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自做孽

聽的胤祥這話,幾人皆是屏息靜聽,他們雖然都清楚京報寧報的辯論是出自貞武的授意,卻不清楚貞武爲何要採用這種方式來進行輿論引導,很顯然,貞武不僅是在叢恿鼓勵寧報抨擊新政,而且是未做任何限制的,這種不加以限制的辯論,風險着實有些大,以貞武一貫的風格來看,這背後定然是另有用意,不清楚這主子的用意,他們自然不敢妄言。

貞武瞥了一眼胤祥,才微微笑道:“朕之所以要郎延極創辦寧報,爲的便是給京報豎立一個對手,若是寧報亦跟京報一個口吻,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這跟寫文章是一個道理,一味的平鋪直敘,勾不起人的興趣,要有矛盾,有衝突,有辯論,才能引起大多數人的興趣和注意。

朕之所以對寧報不加以限制,既是要營造出不以文罪人的寬鬆氛圍,亦是要倡導官紳士民關心國事,天下事,積極監督議論國事,寧報就是朕爲他們搭建的監督議政的一個平臺。

再則,有如此一個平臺,朝廷亦能受益不淺,不僅能夠更多的瞭解民情下情,亦能從他們的挑刺和詰難中發現漏洞和不足之處,以收拾遺補缺之效。

此番借探討明亡原因挑起京報寧報的辯論,並引起江南官員士紳對新政的抨擊,一舉奠定寧報的地位,並引起官員士紳商賈百姓對寧報的關注和興趣,朕覺的效果甚好。”

讓士紳監督議論國事,這又是唱的那一出?自古至今,就從未聽聞過,聽的貞武侃侃而談,胤禩、胤祥、張鵬翮幾人不由都是一呆,貞武的意思是讓寧報暢所欲言,允許寧報對朝廷對官員肆意抨擊,這豈不是亂套了?這純粹就是自做孽,閒的沒事。找罵!

微微沉吟,蕭永藻才試探着道:“皇上,即便如此,奴才竊以爲也不能不稍加限制,不能讓他們攻擊滿洲,危及大清正統。”

貞武不以爲意的道:“大清統御天下七十餘載,蕩平了西北邊患,靖平了江南海患。天下一統,對內於民休養生息,輕徭薄賦,百姓安居樂業,各安其職,以致百業興盛,商貿昌盛,國安民治、盜賊寧息。

對外則開疆拓土,諸番臣服。萬國來朝,可謂是民康物埠,中外乂安。海內殷阜,大清子民早已視大清爲正統,即便有心懷怨恨之士人偶有攻訐之言,又何能抹殺大清之正統?

正所謂公道自在人心,是否正統,非是朝廷說了算,天下士紳百姓心中自有比較,大清不僅要媲美前明,更要超越前明。超越漢唐,大清需要的不僅是天下太平,民康物埠,更要開發民智,廣拓言路。要讓士紳百姓以大清爲傲,以大清爲榮,衷心擁護大清,維護大清的統治。”

聽的這話,胤禩、胤祥不由心中恍然。難怪老十四一坐穩位置就開始革新八旗制度,又是逐步放寬對旗民的限制,又是解除了對地方駐防八旗的束縛,而且大力推行滿漢一體,鼓勵滿漢聯姻,原來竟有如此野心。

張鵬翮、蕭永藻、嵩祝三人也爲貞武的這番雄心震得不輕,貞武竟然跟康熙一個德行,也是想要做千古一帝,誰也沒想到,他創辦寧報的用意竟是要形成一個能夠自由發表言論,甚至是抨擊朝廷,抨擊朝廷政策的平臺,以此來鼓勵士紳商賈監督議論朝政。

微微沉吟,張鵬翮便躬身道:“皇上,鼓勵士紳商賈監督議論朝政,實是亙古未聞,此舉無異於開一代之先河,唯有胸襟寬闊之明君方敢輕嘗,微臣竊以爲,此舉有利於開發民智,廣開言路,亦有利於對朝廷大員地方官員的監督,有利於朝廷及時發現施政的不足。

