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滿萬(上)

宣和圓年四月初一,丙子。西圓1119年5月11日

“女真不滿萬……”

“滿萬不可敵……”

“黃主事,你說說,對面的女真人有沒有滿一萬?”

黃洋頭也不敢擡,只敢盯着腳下的甲板。對於長生島總督的質問,他期期艾艾,卻說不出半句話來。金人的大軍已經殺到了長生島對岸,他這個職方司東北房主事卻纔把人派出去查探。這玩忽職守之過,可不是一個失察就能解釋的了得。

陸賈居高臨下的瞥了黃洋的後腦勺一眼,冷哼了一聲,又把注意力放到了半里外金人的營地中。從昨日,金人的先頭部隊出現在臨時渡頭,到此時,在長生島沿岸上,東海的哨探已經計點出九個猛安旗號。其主力集結於北信口對岸,而南信口和臨時渡頭,也各有一個千人隊。

所謂猛安,就是女真語的千夫長。女真現在還實行着從部落脫胎而來、軍政合一的猛安謀剋制度----類似於這時契丹的頭下軍州和後世滿清的八旗。依照金主阿骨打在五年前訂立的軍制,一猛安下轄三千戶,分爲十謀克,平時組織生產訓練,而在出戰時則三戶出一兵,組成一個千人隊,由猛安統率。

現在在對岸出現九個猛安旗號,也就是說,如果按照金制,長生島要面對的敵軍,已經有九千上下了。如果這九千人是奔馳在遼東廣袤的平原上,不論是契丹、還是奚人,必會望風而逃,就算身邊聚着十幾萬的兵力,也絕不敢回頭一戰。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句諺語,已經被女真人用幾十萬的遼兵屍骸,刻進了契丹人的骨頭裡。這就是幾年來金人屢戰屢勝所鑄就的威名。

不過陸賈卻不會爲了區區幾千人就膽戰心驚,他就站在一艘在海峽中央下碇的車船上。悠悠閒閒的舉着望遠鏡,看着不遠處的金兵們,支起帳篷,修築營盤。

“九個猛安啊,還真看得起我們”陸賈咂着嘴感嘆了兩句,擡手拍了拍黃洋地肩膀。輕笑着問道,“黃主事,你還記得幾年前的護步答岡一役,殺敗遼主親率的七十萬大軍的女真軍注1,究竟有多少?”

“……剛過兩萬。”黃洋被陸賈拍得渾身一顫。低聲道。

“是啊。剛過兩萬”陸賈笑容可掬。再問道:“黃主事。你可知道現在長生寨地兵力又是多少?”

“……九百……”黃洋地聲音越地低微起來。

“沒錯。五百步兵。兩百騎兵。還有四艘車船上地兩百水兵。整整九百人”陸賈哈哈大笑了兩聲。繼續問道:“黃主事。你覺得這九百人能不能抵得過三十五萬地遼兵啊?”

“……”黃洋直冒冷汗。一顆顆豆大地汗珠沿着脊背往下滾着。再這麼繼續讓陸賈質問下去。他連在這艘船上站地地方都沒有了。心中做了決斷。一咬牙。猛地擡頭。目光犀利。與陸賈對視着:“島上地兵力。能不能抵得過三十五萬遼兵。下官實不知。但要對付眼前地敵軍。卻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哦?”陸賈挑了挑眉毛。見一直被訓得傻地毛頭小子終於有了反應。倒來了興趣。“說來聽聽”

“敢問都督”黃洋擡手一指對岸的金人營地:“對岸地幾個猛安,有多少是女真,又多少是契丹和奚人?”

陸賈略一沉吟。據他所知,契丹、渤海、奚人和漢人投降金國後,也各自劃分了猛安謀克,這其中契丹漢人稍少,而渤海、奚人則大約各有五六個猛安的樣子。他們常常作爲女真人的輔助而出戰。他旗號與女真並沒有什麼差別,至少在東海地情報中,找不到這樣的記錄。若說眼前的敵軍中,有一部分是這些僕從軍,也在情理之中。不過他沒有順着話頭的意思。反而嗤笑道:“這事要問你們職方司纔對。”

對陸賈話語中的諷刺恍若不覺。黃洋沉聲道:“最多一半”“怎麼猜的?”

