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

楊守亮要求赴川面見唐僖宗李儇,告發王鐸盜用大唐皇帝名號,擅自冊封各方鎮官員,希望一舉扳倒王鐸,使各方鎮聽從李儇這個真皇帝命令,聯手對付大齊,將大齊政權扼殺在搖籃之中。

楊復光被楊守亮的一番話語打動了,他拉着楊守亮的手,反覆叮嚀:“亮兒啊,你這次赴川,這一路之上關山重重,你可要多加小心哪!特別是過東川時,要注意那個顧彥朗,不要和他頂頂撞撞。顧彥朗一向殺人不眨眼,你一定要小心應付!”

第二天一大早,楊守亮帶了幾個隨從,懷裡揣着楊復光的絕密書信上路了。

果不出楊復光所料,楊守亮途經漢州時,在官道上遇上了顧彥朗的兵馬,領頭的將官是顧彥朗的親弟弟顧彥暉。

顧彥暉一眼就認出了楊守亮,他當即打馬揚鞭,上前攔住了楊守亮的去路:“這不是楊守亮嗎?哪陣風把你吹到東川來了?”

楊守亮知道義父楊復光和顧彥朗素來不和,胡真和顧彥朗在一起時,因爲賽狐狸胡真善於和稀泥,大小場面上楊復光和顧彥朗尚能勉強相處,但自從胡真投奔朱溫後,這情況就發生了變化。這二個個性執拗的人都不肯讓步,結果在征伐大齊軍方面發生了很多矛盾,顧彥朗一氣之下,乾脆帶兵去了東川,佔了一些地盤,做起了一方諸侯。楊復光發給他的軍書,顧彥朗用來如廁。

這世上之事,實在有趣,越是冤家,越是經常碰到。這不?顧彥暉就發現了楊守亮!

楊守亮見顧彥暉在馬上緊繃着臉,只得賠着笑臉,打起了哈哈:“啊呀呀,我當是誰呢?原來是彥暉兄弟啊!好久沒有見到你了,你可是越來越有精神了!不像我,人越來越黑瘦,快變成種田老漢了!”

顧彥暉冷笑一聲:“楊守亮,你我在這裡見面,你想想,說了這話就能輕鬆走出東川?”

楊守亮連忙滾鞍下馬,伏地而拜:“彥暉兄弟,朱敬玫在江陵擅自誅殺了長官段彥謨,太無法無天了。你也知道,朱敬政是我爹爹一手提拔的。朱敬玫亂來,我爹爹寢食不安啊!守亮這次就是奉爹爹之命,前去成都,面見聖上,一定要嚴懲朱敬玫!”

顧彥暉哈哈大笑:“好你個楊守亮,這次不但做了回孝子,還要大義滅親啊!只是我奉哥哥將令巡視東川,對過往行人,不管是誰,都要細細盤查的,你呢,當然也不例外!”

楊守亮連忙取出書信,遞給顧彥暉:“彥暉,這是爹爹彈劾朱敬玫的奏章,請你過目!”

顧彥暉拿過書信,看了起來。

楊守亮向隨從使了個眼色,隨從連忙取出一大包金銀珠寶,遞給楊守亮。

楊守亮等顧彥暉看完書信,上前一步,將這包金銀珠寶放在顧彥暉的馬背上,小聲說道:“彥暉,這區區薄禮,你就不要推辭了!我爹爹錯待你哥哥的地方,還望你在你哥哥面前多美言幾句!”

顧彥暉是個貪財之人,他打開包裹,望着一大堆金銀珠寶,心裡那個樂啊,就甭提了。他馬上變了一個人,用力拍了拍楊守亮的肩膀:“守亮啊,你是奉爹之命行事,是爲大唐辦事嘛,彥暉就不像對待其它過路行人那樣細細翻查了。弟兄們,放行!”

就這樣,楊守亮順利通過了東川,很快抵達成都。

李儇在成都私宅秘密接見了楊守亮,因爲入川后經歷了不少事,這位年輕的大唐皇帝顯得十分憔悴。陳淑妃、高昭儀雙雙自盡後,李儇更是鬱鬱寡歡,只有一個病懨懨的溫昭儀陪在他左右,爲他消愁解悶。

楊守亮伏地啓奏:“陛下,王鐸盜用陛下名號,私自冊封各方鎮將軍、官吏,搞得人心惶惶!爹爹咬指寫了血書,派我前來呈給陛下御覽!”

李儇拿過血書,一看筆跡,的確是楊復光所書。看完血書,李儇才知道了王鐸的所作所爲,不由得勃然大怒:“王鐸欺君罔上,必須嚴懲!”

楊守亮昂起頭:“陛下,我爹發誓要報答陛下厚恩,指揮所部兵馬,與沙陀軍一起,攻入長安,徹底摧毀大齊政權!早日迎回聖駕!”

李儇聽了,不禁落淚:“守亮啊,你爹忠心於大唐,朕很是欣慰。你別看我流落成都還是個皇帝,實際上大權操在田令孜、陳敬瑄這兄弟倆手裡。朕在成都度日如年,日夜想回到長安生活。朝廷重臣裡,現在只有你爹等少數人對我忠心耿耿了。朕這次下決心了,一定要削掉王鐸的宰相一職,他的兵權全部移交給你爹。明日我就下達詔書,讓田令孜宣佈執行!如果田令孜不從,朕就堅決不做這個皇帝了!我說到做到!如果田令孜違反朕這道旨意,你爹因此不能執掌三軍,王鐸沒有貶官,朕情願去死!”

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一章 河東亂象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二十二章 黑色樑田陂(1)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三十七章 痛殲王牌軍(1)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三十七章 痛殲王牌軍(1)第三章 戰濮州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四十章 荊門喋血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四十章 天縱奇才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二十八章 猛虎掏心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十七章 唐僖宗出逃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三十一章 汴河巧設伏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二十八章 萬衆一心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十三章 危機四伏(1)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三十四章 外線出擊(5)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二十一章 將星殞落第十章 取汝州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三十一章 汴河巧設伏第十一章 攻守易勢(3)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十一章 攻守易勢(3)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十九章 沙陀兵南下(1)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
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一章 河東亂象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二十二章 黑色樑田陂(1)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三十七章 痛殲王牌軍(1)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三十七章 痛殲王牌軍(1)第三章 戰濮州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四十章 荊門喋血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四十章 天縱奇才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二十八章 猛虎掏心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十七章 巧殺回馬槍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十七章 唐僖宗出逃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三十一章 汴河巧設伏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二十八章 萬衆一心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十三章 危機四伏(1)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三十四章 外線出擊(5)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二十一章 將星殞落第十章 取汝州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三十一章 汴河巧設伏第十一章 攻守易勢(3)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十一章 攻守易勢(3)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十九章 沙陀兵南下(1)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