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

且說黃巢命令大齊三路兵馬在半夜時分,強渡松溪,拉開了與閩地李彥堅這一路唐軍決戰的序幕。

松溪東岸唐軍見義軍數百隻大小戰船直駛過來,一邊抵抗,一邊向李彥堅、張謹、郭榮求救。

李彥堅、張謹、郭榮聞訊,連忙披掛上馬,指揮手下兵將向自己所在河防區域奔去。

張謹乃閩地名將,素以兇悍著稱,有萬夫不當之勇。他揮舞着滲金斧,帶頭衝鋒,與殺上東岸的尚讓、李唐賓、康世銘兵馬捨命拼殺。與此同時,郭榮一軍敵住黃揆、朱存、朱溫、朱珍、龐師古的過河兵馬,李彥堅指揮唐軍主力,攔住黃巢、柴存、孟楷一軍。雙方在松溪東岸,展開了一場生死大戰,轉眼間,松溪東岸就變成屍山血海,戰況空前激烈。

李彥堅有五千弓弩手,箭法出衆,箭矢上浸過毒蛇的汁液,見血封喉,大齊兵將只要中箭,就極難生還。李彥堅見黃巢指揮大軍潮水般地向自己的兵馬衝殺過來,急令弓弩手放箭,義軍死傷慘重,被迫向後退縮,第一波攻擊失利。

黃巢大驚,看到中箭倖存兵將痛苦的表情,一個個瞑目而逝的場景,他心急如焚。

黃巢強忍痛楚,又組織義軍向李彥堅、張謹、郭榮三座大營發起攻擊,連續三次,皆被唐軍擊退。

柴存急忙趕到黃巢身邊,果斷地說:“黃大哥,我軍大部已經渡過鬆溪,絕對不能後退半步!我仔細察看了一下李彥堅的弓弩手,剛纔第一波射擊我軍,箭矢已經用了很多,估計存量不多了。現在可急令大齊盾牌手組成前陣,個個手執短刀,一擁而前,衝到唐軍弓弩手面前,就突入其陣砍殺,只管向縱深*!後面配備長槍兵,穿重鎧,專門剌殺唐軍騎兵。黃大哥與孟楷,親率大齊鐵騎,從左右二翼向李彥堅的大營進行夾擊,我在中路策應你們,隨時與你們取得聯繫,則必能擊破李彥堅主力。消滅了李彥堅,我軍就可以配合尚讓、黃揆的二路兵馬,徹底擊敗張謹、郭榮。此戰我軍使用迂迴包抄的戰術,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必須全殲唐軍,絕對不能放跑了李彥堅、張謹、郭榮!”

“就按柴存兄弟的安排去分頭準備!”黃巢拍板了。

義軍盾牌手一手挽盾牌,一手執短刀,組成軍陣,向李彥堅的弓弩手逼近。李彥堅急令弓弩手放箭,只射中了少數義兵盾牌手。義兵盾牌手很快與李彥堅的弓弩手碰在一起,殺得唐軍弓弩手血流滿地,紛紛潰退。

義軍長槍手緊接着猛衝上去,向實施反衝鋒的唐軍騎兵疾剌,殺得唐軍人仰馬翻,義軍弓弩手見盾牌手、長槍手大獲全勝,就配合他們向唐軍發起攻擊,李彥堅抵擋不住,只得帶着殘兵退入營寨。

此時,黃巢、孟楷的二路大軍向李彥堅的營寨包抄過來,和柴存指揮的兵馬一起,向李彥堅大營發起了猛攻。李彥堅大叫一聲,揮舞着十三節蛇骨鞭,接連打死打傷數十個義兵,指揮殘軍與攻入營寨的義軍絞殺在一起。唐營內外,鼓聲陣陣,喊殺聲震天動地。

孟楷見李彥堅負隅頑抗,義兵在他身邊不斷倒下,不由得勃然大怒,就催動青腚馬,舉起九環刀,帶領親兵殺到李彥堅跟前。李彥堅睜着血紅的眼睛,依然死戰不退。

孟楷揮刀劈死了保護李彥堅的幾個親兵後,與李彥堅二馬相交,殺在一起。李彥堅與孟楷大戰了十幾個回合,發現手下兵將越來越少,知道此番已不能固守營寨,這條命難以保全了。就把牙一咬,拼盡全力,使出絕技“毒龍攪海”,蛇節鞭如影隨形,緊緊地纏住孟楷。此鞭也像箭矢一樣,在毒蛇汁液中浸泡過,只要被它擊中,性命難保。

孟楷見蛇節鞭裹着嘯聲,不離他的前後左右,連忙發力舞起刀花,施弄出平生手段,終於化解了李彥堅的這個毒招。孟楷見李彥堅攻勢減緩,玩命進攻受挫,忿怒李彥堅的毒辣手段,就大喝一聲,奮起神威,使出絕技“絕命九天連環刀”,但見九環刀閃起寒光,對準李彥堅的頸項直劈下去,疾如閃電,快似颶風,李彥堅想躲,那是絕對來不及了,當即被孟楷一刀砍落馬下,身首分離。可憐李唐閩地悍將,化作南柯一夢。

唐軍主將被斬,陣營頓時大亂,一路潰敗下去。黃巢、柴存、孟楷趁勝追擊,將松溪唐軍主力消滅殆盡。

李彥堅大營殘軍分別逃到張謹、郭榮左右二個大營中,張謹大驚,仰天痛慟:“松溪休矣!中軍大營被黃巢賊寇所佔,李將軍陣亡,五萬兵馬如今只剩下我和郭榮的幾千殘兵了!”

