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

虛雲大義滅親,在弋水邊誅殺二師弟張璘,爲三師弟徐唐莒報了仇。劉鶯從對岸騎馬涉水到徐唐莒身邊,她捧起徐唐莒冰涼的臉頰,悲痛欲絕,放聲痛哭,聲震四野。須臾,很多大齊將士也來到了虛雲、劉鶯身邊,見徐唐莒已經犧牲,將士們紛紛落淚。

黃巢、柴存獲悉了徐唐莒陣亡的消息後,如遭電擊,半晌無語。良久,黃巢抹了抹淚頰,說道:“柴存兄弟,徐唐莒英雄虎膽,文武雙全,爲大齊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大貢獻,這次消滅了高駢的主力部隊,唐莒賢弟卻付出了生命,我們一定要好好悼念他!”

柴存點點頭,沉痛地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此番與張璘八萬兵馬大戰,折損了唐莒,是大齊的重大損失,我同意隆重舉行徐唐莒的悼念大會,既要把它辦成追思會,又要辦成誓師會。相信通過悼念唐莒,會進一步激發大齊將士的鬥志,徹底佔領江淮!”

“這事就這樣定了,柴存兄弟,事不宜遲,我看準備三二日,就舉行悼念唐莒的大會吧!”黃巢說道。

數日後,大齊在江淮的全體將士在弋水邊參加了悼念徐唐莒的大會,黃巢親自主持大會,在黃巢的講話過程中,大齊將士和很多自發前來的百姓泣不成聲,軍民們緬懷爲大齊王朝的誕生而英勇奮戰的徐唐莒寨主,以及所有犧牲的大齊將士。

黃巢在講話最後,發出了沖天的怒吼:“大齊將士們,江淮百姓們,大齊自廣州出兵北伐後,席捲江南,消滅了李唐在江南的主力部隊。下一步,大齊將在江南招兵買馬,渡江北上,與李唐涿鹿中原,殺進二京,誓滅李唐!建立一個窮苦百姓當家作主的新政權!”

軍民們在弋水邊振臂高呼,支持黃巢的講話。

悼念大會結束後,當天半夜時分,黃巢、曹敏帶了十幾個貼身警衛,在弋水附近的一處山林邊挖土,放入徐唐莒的靈柩,爲了防止敵人的破壞,沒有立墓碑,而是植了一些花草。劉鶯撲到徐唐莒的埋葬處,痛哭失聲。黃巢、曹敏、虛雲極力相勸,劉鶯才停止了哭聲。

劉鶯雙目噴火,說道:“李唐殘暴不仁,唐莒陣亡,實是因反唐所致,俺一定要高舉反唐義旗,與李唐鬥爭到底!黃大哥,讓我留在江淮吧,我要完成唐莒沒有完成的任務,徹底消滅江淮的李唐軍隊!”

黃巢拍了拍劉鶯的肩膀,稱讚道:““好,劉鶯有志氣!真是個巾幗英雄,我考慮再三,決定任命你爲大齊第五寨副寨主,蓋洪爲寨主,其它人員不變。另外,考慮到第五寨在與張璘大軍的作戰中傷亡很大,我決定給第五寨補充一萬兵馬。”

“謝謝黃大哥!”劉鶯激動地說。

虛雲雙掌合十,說道:“黃大哥,我奉師命下山,今已完成使命,就此告辭了,祝大齊王朝早日建立!”

黃巢知道挽留不住虛雲,就吩咐親兵拿出一百兩黃金,遞給虛雲,感激地說:“虛雲賢弟,你的師傅慧明禪師是我師父慧清禪師的師弟,我和你之間,也是兄弟關係。這點黃金,一是我送給少林寺的香火錢,二是讓你們普救貧苦百姓的,你一定要收下!”

“多謝黃大哥,恭敬不如從命,虛雲就收下了,告辭了!”虛雲說完,作揖而去,但見他蹦縱躥躍,倏忽間就不見了蹤影。

“好功夫,真是世外高人啊!”曹敏嘆道。

“黃大哥,你和虛雲的武功哪個高?”劉鶯問道。

“我和虛雲沒有交過手,因爲我倆的師父是同門師兄弟,虛雲得到了慧明禪師的真傳,我呢,也得到了慧清禪師的真傳。不過,因爲我除了習練武功,還要從事推翻李唐的活動。而虛雲,是專心練功的,所以我認爲虛雲的武功應該比我高一點吧,呵呵!”黃巢笑道。

高駢在揚州,獲悉了張璘、樑纘八萬大軍在江郎山、玉山一帶被大齊主力全殲的消息後,呆若木雞,掩面而泣,茶飯不思。

高妻說道:“夫君,你已經好幾天沒有好好吃頓飯了,這樣下去,你的身體會頂不住的!”

