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機會

李義府不過是個正八品,不入流的小官,在長安這個地界上,隨便一塊轉頭扔出去都能砸中一個國公,兩個侯爺的,像他這等小官根本就沒人待見。

再加上李義府本身出身寒門,雖說杜睿變法,打擊世家大族,讓那些曾經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精英”們,如今早已不復當年的威風,可是門第之見,畢竟是上千年的慣例了,人們思想轉變,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寒門出身的人,還是會被人瞧不起。

李義府在朝中爲官也有十餘年的時間了,可要說到相交甚密的朋友,卻是一個都沒有,更何況他這個官職本身就是個得罪人的活計,他自己又是個沒事找事的,平日裡,那些同僚躲他都來不及,還能到他的府上來拜望。

所以聽到有人叫門的時候,就連李義府自己都是一愣,仔細聽着這個聲音,也覺得十分陌生,不過既然有人來拜訪,李義府也不能將人家拒之門外,吩咐了家人一聲,便將人請了進來。

來人一進門,李義府便察覺到了有些不同,他本身就是個善於察言觀色的主兒,從對方的一言一行之上,就能窺出端倪,眼前這個身量高挑,衣着華貴之人,顯然不像中土人士。

“閣下就是李義府李大人吧!”來人雖然拱手爲禮,像極了中原人的模樣,可是李義府還是感覺到了一些異樣。

“正是本官,閣下是~~~~~~~”

李義府一邊說着,腦子裡也開動了起來,仔細的思索着這個人,可是任他怎麼回憶,也想不起來自己認識的人當中,有這麼一位。

來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天草四郎和近藤勇兩個,天草四郎聞言笑道:“李大人不用想了,大人並不認識在下,可是在下對大人確實聞名久矣!”

“哦!”李義府一聽,不禁有些好奇了,按說他一個正八品的小官,在這長安城裡,幾乎到處都是,自己又能有什麼名聲,對方居然知道自己,想着,李義府不動聲色道,“原來如此,卻不知閣下是哪位?來找本官有何要事?”

天草四郎笑道:“在下田四郎,揚州人氏,家中做得是海外的生意,久不再中原,今日來長安,是有件要事,要說與大人聽!大人的官聲,在下也時常聽人提起,知道大人一向剛正不阿,因此這件事便只能與大人說,否則其他官吏礙於那人的官威,怕是要讓那人逍遙法外了!”

李義府聞言,心裡登時一動,雖然對方還沒說出那人是誰,可一向對朝局政治都十分敏感的他已經感覺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想着,李義府正色道:“究竟何事,你大可說來,本官既然做的是這監察御史的位子,倘若有人知法犯法,本官絕不姑息!”

天草四郎聞言心中一喜,他前世看史書,對李義府的爲人絕對知之甚深,知道這是個爲了往上爬,不擇手段的傢伙,如今歷史發生了改變,李義府非但沒能隨着李治登基稱帝,飛上枝頭變鳳凰,反而在監察御史這麼一個小位子上蹉跎歲月,想來心中一定不甘,他此來非但不用求着李義府,相反的,他還給李義府送來了一個進身之階。

天草四郎可不會認爲李義府會怕了杜睿,這人就是條瘋狗,只要給他一個機會,他上去就能發了瘋一樣的咬住不放,尤其還是杜睿這等位極人臣之人。

這對李義府來說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不管成與不成,他都將聲名遠播,就好像許敬宗一樣,天草四郎已經打聽清楚了,許敬宗因爲幾次三番和杜睿爲難,還咒罵評定吐蕃的將士,被李承乾貶爲庶民,可既便如此,如今大江南北,有誰不知道許敬宗的名號。

只不過許敬宗出的是惡名,而李義府如果成了的話,那可就不一定了!

天草四郎笑道:“這人在朝中也稱得上是位極人臣了,若不是此人所作所爲太過目無君上的話,在下這等小民也不會與他爲難!”

李義府果真越聽越是興奮,他已經預感到自己的機會就在這個自稱田四郎的陌生人的口中,忙問道:“你說來看看,本官倒是要見識一下,在大唐有誰膽敢目無法紀,胡作非爲的!”

天草四郎故意麪露爲難的沉吟了一陣之後才道:“此人不是旁人,乃是當朝的宋國公,杜睿,杜承明!”

李義府聞言,差點兒跳了起來,既是興奮的,同時也是被嚇的,杜睿是誰,那可是當朝皇帝李承乾的摯友,兩人在李承乾還是太子的時候,就過從甚密,杜睿幾次救了李承乾的性命,對李承乾忠心耿耿,李承乾更是對杜睿信任有加。

這等人簡直稱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特別是剛剛平定了吐蕃,更是聲威日盛,在大唐軍界,杜睿的聲明一時無二。

這等人豈是那麼好參的,要不然的話許敬宗怎麼會倒臺?

