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

而此時原本一直龜縮在一旁看熱鬧的歸義軍卻突然出兵沙洲,前鋒就在天策軍在甘州大戰正酣的時候越過肅州邊界進入龍家地界,並在隨後和逃亡的回鶻人合兵一處,至此西征的第一個敵對割據勢力開始擋住了萬毅等人的去路。

不過此時已經完成第一階段任務的萬毅倒是暫時沒有進軍肅州的想法,相反還將在肅州境內盡力吸收漢人後裔擴充安西營的張勝調回了甘州,做出了一副休整歇息的樣子。

而隨着甘州被拿下,一隊隊紅翎信使飛馬翻閱千山萬水從甘州晝夜不停朝着大本營長安而去,在天啓三年六月初總參和玄影衛同時收到安西前線的戰報,和歸義軍動靜的情況也一併被萬毅送到了長安李玄清的案前。

而與此同時,耶律家在河西那邊也送來了一份情報,這份情報給總參以極大的震撼,原本一直是官商兼顧的瓜洲曹家開始正式介入歸義軍的高層角逐。

“這個歸義軍是不是找死啊,這個時候參與進來這不是明擺着要和中央政權相抗衡?”長慶殿裡胡小四看着情報憤憤不平道:“要我看咱們也不要想着怎麼去瓦解和勸說歸義軍反正了。這幫傢伙是在西域當土皇帝當慣了,一幫鼠目寸光之輩,不值得咱們勞心勞力的去勸說,直接大軍開過去打下來,我倒要看看他們腦子裡裝的是什麼。”

相對於胡小四的憤怒,徐天翔倒是對於耶律家送來的情報感到驚奇不已,之前玄影衛的探查曹家雖然已經是歸義軍一員,但是一直以來都是掌握商貿的,在歸義軍中的地位並不高。難不成歸義軍連番動亂讓這幫傢伙也打算參與一把?

“皇上,我覺得歸義軍異動會不會是曹家在其中搗的鬼?畢竟如今掌權的張朝奉是當年張義潮的後代,不至於如此不識時務吧?”岑天時匆匆趕來看完前線發來的戰報和情報沉思一會道。

“內閣去通知拓跋思諫儘快趕到甘州,接管當地的政務,另外通知耶律家,回鶻人本來就是他們的同宗,讓他們去負責安撫甘州境內的普通回鶻人,部分遷徙到河西,部分就地安置。”李玄清沉默半晌之後忽然讓岑天時去抓後方的政務讓在場的幾人看出了苗頭,楊天成和王厚純對視一眼,道:“皇上的意思我們不用去理會歸義軍的動靜?”

“理不理會都不是我們說了算啊。”李玄清對於歸義軍也是感到鬱悶,原本想着收服歸義軍應該不是問題,畢竟自己佔着中央王朝的大義,結果沒想到成了現在的結局,不過李玄清的話讓岑天時想起了什麼,苦笑道:“皇上不會是說當年的張義潮事件讓如今的歸義軍對咱們心懷疑慮?”

“我看不是心懷疑慮,而是壓根就不相信我們了,畢竟當年大唐朝廷軟禁張義潮是事實啊。”王厚純道:“如今咱們雖然已經提出了保證條件,但是對於這些人來說有些虧吃過一次也就夠了。我想這也應該是曹家的心思吧。”

“那也不對啊,如果曹家的心思是這個的話,大可以說服張朝奉投誠,這樣的話歸義軍首領張朝奉必然會被咱們召見如朝,豈不是更方便這傢伙上臺?”王厚純的話沒辦法打消胡小四的疑慮。

“問題就在這,如果咱們沒有揮軍打過去,那麼曹家肯定是這個心思,但是如今天策軍已經抵達甘州,只要拿下肅州那麼就會直接和歸義軍衝突,而看咱們的架勢明顯衝着安西去的,歸義軍佔據的沙洲和瓜洲等十幾個州是必經之路,所以曹家這一次是沒辦法用借刀殺人這一招了。所以與其被咱們勸服,還不如打一仗至少還有機會。”岑天時的話讓李玄清悚然一驚,忽然想起了什麼,直接下令道:“玄影衛立即派出專人趕赴甘州,秘密穿插到瓜洲境內,要最快的時間想辦法探聽到曹家的動靜,告訴萬毅,曹家有可能在玩借刀殺人。”

