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

bookmark

且說賀瑰、柳存一萬兵馬在中都被黃浩、黃雄、黃英、王鷹、王雁五員大齊小將踹營猛攻,折兵大半,狼狽地逃回兗州,向朱瑄彙報慘敗經過。

朱瑄大驚,急聚諸將商議。朱瑾說道:“大哥,雖然我軍在中都輸了一陣,但我們主力還在,完全可以出城迎戰這些娃娃賊將!”

“小將軍,切不可輕敵啊!黃浩等五員賊將,年紀雖小,但本領很高。聽說這五員小將能組成一個劍陣,叫什麼‘沖天菊花陣’,所向無敵。”賀瑰心有餘悸,對朱瑾說道。

“我不信,偏要出城會會黃浩這些娃娃賊將!”朱瑾提着鑌鐵娃娃槊,往外就走。

“慢着!大哥的話你現在也不聽了?!你現在大了一點,越來越不聽話了!”

朱瑄呵斥道。

朱瑾折回身來,稚氣未脫的臉上掛滿怒容:“你們畏敵如虎,我不怕!我要去會會黃浩他們,大哥爲何阻攔?”

“瑾弟,不可魯莽!不是大哥怕黃浩這幫賊崽子,而是我們帶兵打仗,不能逞血氣之勇,得講點謀略!要像春秋孫武那樣,仔細分析敵情,找到最佳的作戰途徑,才能克敵制勝!”朱瑄耐心解釋。

“那好,我就在這兗州呆着,天天睡覺,能打敗賊寇嗎?”朱瑾嘟噥着。

數日後,曾元裕、奚經、丁由率領三萬大軍趕到兗州,朱瑄彙報了戰況,曾元裕聽了,悶悶不樂。良久,曾元裕長嘆一聲:“冤冤相報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征剿王仙芝、黃巢,我算是得罪盡了這幫草莽之人。我帶兵在黃梅誅殺了王仙芝,黃巢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如今我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以前,一心向佛,實在不想涉足兵事,可我拿了朝廷的傣祿,身不由己,只能爲李唐效力。如今天寒地凍,軍需物資供給困難,我想修書一封,遣使到鄆州去,與魯齊、聞瑛、黃浩講和,諸位以爲如何?”

朱瑄說道:“曾將軍所言有理,這次我們奈何不了魯齊他們,二家休兵言和,曹州、濮州、鄆州就讓魯齊佔着吧,這樣彼此太平無事。”

諸將議論了一陣,紛紛贊同曾元裕的意見。

曾元裕問道:“既然大家同意與魯齊講和,那我就要修書了,此事需要一員大將持信出使,以表示我方誠意,不知何人願往?

朱瑾奮然道:“小將願往!”

“好,這次讓朱瑾小將出使最好了,鄆州齊軍裡,小將當家,朱瑾也是一位少年英雄,這樣最合適了。冤家宜解不宜結,我提議,如果魯齊願意和我們罷兵修好,以後我們軍中提到他們,一律以齊軍稱之,不可稱他們爲賊寇。”曾元裕說道。

第二天,朱瑾拿着曾元裕的書信,帶了幾個隨從,前往鄆州。魯齊得報,與聞瑛、黃浩等大齊小將接見了朱瑾。

朱瑾昂然而入,呈上書信,魯齊識得幾個字,看了一下,知道了曾元裕要講和的要求。魯齊將信置於案几,問道:“朱瑾,曾將軍和大齊對壘多年,這次爲什麼要和大齊講和?”

朱瑾深施一禮,落落大方地答道:“魯將軍,自古道,冤家宜解不宜結。曾將軍曾被唐僖宗李儇任命爲中原唐軍主帥,與貴軍多次作戰,那是各爲其主,實出於無奈。其實曾將軍爲人正直,忠君愛民,深得士民之心。如今曾將軍已經醒悟,不願動刀兵,使生靈免遭塗炭,他一心向佛,多行善事。他到齊魯上任後,一直這樣努力着,魯將軍可以派人調查。”

王鷹拔劍出鞘,怒視着朱瑾。王鷹喊道:“魯大哥,讓我斬了朱瑾,曾元裕殺我爹爹,我與他有不共戴天之仇!”

