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翻牌(上)

宋宣和五年二月十四。--鳳-舞-文-學-網--戊戌。【西元

亂不休的宣和四年終於過去。在草原與汴京之間。大宋與金國的使者奔走於途。燕雲各州的最終歸屬。雙方還在不斷的進行脣槍舌劍的爭執。不過至少在表面上。隨着遼國的覆滅。久違和平終於降臨到這片大地。

地的百姓在雨中擡起頭來。計算着今年的收成頭上的統治者究竟是誰他們並不在意。只要能過上平子就已經心滿意足了。不過。他們這點小小的期。在這個時代。卻也是種奢望。

就在元月時。宋金國已經達成了協議。舊遼南京道中。所有的契丹渤海庫莫奚等非漢百姓都已經被劃歸了金國。等待他們的將是長達數千裡的遷徙。而實際上。不但是漢異族。連漢。包括南京道上的舊遼官吏都在遷移範圍之內。按照金國內部的議定留給大宋的只會是一座座空城。

童貫蔡攸並不介意。他們的眼中只有土地。雖北伐的過程很糟糕。但結果纔是最重的。無論如何。燕京他們終於討回來。雖然付出了數百萬貫的代價。但畢竟把丟失了近一百七十的故土拿了回來。按照程安排。再過兩個月。等去奉聖州與金人談判的使節把兩國誓書和金國國書取回。他們就能堂堂正正的進入新成立的燕山府也即是燕京。

郭立和盧克忠也不會在意。相反的。他們很歡迎金人的舉動。高明輝派出去密探。興高采烈的四處散播金人要強制遷徙的消息。讓南京道中人心惶惶。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向天津逃難過來。每一天-一夜。天津鎮地戶口都在斷增長。擴建天津城的計劃書已經被盧克忠通過今年第一艘離港的海船發往了臺灣。但看眼下的現狀。那份計劃書也許還沒到趙瑜手中。便已經不能跟上天津鎮發展的需要了。

不過。趙瑜現在還沒又看到盧克親筆撰寫的擴建天津的申請。在外征戰半年多。他剛剛於兩天前率大軍回到了臺灣。

雖然徵倭之戰不過近似於武裝行的實兵演習。但對於一直都是動用萬人以下出戰的海國來說。--鳳-舞-文-學-網--此戰還是開創了不少記錄。不但是東海開國以來爲時最長。消耗最。動用兵力最多的戰爭。同時也是收穫最爲豐厚地戰爭。

“焚城兩座破寨三百燒燬神社寺院以千計。殲敵累計二十四萬這還是隻計算有武器的士兵的結果……嘖。這場遊獵收穫還真不少!”趙文嘖着嘴把厚厚一本的功勞簿丟到一邊。問着趙瑜:“本還有活人了嗎?”

“本好歹也是東西兩千裡。南北數百里地大國。本有四五百萬的人口。雖然現在亂了半年。但至少還能剩下三百萬罷?”趙瑜毫無形象的翹着腿。坐在搖椅上半眯着眼。似睡非睡。出外領兵半年多。積累下來地疲勞不是那容易就能消退。

“這三百萬裡能有少壯丁健婦”趙文問道。這種滅國戰爭。當先死的全都是能派上戰場的成年男剩下的三百萬中應該有一大半是派不上用場的老弱婦。而且他也聽說趙瑜在回程前。花了半個多月時間在平安京建了一座高達三十丈的京觀。一層首級一層土整整砌進了四十多萬顆頭。若是白起復生。兩人倒可以唱着哥倆好一起把酒言歡。

弱基本上活不到今年的秋收。同時。海國對奴工的選拔過程一向很粗暴。趙瑜對此也並不諱言。

“倭人聽話受教。只要把它們餵飽。他們就會老老實實的工作。東洋商會也是做生意地。不會隨便浪費這種上品的奴工。他們不會跟自家地錢罐過不去!”

趙文搖着頭。口氣有些不快:“二你辛辛苦苦打了一仗。到最後最賺的還是那羣奴販!”

趙瑜笑道:“放心吧。拿大頭地是我們!”

“這樣的大頭還是少拿幾次!”一個聲音從門外傳了進來下一刻。東海國相陳正匯走進了趙瑜地書房。他今天穿着一緋紅的公服。但全上下沒有一點配飾。束髮的簪子也是荊木所制。連宰相象徵的紫金魚袋都沒有戴在上。進了門後。他先瞪了坐沒坐樣的趙瑜一眼。然後不客氣的說道:“`了這一仗。已經傷了國中元氣。

臺灣島內有兩成的地被撂荒。去年新闢土地的數量也只有前年的一半今年的收成預計不會太好。如不想國中內政出亂子的話。至少兩三年內。不能再進行全國動員了。”

趙瑜把腿放下。稍微坐正了點。笑道:“先生說的是。”

