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威震齊魯

黃巢起義軍攻佔鄆州,引起四周藩鎮恐慌,都害怕下一個目標輪到自己,爲了自己的統治利益,各藩鎮暫時聯合起來,對付黃巢起義軍。其中駐軍青州的曹全晸最爲積極,宋威率征剿大軍到中原毫州後,委派曹全晸負責防守青州、沂州一線。

曹全晸不敢怠慢,安排兒子曹翊防守沂州,自己和馬彪在青州加固城防,準備和黃巢大戰一場。曹全晸遣使赴魏州,敦促魏州節度使韓簡派兵渡黃河南下,合圍黃巢,杜慆和薛能也都收到曹全晸的告急文書,要他們帶兵圍剿黃巢起義軍。

但這三個節度使懼於義軍兵威,爲了保存實力,都持觀望態度,象徵性地派出小股唐軍襲攏義軍,針對這種戰場態勢,黃巢在鄆州召開了作戰會議,決定先拿曹全晸開刀。

經過一番商議,黃巢發佈作戰命令:“攻敵所必救,我、柴存、孟楷、靈飛、思鄴、林言率主力五萬攻打青州,黃揆、紀忠率兵一萬防備韓簡,孫梅、曹敏率兵一萬防備杜慆,喬鈐、牛鋒率兵三萬隱伏於沂州附近,待曹翊率兵出城援救曹全晸時,迅速佔領沂州,得手後迅速抽調主力和攻打青州大軍夾擊曹翊,力爭全殲該敵,經此一戰,徹底打殘曹全晸主力,爾後往西橫掃,佔領魯南。”

義軍將士根據黃巢部署,迅速行動了起來,各部很快進入了指定位置。

青州探馬飛報曹全晸:“曹將軍,黃巢賊寇最近調動頻繁,大軍正向青州方向運動,很多攻城器械和輜重糧草運往青州城外大營,最近要打青州了!”

曹全晸大驚,急召衆將商議,從鄆城僥倖逃到青州的薛崇幕僚姚清對義軍恨之入骨,他搖頭晃腦地發表“高論”:“曹將軍,青州兵在您的訓練下,早已是一支精銳之師,這次擊破黃巢賊軍,爲大唐建立不朽之功勳,您就是大唐的擎天玉柱,千萬不能錯過這樣的大好機會!曹將軍,開城迎戰,激勵三軍,一戰而定乾坤!”

馬彪忍不住插話:“曹將軍,黃巢所向披糜,千萬不可輕敵啊!我認爲還是堅守爲上。”曹全晸擺了擺手,長嘆一聲:“我何嘗不想死守青州,可是如果困守城內,城中本身已經缺糧,如被賊寇長期圍困,不戰自潰,所以必須開城迎戰,纔有活路。靠天靠地都靠不住,還得靠我們自己,火速通知翊兒調集精兵來青州參加會戰,這次我和黃巢,拼個魚死網破!”

黃巢率大軍抵達青州城外,安下數十座大營,並向曹全晸下了戰書。曹全晸全身披掛,點兵三萬,出城相拒。曹全晸揚鞭大罵:“反賊黃巢,聚衆造反,犯下彌天大罪,今天侵我地盤,不怕曹全晸嗎?”

黃巢仰天大笑:“曹全晸,你死到臨頭還不知曉,你現在服務的這個朝廷,早已腐爛透頂,我念你是一個忠臣良將,現在歸順我軍,我定然不虧待於你,如若執迷不悟,頑抗到底,勢必玉石俱焚!”曹全晸大怒,顧謂衆將:“誰與我擒此反賊?”

一將高叫:“蓋輝願往!”驟馬挺戟,直取黃巢,黃巢揮舞棗陽槊,二馬相交,戟槊並舉,大戰三十餘合,不分勝負。唐軍陣上,蓋輝結義兄弟梅強恐蓋輝有失,一騎馬,一口刀,直殺入陣中,夾攻黃巢,黃巢力敵二將,全然不懼,約戰十餘合,黃巢奮起神威,一招“橫掃千軍”逼得二將連連後退,緊接一招“項王挑車”將梅強挑於馬下,復一槊,結果了性命。

曹全晸見狀,怒不可遏,揮舞雙鞭來戰黃巢,義軍陣上,孟楷大叫:“休傷我主!”手提九環刀,飛馬出陣,截住曹全晸廝殺,林言也挺槍出戰,馬彪上前敵住。不多時,一將落馬,原來蓋輝終究敵黃巢不住,被黃巢一槊掃在面門上,殞命沙場。

曹全晸一看勢頭不好,撥馬就回本陣,馬彪棄了林言,想回本陣,但他運氣不好,馬蹄突然一踅,將馬彪掀下馬來,被林言趕上,一槍捅了個透心涼。黃巢將棗陽槊一揮:“殺!”義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向青州兵殺去,雙方混戰一場,曹全晸折兵過半,狼狽地逃回城中,閉門不出,再也不敢出戰。黃巢指揮義軍接連攻了幾日,青州城池堅固,急切難以攻下。