正巧,呂用之來到高駢家裡,高妻向呂用之講了高駢的情況,要呂用之勸說一下。

呂用之勸解道:“高都統,雖然張璘、樑纘的主力被黃巢打光了,但你手下還有十幾萬兵馬,攻擊力不是太強,戰力不如張璘、樑纘的部隊,但用來看家護院還是可以的。你切不可萎靡不振,如果這樣下去,不做好提防黃巢主力前來進攻的準備,那麼揚州肯定會被黃巢攻破!我們就無家可歸了!”

高駢聽了呂用之的話,頭腦變得冷靜了,他長嘆一聲,說道:“事已至此,只能收縮戰線了!傳我將令,將我餘下的所有兵馬,收縮至揚州一線,如遇黃巢的兵馬進攻,一律不準抵抗。我要親自寫信,並送金銀珠寶,結好黃巢。以後軍中,不準再呼黃巢的兵馬爲賊寇,一律叫大齊的人馬,黃王的軍隊!”

“嗯,高都統以屈求伸,力圖自保,纔是最好的辦法!”呂用之奉承道。

高妻問道:“那以後朝廷下詔書,讓你出兵,夫君該怎麼辦呢?”

“第一,堅決不見朝廷派來的使者;第二,堅決不給朝廷任何答覆;第三,不命令其它方鎮兵馬出動攻擊黃巢的軍隊!”高駢答道。

高駢還真的按這三條做了,嚴令手下兵將照此三條辦理。

張守一奉高駢的命令,點了二三百名軍士,帶了大量金銀和糧草,來到杭州,見了黃巢後,張守一把高駢的書信呈上。

黃巢坐在虎皮椅上,看完高駢的書信,問道:“張守一,高駢真的不和大齊爲敵了?”

張守一點頭哈腰地答道:“啓稟黃王,高都統敬佩大齊爲百姓利益而付出的努力。黃王起兵,就是爲了天下蒼生。高都統權衡天下形勢,認爲將來一統華夏者,必然是黃王!高都統本想率本部兵馬投誠大齊,怎奈不少李唐將士的家眷還在二京,希望黃王諒解。日後黃王攻破了二京,到時高都統肯定帶所部兵馬歸順大齊!”

黃巢點點頭,笑道:“嗯,我也知道高駢乃當世難得之帥才,如果他舉兵歸順大齊,我就給他一個寨主噹噹,就編爲大齊第六寨。這次我權且答應高駢的要求,不再派兵進攻揚州,我這就下令孟楷從揚州城外撤兵。張守一,你聽好了,如果高駢出爾反爾,在大齊撤兵後調動李唐軍馬攻打大齊,那黃巢肯定帶領所有兵馬,踏平揚州!”

“不敢,不敢!黃王,我一定轉告,一定轉告!”張守一說道,後背也沁出了汗珠。

張守一返回揚州,將出使杭州之事和高駢說了。高駢如釋重負,派探馬打聽孟楷一軍下落,探馬告知已經撤走了。高駢命令其它方鎮兵馬全部回到原來的防區,理由是黃巢已經消滅了張璘、樑纘的主力,此次會戰失敗了,還是早點回去守衛自己方鎮吧。

增援揚州的其它方鎮將領接到高駢的命令後,大喜過望,他們根本不想和大齊的兵馬進行正面作戰,連張璘、樑纘的兵馬都被大齊打敗,誰還敢和大齊爲敵呀?撤吧,我纔不想得罪大齊呢?

從此,大齊將士在江淮縱橫馳騁,基本解決了李唐在江淮一帶的軍隊,大齊兵力急劇擴張,發展到了六十多萬人,兵勢強盛,兵鋒直逼中原,二京震動。

李唐朝廷慌作一團,李儇嚴令中原各方鎮兵馬固城堅守,並抽調各鎮兵馬到溵水一帶佈防,阻止黃巢主力渡過淮河。還連發了幾道詔旨,要高駢出兵征剿黃巢起義軍,詔書發出後,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

但李唐中原方鎮裡,也有一些將領,聽從了李儇的命令。感化節度使時溥逞能,派遣三萬兵馬離開徐州,渡過溵水,前往許州,協助駐防許州,抵禦大齊進攻。徐州士卒一慣有兇狠的名聲,忠武節度使薛能自稱以前曾鎮守彭城,對徐州人有恩信,於是將士兵安排在球場宿營。

