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

bookmark

與此同時,黃巢還命令大齊第三軍黃思鄴部儘快攻下西華,減輕孟楷攻打陳州的壓力。

果不出黃巢所料,孟楷攻下蔡州後,錯誤地估計了戰場態勢。孟楷認爲陳州乃彈丸之地,可以輕取,故爾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貿然下令大軍第一軍主力向陳州推進,同時命令秦宗權派出部分兵馬在後面接應。

秦宗權表面上接受了孟楷的命令,但此人集兇狠與圓滑於一身,在關鍵時刻對大齊留了一手。

秦宗權回到蔡州私宅後,馬上秘密通知心腹將領到他家集中議事。

張晊、秦賢、申叢、孫儒、馬殷、劉建鋒、許德勳等將領到齊後,秦宗權開言道:“我們本來都是大唐的將領,因爲孟楷攻打蔡州,我們守不住蔡州,無奈之下降了大齊。如今大齊國都長安已經被大唐軍隊佔領,楊復光正傳檄各方鎮,共同出兵討伐大齊軍。雖然黃巢、孟楷等大齊首領現在還挺神氣,尚有可戰之兵二三十萬,但已是強弩之末,威風不了多少日子了!爲了能讓大家有一個好的出路,我反覆考慮過了。從今以後,我們蔡州兵既不助齊,也不助唐。哪方強大,我們就臨時往哪方靠攏。只要時機成熟,我們就起兵獨立。在這亂世當中,有兵就有話語權。只要大家緊緊地抓住兵權不放,就是天王老子來了,我們也不賣帳!”

張晊附和道:“秦將軍說得對,只要能保住蔡州兵馬,讓我們叫臨時主子幾聲爺爺,我們也願意!忍辱負重嘛,當年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了,情願做夫差的僕人,爲夫差品嚐糞便,以表忠心!我們現在投奔了大齊,做幾天大齊將領,在人家鍋裡吃幾天飯,那算不了什麼!”

衆將聽了,哈哈大笑,贊成張晊的觀點。

惟獨馬殷坐在角落裡,表情嚴肅,一聲不吭。

秦宗權見狀,臉色一沉:“馬將軍,你聽了張將軍的發言,爲何沒有反應?”

馬殷見秦宗權點他的名了,不講幾句看來是不行了,於是站起身來,朗聲說道:“我認爲張將軍的話未免偏頗!古往今來成大事的諸侯,莫不採取‘上奉天子,下奉士民’的策略,少興兵戈,保境安民,很少主動對外交戰。對內採取措施發展農業生產,減輕百姓的賦稅,使領地經濟得以繁榮。如果像張將軍所說的那樣,今天找這個主兒,明天歸附另一個主兒,那就成不了氣候,早晚會被天下人所唾棄的!秦將軍要成就霸業,要麼獨立,要麼選定一個主兒,朝秦暮楚真的不好!”

秦宗權聽了馬殷之言,頓時勃然大怒:“好你個馬殷,竟敢教訓起老子來了。你知道不知道?你這身將軍服是我下令讓你穿上的。我能讓你穿*軍服,也就能讓你脫下將軍服!”

馬殷淡淡答道:“秦將軍過去是大唐方鎮節度使,現在又是大齊朝手握重兵的大將,區區一個馬殷,自然不在話下。但人活在世上,都有其做人的尊嚴。我剛纔的話,其實是爲蔡州將士們好,爲秦將軍的前途着想。如果秦將軍容不下馬殷,那就悉聽處置了!”

秦宗權聽了,怒氣愈盛:“馬殷,你近來越來越自負了,你仗着是劉建鋒的愛將,就口無遮攔,越來越放肆了,今天竟然教訓起老子來了!我今天不懲罰你,日後怎能做三軍主帥?來人呀,將馬殷拖出去,重打二十軍棍!只有打疼了才知道頂撞主帥是什麼罪過?”

幾個親兵上前就拉扯馬殷,要執行秦宗權的軍法。馬殷吼道:“別碰我!我自己會走,哼!”

劉建鋒連忙站起身來,阻止了親兵們的行動,然後對秦宗權說道:“宗權哥,馬殷年輕氣盛,說話沖人了點,你可不要往心裡去。和這黃毛小子計較個啥?他還沒娶媳婦呢?等日後成親了,被女人一收拾,看這小子的火氣還旺不旺?大家說是不是啊?!”

秦宗權聽了,朝親兵們使了個眼色,親兵們連忙退出屋去。

劉建鋒看着馬殷,假意喝罵:“馬殷,你小子今天是不是喝酒過了頭?昏頭昏腦了?!你知不知道,不要說你,就是我,現在在軍中的地位,在蔡州的富貴生活,都是秦將軍給的,還不過去向秦將軍賠個不是?!不爭氣的黃毛小子!”

馬殷只得收起滿肚子的怨氣,很不情願地走到秦宗權跟前,低低地說道:“秦將軍,馬殷剛纔無禮之處,還望秦將軍寬恕!”

秦宗權仰天狂笑:“這就對了嘛,我的手下人都得聽我的!只有這樣,蔡州兵才能在中原一帶縱橫馳騁,我如果獨霸一方了,做了皇帝,你們個個都會吃香喝辣的,明白了嗎?”

衆將只得諾諾連聲,爭相附和。

秦宗權志得意滿,大聲說道:“我命令,張晊、秦賢、申叢領兵一萬,駐屯溵水,策應大齊第一軍孟楷部。切記,如果孟楷戰勝了,就火速跟進陳州;如果孟楷落敗,就繼續駐屯在溵水,一定要保存實力!孫儒、馬殷、劉建鋒、許德勳帶兵守衛好蔡州,不能讓蔡州落入他人之手!”

且說李唐陳州剌史趙犨獲悉孟楷率領大齊第一軍前來攻打陳州的消息後,馬上通知弟弟趙昶、趙翊,兒子趙麓、趙林,心腹將領李儔、佟炳等人,到陳州府衙緊急集中,商議與大齊第一軍作戰事宜。

衆將到齊後,趙犨圓睜雙眼,咬牙說道:“黃巢視陳州軍爲眼中釘、肉中剌,非要拔了陳州不可!這次孟楷挾攻下蔡州之勢,傾巢出動,來打陳州。諸位,你們不必懼怕,有我趙犨在,我定讓大齊第一軍有來無回!”

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四十章 天縱奇才第十一章 亂自上作第十七章 寺名話英雄第十三章 知兵非好戰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二十六章 黑色樑田陂(5)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十三章 知兵非好戰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一章 河東亂象第十七章 戰神出道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二十九章 霹靂手段(3)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二十九章 灑淚酹千杯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四十章 天縱奇才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二十八章 控扼藍田第十五章 奸雄設謀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三章 戰濮州第一章 東征颶風(1)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十五章 休言女子無英物第三十四章 外線出擊(5)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二十五章 火攻唐兵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四十章 荊門喋血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十四章 扼潼關者得天下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一章 東征颶風(1)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
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四十章 天縱奇才第十一章 亂自上作第十七章 寺名話英雄第十三章 知兵非好戰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二十六章 黑色樑田陂(5)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十三章 知兵非好戰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一章 河東亂象第十七章 戰神出道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二十九章 霹靂手段(3)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二十九章 灑淚酹千杯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四十章 天縱奇才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二十八章 控扼藍田第十五章 奸雄設謀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三章 戰濮州第一章 東征颶風(1)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十五章 休言女子無英物第三十四章 外線出擊(5)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二十五章 火攻唐兵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四十章 荊門喋血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十四章 扼潼關者得天下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一章 東征颶風(1)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