱家的江山,或者說朱家人也就是自己這個皇帝或者自己的子孫支持了官僚集團,那就又要開歷史倒車了。

而且,無論誰贏,都會讓整個華夏民族遭受很大的經濟損失與國力損失,剛剛一統的天下甚至會因此分崩離析,尤其是漠南、東北、樂浪、東瀛這些新設的省甚至會再次獨立出去。

朱由檢不希望這樣的事件出現。

所以,對此他深感焦慮,也不得不召集羣臣召開廷議,商討對策。

“這便是朕這次南巡得出的大明目前的狀況,三種社會形態即土地兼併後的中南與西南,土地兼併前的北方與關外,大部分人從事於工商的江南,兩個利益集團,我們這些官僚集團和掌握財富的資本集團,五種角色,工人、農民、官吏、商人、士紳;

我大明的社會結構不可謂不復雜,商人不希望被官吏收稅收的太狠,工人們不希望被商人剝削的太狠,農民不希望被士紳收租收的太狠,江南此起彼伏的抗稅事件與剛剛結束的江西之亂,都說明了這些問題一直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如果現在不加以解決和預防,誰能保證以後不釀成大亂?設若江南的商人組成武裝抵制朝廷,西南與中南的農民組成流賊爭奪天下,如果官員腐敗導致北方與關外百姓也生變,天下豈不是又是四分五裂?甚至再給異族崛起之機?”

朱由檢說完後,不由得意味深長地道:“諸位愛卿,我們不能不有所警醒啊。”

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十章 帝后
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十章 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