唐兵來報:“張將軍,大事不好,尚讓、李唐賓、康世銘得到黃巢擊敗李彥堅的消息,加強了攻勢。黃巢賊寇主力現在正協助黃揆、朱存的那路賊寇攻打郭榮大營,郭榮派親信前來求救!”

“郭榮向我求救,我現在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回覆郭將軍,請他自己想辦法向外突圍,我已經無力前往援救!

郭榮得到張謹的答覆後,目光呆滯,喃喃自語:“張謹要我自己想辦法突圍,我現在是半夜吃甘庶——不知頭尾。黃揆、朱存一軍,已經使我傷亡過半,現在黃巢親率主力包圍我部,我縱然有三頭六臂,也無濟於事了!”

郭榮紅面長鬚,能力舉千斤,善使一對五毒鏈子錘,勇猛過人。他沉吟片刻,決定集中兵力,向張謹營地靠攏,抵禦義軍。

郭榮帶着二三千敢戰之士,突然向北發起攻擊,攔截他的這一路義軍頭領是

朱珍、龐師古,二將擋住郭榮廝殺。郭榮力敵二將,面無懼色,五毒鏈子錘耍得呼呼生風,朱珍、龐師古不敢靠近,郭榮趁機殺出了重圍,和張謹一軍會合了。

此時張謹已組織了二次突圍,均被義軍趕回大營,至此,義軍和唐軍,已經在松溪戰場來來回回,進行了八次較量,雙方兵將均疲憊不堪,到了生理極限。

黃巢、柴存、孟楷命令大齊將士將張謹、郭榮壓縮在一個狹長地帶裡,那裡斷糧斷水,張謹檢點手下兵將,只有一千多人了,且大多帶傷。

張謹、郭榮將殘兵敗將聚集起來,開始下達最後的突圍命令。張謹說道:“弟兄們,松溪一戰,你們的忠勇銘記在張謹心中,如今李彥堅將軍陣亡了,五萬兵馬,絕大多數戰死,少數軟骨頭投降了賊寇。我們現在只有你們這千把人了,想突圍出去相當困難,你們說怎麼辦?”

部下們喊道:

“我們不怕死,願追隨張將軍、郭將軍與賊寇拼殺到底!”

“大唐勇士,豈肯屈身事賊?”

“張將軍、郭將軍,下令突圍吧!”

……

張謹高舉滲金斧,大喊道:“大唐將士們,我們既然投奔了大唐,就和大齊賊寇對立到底!我們已經沒有選擇了,因爲我們已經選擇!”

郭榮來到張謹面前,厲聲高叫:“張將軍,不管你願不願意,這第九次出擊,由我來做開路先鋒,向福州方向突圍!”

“好吧,郭將軍,我答應你的請求,率領五百人馬作爲第一梯隊,突圍到福州去!”張謹下令了。

郭榮不再言語,遂與張謹等將士訣別。之後帶頭脫下盔甲,放下長槍,輕裝棄馬,手持白刃,帶領五百唐兵突入義軍陣中。

大齊將士以爲勝利就在眼前了,產生了麻痹大意的思想,被郭榮的兵馬一陣衝殺,竟折損了近千人。黃巢得到報告,親率主力趕到郭榮突圍區域,嚴令各路義軍不得放走突圍唐軍。

郭榮帶着五百兵馬左衝右突,聲震山谷,但畢竟人少力薄,激戰數小時後,被大齊將士們消滅乾淨。激戰中,朱存揮舞撥風刀,將郭榮斬於馬下。

張謹見郭榮突圍失利,掄起滲金斧,指揮餘下的數百唐兵向東南方向殺去,張謹雖勇,但孤掌難鳴。柴存調度有方,安排義軍弓弩手向突圍唐軍密集射擊,張謹殘兵傷亡十之*,所剩寥寥了。於是,黃巢下令向張謹殘部發動了最後的攻擊,張謹一柄滲金斧,左劈右砍,帶着幾十個親兵,拼殺了一會,最終人困馬乏,被義兵亂刀砍死。

松溪會戰,義軍雖然全殲了李彥堅、張謹、郭榮的五萬唐軍,但自己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義軍折損達到三萬餘人,大齊英雄們的鮮血,染紅了松溪水。

黃巢起義軍與唐軍李彥堅部這場生死大戰,發生在松溪一帶,如今隸屬福建省政和縣鐵山鎮。因爲此戰雙方先後進行了九次對陣決殺,後稱此地爲九戰丘。

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四十章 天縱奇才第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三十五章 昏君議兵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七章 同仇敵愾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二十八章 萬衆一心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十五章 奸雄設謀第十三章 危機四伏(1)第三十九章 揮師北伐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九章 泣淚藥兒嶺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二十二章 黑色樑田陂(1)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三十三章 圍陳州(1)第二十一章 將星殞落第三十一章 外線出擊(2)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一章 河東亂象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二十一章 用兵如神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十四章 扼潼關者得天下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十七章 戰神出道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三十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2)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三章 戰濮州第十四章 扼潼關者得天下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二十一章 將星殞落第四十章 荊門喋血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十九章 義薄雲天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
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四十章 天縱奇才第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三十五章 昏君議兵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七章 同仇敵愾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二十八章 萬衆一心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十五章 奸雄設謀第十三章 危機四伏(1)第三十九章 揮師北伐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九章 泣淚藥兒嶺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二十二章 黑色樑田陂(1)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三十三章 圍陳州(1)第二十一章 將星殞落第三十一章 外線出擊(2)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一章 河東亂象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二十一章 用兵如神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十四章 扼潼關者得天下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十七章 戰神出道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三十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2)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三章 戰濮州第十四章 扼潼關者得天下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二十一章 將星殞落第四十章 荊門喋血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十九章 義薄雲天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