且說沂州的曹翊接到老爹的告急文書後,馬上點兵二萬,開赴青州,臨行前,將沂州交給副將畢師鐸防守。喬鈐、牛鋒偵知曹翊己經離開沂州,迅速進軍,兵臨沂州城下,畢師鐸心想只有幾千人馬,肯定守不住,乾脆率兵投降了義軍,喬鈐、牛鋒兵不血刃,得了沂州城。

無獨有偶,兗州唐將劉漢宏奉令向青州押運糧草,半路上遇到曹敏、孫梅率兵截住,劉漢宏一看糧草保不住,回去也不好交差,也投降了義軍。

曹翊領兵走到半路,遇到黃巢率大軍殺來,後面喬鈐、牛鋒的生力軍趕過來夾攻,曹翊苦戰一場,殺得盔歪甲斜,只率三四千殘兵敗將逃回青州。曹全晸看到曹翊血染徵袍,損兵大半,大敗而歸,父子倆在青州府衙抱頭痛哭,聲震屋宇,周圍將士也紛紛落淚。

曹全晸無奈,只好寫告急文書,讓曹翊率五百鐵騎,趁着夜色殺出城去,到毫州宋威處求援,並敦促附近唐軍急赴青州增援。曹翊一杆方天畫戟,相當厲害,連踹五六座義軍營盤,義軍攔截不住,眼睜睜地看着曹翊脫圍而去。

黃巢起義軍接連大捷,威震齊魯,大批百姓過來參加起義隊伍,經過一段時間休整,義軍力量進一步增強。就在這時,黃巢接到了尚讓的書信,原來尚讓在碴砑山被楊復光的唐軍死死纏住,處境越來越困難,王仙芝被曾元裕大軍盯住不放,難以抽調援兵到尚讓處,所以尚讓想到了黃巢,派親兵快馬赴青州大營遞交書信。

黃巢看罷信,思前想後,決定移師中原,和尚讓會師碴砑山,共同對付楊復光的唐軍。雖說蘄州和王仙芝分兵了,但畢竟都是老朋友,都是窮人的隊伍,這次魯南大捷,黃巢等人的氣也消得差不多了,所以才和王仙芝的隊伍重新聯合,共同抗敵。

黃巢率兵一到碴砑山,馬上就和尚讓合兵,殺得楊復光的唐兵找不着北,一舉佔領了碴砑山這個軍事要地,使中原形勢得到了極大好轉。楊復光率領殘兵退守鄧州,連連催促曾元裕、宋威、崔安潛進兵圍剿王仙芝、黃巢起義軍。

王仙芝自從和黃巢在蘄州鬧了彆扭分兵後,也沒有閒着,積極部署攻打鄂州,裴渥和王鐐趁王仙芝看守鬆懈之際,一日深夜,縋城而下,鞋子掉了也不顧了,赤腳逃到鄂州,後轉赴長安,王鐸看到弟弟和裴渥平安歸來,自然熱情接待,重新啓奏朝廷安排官職,就不細表了。

王仙芝和衆將經過周密部署,果斷從蘄州出兵攻打唐軍,接連佔領鄂州、安州、隨州,活捉了隨州州長崔休徵,襄州唐軍將領李福派他的兒子增援隨州,被王仙芝率軍中途截殺陣亡,李福悲痛欲絕,上表李儇要求增援。

李儇這次可真是急了,親自升殿點將,派大將軍李昌言,率鳳翔特遣兵團增援李福,並嚴令宋威、曾元裕、崔安潛圍剿王仙芝,否則一律革職查辦,決不寬赦!

在李儇的嚴令下,中原唐軍紛紛出動,尤其是崔安潛的大將張貫表現最爲積極,張貫率領忠武戰區精銳唐兵向襄州增援,在申州、蔡州一線中了義軍伏擊,損失慘重,張貫見增援無望,逃命要緊,帶領唐兵向自己防區狂奔,眼看離許州越來越近了,手下兵士來報:“張將軍,崔大人到軍營看望將軍來了!”

張貫一愣,害怕極了,他想:是不是我擅自退兵,被上司知道了,要來處罰我了?想到這裡,張貫心亂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十四章 血戰松溪(1)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十三章 危機四伏(1)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三十九章 揮師北伐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十九章 沙陀兵南下(1)第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第二十九章 霹靂手段(3)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二十八章 猛虎掏心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十七章 唐僖宗出逃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五章 昏君議兵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二十一章 黃王五行陣(2)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八章 鏖戰魯西南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五章 臨危不懼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卷首語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二十一章 將星殞落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三十三章 圍陳州(1)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九章 泣淚藥兒嶺第三十二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4)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六章 妙手回春
第二十四章 血戰松溪(1)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十三章 危機四伏(1)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三十九章 揮師北伐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十九章 沙陀兵南下(1)第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第二十九章 霹靂手段(3)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二十八章 猛虎掏心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十七章 唐僖宗出逃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五章 昏君議兵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二十一章 黃王五行陣(2)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八章 鏖戰魯西南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五章 臨危不懼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卷首語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二十一章 將星殞落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三十三章 圍陳州(1)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九章 泣淚藥兒嶺第三十二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4)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六章 妙手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