王雁雙目噙淚:“爹爹,你在天之靈有知,女兒爲你報仇了!”言畢,承影寶劍出鞘,一步步逼近朱瑾。

“二國相爭,不斬來使!”朱瑾面無懼色,大聲吼道。

大齊小將們看到朱瑾少年英俊,目若朗星,虎體狼腰,儀表不俗,吼聲如雷,不禁暗暗稱奇。朱瑾在宋州,曾開弓放箭,射傷李罕之,一根鑌鐵娃娃槊,橫掃軍陣,早已名揚四方。

魯齊喝道:“王鷹、王雁,住手!朱瑾沒有和仙芝大將軍交過手,這次只是曾元裕派來的使者,你們不可無禮!”

“曾元裕要講和,那我爹爹的仇難道不報了?!”王鷹、王雁哭喊着。

“王將軍陣亡後,曾將軍予以厚葬,二軍對陣,各爲其主,刀槍無眼。作爲軍人,曾將軍別無選擇,還望大齊小將們理解!朱瑾不怕死,但你們兄妹倆今日在鄆州殺我朱瑾,我在九泉之下也會鳴冤叫屈!有種的戰場上見!”朱瑾面對步步逼近的王鷹、王雁,沒有後退,從容說道。

聞瑛走到王鷹、王雁與朱瑾中間,脆聲說道:“今天朱瑾受命出使,傳達曾元裕講和之意,我們不可亂來!自古交兵,不斬來使。再說朱瑾也是一位少年英雄,只是不在大齊營壘。好了,我今天替魯齊作主,大家喝杯薄酒,聊一聊言和之事,也未嘗不可!”

“瑛姐所言有理!朱瑾,魯齊和大齊其它小將不是小肚雞腸之人,你今天既然來了,我們就置酒款待你,邊喝邊談議和一事。倒給你的酒,你敢喝嗎?”魯齊站起身來,大聲說道。

“有何不敢?你們就是在酒中放置毒藥,朱瑾也敢喝!”朱瑾昂起頭,傲然答道。

王鷹、王雁聽了,只好收劍入鞘,含恨而立。

正所謂英雄相惜,大齊小將們還真的置酒款待了朱瑾一行。席間,彼此談興甚濃,魯齊答應了曾元裕信中的要求,在齊魯地區,曹州、濮州、鄆州歸大齊所有。大齊軍隊攻打齊魯以外地區時,曾元裕不再派兵增援。小將們還談論了一些槍棒技藝、行軍佈陣之類,酒宴圓滿結束。王鷹、王雁聽了朱瑾的話,也挺欽佩他的大智大勇,分手前還互相握手,互道珍重。

朱瑾走後,魯齊解釋道:“這次我之所以答應曾元裕的要求,是爲了策應大齊主力挺進南疆。還有,齊魯地區穩定了,對第四寨兵馬牽制李唐中原、江南圍剿大軍有相當大的作用,也能有力推動第五寨徐唐莒部在江浙一帶進一步發展壯大。我們大齊最終的戰略目標是什麼,就是攻入長安,徹底打敗李唐。答應曾元裕講和要求,對大齊來講,就能化被動爲主動,走出目前困境!大家一定要從戰略高度來理解與曾元裕講和的意義!”

王鷹、王雁聽了,覺得魯齊分析得有理,不再爲此事糾結了。

朱瑾回到兗州覆命,曾元裕聞報大喜,欣然對諸將說:“朱瑾雖然年少,但智勇過人,其膽識可比藺相如,勇武可比羅士信,有朱瑄、朱瑾兄弟輔佐我,齊魯無憂矣!”