入夜之時,徐州士卒大聲喧噪,薛能登上內城樓問訊,徐州士卒回答說宿地設備太差,供應缺少,薛能慰勞許久,徐州兵才安定下來。

許州人聞知後驚恐萬狀,當時忠武軍也派遣大將周岌、龐從駐軍在外,聞知城中徐州士卒鬧事,引兵返還,到第二天天亮,忠武軍進入許州城。周岌、龐從經過密議,決定襲擊徐州軍隊,奪回許州兵權。周岌、龐從帶領手下兵將,趁徐州兵用餐之際,突入食堂,狂砍殺戳,將徐州兵全部殺死;又怨薛能待徐州兵卒太厚,將薛能驅逐。薛能逃奔襄陽,忠武亂兵將他追殺,並殺其全家。於是周岌自稱留後。

齊克讓恐怕遭到周岌襲擊,帶着軍隊歸還兗州,屯於溵水的各方鎮軍隊也全部散去,中原門戶洞開,黃巢乘機率全部軍隊渡過了淮河。

此時,中原震動,李唐各方鎮人心浮動。李儇因各方鎮抗擊黃巢不力,就病急亂投醫,頻敏更換各方鎮將帥,使得李唐各方鎮將帥無所適從,李唐病入膏肓,無藥可醫了!

唐僖宗李儇任命振武節度使吳師泰爲左金吾大將軍,以諸葛爽替代吳師泰擔任振武節度使。吳師泰看到唐朝朝廷多有變故,私下讓軍民上表挽留自己,實際上是不願聽從皇命。李儇無奈,只得讓吳師泰繼續擔任振武節度使,任命諸葛爽爲夏綏節度使。

黃巢率軍攻陷申州,於是進入潁州、宋州、徐州、兗州境內,所到之處,吏民均逃跑潰散。大齊將士在中原開始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捷報頻傳,戰果輝煌,李唐大廈搖搖欲墜!

大齊軍攻陷澧州,將刺史李詢、判官皇甫鎮殺死。皇甫鎮參加科舉進士科考試達二十三次,都未中舉,被李詢召闢入幕府。義軍攻陷澧州後,皇甫鎮逃出城外,向出城者詢問:“李使君得出城否?”有人告訴說:“刺史李詢已被賊寇捉住。”皇甫鎮說:“我受李詢知遇大恩,出城又能往何處去!”於是回到城中,要求與李詢同死。

李唐各地此時大亂,李唐河中都虞侯王重榮興兵作亂,四處搶劫,河中坊市被搶奪一空。李唐宿州刺史劉漢宏抱怨朝廷給他的賞賜太輕薄,朝廷任命劉漢宏爲浙東觀察使。

李儇下詔,命令河東節度使鄭從讜集合河東軍隊,並授予諸葛爽及代州刺史朱玫,讓他們率兵南下攻討黃巢。任命代北都統李琢爲河陽節度使。

李唐宰相豆盧瑑上奏李儇,授予黃巢天平節度使,待黃巢到鎮上任時,再行攻討。宰相盧攜說:“盜賊們都是貪得無厭,雖然授予黃巢天平節度使,也未必能制止他四處剽掠,不如趕快調發諸道軍隊扼守泗州,任命汴州節度使爲都統,率大軍阻擊黃巢賊寇。黃巢往前不能進入關中,必定轉而攻掠淮、浙一帶,逃至大海中去偷生!”李儇聽後表示同意。

誰知不久淮北諸州相繼來使告急,盧攜知道情勢不妙,於是宣稱有疾病,而不再上朝議政,京師長安上下一片恐慌。東都送來奏狀,聲稱黃巢已攻入汝州境內。

李唐朝廷命王重榮暫時充任河中鎮留後,而以河中節度使、同平章事李都爲太子少傅,召回京師。

齊克讓向朝廷奏稱:黃巢已寫牒文轉送給唐諸鎮軍,宣稱:“你們應各自據守自己的城壘,不要阻犯我軍的兵鋒!我將親率大軍攻入東都,接着攻入京師,向朝廷問罪,與你們沒有關係。”

李儇將文武大臣召到內殿商議對策。豆盧瑑、崔沆建議調發在關內的諸藩鎮軍及左、右神策軍去拒守潼關。

不久,唐僖宗李儇在延英殿召開最高決策會議,由於找不到禦敵良策,李儇竟對着宰相們流淚。田令孜這時奏稱:“請皇上選左、右神策軍中的弓弩手去守潼關,我親自前去拒敵。”

李儇說道:“禁軍侍衛將士,久不習征戰,恐怕不能派上用場。”

田令孜說道:“過去安祿山叛亂時,玄宗去四川避難。如果黃巢真的攻陷了東都,那麼長安肯定保不住,陛下可以入川!”

