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

在太極殿外的朝臣就快要頂不住的時候,終於到了今天最後一個環節,就是宣佈諸多臣服的小國的國王,以及重要臣子的爵位以及官職,這些東西基本是房玄齡與在長安的幾位大臣一早就釐定好的,由內侍照本宣科讀一遍就是了。

最大頭的榮留王世子高德,他並沒有封高句麗王,而是封了個合順王爵位,而且,是沒有實際管轄地盤和軍隊的草頭王,只是有比宰相國公高一級的宅邸和月俸,每個月能拿一千二百貫養家。

沒辦法,誰叫他的高氏大軍全軍覆沒了,李世民可不會再讓他有左右東北局勢的機會,今後,他會和頡利,突利一樣,永久在長安居住。

次一級的,如新羅,百濟,林邑,吐火羅,等國的國王,全部獲封了國公爵位。

再次一級的,人口超過十萬,沒有上到幾十萬的,如高昌,龜茲,于闐之類的小國,國王都封了郡公爵位。

再再次一級的就是人口過萬,卻沒超過十萬的小國的國王,封了縣公爵位。

人口不過萬的,只是縣候了縣候爵位。

李世民這麼狂丟爵位,也是有原因的,因爲公民制度執行,爵位制度改革了之後,封爵除了有俸祿,不再給食邑封地,這對於國家幾乎就沒有傷害了,封個爵位,只是給了一個一等公民的身份,以及支出不同數量的月俸而已,相比於他們歸順,給朝廷帶來的人口和稅收,其實朝廷還是有的賺的。

而讓他們的經濟來源需要依靠朝廷的月俸,就使得他們不敢生出破壞朝廷統治的心思。

一整套冊封宣佈,弄了兩個多時辰,結束的時候,李世民宣佈賜宴,然後,他的眉頭再度皺了起來。

因爲現在天已經很冷,不能像當初他登基的時候那樣,在室外用餐,這麼多人,要分三四處宮殿,酒席才能擺的下來,這自然是沒有達到他想要的效果,於是,趁着轉場的時候,他直接把房玄齡,長孫無忌,高士廉,孫享福幾人叫了過來。

“諸卿與朕開闢了一個地域前所未有的大國度,那麼,自然要打造一個足以治理這個國度的政治中心,太極宮乃是繼承前隋之宮,格局未免小了些,朕意,再建一座大些的新宮,用以處理政務,不使諸位朝臣上朝公幹的時候,還要在室外寒風之中受凍,諸位愛卿有什麼好的建議。”

李世民都說了是‘好’的建議了,這事基本上就是確定了這事要做了,而且,看房玄齡,長孫無忌,高士廉三人一點意外都沒有的樣子,孫享福就知道,李世民這是早有預謀,只是想叫自己出一個可行的計劃,畢竟,搞新意的東西,大唐是沒有誰能出他之左的。

孫享福即便再什麼不讀歷史,白居易的《大明宮詞》還是讀過的,而且他還知道,這座被稱之爲千宮之宮的超級宮殿羣,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歷史上,最大,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羣,比明朝修建的“故宮”還要大四倍多,差不多有五百個足球場那麼大。

歷史上的大明宮是貞觀八年纔開始修建,不過現在朝廷的財力比歷史上翻了好幾倍,倒是能夠支持提前兩年開始修建,並且直接修好。

來自後世的孫享福可不認爲‘大’,就能解決問題,用古代的這種宮殿式的建築來辦公,其實是非常影響效率的,比如孫享福要去有業務往來的部門交流一下,問一些信息,光是走路,都得走好半天,他到現在,還記得自己最初到皇宮上衙的時候,問路的情景。

於是,沒多想,孫享福就道,“陛下,朝廷需要管理的地域越來越大,有司部門和官員數量也會越來越多,臣覺得,用更大的地方,修建類似宮殿型的建築來處理公務,不僅起不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辦公環境舒適度的作用,還比較浪費土地資源和國庫的錢財,臣此前在設計海外探索投資公司的總部大樓的時候,就在考慮這樣的問題了,倒是可以拿來做一些參考。”

李世民聞言點了點頭,道,“如此,此事就交給正明來處理了,朕最近一段時間就要看到方案。”

聞言,孫享福也只好領旨了。

他在後世不是學建築專業的,但也進過很多大型的辦公寫字大樓,將其稍微改一改,再詢問詢問閻立德,閻立本兄弟的意見,設計一個新的辦公場所應該不難。

說到宴席,那麼,就又到了李世民表演的時刻了,各種與那些小國的國王共享太平繁華的暖心話,不知道說了幾籮筐,硬是讓他們大多數人都信了,然後,覺得李世民這個大哥真是厚道人,大家就應該推舉他做天下共主纔好,不知道是誰,起了個頭,然後,很多漢語都說不太利索的人,就跟着一起大呼李世民爲‘天可汗’,還嚷嚷着給他舉辦一個什麼加冕儀式之類的。

孫享福知道今天這場宴一時半會是結束不了,但還是撐到了最後,果然,李世民把他留了下來,同留的,還有房玄齡,李靖,長孫無忌,杜如晦等幾位李世民的心腹謀臣。

“如今我大唐,已經征服了周邊四夷,下一步,朝廷的重心,便在治理之上,諸卿以爲,該先從何處着手?”

