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

且說黃巢起義軍主力佔領廣州後,分兵四出,很快佔領了嶺南大部分地區。義師所到之處,受到了各地百姓的熱烈歡迎,百姓子弟紛紛加入義軍,南疆成了大齊革命政權的大本營。

高駢在杭州,知道了黃巢在南疆秣馬厲兵的消息後,坐臥不寧,他認爲黃巢在南疆作好準備後,肯定興師北伐。爲了保存實力,高駢決定將主力轉移到揚州一帶,他想,躲在長江以北就安全多了,就讓江南各路唐軍和大齊軍拼個你死我活吧。等大齊軍力量消耗得差不多了,我再出馬收拾大齊軍,這就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爲了向唐僖宗李儇表示他高駢積極進剿黃巢起義軍的態度,高駢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摺,大意如下:請任命舒州刺史郎幼復爲鎮海軍留後,守浙西,調遣都知兵馬使張璘五萬人馬反攻郴州,據守險要,兵馬留後王重任統兵八萬,去收復循州、潮州,我親自統領十萬人馬翻過大庾嶺直趨廣州進攻黃巢,黃巢得知我來,必定要北逃,請朝廷命令王鐸率領三十萬人馬開拔到梧州、桂州、昭州、永州等四州,扼守險要。”

李儇收到高駢這份奏摺後,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如果按高駢這個部署辦,相當於把大唐大部分精銳兵馬開到南疆,和大齊軍對壘。李儇把高駢的這份奏摺交給大臣們討論,結果絕大多數文武官員不同意高駢這樣做,李儇也就沒有批准高駢的這份奏摺。

不久,高駢收到了朝廷的回覆書,其實是根據王鐸的奏摺複製的。命令高駢與王鐸密切配合,守好江南、中原之地,堅決阻止大齊軍進入大唐腹地。高駢不由得暗暗高興,心想王鐸呀王鐸,黃巢賊寇這根燙手山芋,我想躲都躲不掉,你卻主動替我擋住了!那好,長江以南防務就由你王鐸來負責,我只管好長江以北的!

一日,黃巢想起了關押在廣州牢房的嶺南東道節度使李迢,就命令義兵將李迢押到府衙裡來,黃巢要親自審問李迢。

一會兒的工夫,李迢繩捆索綁,被義兵解押到大堂之上。黃巢喝道:“李迢,你斬殺大齊使者,是何原因?!”

李迢梗着脖子,滿不在乎地說:“爾等興兵作亂,犯我嶺南,我當然不客氣了!”

黃巢素知李迢乃一介書生,學養頗高,想錄用李迢做大齊文書官員,化敵爲友,這樣可以更好地發展革命力量。黃巢於是主動緩和緊張氣氛,說道:“李迢,你對李唐忠心耿耿,我表示理解。你滿腹經綸,如果你願意歸順大齊,我就赦你無罪,授你官職,如何?”

李迢大叫:“我乃大唐名門世家,豈肯與爾等盜賊爲伍?!我決不投降!速速斬我!”

黃巢沉吟片刻,揮了揮手,說道:“李迢,你既然不願爲大齊服務,我也決不會讓你再回到唐營。我帶兵征戰嶺南,因爲你的負隅頑抗,大齊折了不少弟兄,今日斬你,也不冤枉你!我就成全你爲李唐盡忠的心願吧!來人,將李迢推出府門,立即斬首!厚葬其屍,不得株連其親屬!”

李迢被斬後,大齊在南疆安撫、錄用李唐文官武將,李儔、黃諤、劉瑭、張全、彭攢等人表示願爲大齊效力,根據各人具體情況,黃巢安排李儔、黃諤做了文書官員,隨中軍行動。劉瑭、張全、彭攢劃歸第三寨黃思鄴部,做了將軍。其它原李唐文武,均有封賞。

黃巢喚來劉瑭、張全、彭攢三將,吩咐道:“我撥給你們一萬人馬,前往連州助戰。因爲黃思鄴率部久攻連州不下,故派你們前往,以後你部就編入大齊第三寨,歸黃思鄴指揮。”

劉瑭、張全、彭攢領兵一萬,趕到連州後,,見到了黃思鄴、魯景仁、王璠等第三寨將領,黃思鄴得到了生力軍,信心大增,就積極準備再次強攻連州。

當晚,魯景仁獨自來到黃思鄴的營帳,說道:“思鄴,我軍攻打連州半個多月了,連州剌史臧駱依仗城高池深,在其悍將索壟,闞緒的指揮下,萬餘唐軍負隅頑抗,我軍傷亡已超過三千人。目前,我軍存糧已經不多,急需調撥。但黃王剛拿下廣州,分兵四出征討李唐嶺南方鎮,糧草供應也相當緊張。爲了減輕大齊統帥部的壓力,我決定親赴道州,說服道州起義軍將領蔡結、何庾,讓他倆幫助我們,支持我軍糧草。這事辦好了,肯定能攻破連州。”

“景仁,雖說蔡結、何庾也是起兵反唐的人,可我們和他倆沒有接觸過,彼此不熟悉,做這事有把握嗎?”黃思鄴問道。

“思鄴,放心好了,我先前派人進入道州,打聽了蔡結、何庾的爲人,此二人皆當世豪傑,雖然是瑤族人,但爲人慷慨,極重義氣,其隊伍主要由瑤、白、苗、布依、彝、侗、土家等少數民族人員組成。爲了顯示我軍誠意,我決定帶一些戰利品前往道州,特別是兵器戰甲,這些蔡結、何庾的義軍比較缺乏。”

“好吧,景仁,我答應你,不過你可要多加小心啊!”黃思鄴緊緊抓住魯景仁的手,久久沒有鬆開。

第二天,魯景仁帶着一些親兵上路了,於路無話,數日後,魯景仁一行抵達道州城下。道州守城義兵見來了一羣漢族人,而且披堅執銳,就警惕了起來,喝問道:“你們是啥地方的人?帶着兵器來道州幹什麼?”