陳正匯的父親陳於去年年中去世。但作爲嫡長子的他只回鄉守了兩天孝。便被趙瑜十二道金牌給召回。奪復起。這年多來又辛辛苦苦的主持趙瑜留下的爛攤子。現在趙瑜見了他。心中都是感覺過意不去。對其也更加優容。

見趙瑜端正了儀態。陳正匯的臉色好看了些:“幸好大王帶兵回來正好趕上了播。早稻的收成不會減少太多。有兩年時間。足夠把消耗掉的糧倉重新填滿。”

趙瑜搖搖頭:“光糧倉填滿還不夠。國庫也要填滿才行!爲了後的行動。至少還要再準備下三千萬貫。”

“三千萬貫?!”陳正匯的眉頭皺起。頭搖的比趙瑜厲害的多:“現在應奉局花石綱復起。江南的民生還沒從方臘之亂中恢復。就又要背起無數苛捐雜稅;大宋北方的百姓如今也要支撐燕雲的百萬歲幣。同樣沒有餘財可用。大宋的財政眼見着就要崩潰。傾家產的百姓不計其數。接下來的兩年。從海貿中收到的稅入眼見着就要大減。而大王你的產業已經賣精光。香精玻等工坊都分了去。而剛從本搶來的金山銀山。僅是細水長流的收入。一兩年之內也不會有太多的金銀入賬。這種況下。不虧空就已是萬幸。如還能在儲備下三千萬?”

趙瑜笑道:“光靠搶來的金山銀山銅礦鐵礦當然沒把握。但有儲備局和三大錢莊在。莫說三千萬貫就是五千萬八千萬。甚至一萬萬貫都不在話下。”

趙文忍不住插嘴道:“要準備那麼多錢鈔。東海的財政早完蛋了。”趙瑜的意思他聽很清楚。對於錢莊和儲備局運作模式他也有所瞭解。只要多多發行金票。一萬萬貫也只需費些油墨和紙張錢。但如此一來。三大錢莊的信用就會完蛋。剛剛印出的票據也只能拿來當手紙。

“但只准備下三千萬貫卻不會!東海支撐起。且又拖長到三年發行。不會有問題的。實在不行。可以拿本的銀礦收益作抵押。發行債券去借錢!或者讓錢莊增發股票。要麼乾脆把南洋的島子全都賣掉……不論哪個辦法。圈上三千萬都是輕而易舉。”趙瑜滿肚子的計算。有了一個國家在手。要騙錢還不容易。

見趙瑜早有定計。正匯和趙文也不再多言。至少他們都很清楚。如果從撈錢的手段上講。道君皇帝和蔡太師連給趙瑜提鞋的資格都不夠。至少趙瑜大筆大筆的圈錢。東海國中的百姓仍一個勁把他視爲仁心民的明君。這一點。傳揚出去道皇帝不知該如的羨慕。

稍微冷了一陣場。趙瑜問起陳正匯:“陳先生。獻捷太廟的準備完成了嗎?”趙瑜此行大勝。依着慣要勒石記功捷太廟。而趙瑜不僅將倭王以下。幾百顆倭國高官族的首級帶回國中。同時還把本的鏡玉三至寶也一起搶了回來。不送去太廟走一遭。也不符合慣常的禮節。

陳正匯點點頭。他此行前來。便是要說此事。“一切準備早已備下。勳章敕書封賞的金銀地契也都按照功勞簿備齊。就等大王下令了。”

祀慶典。都要選個良辰吉。這種禮節地工作。也是宰相的任務之一。

陳正匯回道:“七後。二月一正是適宜祭太廟的巳。”

低。的只有他自己能聽到。等了十多年了。也不差這幾天。”

“大王。你說什麼?”

“沒什麼!”趙瑜搖搖頭。轉過話題:“關於天津守衛戰的戰功計算。兵部的評定如何?”按照東海制度。戰後的軍功評審與覈對的權力。是在兵部手的參謀部插手不的。這也是部僅剩的一點有價值的權力。如果沒這一項。東海兵部就只剩組織蹴鞠聯賽和徵兵的工作了。

陳正匯道:“雖然說殲敵萬餘。不過仗着火炮之威殺了幾千被着上戰場的契丹人。算不的多高的功勞。也就那八百女真還算的上一點微功。不過。郭立的軍銜還是動不最多一枚銀質的勝利勳章。而盧克忠。也是如此。人加升一等爵祿也就夠了。

至於下面的兵將。自會按照呈上來的功勞簿處理。”

“就這樣罷。”趙瑜點了點頭。便把天津放在了腦後。“那我就等七天後了。”

--鳳舞文學網----

鳳舞文學網爲衆多讀者免費提供各類小說,作品涵蓋了玄幻小說、武俠小說、科幻小說、軍事小說、恐怖小說、言等,並提供可電腦和手機閱讀的TXT、CHM、UMD、JAR格式的電子書下載。

http://www.fengwu.net?...??