“借刀殺人?”徐天翔一聽坐不住了,急忙站起身來問道:“皇上的意思曹家有可能會引入高昌回鶻介入?這不是玩火自焚嗎?要知道高昌回鶻的實力根本不是他們歸義軍能夠抵抗的,引狼入室難道他曹家瘋了不成?”

“我只是感覺到不安。總參立即給靈州的李天一和錢寧下令,立即進入河西隨後勤部押運的軍需物資部隊一起出發,組成二路援軍歸萬毅節制。告訴他必要的時候不要管前線談判,直接開戰拿下歸義軍。否則的話高昌回鶻異動只怕整個安西都會動起來,咱們面臨的壓力也會驟然增加。”李玄清的話讓衆人感到曹家的棘手程度,作爲一個主管歸義軍境內商貿的家族肯定和高昌以及安西回鶻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只怕到時候真能說動他們兵馬東出。

“如果是這樣的話只怕張朝奉要糟,歸義軍主力東出,後方肯定空虛,萬一曹家和高昌回鶻有什麼交易的話,只怕轉瞬之間瓜洲的歸義軍高層一個都跑不掉。曹家必然會接着外來勢力一舉上位。”胡小四順着李玄清的思路往下想,頓時也坐不住了。

“皇上,如此一來的話只怕整個安西的局勢都會被曹家給攪亂,咱們之前制定的西征計劃都要隨之改變。一下子面對整個安西回鶻人的集火,我怕到時候西征集團軍會頂不住壓力,畢竟這兩部加起來只怕幾十萬人都有。”王厚純有點擔心道:“曹家肯定是將咱們收復安西的計劃全部泄露出去,就算萬毅到時候停兵甘州,也會讓回鶻人感覺到大兵壓境,從而聯手對付我們。”

“讓陳凡從北方抽調三個兵團集中整訓,必要的時候直接從草原進軍,這樣一來可以在高昌回鶻東進的時候從草原攻擊他們的側翼,減輕萬毅的壓力。”李玄清將自己之前所想的第三路援軍計劃說了出來。

“去通知後勤部和國民警衛隊已經建築總公司,六月底必須將鐵路修到涼州。”前線形勢的變化讓在場所有人都感到一陣緊促。李玄清的話再次提醒所有人西北征戰靠得不是兵力,而是後勤。老實說就算前線目前的兵力如果後勤暢通的話打到安西都足夠了,了不起花費的時間長一點,畢竟中原的戰爭潛力遠遠比安西要強,當年安西軍那麼強悍不也是因爲失去了中原的支持而最後被吐蕃人一點一點蠶食嗎?

“請皇上放心,我會後就讓建設部派專人去賀蘭山,保證月底之前通車到涼州,後續的鐵路也會在賀蘭山通車之後第一時間運送材料到河西。”事實上河西那邊很多鐵路線都已經鋪設完畢,只不過從內地輸送這些鋼軌水泥等物資太過困難,加上有限的道路和運輸資源還要讓位於輸送戰略物資,所以纔會慢了不少。而同期甚至是晚開工的豐州到天津的鐵路線現在都已經鋪設到東受降城了。

