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道阻(二)

已是黃昏。 ▪тt kǎn ▪¢ ○

東邊的天空漸漸暗了下去,冬夜裡的星辰已經在深藍色的背景中閃爍,但西南大半的天空卻在夕陽的餘暉中紅得發亮,連帶着官道西側的雪原上也反射着淡淡的紅光。

今夜駐紮的地點出現在地平線上。隨着界石鎮越來越近,奔波了一天的士兵們都不由自主的加快了前進步伐。到了界石鎮,喝口熱湯,填飽肚子,再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覺,等明天清晨起來,就能以最充沛的精力殺迴天津,去崩掉那些敢捋東海虎鬚的金狗的腦袋。

只是軍官們的神色卻越加的深沉,郭立派出的傳令兵從午後就開始告誡隊伍中的每一位指揮使、都頭和排正,金人的攻擊很可能就是在大軍即將入鎮時開始。其實不需郭立提醒,每一位接受過初級軍事指揮教育的東海軍官們都清楚,黃昏、拂曉、紮營前、排陣中,都是一支隊伍最脆弱的時候。現在隊伍的前鋒已經離界石鎮不到五里,但殿後的隊伍卻還在十多裡外,如果他們是女真的將帥,就會選擇在這種人困馬乏的時候突襲。

終於——就在派去界石鎮打探的斥候在鎮中點燃了代表安全的三道白煙的那一刻,讓郭立和他麾下的將校們期待已久的敵人終於來了。

突然間,如同平地生雷,連綿的號角從四面八方響起,猶如十面埋伏的聲勢,將正在行進中的隊伍團團包圍。隨着號角聲迴響在空曠的原野上,官道西側兩三裡外的一條河道中一下冒出了千餘名騎兵,而更後方的十餘里外的地平線處,無數黑點如蜂擁而至的蟻羣,漫山遍野的衝殺上來。

驚天動地的號角打破了天.地間的平靜,無數人發出的吶喊驚擾了官道上滾滾向前的長龍。正騎在馬上埋頭前進的士兵們下意識的勒住了坐騎,原本流暢的交通被停下的騎手截斷,官道上轉瞬就擁堵起來。

惶惶不安的數千龍騎兵看着突.然間奔殺過來的敵軍,只一愣神,就不約而同的將視線移到身邊的軍官臉上,那是他們的主心骨。在軍營生活裡,隊正、排正還有都頭,是士兵們平日裡接觸最多的指揮官。這些基層士官一向如士兵們父兄一樣,率領他們,教育他們,同時在犯錯誤的時候訓斥他們。比起那些高高在上、難得見上一面的將校,身邊的士官尉官們纔是最得士兵信任的人。當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時候,就去看着隊正、排正,學着他們行動,這是所有東海士兵參軍後所接受的最重要的教導之一,當然,也是所有士兵的共識。

只是出乎士兵們的意料,身邊.隊正、排正的反應,讓他們摸不着頭腦,當然沒有驚慌失措,但也不是氣定神閒,反而都是一副讓人莫名其妙、如釋重負的神情。

‘終於來了!’

金人沒有出現時,軍官們的心裡如同壓了一塊巨.石,就算在行軍時,眼睛都是在不住的瞄着雪地,白茫茫的雪原看久了之後,雙眼就開始發痛發脹,但軍官們卻還是忍不住瞪着乾澀流淚的眼睛,去搜尋每一處可能有伏兵藏身的地點。所以當敵人如預料之中殺出來後,反而讓他們都鬆了一口氣。

尖利刺耳的木笛聲是都頭們對敵人號角的反擊,.先用笛聲將士兵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他們便開始大聲吼叫着整頓變得有些混亂的隊列。下面的排正隊正則惱火的用鞭梢敲打那些還不開竅的傻蛋的頭盔,催着他們離開官道下去整隊。

完備的軍官士官體系讓女真騎兵帶來的衝擊.化爲泡影。在遭遇伏兵時維持士氣軍心,對於這個時代其他軍隊來說難度極大的工作,在東海軍官們的手中卻如吃飯喝水般輕而易舉的完成。

