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兵貴神速

bookmark

張自勉吩咐雷殷符召集鄭州將領,晚上到張自勉家裡參加宴會,就在酒宴上研究“剿賊”方略。當晚,鄭州諸將齊集張自勉私宅,張自勉命僕人拿出酒精度不高的葡萄酒,招待諸將,其中田令孜派遣到中原北線擔任監軍宦官的歸仁紹,關中名將李昌言,也過來參加了。

張自勉見諸將都到齊了,開始發言:“諸位,你們都是大唐的忠勇之將,值此大唐社稷危難之際,我作爲中原北線的主帥,要盡一個大唐武將的職責。如今,中原北線賊寇由黃巢指揮,賊寇兵分五路,在各地不斷襲擾我軍,危害極大,不能不除。我經過反覆考慮,決定集結重兵,雷霆出擊,打]垮打爛黃巢賊寇的主力,使其不能在我中原北線橫行無豈。”

諸將紛紛表示願意服從張自勉的調遣指揮,歸仁紹也沒有表示異議。張自勉見衆人沒有反對意見,就接着說:“既然諸位弟兄願意服從我的指揮,那我也就宣佈作戰部署了。我命令:河陽節度使羅元杲,率兵二萬馳援滑州,與杜慆一起,夾擊賊寇黃思鄴部;汝州防禦使諸葛爽,率兵一萬,南下碴砑山,配合齊克讓、秦宗權,牽制賊寇孟楷、趙璋的人馬,使其不能放膽增援黃巢主力;宋州剌史楊巖,必須死守宋州,固守待援;忠武節度使崔安潛,派遣二萬主力尾隨黃巢,不斷襲擾該股賊軍,使其不能從容行軍。同時在許州一帶拖住賊寇曹敏部;宣武節度使穆仁裕繼續固守汴州;陳州剌史趙犨派遣精兵五千,在汴河南岸不斷行軍,多樹旌旗,作爲疑兵,使賊寇孫梅、嶽靈飛部產生錯覺,干擾其作戰部署;我、歸仁紹、李昌言、雷殷符、苗進、何質,率領剿賊主力十萬,沿汴河北岸東進,追殲黃巢主力。通知駐軍鄂州的主帥曾元裕,要在鄂州至池州的長江南岸,嚴密佈防,阻擊黃巢賊寇渡江南竄。這次中原北線大會戰,本副帥要一舉蕩平黃巢主力,待我軍大捷後,再南下長江,配合曾元裕,徹底翦除賊寇曹師雄、王重隱部,完成陛下交給我們的中原剿賊重任!”

聽了張自勉的這一番部署,諸將感到考慮得相當周全,實在挑不出什麼毛病,經過一番議論,與會唐將都同意這個作戰部署。酒宴進入尾聲時,歸仁紹站了起來,說道:“諸位將軍,歸某到這裡來,是奉上司差遣,說句心裡話,歸某不是一個喜歡整人的人,我是很理解各位剿賊辛勞的。在作戰過程中,只要沒有大的原則性錯誤,我不會爲難諸位。但如果抗令不遵,見死不救,臨陣脫逃,那歸某也是要用大唐戰場紀律來裁決的。希望大家這次精誠團結,盡最大努力消滅賊寇黃巢的主力部隊,使大唐危而復安。歸某對軍事是個外行,具體的作戰,就仰仗諸位將軍了!”

就在張自勉調兵遣將,準備圍堵剿殺中原北線黃巢起義軍時,黃巢、柴存已經率領義軍主力東進,準備襲擊宋州。一路上,義師兵鋒所至,小城唐軍紛紛歸降,少數逃向附近的唐軍大城,到達宋州城下時,黃巢所帶的人馬已經擴充到了近十萬人,其中來自濮州的李罕之,就帶了五六千人馬投奔了黃巢。黃巢大喜,安排李罕之在第二寨曹敏手下當部將,暫時先在中軍聽用。

黃巢大軍兵臨宋州城下,宋州剌史楊巖急召手下大將朱瑄商議軍情,楊巖說道:“朱將軍,黃巢賊寇這次又來攻打宋州,賊勢浩大,似此如之奈何?”

