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

孫梅的勸降信激怒了曾元裕,他發誓要先消滅孫梅的這一路義軍,正好此時,曾元裕收到了杜慆、崔安潛、張揚、楊巖的四路唐軍正日夜兼程向考城趕來的消息,不出三日就可全部到達考城。曾元裕決心和黃巢起義軍打一場硬仗,以雪汴水之恥,所以率領八萬多唐軍在汴水北岸拔寨而起,直奔考城,要與孫梅決戰。

義軍探馬飛報入營,黃巢此時正在考慮怎樣和曾元裕決戰的事,聞知杜慆、崔安潛、張揚、楊巖的四路唐軍向考城撲來,來勢洶洶,不下十萬之衆,大有一舉吞併義軍之勢。黃巢連忙升帳,命令諸將前來商議軍情,不一會兒,柴存、孟楷、黃揆、朱存、朱溫、曹敏、林言、喬鈐、牛鋒、黃思鄴、魯景仁、畢師鐸、王璠等主要將領全部來到中軍帳,彼此略略寒喧後,開始切入正題。

黃巢說道:“據探馬飛報,曾元裕正率大軍直撲考城,要與孫梅、靈飛這一路義軍決戰,杜慆、崔安潛、張揚、楊巖這四路人馬也正加緊行動,從四面向考城壓來,不出三日,就會雲集考城。我們必須在二日之內解決這五股敵軍,弟兄們有何良策,請一一道來。”

牛鋒吼叫起來:“怕它個鳥,把這五路唐軍全部殺光!”

孟楷說道:“這次唐軍採取分進合擊、重點突破的戰術,妄圖一舉消滅我軍主力,胃口很大,我軍必須作好充分準備,不打則已,打則必勝!我要迎戰曾元裕這一路唐軍,和黃大哥配合,力爭全殲其主力。”

諸將衆說紛紜,莫衷一是。朱溫靜靜坐在一個偏僻的角落,一言不發,二眼望着窗外。

黃巢認識朱溫不久,是孟楷向黃巢介紹了朱溫作戰的勇武,所以在黃巢心中,對朱溫的印象就是一介武夫。此時見朱溫沉默不語,就隨口問道:“朱溫兄弟,爲何不發言啊?”朱溫一聽是黃巢的聲音,連忙站了起來,說道:“大將軍,我在分析這幾路唐軍的特點。”

衆將都轉過臉來看着朱溫,黃巢問道:“你認爲這幾路唐軍有什麼特點,不妨說給大家聽聽。”

朱溫擡起豹頭,濃眉緊鎖,雙目放光,顯得特別有精神,分析道:“這四路唐軍裡,杜慆久鎮滑州,雖然驍勇,但其一向保存實力,和義師沒有進行過大的戰役,我軍派一支偏師,急行至封丘、匡城一線,扼守住幾個戰略要點,不主動出戰,我料杜慆必不會發起強攻,而是等待觀望,則此路唐軍之攻勢化爲烏有;崔安潛一向老謀深算,和曾元裕關係比較緊張,必然不肯出死力增援考城,但這一路唐軍實力較強,我軍派一勁旅,以果敢之動作,攻擊其先頭部隊,然後築營自守,崔安潛部肯定不會向我軍發起總攻,則此路唐軍也不足慮矣;張揚新任天平節度使,又是遠道而來,見杜慆、崔安潛二路唐軍受阻,必不敢孤軍深入,待我軍解決了曾元裕大軍後,張揚自然率部後撤,對付此一路唐軍,只須派少數疑兵即可;至於楊巖,呵呵,大家是知道的,是個文人,根本不會行軍打仗,和江陵的楊知溫是一個貨色,對付他,只須派一將帶一二千人馬去嚇唬一下就行,楊巖絕對不敢爲難義師。”