黃巢、柴存率領大齊中軍從饒州出發,到達歙州後,積極整訓兵馬,爲進兵南疆作準備。一日,晴空萬里,黃巢命令大齊中軍、第一寨、第二寨、第三寨人馬到校場集中,接受檢閱。

校場上,只見馬步三軍盔明甲亮,刀槍劍戟嵯峨如山,大齊總寨主、沖天太保均平大將軍黃巢頭戴鎏金霸王盔,身穿九吞八乍黃金甲,披一件大紅戰袍,提一根金頂棗陽槊,腰掛長虹劍,箭壺插鵰翎,神威凜凜,打馬揚鞭,從大齊將士隊列前徐徐而過;大齊副總寨主、軍師柴存,頭戴紫金五龍盤珠冠,背插吳越劍,羽扇綸巾,儒將風采盡現,緊隨黃巢,檢閱三軍。真是大齊雄主赴南疆,百萬貅貔降惡魔!

大齊中軍將領尚讓、李唐賓、康世銘跟在柴存後面,也從隊列前慢慢經過。接着,第一寨寨主孟楷,副寨主黃揆,將領朱存、朱溫、朱珍、龐師古。第二寨寨主曹敏,副寨主林言,將領喬鈐、牛鋒、李罕之、裘濤、裘紅。第三寨寨主黃思鄴,副寨主魯景仁,將領王璠、畢師鐸。這些大齊將領,人人弓馬嫺熟,個個能征慣戰,一一檢閱了出征南疆壯士。

黃巢登上點將臺,大聲說道:“大齊將士們,起兵反唐以來,我軍雖然屢遭挫折,但始終勇敢地面對各種艱難險阻。你們對大齊忠心耿耿,日月可鑑!如今,大齊在江南、中原、齊魯等地雖然兵多將廣,但是軍需物資匱乏,新戰士的作戰水平急需訓練提高。爲了有一個好的休整練兵環境,有豐富的物資供應,大齊統帥部決定:兵進南疆,殺到李唐的邊遠地區去!佔領了南疆,上面的這些困難就能克服。天高皇帝遠,任我大齊將士馳騁縱橫!不久的將來,大齊兵強馬壯了,就揮師北伐,佔領中原,直掏長安,建立一個華夏史上的強國!還萬民於太平,建偉業於華夏!”

大齊將士們發出了雷鳴般的歡呼聲:“天補均平!大齊必勝!”

“弟兄們,這次兵進南疆,你們怕不怕苦?怕不怕死?”黃巢大聲喊道。

大齊將士們高呼:

“我們不怕苦,我們不怕死,堅決完成黃王下達的戰鬥任務!”

“黃王起兵,本爲百姓;李唐不仁,爲民不容!”

“大齊萬歲!”

……

黃巢目光如炬,拔出長虹劍,指着南方,一股英雄氣噴薄而出:“大齊三軍將士聽令,大齊總寨主、沖天太保均平大將軍黃巢命令你們:奮勇前進,佔領南疆!”

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一章 東征颶風(1)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十五章 奸雄設謀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三章 戰濮州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十一章 亂自上作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十七章 戰神出道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八章 鏖戰魯西南第十九章 沙陀兵南下(1)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十五章 休言女子無英物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六章 擊球定三川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二十三章 蜀地舉義旗(1)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二十二章 黑色樑田陂(1)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二十八章 萬衆一心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九章 故布疑兵第二十五章 火攻唐兵第十七章 戰神出道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
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一章 東征颶風(1)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十五章 奸雄設謀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三章 戰濮州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十一章 亂自上作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十七章 戰神出道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八章 鏖戰魯西南第十九章 沙陀兵南下(1)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十五章 休言女子無英物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六章 擊球定三川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二十三章 蜀地舉義旗(1)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二十二章 黑色樑田陂(1)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二十八章 萬衆一心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九章 故布疑兵第二十五章 火攻唐兵第十七章 戰神出道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