要知道當初許敬宗可也是太宗皇帝駕崩之前的託孤重臣其中之一,可就是因爲得罪了杜睿,功名利祿一下子全都沒有了,還被髮配了出去,這輩子估計都不要想回長安了。

聽到天草四郎要狀告的人,居然是杜睿,李義府焉能不怕。

說起來,杜睿對李義府還算得上是有些恩情,當初要不是杜睿手下留情的話,恐怕李義府也會像趙恭存一樣,被盛怒之下的太宗給砍了腦袋。

可李義府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嗎?

顯然不是!

歷史上他就因爲武則天勢大,他居然揹着良心,背叛了一手將他提拔起來的李治,倒向了武則天的陣營。

他這樣的人,當然不會因爲別人的些許恩惠,就放棄最功名利祿的追求,他的心中雖然有對杜睿的畏懼,可是更多還是興奮,爲什麼?其實很簡單,杜睿既然是當朝第一權臣,只要能參倒了他的話,那麼自己必然會聞名天下,到時候李承乾就是再怎麼恨他,卻也不得不重用與他。

李義府的心中雖然盤算的話,但是卻依然不動聲色,反而表現的有些惱怒,斥道:“住口!你不過以尋常小民,如很敢詆譭當朝國公,難道你不知道杜大人的聲明嗎?豈敢如此放肆,念在你不懂國法,本官繞你一回,今後不可任意妄言!”

李義府雖然說的嚴厲,可是他說得那些話,只要有些心機的人就不難聽出,這些話都是些場面話,說了和沒說一樣。

李義府如果當真惱怒了的話,就不會這樣和天草四郎說話了,直接將人趕出去也就是了,而且還提什麼名聲,顯然就是在告訴天草四郎,想要搬到杜睿,沒有點兒真材實料,是根本不可能的。

天草四郎也是個人精一樣的人物,哪能聽不出來,見李義府已經有些意動了,只是在等着證據,不禁心中暗喜,卻裝出了一副焦急的模樣,道:“大人!宋國公乃國之重宰,社稷能臣,威名遠播海內,小人若不是有真憑實據,如何敢來大人的府上胡言亂語!難道小人就不怕國法嗎?”

李義府聞言,裝着驚訝的模樣,道:“哦!難道杜大人果真犯了國法,你且不要着急,慢慢說來,如果杜大人當真做了有礙國法之事,本官自會在聖上面前參奏於他!不過你可也要想清楚了,若是沒有真憑實據,僅憑揣測的話,便狀告宋國公,到時候本官就先治你一個誣陷之罪!”

天草四郎知道李義府此時已經上鉤了,也不再釣李義府的胃口,言道:“小人家中操持的便是海外貿易,這些年來時常往來於倭州,就在一個多月以前,宋國公和家眷到了倭州,小人久慕宋國公,也曾到港口處迎接。”

李義府不耐煩的打斷了天草四郎的話,道:“說這些作甚,本官可沒時間聽你說這些廢話!撿重點說!”

天草四郎忙應道:“是!是!大人!或許大人還不知道,那倭州都護府的大都督劉仁軌已然謀反!”

“什麼!?”李義府一聽就跳了起來,此事和杜睿有什麼聯繫,可單單是劉仁軌謀反,這件事就已經非同小可了,大唐征服倭國已經過去了六年的時間,雖說倭州叛亂不斷,可卻始終牢牢的被大唐掌控着,如今劉仁軌居然謀反了,讓他如何不吃驚,“你~~~~~~你萬萬不可亂言,那劉仁軌當真謀反了?”

天草四郎指天發誓道:“在下所言句句確鑿,若是有半點兒假的,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李義府按捺住心中的興奮,顫聲道:“好!好!你且接着說,那劉仁軌謀反,和宋國公有何關係!”

李義府說着,聲音一頓,兩眼反光的看着天草四郎,道:“難不成劉仁軌謀反都是那杜睿授意,杜睿難道是要割據倭州稱王不成!?”

天草四郎聞言,都不禁佩服李義府的想象力,可是這件事卻不是可以隨便誣賴的,不然的話,用不了李承乾調查,可就要穿幫了,連忙道:“這倒是不曾?”

李義府聞言,不禁一陣失望,皺着眉道:“既然如此,你又來狀告宋國公什麼?”