黃洋道:“金國的遼南都統完顏斡魯現下與契丹相持在錦州一線,根本無法抽出多少兵力。而他手下也只有一萬多女真本部兵馬。其餘則以渤海、奚人爲多。

若是南女真大部還在,他還能再徵召個四五千人,但冬天時,曷蘇館以南諸部已被我軍殺了個乾淨,整個南女真湯河司幾乎全滅,單憑曷蘇館一部,最多編起兩個千人隊。何況這曷蘇館部都是熟女真,與完顏部爲的生女真不同,逃命的本事不少,但真要打起來,也不比契丹人強到哪裡去。

以下官地一點淺見,眼前的這幾千人,最多隻有三四個猛安的本部兵馬,兩千曷蘇館女真,剩下的就應是渤海、奚人之流。也就是說,真正需要在意的也只有三四千人的樣子。”

“難道金主就不會派兵南下助陣?”陸賈問道,黃洋的回答有條有理,水平不低,他臉上譏諷的表情也逐漸收了起來。

黃洋彷彿回到幾年前,在義學裡被先生叫起來考問的時候,應聲回答道:“這種可能性並不大。幾年征戰,遼東士民流離,田土盡廢,大軍在外,莫說徵不上糧草,連打草谷都找不到人。若非如此,金主也不會與契丹虛與委蛇,搞什麼和議。從前年起,也就金人僞號地天輔圓年,遼東已經近兩年沒有大的戰事了,但要想遼東民力恢復,以支撐下一步征戰,至少還需一年。

在這時候,出動主力,而不僅僅是遼陽的隊伍,他們這兩年儲備下的糧草兵器,至少會消耗掉一半。若是攻伐契丹,還能繳獲一些,以補回損失,但打長生島,又能搶到多少?

何況金國的注意力,現在還放在遼國的上京臨潢府上。爲了攻下契丹的龍興之地,活捉遼主,金主阿骨打已經花了兩年的時間,零打碎敲地去拔出臨潢府周圍的據點城寨----這也證明了現在女真沒有大舉進攻地實力---若是這時舉兵南下,包圍臨潢府地兵力減少,說不定便會功虧一簣。難道他不怕遼主趁機跑掉?

再說了,現在雖已是四月,但遼東一帶也不過解凍月餘,春草初生,尤其是黃龍府,怕是連草還沒芽,馬匹在冬天掉地膘還沒補回來,現在就出動本部大軍,女真人地戰馬夠多少死的?”

黃洋侃侃而言。看着陸賈不住點頭,信心頓時大增,總結道:“征戰之要。不外乎天時、地利、人和。此非出兵時機,女真不佔天時,長生島又是海島,女真毫無地利,若說人和,對岸的千人,除了三四千精銳,其他人也不過是搖旗助威的份。而我長生島,攻有船、炮之利。守有海峽、城寨,正所謂金城湯池之地,要想抵擋眼前的這不到一萬人地金兵,也不會費多少手腳”

若是真的不行,上船走就是了,女真人還能追到海上?不過這句話,黃洋想了想,最後還是沒說出來。陸賈是長生總督,有守土之責。若是把自己要守的寨子給丟了,他在東海軍的名望定會一落千丈。

黃洋半帶嫉妒地看着陸賈別在左胸口的軍銜胸章,矩形的胸章中央有着一顆金色的五角星,而他放在牀下暗格中的胸章上,就只有三顆暗紅色的銅圓。銅日、銀月、金星,是東海軍三等十二階軍銜地標誌,比起宋國六七十級武官官階來注2,要簡單明瞭了許多。但也因此,東海軍官的晉升。便要難上十數倍。陸賈現在已經是中郎將----雖然是將官中的最低一級。但畢竟是將軍了----論起軍中地位,也僅在文、武、陳、朱之後。但如果他想再進一步。就絕不能在敵人面前後退半步,對此,黃洋心知肚明。

陸賈半眯着眼睛,摸着下巴想了許久,最後讚許着:“算你小子有見識不過……”他看了看拼命掩飾着臉上得意笑容地黃洋,冷冷道:“你還是說錯了天時、地利、人和。女真不佔天時,不佔地利,但爲了保住人和,阿骨打必然要出兵。”

“金人以強兵立國,之所以能凝聚起人心,壓住各族的反抗,靠得就是百戰百勝的戰績。而女真之所以能把契丹殺得丟盔棄甲,也就仗着胸中那股子自信和銳氣。現在遼南女真被我軍盡殲,只派些雜兵來報復,若是失敗,如何再穩得住軍心民氣?女真起兵五載,就雄踞一方,眼見着便能代遼而興,其君臣將帥多是人傑無疑。你說,他們會看着自己的根基被挖掉嗎?……別忘了,當年大王爲何要出兵交趾,難道是因爲那一百多條人命嗎?還不就是怕失了人望”

黃洋默然,他本以爲自己想得已經夠周全了,但沒想到陸賈的思慮卻更深一層,他低頭躬身:“都督深謀遠慮,下官自愧不如。”

“你當然不如”陸賈淡然說道:“這是作戰司幾十個參謀的共同判斷,你一人之智哪比得上衆人齊心合力。”

“參謀部?”黃洋一驚擡頭,“難道還在冬天的時候,就已經預測到了?”