然而,此舉亦無異於加大了朝廷施政的難度,加大了朝廷對輿論的引導難度,亦有可能形成清談誤國之不良風氣,亦不利於穩定人心,不利於地方安定,微臣懇祈皇上三思。”

一見張鵬翮率先開炮,胤禩也緊跟着道:“皇上,江南乃文風鼎盛之地,人才倍出,不乏名家大儒,若是對寧報絲毫不加以限制,臣恐有太阿倒持之憂。另則,江南乃富庶繁華之地,富商巨賈如過江之鯽,臣亦擔憂出現富商巨賈把持寧報之局面,江南乃國家賦稅重地,臣亦懇祈皇上慎慮。”

胤祥亦跟着道:“皇上,臣竊以爲鼓勵士紳商賈監督議論朝政值得放手一試,不過,皇上刷新吏治,革新弊端正方興未艾,能否延後數年,再行實施?”

眼見蕭永藻亦準備張口,貞武伸手虛按了一下,道:“十五弟,你掌着京報,你說說京報刊載文章的程序。”

“臣弟尊旨。”胤禑忙躬身道,擡起身,他才侃侃說道:“京報,在京師以及各省府州縣皆有專門的撰稿人,多是當地名望素著之士紳,一般州縣一、二人,府以上則二、三人不等,皆是直接給京報撰稿,撰稿人撰寫之人事並不侷限於當地。

對於京報撰稿人之稿件,要經編輯總編審覈,樣報最後還要呈報皇上御覽,才能排版刊發,對於非京報撰稿人投送的稿件,審查更嚴。”

“寧報對撰稿人的要求稍微鬆一點,稿件在寧報上刊發也較爲容易。”貞武接過話頭道:“雖說對寧報不加以限制,卻也非是完全放任自流,新生事物,須得善加引導,完全自由,必須有一個過程,當然,寧報最終將會成爲完全自由的民報。”

完全自由的民報?允許民間創辦報紙?幾人不由微微一愣,不過這是後話,誰也不肯多嘴,貞武掃了幾人一眼,才道:“爲了寧報的名聲計,亦爲了給寧報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朕已令郎延極對寧報不加限制,此番京報與寧報的辯論,京報必須完勝。

明亡之根由與攤丁入畝以及山西試行之新政的實施推行,關係甚爲緊密。朕以爲,明亡在於流民之禍,在於國庫空虛,無力養兵,但有強大的兵力,就不會被流民攻陷京師,吳三桂亦不會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拱手讓出山海關。”

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傳旨召王鴻緒回京,賞回原有品級,仍入明史館負責《明史》編撰,國不可無史,對於《明史》之編撰,要敢於直書,要詳查史料,無須刻意迴避,美化本朝,亦不能刻意歪曲,大清刻意醜化明朝,後人亦會刻意醜化我大清,要刻意培養敢於秉筆直書的史官。

另命明史館之官員爲京報撰寫文章,全面深刻的探析明亡之因由,不僅是爲了辯論,亦要讓朝野上下的官員士紳清楚,創造了仁宣之治、弘治中興、隆萬中興的大明朝是如何衰敗滅亡的,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不僅官員要學,士紳亦要學一學。

民爲國之根,紳爲國之本,大清天下,乃是朝廷與士紳共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明亡,士紳亦是廣遭流民荼毒,身死族滅者不在少數,朝廷與士紳可謂是利益相連,命運與共,讓士紳眼光都看遠點,多爲子孫後代着想一點。

着李光地、張鵬翮、方苞、戴名世、陳夢雷等人爲京報撰文,詳細闡述縉紳與朝廷的關係,闡述新政的必要性,另外,號召朝廷百官爲京報撰文,凡被京報採納的文章,朕皆有賞。”

