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

就在朱由檢離開通州前往天0津衛之時。【.aiyoushen】

李自成的主力大軍也已抵達京城。

李自成之中軍大帳駐在沙河,並命權將軍劉宗敏指揮攻打京城之戰。

不過,劉宗敏不會想到的是,此時的京城已經是四處城門大開。

根本就沒有守城之兵。

事實上,在朱由檢帶着整個大明在京統治體系撤離京城後。

整個京城已經處於一片混亂之中。

有士民主動逃離這裡的。

也有捨不得家業忙於屋前打上“順民”旗,希望可以繼續在新的朝廷裡生存下來的。

更有不法者趁機闖進民賊,大肆劫掠。

因沒有官府管束。

一時,京城犯罪率急劇上升。

惶惶然,整個京城猶如末世一般,恍若一座空城。

劉宗敏很輕鬆地佔據了京城。

李自成聽聞京城已經是一座空城,也感到大爲驚駭,忙離開沙河直接進城。

“這是怎麼回事,是崇禎跑了,還是吳三桂或者建奴捷足先登了?”李自成暗自狐疑。

李自成現在已經建國稱帝,跟在他身後也有不少僞順重臣。

而且,大部分是大明降臣。

其中,就有剛投降不久的大同巡撫董復走上前來,取下城門告示,遞給了李自成:

“陛下,請看這告示內容,是崇禎寫給您的,由此告示內容看來,崇禎的確跑了!”

李自成接過告示來看了後是半晌不語,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作爲一世梟雄,李自成知道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有多麼重要的人物。

他想過在進入京城後直接處死崇禎,也想過逼迫崇禎立自己爲王,然後自己挾天子令諸侯,平定南方的殘明勢力。

當然,李自成更希望崇禎朱由檢自己自殺,這樣他就可以不用擔當殺害崇禎的罪名而遭到忠於明廷的南方勢力的仇恨。

甚至,他也可以藉此厚葬崇禎而收攏天下人心。

但偏偏現在崇禎跑了!

這就意味着他即便佔領京城,也沒有真正地完全佔據天下,完全滅掉大明。

從某種角度來講,他在南方勢力眼裡,他依舊還是賊寇,還不能轉變爲天下正統。

“崇禎跑了!”

跟着李自成的一干文武百官聽此也不由得駭然失色。

尤其是這些投降大順的明朝舊臣們更是惴惴不安!

在知道崇禎朱由檢撤離京城後,他們甚至比李自成還要寢食不安。

畢竟,若崇禎被捉拿或者自殺還好,他們還能名正言順地成爲大順官員。

但現在崇禎脫險,就等於他們依舊是從賊之叛臣。

甚至,他們不知道崇禎會不會捲土重來,懲罰他們。

彷彿被一把刀架在了脖子上的明朝降臣們忙建議李自成立即率大軍追擊。

“陛下,不能放了崇禎,崇禎不死,江山不穩,南方尚在殘明之下,一旦讓崇禎順利南歸,則將後患無窮啊!”

明朝降臣於重華忙建議道。

作爲曾經的順天巡撫於重華很鬱悶,鬱悶崇禎爲何不直接就死在北京城!

其他明朝降臣也忙附和建議李自成立即追拿崇禎。

李自成見他們沒有半點念舊日君臣之誼,心裡也有些鄙夷,但作爲一代梟雄,他也知道崇禎南撤對他未來統一天下的確威脅巨大。

所以,李自成也沒有拒絕這些明朝降臣的提議:

“着令:右營制將軍田見秀部攻取通州後沿運河追擊,左營制將軍劉芳亮所部立即沿通州保定向北追擊,務必生擒崇禎!告訴各城明朝守官,生擒崇禎獻城者,封侯爵!”