一切都有安排,.都是按着訓令行事,行軍遇伏時的應對也是日常的訓練科目,根本無法讓早有提防的東海軍的指揮官們有所動搖。只要作爲核心的低層軍官保持平靜,經受過嚴格訓練的士兵們也不會在混亂中失去控制。

在這一過程中,郭立始終舉着望遠鏡將視線放在越殺越近的敵軍身上,在他看來,整頓隊伍這點小事完全不需要他多費口舌,久經考驗的軍官團決不會辜負他的期望。反倒是完顏撻懶藉助兩裡外一條河流的堤岸以及大批的白色布罩,藏起了千名伏兵的手筆,着實讓他驚豔——他們是從哪裡找來那麼多白布的?

當郭立終於從女真鐵騎那裡收回視線,官道上的秩序也已經重新建立。中軍的官兵們的眼睛望着郭立,而更遠處的前軍和後軍,則遙望着他的大旗。

以沉默寡言著稱的郭總督沒有說話的意思,緊抿起嘴,只在馬背上高高舉起右手,握緊拳頭後用力向下一揮——向中軍靠攏,就地決戰!

郭立的命令一下,身邊的掌旗官如斯響應。雙手用力一振,急行軍時捲起的中軍大纛嘩啦一下展開,再跟着一聲怒吼,旗杆尾部被用力頓進地裡,穿破冰雪,牢牢地扎進路面中。朔風一起,天津總督的將旗便在風中開始拂動。

隨着郭立的帥旗舉起,龍騎一營、龍騎二營的大旗,還有每一個指揮、每一個都的軍旗也接二連三地打了起來。每一面旗幟的舉起,從屬於這面旗幟的官兵們便開始高呼着萬勝。轉瞬之間,東海軍自信的吼叫便徹底壓過了女真人用來騷擾軍心的號角。

前軍倒卷而回,後軍加速前進,一面面旗幟向着郭立大旗下集中。與此同時,隸屬中軍龍騎二營的八個指揮都動了起來。除了兩個指揮作爲預備隊,護衛郭立和營部以外,其餘六個指揮三千人馬一隊隊,一列列的離開官道,一邊縱馬向着女真伏兵攻來的方向前進,一邊左右橫向散開。在離開官道百步,六個指揮三千官兵便展開了一條寬達兩裡、前後三列的防線。

全軍進入戰鬥位置,指揮使們便號令麾下官兵各自下馬——龍騎兵臨陣便下馬步戰,他們的坐騎僅僅是行軍時代步的工具。用鐵釺釘住繮繩,背在身後的燧發槍便取下在手中,火藥、鉛彈依次裝填入槍膛,並在槍管下掛上了刺刀。在平日訓練時,這一套細細分解成七十餘步【注1動作的流程,所有的士兵練習得滾瓜爛熟,聽着口令,做着動作,千百人行動如一,沒有半點差錯。

轉眼間,三千支幽深的槍口便齊齊的瞄準了前方。

東海軍陣,穩如山嶽!

在心中默唸的數字還沒數到一百,迎擊的陣列就已出現在眼前,郭立一貫木然呆板的臉上也不禁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撻懶的主力尚遠在十里開外,他們在積雪深重的平原上奔馳的速度,肯定比不上同樣在十里外,卻是行進在冰雪已被踩平的官道上,加速前來會合的後軍。

也即是說,真正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僅僅是已經殺到一里外的千名敵騎。這千名騎兵,毋庸置疑,必是從六部路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如果他們能如願殺進東海陣中,引發混亂,那撻懶趕來後,就是如護步答崗對遼軍,黃河南岸對宋人那般盡情收割的局面。但如果他們做不到,撻懶將要面對的便是八千初戰告捷士氣正盛的強軍。

一千女真鐵騎對上三千東海龍騎,孰勝孰負,今日的戰局全繫於此。

郭立站在自己的將旗下,在心中問着越衝越近的敵人。

‘某就站在這裡,你……殺得過來嗎?’

