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

“薛洋,你也不擺陣勢就打算這麼直接衝上去啊?”胡小四見到薛洋什麼陣型都沒有直接就打算用兩個營硬撼對方近十萬大軍,直接就傻了眼。

“放心吧,第一營和第三營的戰力絕對能夠以一當十,到時候讓第一營抗住正面衝擊,我率第三營充當輕騎兵闖中軍將王衍拿下就結束了,放心吧。”薛洋給了個讓胡小四安心的眼神。

胡小四覺得自己的思維已經是夠粗大了,沒想到這碰到一個更膽大的,頓時不說話了。

“老大你到時候幫我壓陣中軍指揮台,兩個時辰結束戰鬥。”薛洋見到自己的隊伍差不多準備好了,開始讓戰鼓隊變更鼓聲,自己也離開指揮台來到大陣前面,拔出王厚純所贈的亮銀色唐刀,厲聲怒吼道:“兄弟們,這是我們收復東川的最後一戰,讓我們拿出最大的勇氣去給主公送上新年大禮。天佑大唐,漢軍威武。”

兩萬天策軍山呼海嘯般吶喊起來,讓身後的鼓聲也跟着更加激昂更加響亮,催促將士們奮勇向前。薛洋長刀前舉率軍突擊向前,大隊人馬瞬間蜂擁而上。

“弩炮大隊馬上發射,不管是炸藥包還是弩箭給我先射三輪。”薛洋剛動胡小四指揮的支援部隊的弩箭飛速掠出,刺耳的金屬呼嘯聲伴隨着弩箭飛射而出,將王衍前線豎立起來的塔盾掀翻在地,而緊接着第二輪的弩箭再次發射完畢,全體弩炮更換成炸藥包飛快發射出去,一時之間三十幾個炸藥包騰空而起,遙遙的朝着王衍的大陣而去。

此時的王衍軍前軍雖然塔盾被毀壞,但是其他建制卻基本完好,見到薛洋的部隊衝上來,弓箭手開始上前彎弓搭箭,長槍兵也挺槍準備,後續的刀盾手也已經準備好了。王衍此人雖然軍事上的能力有限,但是這排兵佈陣卻基本上做到了有板有眼,一絲不苟。

“全體盾牌行進。”奔跑中薛洋的聲音從最前線響了起來,八卦盾被第三營的士兵扛在了頭頂,與此同時身下的腳步再次快了起來,可以說這一刻的第三營甚至可以做到和騎兵衝鋒相媲美,這也是薛洋此戰的本錢所在,也是他將第三營排在第一營前面的原因。相比於第一營全能型的,第三營的速度更快,更適合此時的衝鋒。

“轟轟轟”劇烈的爆炸在戰場之上響起,濃濃的煙柱接天蔽日,將王衍軍的前鋒徹底打亂,弓箭手剛剛射出第一輪箭雨就被炸藥包炸的支離破碎,正面兵團因爲是火力集中點,更是狼藉一片,趁着這個難得的機會,第三營急速越過前方的障礙,和王衍軍迎頭撞上。

胡小四見到兩軍已經短兵相接,開始讓弩炮大隊開始壓制兩翼壓過來的兵力,調動部分弩炮定點狙殺協助前方部隊完成任務。

不過薛洋在衝入對方戰陣之後卻沒有停下來,而是幾乎是盯着對方的衝擊一路向前,直接在第一波當中就發起了反衝鋒。而且在第一營抵達戰場之後更是不管不顧自己的後方帶着第三營就開始朝着對方的中軍而去,將前軍廝殺的任務全部扔給了第一營。這樣一來的結果就是整片戰場被他攪得一團糟,王衍軍兩翼的包抄部隊在被炸藥包炸的支離破碎之後能夠衝過來圍攻第一營的人手寥寥無幾,在第一營絕對強勢的戰力面前,正面對抗的部隊被壓得一步一步後退,無法起到任何作用。而第三營此時卻猶如入水的泥鰍一般根本無法逮到他的蹤跡,在長年累月鍛煉出來的速度面前,這些人形騎兵短距離衝鋒的速度根本不是王衍軍能夠抗衡的了的。很快薛洋就已經接近中軍最後一道防線,也就是中軍直屬部隊。通常在戰役過程中中軍直屬部隊都相當於戰役的預備隊,隨時準備支援前線的,此時卻充當王衍的護衛隊的作用。