說畢,李自成便命令大軍入城。

作爲率流民起義的李自成這還是第一次入京,看着這座諾大的城池從此就屬於自己,李自成的內心不能不說是激動。

雖說崇禎已南遁,但也絲毫不影響他現在激情澎湃的心。

從陝西起兵,李自成並沒有想過會走到今天,會有一天佔據這座北京城,會真的有當皇帝的一天。

而且,李自成也沒想到的是。

前內閣首輔陳演、少詹事項煜、給事中介鬆年、主事劉養貞等沒有跟隨朱由檢南撤的官僚此時正整齊地跪在永定門內迎接他李自成。

朱由檢走得太匆忙,沒有來得及逼着京城的每一位官員都跟着他撤離。

但朱由檢自然不會想到的是,他前腳剛走,這些留在京城的士大夫們便很快歸順了李自成。

陳演很卑微地跪坐在地上,烏紗帽放在了地上,匍匐在地:“前明內閣首輔陳演恭迎大順皇帝陛下!”

其他留在京城的明朝官員也忙高喊:“吾皇萬歲”之類的話。

李自成對此很有春風得意之感,仰着頭就進了京城。

雖說同朱元璋一樣,李自成也是農民起義者,對陳演等士大夫有階級仇恨。

但李自成沒有朱元璋的隱忍功夫。

所以,李自成打心眼裡鄙夷這些投降的佞臣,因而也沒有做任何掩飾,沒有搭理陳演。

陳演諂媚的笑臉保持了半天,只得臉都笑僵硬了,也沒見李自成派人請他前去,不由得有些失落。

李自成進入了皇宮。

他現在更感興趣的是朱由檢曾經坐過的那張寶座。

不過,就在他跨上丹樨,走到大殿內那張金燦燦帝王寶座前時,卻見在帝王寶座下居然有封信。

李自成親自拆開了這封信。

這封信是朱由檢留給李自成的。

作爲一個後來者,也考慮到自己的安危,朱由檢決定在南撤之前特地留了封信給李自成。

而信的內容則是告訴李自成,在他佔據北京城後,誰纔是他現在最大的威脅。

朱由檢將關外的建奴與山海關的吳三桂和自己都做了說明。

他希望李自成明白,自己不過是恍若喪家之犬的落魄皇帝,短期內掀不起大浪,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重新一統北方。

而真正對他李自成造成最大威脅的是吳三桂與建奴。

朱由檢特地告訴李自成,未來格局很可能是南北分治。

但這樣的南北分治,各自爲帝的局面需要一個前提。

就是建奴和吳三桂部不會勾結在一起成爲一股新的勢力並進而趁着自己這位皇帝和你李自成鷸蚌相持時來個漁翁得利,並最終得了這江山。

“好個崇禎,倒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過朕就不明白,你既然如此洞曉天下大勢,爲何現在還敗的如此慘,連帶着京城也丟了。”

李自成說後就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轉身就坐在了寶座上,有些愛不釋手地摸來摸去。

李自成到底也不是糊塗之人,也知道朱由檢的意思,而且也採納了朱由檢的意見,因而他也沒有動用全部力量南下追剿朱由檢,相反他明令主力在京休整十日後準備北上。

同時,李自成還遣派使者招降吳三桂,且調動陝西山西一帶的大順精銳往宣府、薊州一帶集結,爲的就是防止建奴或者吳三桂南下。

看得出來,李自成最終接受了朱由檢的意見,將重點放在了建奴和吳三桂身上。

當然,原本歷史上的李自成也是這麼選擇的。

畢竟,不用朱由檢說,李自成也知道天下之中,能具備戰力且有與自己大順軍有一戰之力的就只有吳三桂的關寧騎兵和建奴的八旗兵。

而朱由檢等殘明勢力自然是不足掛齒。

而朱由檢的主動示弱,也給了他自己這麼一個厲兵秣馬的機會。

多謝書友關心,感冒好的差不多了,今天睡醒寫了一章,明天起恢復正常更新。

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十章 帝后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
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十章 帝后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