……

千騎如風掠過雪原,被馬蹄帶起的冰雪如碎玉四濺,就像是衝破堤岸的滔滔巨*,洶涌澎湃的向前方的東海軍陣列衝殺過去。

在馬上疾馳,完顏撒離喝看着出現在兩百步外的戰線皺緊了眉頭。他從埋伏的河道中殺出來連半刻鐘還不到,不過剛剛衝過一多半的路程,可是他的敵人已經排出了迎擊的陣列。這等排陣的速度是完顏撒離喝生平所僅見,現在他終於明白爲什麼上至吳起買、斜也,下至宗望、宗翰,都會對東海如此忌憚,那絕不僅僅是因爲火炮的緣故。

正面衝擊敵陣並非好選擇,如果有可能的話,撒離喝更願意繞過東海軍的防線從側面衝進去。不過現在他離敵軍還有兩百步,對面防線的寬度卻長達兩裡。如果這時改變衝擊的方向,那就意味着他和他的一千鐵騎,必然會有一段不短的時間,將全軍側腹暴露在以遠程攻擊而著稱的東海軍的眼前——只有瘋子和白癡纔會這麼做!

“衝!”

撒離喝一聲大吼,用力一夾馬腹,帶領全軍加速衝前。他雖不是才智過人的將領,卻並不缺乏決斷。東海人爲了防備他的側翼突擊,不得不將陣形拉長,使得眼前的防線只有單薄的三列,又沒有火炮壓陣,以他所率領的精銳,不可能衝不過去。只要拼死衝破那條防線,天津總督郭立的大旗就在面前了。

緊跟着撒離喝的提速,他身後的隊伍也隨即展開。千名騎兵的衝鋒集羣隨着敵陣越來越近,左右兩邊逐漸向中央集中,同時前後一步步拉開距離。漸漸的,變化成橫排只有五十步寬,前後十餘陣的梯隊,吶喊着進行最後的衝鋒。

女真騎兵的攻擊戰術,有‘更進迭退’之稱,連續衝鋒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前一陣衝過,後一陣便緊跟而上,而退下去的隊伍又會在後方重新組成陣列再次衝殺上去,一波接着一波,如同永不停歇的巨*,讓被衝擊的敵軍難以喘息。

雙方已近至百步,對面東海人的槍彈隨時可能發射,撒離喝彎下腰,把胸腹頭面的要害藏在粗壯的馬頸之後,右手用力握緊了狼牙棒。跟隨他一起衝鋒的第一梯隊的部衆,已經將他護在隊列的中心,而十幾名最勇猛的戰士則自信的衝在了最前。他將戰力集中於一點進行突破,東海軍陣雖長達兩裡,但在他的面前,能與他正面相迎的敵人也只有五十步寬的陣列,不到三百的名火槍手。

‘以衆凌寡,就算你堅如鐵石,我女真勇士也能砸個粉碎!’