薛洋卻懶得理會這什麼直屬部隊,一頭直接紮了進去。這一下中軍大亂讓整個王衍軍的陣型也跟着發生逆轉,整支軍隊圍繞着中軍毫無章法的開始亂竄起來,許多前方的宿將開始想辦法抽調兵力回援中軍,但是更多依然是被一陣接着一陣爆炸聲給炸的漫無目的的開始在戰場上亂跑,越發加劇了混亂的局面。

其實如果換成是薛洋來指揮這場戰役肯定不會向王衍這樣被動,說起來戰場的臨陣指揮是真正考驗一名將領指揮藝術的體現。中軍被攻擊之後王衍本人也徹底慌了,只顧着指揮直屬部隊圍剿薛洋,卻忽視了自己整個軍隊大陣的指揮,隨着鼓聲鼓點的混亂,其他部隊也會隨之失去戰心失去指揮,必然是越陷越亂,最終自己的部隊陷入徹底崩潰的結局。

此時的薛洋卻沒顧及到這些,他只有一個心思那就拿下王衍然後逼迫他投降,只有這樣才能夠一舉扭轉整個戰局,爲接下來的談判贏得時機和籌碼,所以在第三營被直屬部隊截住之後,直接率領自己的親衛隊開始繼續往前衝鋒,這股第三營最精銳的部隊在主將的親自率領之下硬生生的從萬軍從中直接衝到了王衍的面前和對方的親衛面對面截殺。

薛洋見到王衍身形微動,腳下的戰馬也跟着轉頭,似乎要離開指揮台,頓時再也不管不顧,厲聲喝道:“王賊休走。”猶如一隻鷂子一般沖天而起,腳下連續踏了七八個人的腦袋瓜子之後直接跳上了指揮台,手中唐刀揮起將王衍身邊的幾名將領掃落馬下。跟着腳下一頓,出現在王衍的馬背上,左手抓住王衍衣甲將他橫舉起來,雄厚的聲音也跟着傳遍四方,“王衍已經被俘,降者不殺。”

薛洋的舉動被後方的胡小四看在眼裡,頓時樂得哈哈大笑道:“馬上變更鼓點,告訴將士們,降者不殺。”

急促的鼓聲和薛洋的怒吼讓整個王衍軍崩潰,主帥被擒意味着一支軍隊的徹底淪陷,中軍附近的直屬軍隊在薛洋的強勢威逼之下開始慢慢放下兵器,部分不願意投降負隅頑抗的人被第三營的將士當場屠殺,血淋淋的人頭讓這些放下兵器的王衍軍士兵膽寒不已。

而這是被薛洋擒住的王衍也反應過來了,阻止了自己的士兵繼續反抗的行爲要求和薛洋談判。

“王大人,這裡不是談判的地方,讓你手下的人馬上投降,然後我會給大人一次談判的機會。”薛洋冷笑道。

王衍點了點頭,被薛洋放了下來之後馬上讓自己的親衛去分頭傳令開始讓前線大軍集結,放下武器。

第一營所部也被薛洋派往監視,防止出現意外,弩炮部隊更是不敢耽擱,幾十枚炸藥包直接當着王衍軍的面架在了弩炮之上,只等着一聲令下。沒辦法對方人數太多,清點完畢之後沒死的居然還有六萬多萬,足足比薛洋的部隊多出來兩倍不止,由不得他們不認真對待。

第三營在草草的打掃完戰場之後也加入了監視的行列。不過所有的王衍軍士兵看的卻不是這些周圍監視自己天策軍士兵,而是外圍就地和胡小四展開談判的王衍。

說實在的王建這支人馬纔是神策軍最後的精華,能夠和天策軍爭鋒卻不至於全軍崩潰的,神策軍各個分支中只有王建的軍隊能夠普遍做到,其他的如楊守亮是不值一提,李茂貞的部隊也只能是那些能征慣戰的宿將直屬部隊能夠達到要求。

“王大人,本將今天來不是和你談判的,說句實在話你王衍雖然是王建節度使的弟弟,但是還不至於讓我天策軍主動找你談判。”胡小四見到王衍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也懶得再去嚇唬他。

“閣下的意思要和我兄長去談,讓他率軍投降?”王衍聞言頓時明白了胡小四的意思,也一瞬間明白了爲什麼自己在北部居然遇到了對方從南向北而來的攻擊,嘆息道:“你們真是好手段啊,切斷通州的所有支援線路,讓我兄長陷入孤軍無援的境地。不過相比你也知道我兄長爲人孤傲,性格也剛烈,只怕未必能夠說動的了。”