崔沆反駁道:“過去安祿山部衆只有五萬人,無法和黃巢相比。”

豆盧瑑說:“先前哥舒翰率領十五萬大軍尚不能守住潼關,今天黃巢賊衆有六十多萬,而潼關又沒有象哥舒翰當年那樣強大的軍隊。如果說田令孜真爲大唐社稷考慮的話,蜀中三川主帥陳敬瑄、楊師立、牛勖倒都是田令孜的心腹,可以往西川躲避,這比起唐玄宗時的情況來,當然可以說是有備無患了。”

唐僖宗聽後很不高興,對田令孜說:“請你爲朕調發軍隊,去潼關拒守。”

數日後,李儇來到左神策軍軍營,親自視察將士。田令孜又向唐僖宗推薦左神策軍馬軍將軍張承範、右神策軍步軍將軍王師會、左神策軍兵馬使趙珂。

李儇於是召見三人,任命張承範爲兵馬先鋒使兼潼關制置使,王師會爲關塞糧料使,趙珂爲勾當寨柵使,並任命田令孜爲左、右神策軍內外八鎮及諸道馬都指揮招討使,飛龍使楊復恭被任命爲副使。

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去世後,劉巨容自然而然成了李福的接班人,劉巨容駐軍襄陽,日夜訓練軍卒,戰力越來越強勁。此時,荊南監軍宦官楊復光,命令許州將領宋皓權領江陵權知府事,處理日常政務,命令段彥謨守護江陵,歸屬宋皓領導。

段彥謨認爲自己爲李唐立下很多軍功,卻被楊復光呼來喚去,十分氣惱。段彥謨不服宋皓管理,經常與這位上司頂頂撞撞,宋皓當面不說,背後就向楊復光打段彥謨的小報告。

宋皓禁止士卒擅自砍伐街上的槐樹、柳樹等,段彥謨的部屬違反了禁令,照砍不誤。宋皓就派遣差役將伐樹唐兵抓到衙門,打得唐兵遍體鱗傷。

段彥謨接到唐兵的報告後,勃然大怒,罵道:“宋皓欺人太甚,不把我的兵當人看!我這次一定要好好修理他!”

段彥謨說幹就幹,點了一千多名親兵衛隊,殺入宋皓的衙門,將宋皓的親信殺了個精光。宋皓和他的二個兒子全被抓獲,段彥謨指着宋皓的鼻子罵道:“宋皓,你這個狗官,竟敢派人抓我的人,還打他們,老子今天要剮了你!”

宋皓知道,此番落入段彥謨之手,必死無疑,因此回罵道:“段彥謨,你這個李唐的叛將,你擅自拘押朝廷命官,實屬罪大惡極,你不得好死!”

段彥謨大怒,不由分說,一刀砍向宋皓,血濺府衙。緊接着,宋皓的二個兒子也被段彥謨親兵所殺。

楊復光知道此事後,只得息事寧人,啓奏朝廷,調任段彥謨爲朗州剌史,讓工部侍郎鄭紹業擔任荊南節度使。

黃巢得到李唐各方鎮明爭暗鬥的消息後,十分高興,顧謂衆文武:“狗咬狗,一嘴毛。我們還沒有打到洛陽,他們就亂成一鍋粥啦,哈哈哈!”

第四十章 痛殲王牌軍(4)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十三章 危機四伏(1)第一章 河東亂象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七章 同仇敵愾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十三章 知兵非好戰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十三章 危機四伏(1)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十三章 知兵非好戰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三十七章 痛殲王牌軍(1)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十三章 知兵非好戰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三十九章 荒唐聖斷第二十三章 蜀地舉義旗(1)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九章 故布疑兵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十九章 義薄雲天第四十章 痛殲王牌軍(4)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六章 擊球定三川第十七章 寺名話英雄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二十五章 臨危不懼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二十二章 黑色樑田陂(1)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十三章 奇襲江陵第二十三章 蜀地舉義旗(1)第二十四章 血戰松溪(1)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
第四十章 痛殲王牌軍(4)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十三章 危機四伏(1)第一章 河東亂象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七章 同仇敵愾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十三章 知兵非好戰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十三章 危機四伏(1)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十三章 知兵非好戰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三十七章 痛殲王牌軍(1)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十三章 知兵非好戰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三十九章 荒唐聖斷第二十三章 蜀地舉義旗(1)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九章 故布疑兵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十九章 義薄雲天第四十章 痛殲王牌軍(4)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六章 擊球定三川第十七章 寺名話英雄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二十五章 臨危不懼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二十二章 黑色樑田陂(1)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十三章 奇襲江陵第二十三章 蜀地舉義旗(1)第二十四章 血戰松溪(1)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