第40章 後續(上)第41章 關山海(中)第33章 南行(上)第38章 湄嶼(中)第41章 大石(上)第4章 西路(一)第47章 江山(中)第52章 杭州(中)第42章 帝位(下一)第61章 門戶(上)第5章 對手(中)第3章 白山黑水(三)第40章 關山海(上)第33章 故鄉(下)第39章 戰線(下)第43章 改制(下)第30章 戰備(上)第26章 開春(上)第24章 風雨(下)第53章 杭州(下)第40章 內附(上)第19章 陣線(上)第51章 杭州(上)第4章 對手(上)第5章 戰前(上)第1章 平安(上)第34章 經濟(中)第25章 失算(上)第28章 焚城(上)第29章 攤牌(下)第59章 投奔(上)第30章 回航(上)第61章 門戶(上)第19章 海嘯第10章 迎擊(下)第27章 野心(下)第39章 戰線(下)第27章 旅順(下)第5章 對手(中)第28章 焚城(上)第45章 亂象(二)第18章 豐收(下)第21章 勇氣(中)第20章 開局(中)第39章 戰線(下)第22章 武功(上)第41章 關山海(中)第64章 等待(下)第53章 道阻(完)第16章 商戰(上)第12章 和議(中)第4章 東京(上)第5章 對手(中)第32章 祭靈(上)第42章 大石(下)第5章 戰前(上)第14章 包圍(中)第16章 變奏(上)第6章 戰前(下)第8章 先鋒(下)第3章 滅國(上)第12章 靖安(下)第42章 改制(上)第13章 西路(五)第42章 帝位(下一)第31章 人心(下)第43章 帝位(下二)第61章 九五(下四)第58章 九五(下一)第44章 餘波(下)第42章 改制(上)第32章 祭靈(上)第9章 懲戒(下)第41章 內附(下)第43章 改制(下)第5章 東京(下)第35章 經濟(下)第22章 勇氣(下)第46章 亂象(三)第41章 帝位(中下)第28章 雄心(上)第4章 對手(上)第41章 內附(下)第25章 野心(上)第39章 湄嶼(下)第54章 九五(上)第3章 夜話(下)第41章 內附(下)第10章 迎擊(下)第30章 傳言(下)第12章 夜談(下)第5章 對手(中)第18章 商戰(下)第63章 等待(上)第3章 新港(上)第10章 靖安(上)第39章 故人第10章 綢繆(下)第13章 西行(下)
第40章 後續(上)第41章 關山海(中)第33章 南行(上)第38章 湄嶼(中)第41章 大石(上)第4章 西路(一)第47章 江山(中)第52章 杭州(中)第42章 帝位(下一)第61章 門戶(上)第5章 對手(中)第3章 白山黑水(三)第40章 關山海(上)第33章 故鄉(下)第39章 戰線(下)第43章 改制(下)第30章 戰備(上)第26章 開春(上)第24章 風雨(下)第53章 杭州(下)第40章 內附(上)第19章 陣線(上)第51章 杭州(上)第4章 對手(上)第5章 戰前(上)第1章 平安(上)第34章 經濟(中)第25章 失算(上)第28章 焚城(上)第29章 攤牌(下)第59章 投奔(上)第30章 回航(上)第61章 門戶(上)第19章 海嘯第10章 迎擊(下)第27章 野心(下)第39章 戰線(下)第27章 旅順(下)第5章 對手(中)第28章 焚城(上)第45章 亂象(二)第18章 豐收(下)第21章 勇氣(中)第20章 開局(中)第39章 戰線(下)第22章 武功(上)第41章 關山海(中)第64章 等待(下)第53章 道阻(完)第16章 商戰(上)第12章 和議(中)第4章 東京(上)第5章 對手(中)第32章 祭靈(上)第42章 大石(下)第5章 戰前(上)第14章 包圍(中)第16章 變奏(上)第6章 戰前(下)第8章 先鋒(下)第3章 滅國(上)第12章 靖安(下)第42章 改制(上)第13章 西路(五)第42章 帝位(下一)第31章 人心(下)第43章 帝位(下二)第61章 九五(下四)第58章 九五(下一)第44章 餘波(下)第42章 改制(上)第32章 祭靈(上)第9章 懲戒(下)第41章 內附(下)第43章 改制(下)第5章 東京(下)第35章 經濟(下)第22章 勇氣(下)第46章 亂象(三)第41章 帝位(中下)第28章 雄心(上)第4章 對手(上)第41章 內附(下)第25章 野心(上)第39章 湄嶼(下)第54章 九五(上)第3章 夜話(下)第41章 內附(下)第10章 迎擊(下)第30章 傳言(下)第12章 夜談(下)第5章 對手(中)第18章 商戰(下)第63章 等待(上)第3章 新港(上)第10章 靖安(上)第39章 故人第10章 綢繆(下)第13章 西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