朱瑄表情非常平靜,從他臉上一點也看不出此刻他的心理狀態,頗有大將風度。朱瑄沉吟一會,開始說話:“宋大人不必憂慮,宋州城高池深,上次賊寇也是來勢洶洶,但沒有能夠攻破宋州。這次賊寇復來,只要我們守禦得當,賊寇依然會鎩羽而歸。”

楊巖聽了朱瑄的一番分析,頓時增加了守城信心,又問道:“朱將軍,你能否談談具體的禦敵之策?”

朱瑄來到牆壁上掛着的大唐中原形勢圖前,用手指着宋州東北方向,說道:“在兗州、沂州一線,我們有老朋友曹全晸,他手下有齊魯精兵數萬,能征慣戰,只要楊大人修書一封給他,我料曹全晸肯定出手相助;在宋州東面的徐州方向,也有我們的老朋友薛能,手下也有精兵數萬,徐州兵一出動,宋州之圍自解;另外,副帥張自勉肯定也會日夜兼程,援救宋州。只要我們堅守宋州十日,援軍必至。到時我們開城出擊,說不定還能生擒黃巢哩,楊大人就立下了蓋世奇功!”

朱瑄的一番話,絲絲入扣,的確有理有據,不由楊巖不信。楊巖一咬牙,說道:“朱將軍,這次我們就和黃巢賊寇血戰到底!我現在就修書二封,一封送給曹全晸,另一封送給薛能,送信人選你來決定。朱將軍,我在軍事上是個門外漢,保衛宋州的重任,我就交給你了。我動員百姓一起來守城,後勤工作我來抓。”

朱瑄說道:“感謝楊大人如此器重在下,我一定竭盡全力,擊退黃巢賊寇的這次進犯!”

不一會兒,楊巖寫好了二封求救信,交給了朱瑄。

朱瑄告別楊巖,回到自己住所,立即叫來自己的從弟朱瑾,對他說道:“瑾弟,這次要交給你一個十分艱鉅而又光榮的任務。”

朱瑾雖然只有十二歲,但膽大心細。因爲從小跟着朱瑄在軍營里長大,所以練就了一身好功夫,他善使一根鑌鐵娃娃槊,勇猛異常,而且箭法出衆,能在奔馳的馬上射落疾飛的大雁。朱瑾聽了朱瑄的話,一拍胸脯,說道:“哥哥,說吧,我心現在癢癢的,是不是要上戰場誅殺黃巢賊寇了?”

朱瑄呵呵一笑:“瑾弟,你呀,就是性子急了些。據探馬飛報,黃巢賊寇這次又大舉進犯宋州,賊兵有近十萬之衆,氣焰十分囂張,揚言如果我們不降,就要踏平宋州!你這次的任務,是把楊大人寫給兗州曹全晸、徐州薛能的二封求救信安全地送到曹將軍、薛大人手裡,讓曹將軍、薛大人接信後儘快發兵來救宋州,明白了嗎?”

朱瑾點點頭:“哥,我知道了,這封信有關宋州的安危,是吧?”

朱瑄上前,撫摸着朱瑾的圓臉,叮嚀道:“瑾弟,我撥給你三百精兵,你要在東北角一鼓作氣地衝殺出去。目前賊寇還沒有在宋州城外形成嚴密的包圍圈,所以這次突圍送信,我們有相當大的把握。爲了確保你安全衝出去,我打開西門,攻擊賊兵,你聽到西面殺聲四起時,立即從東門殺出,走楚丘、成武這條路,再兵分二路到兗州、徐州,預祝你突圍成功!”