在李義府想來,這件事最好就是杜睿和劉仁軌兩人勾結成了一個叛國小集團,陰謀顛覆大唐的江山社稷,要是那樣的話,這件事可就熱鬧了,想想看,當朝國公,三位公主的駙馬,皇帝李承乾最爲信任的人,居然謀反了,而且這件事還是被他李義府揭發出來的,到時候,他就是刻意低調,想不出名都不行。

天草四郎見李義府面帶失望之色,趕緊道:“宋國公大人,雖然不曾謀反,可是卻也相差無幾,劉仁軌謀反之後,宋國公便親自前往了平安京,將其說服,可卻假借聖命,赦免了劉仁軌的謀逆大罪,不予追究!大人!劉仁軌謀反,罪在不赦,可杜睿一沒有情勢皇命,二不加懲處,便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等目無君上之人,難道不該治罪嗎?在下雖然是一介商人,可卻也是大唐的子民,實在不忍心看着大唐將士用性命打下來的疆土,因爲一個狂悖亂臣,被人割了去!”

天草四郎說得義憤填膺,就好像當真是個大唐小衛士一樣,那模樣,要是此刻杜睿在他面前的話,他都能和杜睿真人Pk!

李義府聞言,眼睛再次亮了起來,姑息養奸,私縱叛逆,這個罪名可也不小啊!

而且杜睿居然不請示李承乾,便自作主張,不管杜睿自己是怎麼打算的,可是在外人看來,這麼做,顯然是沒把李承乾放在眼裡。

至於杜睿爲什麼這麼做,這件事可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只要李承乾因此心中惱恨杜睿擅權的話,那可就好辦了,到時候將杜睿也牽連進劉仁軌謀反一案裡面去,揭發一個驚天大逆案件,李義府彷彿都已經看到自己平步青雲之後的模樣了。

見李義府之時沉默不說話,天草四郎還以爲自己說的不夠,忙問道:“李大人!在下說的句句屬實,絕對沒有半句妄言!”

李義府猛地反應了過來,看着天草四郎笑道:“好!好!好!”

李義府三個好字,猛地站了起來,道:“田先生人在草莽,卻心繫國事,殊爲難得,若不是有田先生揭發的話,險些便讓杜睿這無父無君的大逆之人逍遙法外,田先生,等本官奏明聖上,定要爲田先生請來封賞纔是!”

天草四郎聞言心中一喜,忙道:“李大人客氣了,在下也不過略盡綿力,若沒有李大人這等剛正不阿的朝臣,在下便是想告,也是求告無門啊!”

李義府被天草四郎這個馬屁拍的格外舒服,笑道:“田先生謬讚了,本官別的不敢說,只有這一顆忠正之心,卻不是假的,那杜睿雖然位高權重,深受當今聖上信任又如何,他受皇恩卻不思回報,劉仁軌大逆謀反,他卻爲之遮掩,這等人如何能在朝輔佐聖上,本官不知此事還則罷了,既然知道了,便一定要徹查到底!”

李義府連連表着決心,要不是天色漸晚,皇城宮門封閉的話,他恨不得現在就到李承乾的面前,揭發杜睿的罪行。

天草四郎見事情已經辦妥,也不再多留,便是這長安也不能再留了,他知道他的對手杜睿也是個聰明人,一旦杜睿回來,只怕立刻回察覺到是他在興風作浪,到時候,長安戒嚴徹查,他便是想走都走不了。

拒絕了李義府的挽留,天草四郎以怕被杜睿報復爲名,當即便離去了。

走出李府的大門,近藤勇忙問道:“大人!如此當真就能搬到那杜睿嗎?”

天草四郎詭異的一笑,道:“就算是不能將其搬到,唐國皇帝爲了堵天下悠悠之口,也會給杜睿一些懲罰,只要杜睿離開了朝堂,到時候,我們就有機會了!”

近藤勇也猜不透天草四郎的心裡究竟在盤算什麼,不過這種事天草四郎既然不說,他也不敢多問:“大人!我們現在要去什麼地方!”

天草四郎沉吟了一陣,道:“離開長安,去揚州,等待機會,大和一定會復興的!”

再說李義府這邊,天草四郎走後,李義府興奮的簡直都要睡不着了,他並不懷疑天草四郎的話,因爲他很清楚,像他這樣的小官,天草四郎沒理由會害他,那就只有一個可能,杜睿真的坐下了那等包庇縱容的事。

李義府在牀榻之上翻來覆去的,怎麼都睡不着,披上了一件外衣起身,就開始寫奏摺,他實在是等不了了。

心情激動之下,他的手都在打顫,以往一向筆頭子功夫甚好的他,這一次一本奏摺居然反反覆覆的修改了多次。

語氣太嚴厲了不好,如果到時候此事查無實據,再加上李承乾有意縱容的話,這件事還當真麻煩,得罪了杜睿不說,估計還要被李承乾記恨上。

想想看許敬宗的下場就知道了,堂堂託孤重臣,居然因爲得罪了杜睿,就被李承乾發配到了嶺南受罪。

李義府雖然不怕這些,可是如果那樣的話,他可就真的沒有機會了,失去了功名利祿纔是他最爲擔心的。

語氣太輕了也不行,到時候李承乾一句“空穴來風”,說不定還要治他一個誣陷詆譭的罪,要是那樣的話,可就麻煩了。

李承乾和杜睿親如手足,這件事全天下人都知道,要是李承乾有意迴護的話,說不定就因爲他的語氣輕了,結果就來了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直等到東方天際露出了魚肚白的時候,李義府的奏摺才總算是修改好,看着手上的奏摺,李義府的心頓時一陣狂跳。

能不能成事!就在此一搏了!