李世民既然一天都不等,就召集他們幾個來商量這事,那就證明,他已經意識到這個事情,需要急切的拿出方案,因爲,知道了天下有多大的他,或者說,知道大唐現在有多大的他,更加覺得周邊之地的重要性了。

他是帝王,考慮事情的角度,永遠與普通人不一樣,現在,大唐的東南西北,都有一塊地方,相對獨立的存在着,尤其是嶺南,馮盎若真是有不鳥李世民的心思,他完全是處於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狀態。

而且,有海外的地盤作支撐,他幾乎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也幸好馮盎是個沒有壞心思的人,可以後呢?馮盎已經垂垂老矣,難保他的繼任者,不會生出什麼壞心思啊!

西域那邊,其實也沒好了多少,畢竟,太遠了,程咬金對他忠心耿耿,可他未來的繼任者,能夠一直終於大唐嗎?如果有什麼壞心思,這麼大一塊地方,這麼多人口,同樣能很快的從大唐脫離出去,甚至威脅到大唐的安危。

北邊和東邊,甚至是雲南,也是這樣的情況,如何讓中樞更有效的控制周邊,以圖對更遠的地方的開發,就是他作爲皇帝,迫不及待的要解決的問題。

見其它幾位都在撫須思考,孫享福覺得,自己還是快點把自己的意見說完了好回家睡覺,於是道,“臣以爲,只要將幾個政策執行的好,二十年以內,我大唐本土,不說做到鐵板一塊,至少,內部的安穩,將會無憂。”

“那幾個政策,正明且道來。”

“第一是,堅持不懈的推進民族融合政策,這一方面具體要做的工作,陛下已經盡知,通過巡視,慰問,各種文藝演出,宣傳我大唐的好,通過加強與各民族近距離的交流的方式,讓他們習慣處於我大唐的治下。”

孫享福說到這一點,已經體會了這麼做的具體好處的李世民和幾位大臣都紛紛點頭贊同。

接着他又道,“第二是,堅持不懈的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政策,民富則思安,而且,民富了,國就富了,沒有百姓會反對一個讓他的生活越來越富裕,日子過的越來越好的國家和皇帝。

這一方面,具體要做的,就是開闢更多的產業,研究更好的耕種技術,讓百姓有工作,有高薪拿,有田地種,有高產出,實現自我勞動力價值。”

這一點,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好事情,朝廷在有能力的情況下,自然是希望繼續推動。

然之後孫享福又道,“第三是,堅持不懈的推動國民的教育政策,只有大家懂得了文化知識,生產技術知識,才能保證國家在治理的時候有人才可用,在生產的時候,有人才可用,而且,開啓了民智,能夠讓大家不輕易的被心懷叵測的人所利用。

這一方面,具體要做的,自然就是加大對於教育體系的建設和投入,臣以爲,可以做一個五年和十年計劃,五年之內,關中實行免費教育,十年之內,全國實行免費教育。”

說到教育這個問題,在各方面急缺人手的情況下,李世民是非常急切的想要推動的,不過,他對於孫享福的這個建議,有異議,出言道,“五年太久,以朝廷目前的稅收條件,可以儘快的在關中推行免費教育,五年之內向全國推行。”

孫享福聞言,摸了摸鼻子道,“陛下,這樣的話,臣的壓力會很大,而且,說到花錢,臣後面,才說到重點呢!”

李世民等人不明白孫享福的意思,再度把目光向他聚了過來。

“這第四點,便是堅持不懈的推進國家的基礎建設,陛下,房相,你們應該知道,關中所有州縣,修建了水泥路之後,整個政治效率和民生髮展速度,提高到了什麼程度吧!沒有這些水泥路,咱們可未必能快速的組織起來,對抗吐蕃的二十多萬騎兵。

而明年下半年之前,由王家出資修建的,從關中通往善陽和定襄的水泥路,就將修建完畢,到時候,大家就能體會到兩地交通便利帶來的好處了。

兩千裡的水泥路,信使沿途有很多地方換馬,三天之內可傳信,就算打馬疾行的客商,沿途有客棧換馬,五日之內也可抵達。這就幾乎將善陽,和定襄,與長安的距離,拉近到了關中沒有修路之前,與洛陽差不多的距離,基礎建設的第一個好處,就是拉近中樞,與周邊所有地方的距離。”

說到這個,李世民頓時便眼前一亮,如果自己做在舒服的馬車上,讓車伕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的打馬在平整的水泥路上飛馳,沿途換馬換車伕,那自己豈不是和信件一樣,三天左右便能到善陽?如此的話,倒是可以讓有空多往善陽跑跑。

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139章 見韋李第584章 九垸縣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451章 誤會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288章 密室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367章 起塘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420章 送別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398章 論法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556章 抓捕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620章 九垸夜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419章 回長安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365章 戰報來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451章 誤會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534章 出手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509章 大招工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
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139章 見韋李第584章 九垸縣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451章 誤會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288章 密室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367章 起塘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420章 送別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398章 論法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556章 抓捕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620章 九垸夜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419章 回長安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365章 戰報來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451章 誤會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534章 出手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509章 大招工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