當晚二更時分,朱瑄點了一千精兵,打開西門,他揮舞着八寶轉環刀,大叫着向義軍大營殺來,西門的營盤,是柴存的部下。義兵飛報柴存,柴存大驚,連忙牽過海月清風駒,拔出吳越劍,命令義兵圍困朱瑄的人馬。雙方在黑暗裡一場混戰,朱瑄的八寶轉環刀威猛無比,只見他左劈右砍,一會兒的工夫,就殺傷了好幾十個義兵。

屯兵宋州北郊的黃巢聽到西門的喊殺聲,連忙點了三千人馬趕到西城,朱瑄見是黃巢親自領兵前來,就虛晃一刀,大叫一聲:“弟兄們,撤!”唐兵打着唿哨,迅速向宋州西門奔去,很快到了西城下,朱瑄大叫開門,宋州守軍連忙放下吊橋,放朱瑄的夜襲人馬進城,然後重重地把城門關上。朱瑄清點人馬,只折了一百多人。

黃巢命令義兵嚴加防範唐兵偷襲,佈置好幾道警戒線,然後走到柴存軍帳裡,說道:“柴存兄弟,剛纔那位出來偷襲的唐將是誰?”

柴存答道:“我也不是太清楚,但我聽說宋州有一員大將,名叫朱瑄,此人智勇雙全,十分厲害,估計今晚前來劫營的就是這位朱瑄。聽說朱瑄有一個弟弟,只有十歲開外,但弓馬嫺熟,尋常人難以近身。”

黃巢說道:“此二人將來必爲義師大患,應儘早設計除之。”

柴存搖搖頭:“談何容易!朱瑄爲人機警,從不做冒險之事,要逮住他殺死他,絕對是一件難事。”

朱瑾聽到宋州西城門外殺聲震天,知道朱瑄已經和“賊兵”拼殺,他一揮鑌鐵娃娃槊,大叫一聲:“弟兄們,開始衝殺踹營!”三百唐兵跟着朱瑾,吶喊着從宋州東門殺出,直奔義軍的大營而來。

義軍東門大營裡的是李罕之的人馬,李罕之以爲義軍兵強馬壯,唐軍不敢出來挑戰,所以正在大營裡睡覺。朱瑾率兵接連闖過三個營盤後,他才被趕來的親兵喚醒,可見朱瑾的攻殺速度之快。李罕之拿着百釘狼牙棒,打馬追殺朱瑾一行。

朱瑾此時已經殺到義軍最後一座營盤那兒,看到李罕之率部火速追來,就將鑌鐵娃娃槊橫在馬鞍上,從箭壺裡拔出一支鵰翎箭,覷得親切,對着李罕之就是一箭,這一箭正中李罕之的左臂,疼得李罕之在馬上搖晃了幾下,他忍着劇痛用嘴拔出箭矢,扯下戰袍簡單包紮了一下。李罕之看到朱瑾只有二三百人,就怒吼一聲:“天殺的宋州娃,竟敢暗箭傷害老子,今天非砸碎了你不可!”

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三章 戰濮州第二十一章 將星殞落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三十七章 痛殲王牌軍(1)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十五章 奸雄設謀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二十二章 黑色樑田陂(1)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二十六章 黑色樑田陂(5)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三章 戰濮州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六章 擊球定三川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四十章 天縱奇才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九章 泣淚藥兒嶺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十一章 亂自上作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三十七章 痛殲王牌軍(1)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三十一章 汴河巧設伏第十九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三章 戰濮州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
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三章 戰濮州第二十一章 將星殞落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三十七章 痛殲王牌軍(1)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十五章 奸雄設謀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二十二章 黑色樑田陂(1)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二十六章 黑色樑田陂(5)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三章 戰濮州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六章 擊球定三川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四十章 天縱奇才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九章 泣淚藥兒嶺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十一章 亂自上作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三十七章 痛殲王牌軍(1)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三十一章 汴河巧設伏第十九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三章 戰濮州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