乖乖,貞武這是發動朝廷所有的力量與寧報那些江南的士紳叫板了!這可真叫做是無事找事做,張鵬翮、蕭永藻、嵩祝等上書房三人忙躬身道:“微臣等謹尊聖諭。”

胤禩、胤祥則是暗暗咂舌,看來京報與寧報的大辯論將更爲激烈了,這段時間可有的熱鬧瞧了,胤禑卻是暗暗叫苦,這下可是有的忙了,京報上上下下怕是都要忙的昏天黑地了。

貞武掃了幾人一眼,又接着道:“另外,令各省府州縣之學政、地方官員督促各省學、府學、州學、縣學之生員,各書院、西學、社學、義學之生員,討論學習近段時間的京報寧報,並廣爲宣傳。”

“臣等遵旨。”胤禩等人忙躬身道,一個個都是暗暗咋舌,如此一來,這場辯論將會波及大清所有州縣,寧報這下算是一炮而紅了。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道:“胤禩、胤祥留下,其他的跪安吧。”

待的胤禑、張鵬翮幾人退出,貞武呷了兩口茶,才含笑道:“十哥在潼關便與朕分手,南下上海,然後經廣州,趕赴南洋噶羅巴,征伐非洲的海軍,已經整裝待發,你們的人手可都安排妥當?”

一聽胤誐已經南下噶羅巴,胤禩、胤祥忙躬身道:“回皇上,人手船隻皆已經安排妥當,在七月便已經開始陸續南下。”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道:“這段時間,官員加俸,八旗綠營加餉,禁衛新軍擴招,海軍擴招,處處皆要銀子,朕的內帑最多隻能支持二年之久,非洲在二年之內必須見到銀子。”微微一頓,他纔看向胤禩道:“八哥跟新井君美談的如何?”

第43章 危機第706章 割辮子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680章 民富國弱第98章 白費勁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60章 下馬威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第461章 放不下第459章 千叟宴第502章 徵日(十一)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88章 廢了他第321章 善後第127章 不賣帳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128章 公行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717 章 女工第579章 捐納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621章 反應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64章 失算了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463章 糊塗康熙第615章 撫卹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493章 徵日(二)第477章 升級第180章 朝會(一)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355章 陛辭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722章 解惑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399章 微服私訪(二)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603章 出紅差第313章 合流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39章 暗中出手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197章 替罪羊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564章 發作第57章 戰功封爵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370章 嚴打?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112章 超前引導第713章 倭奴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23章 妖孽謀士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652章 相親的第582章 倉鼠第123章 旱情第459章 千叟宴第65章 戴梓第49章 白送?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610章 海軍陰影後記九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618章 觸底線第628章 困境第136章 不厚道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307章 朝陽門第672章 應對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219章 打狗港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212章 不甘心第330章 龍虎鬥第245章 朝堂激辯第357章 回上海
第43章 危機第706章 割辮子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680章 民富國弱第98章 白費勁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60章 下馬威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第461章 放不下第459章 千叟宴第502章 徵日(十一)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88章 廢了他第321章 善後第127章 不賣帳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128章 公行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717 章 女工第579章 捐納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621章 反應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64章 失算了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463章 糊塗康熙第615章 撫卹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493章 徵日(二)第477章 升級第180章 朝會(一)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355章 陛辭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722章 解惑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399章 微服私訪(二)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603章 出紅差第313章 合流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39章 暗中出手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197章 替罪羊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564章 發作第57章 戰功封爵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370章 嚴打?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112章 超前引導第713章 倭奴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23章 妖孽謀士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652章 相親的第582章 倉鼠第123章 旱情第459章 千叟宴第65章 戴梓第49章 白送?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610章 海軍陰影後記九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618章 觸底線第628章 困境第136章 不厚道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307章 朝陽門第672章 應對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219章 打狗港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212章 不甘心第330章 龍虎鬥第245章 朝堂激辯第357章 回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