杜睿啊杜睿!這可怪不得本官,要怪就只怪是你自己放平了身子,來做本官的墊腳石!

第33章 戰前第10章 身在甕中第五十一章第11章 消弭於無形第68章 慶功宴第76章 講個屁和第64章 議徵天竺第28章 賜婚第37章 杜府四春第43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25章 鴻篇鉅著第85章 殲滅頑敵第13章 拒第9章 野心第72章 歸來第六章第91章 夷男來朝第81章 太子將兵第90章 崑崙奴第40章 彈壓第18章 貴客來訪第60章 古埃及第83章 紛紛攘攘第34章 偷襲和龍第42章 舉國歡騰第6章 海外棄民第十七章第28章 忠臣第二十八章第90章 崑崙奴第7章 耿臣第20章 鬆贊老布第48章 罪惡源泉第2章 杜家有子第83章 七寶齋內藏七寶~~~第八十四章 大觀園第三十二章第五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十一章第7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四十六章第59章 朝議第64章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第27章 宣示主權第42章 父與子第10章 善後第87章 什麼情況第56章 兵權第47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16章 原來是他第55章 內華夏而外夷狄第38章 草木皆兵第二十二章第63章 再生事端第六十三章第31章 對策第12章 消失?第51章 貞觀十七年第62章 英雄遲暮第66章 的黎波利城下第68章 慶功宴第六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十六章第15章 李貓第80章 征服者第69章 二世祖第五十二章第87章 什麼情況第22章 公主情深第36章 逃出生天第21章 家事第四十六章第5章 公主們第4章 留書第37章 各懷心思第33章 應對第18章 貴客來訪第33章 石堡城第72章 各方反應第30章 土著問題第40章 彈壓第68章 首戰第43章 容他一時第44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21章 和親?和個球!第80章 朱門酒肉臭第68章 首戰第32章 各懷鬼胎第42章 舉國歡騰第77章 陰損第19章 鬧劇一般的反叛第100章 蜀王之謀第三十七章第38章 事急第89章 大唐之事,讓爾多嘴!第六十八章第7章 西方攻略第43章 定計第75章 私塾先生
第33章 戰前第10章 身在甕中第五十一章第11章 消弭於無形第68章 慶功宴第76章 講個屁和第64章 議徵天竺第28章 賜婚第37章 杜府四春第43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25章 鴻篇鉅著第85章 殲滅頑敵第13章 拒第9章 野心第72章 歸來第六章第91章 夷男來朝第81章 太子將兵第90章 崑崙奴第40章 彈壓第18章 貴客來訪第60章 古埃及第83章 紛紛攘攘第34章 偷襲和龍第42章 舉國歡騰第6章 海外棄民第十七章第28章 忠臣第二十八章第90章 崑崙奴第7章 耿臣第20章 鬆贊老布第48章 罪惡源泉第2章 杜家有子第83章 七寶齋內藏七寶~~~第八十四章 大觀園第三十二章第五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十一章第7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四十六章第59章 朝議第64章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第27章 宣示主權第42章 父與子第10章 善後第87章 什麼情況第56章 兵權第47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16章 原來是他第55章 內華夏而外夷狄第38章 草木皆兵第二十二章第63章 再生事端第六十三章第31章 對策第12章 消失?第51章 貞觀十七年第62章 英雄遲暮第66章 的黎波利城下第68章 慶功宴第六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十六章第15章 李貓第80章 征服者第69章 二世祖第五十二章第87章 什麼情況第22章 公主情深第36章 逃出生天第21章 家事第四十六章第5章 公主們第4章 留書第37章 各懷心思第33章 應對第18章 貴客來訪第33章 石堡城第72章 各方反應第30章 土著問題第40章 彈壓第68章 首戰第43章 容他一時第44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21章 和親?和個球!第80章 朱門酒肉臭第68章 首戰第32章 各懷鬼胎第42章 舉國歡騰第77章 陰損第19章 鬧劇一般的反叛第100章 蜀王之謀第三十七章第38章 事急第89章 大唐之事,讓爾多嘴!第六十八章第7章 西方攻略第43章 定計第75章 私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