黃巢聽了頻頻點頭,說道:“小朱分析得很有道理,我看可以針對這次唐軍分散合圍而又貌合神離的態勢,來確立我軍的作戰部署。這五路唐軍,加上考城的唐軍,我估計在二十萬的方向,在兵力上,和我軍相當,誰勝誰負,就要看各自的兵力配置使用了。此次會戰,我軍勝利的話,則中原唐軍主力將受重創,短時間內很難對我軍構成威脅,而我軍可以趁着得勝之勢迅速發展壯大。所以,此戰關係着義師的生死存亡,大家務必要全力以赴,堅決完成各自的作戰任務。我強調一點,此次會戰,我一次性派出各部人馬,作戰過程中不會有其它人馬增援。因此,分配到任務後,要獨立作戰,大膽突破,堅決打亂打垮這五路唐軍的作戰部署。具體安排,人多一時也難以統一意見,我看就讓柴軍師來部署吧。”

柴存沉思了一會,說道:“既然黃大哥委託我來安排這次的軍事行動,剛纔大家都進行了議論,特別是朱溫兄弟,見解獨特,很有戰略眼光,值得弟兄們學習。下面我宣佈這次考城會戰的作戰部署,衆將聽令!”

義軍與會將領都站了起來,個個臉呈堅毅,望着柴存。柴存緩緩說道:“第一寨寨主孟楷,你率所部人馬,從正面迎戰曾元裕的大軍,記住,三萬對八萬,這是一場生死對決,你要開動腦筋,像楚霸王項羽消滅章邯主力一樣,以雷霆萬鈞之勢,楔入敵陣,打亂曾元裕大軍的陣形,給敵以重大殺傷。黃大哥,你率領中軍,兵分二路,運動至曾元裕部左右二側,待孟楷一軍與曾元裕部戰至膠着狀態時,突然殺出,唐軍必須潰敗,此後要窮追不捨,不到完勝不能停止,一直衝殺到汴河北岸,務必全殲該軍。曹敏率領第二寨人馬,迎戰崔安潛部,初戰獲勝後堅守不出,待唐軍撤退後回師圍殲曾元裕部殘軍,打掃戰場,爾後兵進考城;黃思鄴率第三寨人馬,兵分三路,分別阻擊杜慆、張揚、楊巖部,不出戰,不追擊,待敵軍撤退後到考城喝慶功酒。通報孫梅、嶽靈飛,在我軍殲滅曾元裕主力後,向考城發起總攻,務必在一日之內拿下。入城後開倉放糧,出榜安民,準備酒席,犒賞三軍。”

衆將齊聲回答:“堅決服從大將軍命令,按軍師的部署行動!”

黃巢一拳擂在桌上,大聲說:“我命令,考城會戰正式開始,這次是義師與中原唐軍主力的生死對決,只能前進,不可後退;只能成功,不許失敗。誰後退,誰失敗,提頭來見我!”

曾元裕嚴令唐軍火速行軍,第二天晌午時分,八萬多唐軍相距考城已不足三十里,此時唐軍又飢又渴,曾元裕下令埋鍋造飯,到附近河中取水飲用。唐軍接令,停止行軍,開始準備午飯。只見遠處一支雄師向唐軍殺來,孟楷催動青腚馬,揮舞九環刀,黃揆、朱存、朱溫緊隨其後,從中路直奔曾元裕的大纛旗處殺來,義軍喊殺聲驚天動地,曾元裕大驚,連忙上馬指揮迎戰。

倉促之間,唐軍還沒有布好陣形,孟楷已率第一寨人馬殺到跟前,不到一袋煙的工夫,唐軍已傷亡數千人。朱存手提撥風刀,頭戴荷葉盔,胯下黃膘馬,朱溫手綽盤龍槍,身穿明光鎧,胯下銀鬃馬,兄弟倆一路大叫着殺向曾元裕的中軍,所向披糜。楊復光、張自勉、齊克讓、秦宗權、雷殷符、段彥謨、朱敬玫、高龍等部被義軍狂風驟雨般一衝,早已各自爲戰,和曾元裕的中軍失去了聯繫。

