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

江南的雨總是說來就來,猶如穿針引線般把整個南京城籠罩在了一片雨霧之中。

昔日熱鬧的南京城在這種本該風月情濃的時節卻歸入了一片靜謐。

高高的城樓上連綿不絕地掉落着雨珠,而與之同時掉落而下的則是一滴滴血水。

血水來自左良玉與左夢庚的人頭。

在堵胤錫招撫闖軍餘部進入尾聲之時,靖南侯黃得功與袁繼鹹也已抵達南京城。

同時一同押解至京的自然是有左良玉的人頭與左夢庚等左軍高階文武官員。

大明崇禎帝朱由檢並沒有閒情來質問左夢庚等人爲何要從逆,畢竟現在戰爭的主要敵人已經改變,對於這些失敗者,朱由檢只不過當即就下了命令,將左夢庚等人直接斬首,懸其頭顱包括左良玉的人頭於城門外,以警示天下。

剛巧的是,李邦華、周遇吉、李明睿、劉芳亮、何新、路振飛、劉孔昭等奉旨進京參議軍事的大元帥府體系的官員正好在這幾日陸續由此城進入。

這一世的左良玉父子沒有得以善終,左夢庚也沒有降清而得一爵位做一富貴閒人,而是在此刻化作血水滴落進大明軍界大佬們的衣襟裡,讓他們深刻認識到和朝廷作對的下場。

劉芳亮是帶着一身酒意從湖廣急忙趕回南京的,他帶來的還有堵胤錫招撫闖軍的具體情況和闖軍內部對歸附朝廷和對清軍的具體看法。

這些日子,劉芳亮自然不是簡單地藉着招撫副使的身份與昔日的闖軍弟兄敘敘舊,不借此瞭解建奴的作戰特點,他也不配做到現在的位置上。

不過,當他來到南京城下看見左良玉等人的頭顱時,卻是不由得淡淡笑了起來,作爲昔日跟隨李自成和左良玉斗戰了一輩子的劉芳亮也沒有想到如今的自己成了朝廷的官軍將領,而昔日圍剿自己的官軍大將左良玉卻成了國賊,而被懸於城上。

駕!

劉芳亮一揮馬鞭,在城門守將百戶張同敞的注視下飛速奔入城中,直朝宮城而去。

與之同行的還有陳子龍,不過此時的陳子龍不再是以翩翩佳公子的身份進入這南京城,而是一身甲冑,以劉芳亮親衛身份出現。

張同敞看了這陳子龍一眼,他雖說是張居正曾孫,憑此便已可引人關注,但現在的他同陳子龍只能陪着主帥參與中樞軍政一樣,也只能持槍守衛在城門處,靜看着紅袍錦服的各軍最高指揮官進入城中。

“左良玉死了,靖南侯與袁制臺也進京來了,還有這林林總總的各方大佬,看來朝廷真的要騰出手來對付北方建奴了!”

剛剛完成李自成葬禮的禮部尚書劉宗周不由得對剛剛回京不久的東閣大學士何騰蛟說道。

何騰蛟則意興闌珊地看了依舊在還點着燈火的乾清宮:“我若再年輕一些就好了呢,雖不能進後廷議軍政,也可去前門守禦門。”

在何騰蛟的一片感嘆聲起時,朱由檢此時也趁着冒雨進入了大元帥府所在地,此時的他剛剛視察完軍械所回來,同在場的軍界文武官員一樣有些疲倦。

少不得也只能用熱茶驅走倦意,從在場官員的一臉凝重之色中獲得一些精神。

“劉芳亮,你先說說湖廣情況吧,招撫的事,朕已從錦衣衛遞上來的堵胤錫奏疏裡知道了不少,你重點說說闖軍內部對清軍的看法。”

朱由檢說完纔在史可法的攙扶下坐了下來,現在的他自然早已習慣了這種正襟危坐地臨朝聽政的姿態,而絲毫沒有半點不適之感,氣度自然是比之前更加從容。

劉芳亮雖不是飽學詩書的儒者,但在跟一羣士紳出身的人相處久了以後,也比之前斯文了些,見陛下朱由檢先點了他的命,也合乎禮儀地前來稟報着從闖軍內部詢問到的清軍情況。

沒人不仔細聽劉芳亮的講述,在此刻,誰都知道未來劉芳亮口中的清軍將是他們面對的主要敵人。

然而,除了周遇吉等人以外,很多官員尤其是近衛軍系統的文官很多都是朱由檢在南遷以後在提拔重用的青年官員,對於清軍自然就知之甚少。

而且就算是周遇吉也沒有辦法瞭解到清軍最新的進展。

“大致就是這麼個情況,清軍在尚可喜、吳三桂這樣的漢0奸幫助下,是要野戰可野戰,要攻城可攻城,不僅僅是鐵騎無敵,火器也甚是優良,滅虜軍的弟兄們雖很多都不畏死,但血肉之軀也擋不住這樣的軍隊。”

劉芳亮說後,朱由檢不由得點了點頭:“清軍之強,朕也得承認,但他也有弱點,便是過於驕傲輕點,率兵數萬便敢南下,還真是當我大明百萬官兵如犬羊不成!”

朱由檢說着就走到了靖南侯黃得功和江西總督袁繼鹹面前來,黃得功高大挺拔,袁繼鹹則清瘦矮小,但此刻都有些緊張,在朱由檢面前都不由自主地先彎了身子。

“圍殲左良玉一役,兩位愛卿居功至偉,封國公與授三孤,自然是名至實歸,但朕並不只是希望你們僅僅止步於此,大明之國公不是開國元勳就是靖難輔臣,皆是於大明有蓋世功績者,而兩位愛卿當應清楚自己如今之封位與先朝功臣之差距,既然要晉爲國公,授爲三孤,就當有在接下來抗擊清軍的戰事中脫穎而出,到時候若果能創下挽救華夏之大功業,朕封爾等爲王爲三公也未爲不可!”

黃得功與袁繼鹹聽了不由得心中陡然生出百般滋味,既有對於即將封官加爵的興奮也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之期盼。

“湖廣,素來便不是可據之地,雖有荊襄之城,但楚地太過平坦,尤其是武昌等府,滅虜軍或可能繼續撤往岳陽、長沙,而到時候直面清軍的便是江西,便是兩位愛卿所駐之地,朕希望兩位愛卿到時候能如守住左良玉不能進江右之地半寸一樣不讓一名清軍進得江右之地。”

朱由檢說着就拍了拍袁繼鹹與黃得功的肩膀,不是他刻意如此,而是的確如他所言,近衛軍第一二三軍目前只能把控的是鳳陽一帶、淮揚一帶以及京畿地區的防務,而湖廣和江西的防務便只能依靠滅虜軍與黃得功和袁繼鹹的人馬,尤其是黃得功與袁繼鹹所在的江西,若江西一失,江南的西大門便大開,清軍可不經鳳陽入江南,而是過衢州由西進江南。”

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四百章 疑陣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
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四百章 疑陣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