第11章 靖安(中)第6章 戰前(下)第29章 焚城(下)第17章 傳承(三)第47章 助守(上)第47章 江山(中)第23章 清化(上)第22章 戰船(下)第23章 風雨(上)第11章 孤舟(上)第22章 戰船(下)第50章 聖公(下)第54章 涌金(上)第37章 異變(中)第25章 俘王(上)第36章 股票(上)第4章 滅國(下)第3章 新港(上)第45章 決勝(下)第1章 平安(上)第2章 奇襲(下)第41章 後續(下)第26章 俘王(中)第50章 聖公(下)第2章 奇襲(下)第19章 開局(上)第33章 經濟(上)第19章 開局(上)第28章 攤牌(上)第11章 琉球(上)第15章 船場(上)第31章 輕取(中)第12章 靖安(下)第53章 杭州(下)第19章 開局(上)第16章 神機(上)第58章 九五(下一)第4章 奪城(下)第24章 西路(七)第19章 陣線(上)第20章 文治(上)第33章 冬雨(下)第19章 戰象(下)第5章 西路(二)第39章 故人第23章 武功(下)第6章 對手(下)第31章 輕取(中)第4章 奪城(下)第52章 杭州(中)第39章 故人第32章 祭靈(上)第14章 意外(上)第36章 島南(上)第40章 帝位(中)第8章 敵至(下)第47章 新年(下)第12章 靖安(下)第63章 等待(上)第3章 滅國(上)第12章 孤舟(下)第30章 西路(完)第35章 出戰(下)第30章 西路(完)第12章 孤舟(下)第23章 武功(下)第1章 平安(上)第46章 明教(下)第15章 包圍(下)第30章 傳言(下)第20章 文治(上)第48章 江山(下)第39章 湄嶼(下)第23章 萬馬(下)第28章 傳言(上)第20章 陣線(中)第22章 萬馬(上)第15章 包圍(下)第25章 俘王(上)第10章 迎擊(下)第14章 包圍(中)第59章 九五(下二)第7章 敵至(上)第37章 異變(中)第19章 衢山(上)第35章 改變(下)第9章 四方(下)第4章 西路(一)第29章 雄心(下)第17章 遭遇(下)第3章 滅國(上)第3章 夜話(下)第40章 後續(上)第31章 跳牆(上)第31章 局勢(上)第31章 中秋(上)第37章 股票(中)第33章 冬雨(下)第9章 綢繆(上)第29章 西路(八)
第11章 靖安(中)第6章 戰前(下)第29章 焚城(下)第17章 傳承(三)第47章 助守(上)第47章 江山(中)第23章 清化(上)第22章 戰船(下)第23章 風雨(上)第11章 孤舟(上)第22章 戰船(下)第50章 聖公(下)第54章 涌金(上)第37章 異變(中)第25章 俘王(上)第36章 股票(上)第4章 滅國(下)第3章 新港(上)第45章 決勝(下)第1章 平安(上)第2章 奇襲(下)第41章 後續(下)第26章 俘王(中)第50章 聖公(下)第2章 奇襲(下)第19章 開局(上)第33章 經濟(上)第19章 開局(上)第28章 攤牌(上)第11章 琉球(上)第15章 船場(上)第31章 輕取(中)第12章 靖安(下)第53章 杭州(下)第19章 開局(上)第16章 神機(上)第58章 九五(下一)第4章 奪城(下)第24章 西路(七)第19章 陣線(上)第20章 文治(上)第33章 冬雨(下)第19章 戰象(下)第5章 西路(二)第39章 故人第23章 武功(下)第6章 對手(下)第31章 輕取(中)第4章 奪城(下)第52章 杭州(中)第39章 故人第32章 祭靈(上)第14章 意外(上)第36章 島南(上)第40章 帝位(中)第8章 敵至(下)第47章 新年(下)第12章 靖安(下)第63章 等待(上)第3章 滅國(上)第12章 孤舟(下)第30章 西路(完)第35章 出戰(下)第30章 西路(完)第12章 孤舟(下)第23章 武功(下)第1章 平安(上)第46章 明教(下)第15章 包圍(下)第30章 傳言(下)第20章 文治(上)第48章 江山(下)第39章 湄嶼(下)第23章 萬馬(下)第28章 傳言(上)第20章 陣線(中)第22章 萬馬(上)第15章 包圍(下)第25章 俘王(上)第10章 迎擊(下)第14章 包圍(中)第59章 九五(下二)第7章 敵至(上)第37章 異變(中)第19章 衢山(上)第35章 改變(下)第9章 四方(下)第4章 西路(一)第29章 雄心(下)第17章 遭遇(下)第3章 滅國(上)第3章 夜話(下)第40章 後續(上)第31章 跳牆(上)第31章 局勢(上)第31章 中秋(上)第37章 股票(中)第33章 冬雨(下)第9章 綢繆(上)第29章 西路(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