曾元裕和他的遠房舅舅尹超組織中軍進行反擊,這一場大戰,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義軍無不以一當十,死戰不退。正混戰間,只聽唐軍二側幾聲炮響,黃巢從左,柴存在右,指揮義師中軍殺來,唐軍再也抵擋不住了,棄甲拋戈,四散奔逃。義軍三路大軍,橫衝直撞,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殺得唐軍哭爹叫娘,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曾元裕仰天長嘆:“完了,全完了,我軍中原精銳,今日爲之一空,痛殺我也!”說罷,曾元裕拔出寶劍,眼一閉,往頸項抹去,被幾個親兵死死抱住,奪去寶劍。曾元裕大叫:“你們爲什麼不讓我自殺,我今天就是要自己尋死!我今日大敗,折損這麼多人馬,怎麼有臉去見陛下啊!”言訖,淚如雨下。就在此時,秦宗權、雷殷符率一枝人馬衝到曾元裕前面,雷殷符橫槍大叫:“曾將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有我雷殷符這杆槍在,黃巢休想奪取中原!”曾元裕一看麾下大將前來相救,不禁轉悲爲喜,這才翻身上馬,催動青鬃獸,提着撥風刀,帶着唐軍向南殺去。

楊復光、張自勉、齊克讓、段彥謨、朱敬玫此時率領所部殺開了一條血路,向汴河方向奔逃。高龍正苦戰之間,頭部傷口發作,眼前一黑,倒撞於馬下,被義兵亂刀砍死。黃巢率義軍緊追不捨,一直殺到汴河北岸,八萬多唐軍在這場大戰中所剩無己,曾元裕率部幾經衝殺,死命逃到汴河南岸,清點人馬,只剩下六七千殘兵敗將,狼狽地撤到扶溝,方安營紮寨,進行休整。

崔安潛接到曾元裕的命令後,只撥給周岌二萬人馬,向考城開拔,路上被曹敏率第二寨人馬一陣衝殺,周岌驚慌之間,連忙收攏人馬,退守汴河南岸,不敢北進。

其它三路唐軍,被黃思鄴部署的人馬堵截在半路上,只好紮營觀望,後得到曾元裕大軍潰敗的消息,都不戰而退,回各自防區去了。

孫梅、嶽靈飛得到義軍大捷的報告後,都開心地笑了。孫梅升帳傳令:“我命令,大軍開赴考城四面各自位置,準備攻城!”

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三十二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4)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十四章 扼潼關者得天下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十一章 圍獵淮南(2)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卷首語第十九章 義薄雲天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九章 故布疑兵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七章 同仇敵愾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二十七章 霹靂手段(1)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十七章 唐僖宗出逃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二十九章 灑淚酹千杯第三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二十五章 火攻唐兵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十五章 奸雄設謀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卷首語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二十八章 控扼藍田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二十九章 灑淚酹千杯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十一章 亂自上作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十四章 威震齊魯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三十三章 圍陳州(1)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三十三章 圍陳州(1)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十七章 唐僖宗出逃第三章 戰濮州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二十九章 灑淚酹千杯第十四章 威震齊魯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二十九章 霹靂手段(3)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二十五章 臨危不懼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
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三十二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4)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十四章 扼潼關者得天下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十一章 圍獵淮南(2)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卷首語第十九章 義薄雲天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九章 故布疑兵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七章 同仇敵愾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二十七章 霹靂手段(1)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十七章 唐僖宗出逃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二十九章 灑淚酹千杯第三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二十五章 火攻唐兵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十五章 奸雄設謀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卷首語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二十八章 控扼藍田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二十九章 灑淚酹千杯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十一章 亂自上作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十四章 威震齊魯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三十三章 圍陳州(1)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三十三章 圍陳州(1)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十七章 唐僖宗出逃第三章 戰濮州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二十九章 灑淚酹千杯第十四章 威震齊魯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二十九章 霹靂手段(3)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二十五章 臨危不懼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