而長安大本營在討論如何應對歸義軍東進之後引發的全體戰局的時候身處前線的萬毅更是第一時間着急了全體高層將領通知此事並研究對策。對於萬毅等人而言拿下甘州就意味着第一階段任務已經結束,可以原地休整。西征計劃原本是分段完成的,至少自己第一階段並沒有破壞後續的計劃,但是歸義軍意外入局也就意味着第二階段戰略任務如果要展開難度一下子大了很多。大本營那邊猜測的情況萬毅也想到了,所以在說出了歸義軍東進之後整個帥帳都變得異常安靜。參謀長劉璇將大幅的作戰地圖鋪開並將歸義軍的動靜標註上去之後道:“按照玄影衛的情報,截止到今日,也就是五月二十九,歸義軍已經集合了近十萬大軍進入肅州,同行的還有被石將軍在玉門關打散的龍家軍殘餘軍隊。鑑於原本龍家就是從歸義軍中脫離出去的勢力,在我軍的壓力之下二者很可能合流,如果再加上回鶻人逃走的人馬,只怕肅州境內我軍面臨的對手不會低於二十萬,這還不算歸義軍的後續人馬。按照玄影衛的探查歸義軍正規部隊應該在十五萬左右,但是境內還有爲數不少的僱傭軍,這些人是屬於給錢就能讓其聽命的亡命之徒。而我軍剛剛經歷大戰,傷亡不少,戰士也疲憊不堪急需休整,短期內我們無法對對方的合流有什麼應對措施。”

劉璇的話讓薛萬里等人臉色一變,幾天前的甘州一戰,正面兵團雖然沒有被突破,但是面對二十萬大軍的衝擊,前線陣地陣亡數千人,這些人都是在回鶻騎兵衝到陣前的時候被箭矢所傷,加上部分陣地被騎兵突進來,天策軍此次大軍十五萬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消耗只剩下十三萬人了,而且是各個疲憊。

“我已經通知副首相,儘快前來甘州接管政務,後勤部那邊也會送來補給物資,並且加大了機械弩和火炮的配置,以後我們打起仗來會相對容易一點。”萬毅擺擺手道:“而且按照總參的計劃,第一階段任務完成以後靈州的二路援軍也會隨即進入河西和我們匯合。所以大家不用擔心,我今天召集大家的目的也不是說這個,而是歸義軍東進只怕會引來我們西征的整個計劃的改變,所以在總參那邊的命令下來之前不要出甘州。”萬毅說完這些之後看着蘇小虎道:“飛鷹旅除外,你們補充之後立即進入肅州,作戰任務和目標自行決定,在配合玄影衛的同時你可以自由發揮,不用顧忌,但是有一點,在我大軍未出甘州的這段時間內不允許任何肅州的探子進入甘州,要全面封鎖消息。”

本來萬毅的話讓蘇小虎面露笑容,對於他們這樣的特戰隊而言,自行決定作戰目標是最喜歡的任務,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但是最後一句話顯然讓蘇小虎聽出了不同的意思,頓時明白了萬毅的心思,急忙點頭接令。

吩咐完蘇小虎之後萬毅開始分派其他將領任務,劉璇和李立三兩個參謀人員在拓跋思諫未來之前將甘州這邊的政務接了過去,甘州雖然被軍隊殺的血流成河,但是總歸是拿下了,而且相對於十幾萬百姓而言,還是需要安撫的。在拓跋思諫還在虎丘關附近處理政務的時候也只能教給他們,募集軍需物資和錢糧。

萬毅那邊果斷停止腳步,而大本營這邊的速度也很快,總參第一時間通知錢寧和李天一率部進入河西,而陳凡也在幾天後接到命令,調集了以劉寶亮和高思繼爲首的三個兵團迅速在豐州集結,調集物資整訓人員做好出徵準備。而一早送往西北的命令更是晝夜兼程馬不停蹄傳達給拓跋思諫和萬毅,將最新的命令和總參對於戰局的判斷以及應對計劃全部送抵前線。

而河西省內伴隨着天策軍二路大軍的到來,涼州百姓再次聚集在城外送別遠征塞外的漢家將士,陽關三疊的曲調感動着一隊又一隊的天策軍將士高唱戰歌跨上征程。隨着他們的遠去,西北戰局再次進入蓄勢待發的境地。

“大哥哥,明天我們去靈州如何?”在李玄清遙望西北的時候巧兮走了過來輕輕道。而聽到巧兮輕柔的聲音,李玄清轉身一笑,道:“這一次咱們不會失敗。”

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四十七章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
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四十七章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