“當然”陸賈冷哼一聲,“難道你以爲女真人的報復行動,參謀部事先會沒考慮到嗎?莫說是女真人的行動,就是他們此戰地兵力來源,作戰司也一樣有預計……”瞥眼看了看黃洋,他繼續道:

“其實,你有一點說的沒錯,就是現在女真根本沒有大規模進攻的實力。糧草、兵力都不足以讓金主派出太多的兵馬。不過,無論金人再怎麼困難,也照樣能點起兩到三萬的兵馬。其中大部會來自遼陽,但別忘了,金主手上至少還有五六萬的精兵,擠出一個萬人隊,絕非難事。”

黃洋默默的清理着思路,最後變得有些垂頭喪氣:“作戰司的參謀們的確才智高絕,下官差得太遠了。”

陸賈搖搖頭:“不要妄自菲薄,作戰司地那些參謀之所以能做出這些判斷,靠的不是掐指算卦,而是你的東北房這兩年不斷蒐集的情報。此戰若勝,你功勞是要排前面的。”他再次拍着黃洋的肩膀,安慰了兩下,舉步走開。

“都督”黃洋對着陸賈的背影提聲叫道,“既然參謀部早有先見,那他們定下了什麼對策?”

“半個月”陸賈回頭道:“半個月後,援兵會到……那些參謀們跟你想得差不多,都以爲女真主力不會在春時南下,在他們的報告中,女真人的行動應是在一個月後。不過他們也不想想,打了這幾年仗,女真人俘獲地戰馬有多少?臣服於完顏部地部族每年進獻的戰馬又有多少?春時南下,損耗地馬匹最多不過十之二三,阿骨打會吝嗇這麼點戰馬?”

嘲笑了幾句,他對着黃洋笑道:“你看,參謀部也不會總是對的”

於此同時。

一支由二十六艘海船組成的艦隊正在兩浙外海上乘風北行,藍底繡金的海龍旗在每一艘船上迎風飄揚,這是東海海軍的新戰旗----早年惡作劇式的黑底骷髏旗早已被廢棄了。兩艘戰列艦、六艘巡洋艦再加上十八艘四千料的武裝運輸艦,這樣的一隻龐大艦隊,在大陸東面的海洋上,沒有哪國的水軍敢直面其鋒。

在艦隊的核心位置,一艘五千料的重型戰艦劈水而行,只要稍稍熟悉海上的人,都能認出這艘戰艦,這是東海王的座艦---龍王號。

“還是出來好啊”站在船頭,遙望大海,趙瑜大聲笑着,出行已經有六天了,他每天的心情都是這麼好。在臺灣島上鬱悶了近兩年,終於讓他找到出行的藉口。

趙瑜身後,朱聰垂手諫言:“大王,這次出行乃是軍事,並非出遊,還望大王慎言。”

趙瑜眯眼享受着迎面而來的海風,頭也不回的說道:“怎麼朱兄弟你也做起陳先生和文兄弟的應聲蟲。你也是海上男兒,難道不覺得海風比島上的悶氣要舒服得多?有機會,還要多出來幾趟,在宮裡實在夠憋悶的。”

朱聰緊抿着嘴:“大王你身負一國之重,豈可隨意離國,此次出行已是勉強,那還能再有下次?”離國?”趙瑜哈哈大笑,“國號即爲東海,這海上便是我的國土,何談離國二字。只要是被海水環繞的地方,就是東海國的轄地,女真人要打長生島的主意,須看我答不答應”

注1:續通鑑中記載,政和五年,遼金有兩次決戰,圓月的一次,遼天祚帝當時所率兵力爲二十萬騎兵,七十萬步兵,而第二次則語焉不詳。而在金史中,第一次是圓月時,由都統耶律訛裡朵率領的二十萬騎兵,七萬步兵,第二戰,纔是天祚帝號稱七十萬大軍的親征。以後者的可信度爲高。

注2:北宋政和改制後的武官官階甚繁,從最高一級的正二品太尉,到最低一級無品級的公據,總共有六十個等級。如果再加上正任官和遙郡官----如節度使,遙郡承宣使----那就有七十一級。