魯景仁微微一笑,語調平和:“這位兄弟,知道黃巢起義軍嗎?我是黃王手下的部將魯景仁,這次前來道州,想和蔡結、何庾二位首領取得聯繫,共同對付李唐官兵,麻煩你去通報一下!”

“好,你們在城外等一下,我去通報!”守城義兵說完,一溜煙地前往蔡結、何庾處去了。

蔡結、何庾得報,連忙來到城門口,登上城樓,仔細看了魯景仁一行,蔡結叫道:“城外的好漢,真的是魯景仁嗎?”

魯景仁舉起金龍撾,大聲回答:“蔡頭領、何頭領,這是我使用的兵器金龍撾,想必你倆也聽說過吧!我奉黃巢總寨主的命令,與黃思鄴率領大齊第三寨將士攻打連州,但連州唐軍憑險抵抗,我軍攻打多日,沒有拿下。寨主黃思鄴遣我前來道州,向你們二位頭領求援!”

蔡結、何庾早聞魯景仁大名,知道他是黃巢起義軍的一員虎將。蔡結連忙下令打開城門,與何庾親自走出城外,迎接魯景仁一行。魯景仁將帶來的兵器戰甲等戰利品送給這二位瑤族首領,蔡結、何庾大喜,置酒款待魯景仁一行。

席間,魯景仁向蔡結、何庾提出了借糧要求,何庾說道:“魯寨主,你是名聞天下的將軍,指揮千軍萬馬和李唐軍馬對陣,我們只有數千兵馬,今天魯寨主親臨道州,我和蔡結有幸結識您,真讓人高興!討伐腐敗透頂的李唐,甭說糧草,就是兵馬,我們也願意搭上。”

蔡結雙手抱拳,激動地說:“魯寨主,我和何庾從今往後,願聽命於你,在您的領導下反唐!這次我送給大齊第三寨軍糧三萬斛,讓何庾帶兵三千助戰,配合你們攻下連州,擒殺狗官臧駱!”

“謝謝蔡頭領、何頭領!這次有了你倆的幫助,定能奪取連州。我願意和你們一道,一起在嶺南爲大齊的進一步發展而努力!”魯景仁說完,和蔡結、何庾二位瑤族首領緊緊地抱在一起。

魯景仁、何庾帶着三千少數民族兵馬和三萬斛軍糧來到連州城外第三寨大營,黃思鄴聞訊大喜,傳令殺雞宰羊,款待何庾兵馬。席間,魯景仁講了道州之行經過,黃思鄴拍了拍魯景仁的肩膀,笑道:“景仁,還是你行啊,總能根據敵情變化,想出妙招來!哈哈哈,這回呀,臧駱這小子要倒黴嘍!”

義軍經過充分準備後,向連州唐軍發起了猛烈進攻。義軍的數十輛拋石機同時運轉,大小石塊砸得守城唐兵死傷累累,緊接着,義軍的弓弩手向連城城頭密集射擊,敢死隊跨過飛橋,飛快地架起雲梯,吶喊着向城頭殺去。與此同時,何庾帶領所部三千兵馬從挖好的地道口鑽了進去,從連州城裡鑽了出來,接應攻入城裡的義兵。

這番廝殺,唐軍再也招架不住了,死的死,傷的傷,臧駱、索壟、闞緒均在激戰中陣亡。大齊第三寨將士如潮水般涌入連州,迅速佔領了連州,大齊軍旗在連州城頭高高飄揚!

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三十二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4)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二十三章 奇襲江陵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一章 東征颶風(1)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十九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三十四章 外線出擊(5)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二十七章 霹靂手段(1)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三十一章 外線出擊(2)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十九章 義薄雲天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十七章 寺名話英雄《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二十九章 霹靂手段(3)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十四章 威震齊魯第二十三章 奇襲江陵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第三章 戰濮州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二十八章 猛虎掏心第二十五章 火攻唐兵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二十九章 灑淚酹千杯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十九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二章 破解危局
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三十二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4)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二十三章 奇襲江陵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一章 東征颶風(1)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十九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三十四章 外線出擊(5)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二十七章 霹靂手段(1)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三十一章 外線出擊(2)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十九章 義薄雲天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十七章 寺名話英雄《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二十九章 霹靂手段(3)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十四章 威震齊魯第二十三章 奇襲江陵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第三章 戰濮州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二十八章 猛虎掏心第二十五章 火攻唐兵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二十九章 灑淚酹千杯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十九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二章 破解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