第36章 異變(上)第37章 島南(下)第14章 硝煙(中)第5章 東京(下)第33章 冬雨(下)第42章 帝位(下一)第26章 旅順(上)第24章 輿論(上)第10章 三國(下)第25章 帝國(上)第13章 硝煙(上)第27章 天子(下)第1章 老種(上)第60章 投奔(下)第43章 決勝(上)第5章 未來(上)第10章 綢繆(下)第37章 股票(中)第59章 九五(下二)第30章 回航(上)第12章 西行(上)第6章 天津(下)第44章 交涉(下)第4章 新港(下)第28章 傳言(上)第15章 傳承(一)第24章 突遇(上)第45章 亂象(二)第33章 祭靈(中)第40章 故人(下)第18章 豐收(下)第37章 島南(下)第13章 包圍(上)第31章 跳牆(上)第11章 白山黑水(四)第32章 冬雨(上)第37章 異變(中)第50章 聖公(下)第38章 異變(下)第十二 卷琉球中第7章 四方(上)第6章 對手(下)第8章 四方(中)第41章 後續(下)第14章 西路(六)第12章 和議(中)第43章 改制(下)第29章 雄心(下)第7章 紛亂(下)第28章 焚城(上)第24章 輿論(上)第8章 敵至(下)第10章 迎擊(下)第11章 孤舟(上)第18章 豐收(下)第6章 戰前(下)第15章 翻牌(下)第32章 冬雨(上)第42章 餘波(上)第44章 餘波(下)第15章 船場(上)第9章 迎擊(上)第25章 俘王(上)第23章 風雨(上)第51章 杭州(上)第35章 移民(下)第45章 決勝(下)第22章 萬馬(上)第45章 明教(上)第46章 江山(上)第12章 靖安(下)第9章 三國(上)第16章 船場(下)第41章 後續(下)第28章 雄心(上)第40章 故人(下)第20章 衢山(下)第24章 喪事(下)第8章 敵至(下)第17章 變奏(下)第61章 九五(下四)第2章 夜話(中)第23章 清化(上)第55章 涌金(下)第28章 傳言(上)第52章 杭州(中)第24章 喪事(下)第23章 傳承(五)第16章 商戰(上)第51章 杭州(上)第28章 連橫(上)第36章 覆亡(下)第30章 連橫(下)第35章 出戰(下)第3章 老種(下)第36章 股票(上)第31章 中秋(上)第40章 故人(下)第2章 老種(中)第48章 江山(下)
第36章 異變(上)第37章 島南(下)第14章 硝煙(中)第5章 東京(下)第33章 冬雨(下)第42章 帝位(下一)第26章 旅順(上)第24章 輿論(上)第10章 三國(下)第25章 帝國(上)第13章 硝煙(上)第27章 天子(下)第1章 老種(上)第60章 投奔(下)第43章 決勝(上)第5章 未來(上)第10章 綢繆(下)第37章 股票(中)第59章 九五(下二)第30章 回航(上)第12章 西行(上)第6章 天津(下)第44章 交涉(下)第4章 新港(下)第28章 傳言(上)第15章 傳承(一)第24章 突遇(上)第45章 亂象(二)第33章 祭靈(中)第40章 故人(下)第18章 豐收(下)第37章 島南(下)第13章 包圍(上)第31章 跳牆(上)第11章 白山黑水(四)第32章 冬雨(上)第37章 異變(中)第50章 聖公(下)第38章 異變(下)第十二 卷琉球中第7章 四方(上)第6章 對手(下)第8章 四方(中)第41章 後續(下)第14章 西路(六)第12章 和議(中)第43章 改制(下)第29章 雄心(下)第7章 紛亂(下)第28章 焚城(上)第24章 輿論(上)第8章 敵至(下)第10章 迎擊(下)第11章 孤舟(上)第18章 豐收(下)第6章 戰前(下)第15章 翻牌(下)第32章 冬雨(上)第42章 餘波(上)第44章 餘波(下)第15章 船場(上)第9章 迎擊(上)第25章 俘王(上)第23章 風雨(上)第51章 杭州(上)第35章 移民(下)第45章 決勝(下)第22章 萬馬(上)第45章 明教(上)第46章 江山(上)第12章 靖安(下)第9章 三國(上)第16章 船場(下)第41章 後續(下)第28章 雄心(上)第40章 故人(下)第20章 衢山(下)第24章 喪事(下)第8章 敵至(下)第17章 變奏(下)第61章 九五(下四)第2章 夜話(中)第23章 清化(上)第55章 涌金(下)第28章 傳言(上)第52章 杭州(中)第24章 喪事(下)第23章 傳承(五)第16章 商戰(上)第51章 杭州(上)第28章 連橫(上)第36章 覆亡(下)第30章 連橫(下)第35章 出戰(下)第3章 老種(下)第36章 股票(上)第31章 中秋(上)第40章 故人(下)第2章 老種(中)第48章 江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