胡小四微微一笑,王建的性格說孤傲也差不多,但是剛烈可就未必了。所以也不理會王衍,繼續道:“大唐自安史之亂以來,百年內亂。國力衰落,百姓十不存一。我天策軍自天策大將軍西北建軍一來時刻以統一天下,再造大唐爲己任。我主公說過,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現在是該到了統一的時候了。此次我等奉命前來勸降,也是看在你兄弟二人在東川政績卓著,確實給百姓帶來了好處,纔會開一面,勸其加入天策軍大業,共同爲天下百姓盡心盡力。”

“王大人作爲節度使親弟弟,自然應該爲他的前途考慮,也爲你王氏一族的前途考慮,而不是負隅頑抗,以卵擊石,到頭來身死族滅,被歷史大勢掃落塵埃。”胡小四的話帶着淡淡的語氣卻一下子擊中了王衍心頭的要害,讓他久久不語。

“我有一個條件,如果將軍應允,我自當竭盡全力勸說兄長投誠,並且保證無論兄長決定如何,在下都會效力天策軍,效忠天策大將軍。”

“什麼條件你說?”胡小四來了興致,點頭道。

“請貴軍善待我軍投誠將士和家眷,王衍在此謝過了。”王衍站起身來深施一禮。

薛洋和胡小四對視一眼點點頭道:“王大人請放心,我天策軍會一視同仁,不會欺凌任何無辜之人。”

“既然如此,諸位隨我去壁州城移交一下城防,然後我隨你們去通州。”王衍倒是很爽快直接開口道。

薛洋聞言帶人和王衍去匯合在壁州城北埋伏的直屬營,然後入城辦理移交,以第一營臨時守壁州,自己帶着第三營和直屬營隨王衍南下。而王衍在發現對方居然有能力在和自己大戰的同時埋伏下一支精銳部隊時刻準備拿下壁州,對於自己的失敗也是心有所戚。

胡小四提前一步趕到通州和錢寧會面之後啓動暗衛混進被包圍的嚴嚴實實的通州城,而薛洋和王衍趕到之後也放出信使和王衍一起叩開城門進入城內。至此漢中集團軍基本上已經光復整個東川,靜靜等待胡小四和王衍的動作了。

一直時間通州城外大營之內開始了漢中集團軍組建以來最清閒的幾天時間,薛洋和錢寧閒來無事開始琢磨着過年的時候給胡小四婚禮準備的禮物,不過兩人都是大光棍一人這種事情可真是難爲他們倆了,無奈之下只能偷偷寫了封信送往河西,想請萬毅幫忙準備,這也算是一件奇事了。

而胡小四進入城內將前期暗衛彙總的情報查驗之後正琢磨着該如何和王建這邊談話,那邊王衍就已經進城了。索性胡小四也就跟着混了進去,暗地開始接觸王建。

此刻通州被重重圍困,周邊各州郡幾乎被連根拔起,其他距離遠的也被天策軍傳檄而定,王建真正到了窮途末路之時。此刻忽聞王衍隻身一人回到通州大致也猜到是什麼事了。

兩兄弟在密室之內商議許久之後王建和隨行的胡小四再次密談。兩人商議的結果卻不是王建本人的問題,而是王建要求天策府不要對東川進行類似於其他地方的改革。這一點讓胡小四斷然拒絕,並且直接言明這是天策軍的基本國策,不會因爲任何勢力和阻礙就會更改。不過考慮到東川這邊的豪門氏族應該是被之前李繼鵬在成都府的血腥鎮壓嚇破了膽子,胡小四表示東川的改革行動可以考慮採取溫和的手段進行,但是所有土地必須重新分配,要讓底層百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這一點不容更改。

王建本來以爲自己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只求爲手下依附的這些豪門爭取一點利益應該是不難的,沒想到卻被對方一口回絕,頓時覺得這場談判進行不下去了。一旁的王衍趕緊接過話茬道:“貴軍心繫百姓的心思我和兄長都非常理解,但是東川道路淤塞而且多爲山地,地貧民弱,耕地本身就不多,還望貴軍多多考慮。”

“其實兩位考慮的不對,甚至整個天下除了我們天策府轄區內的人其他人都看不到這一點,積累財富的手段從來都不是靠種田種地。分配土地只是要讓百姓能夠衣食無憂,給千百年來的工商業發展擺脫桎梏。諸位請看天策府統治的區域,土地重新分配之後那些大地主難道就沒有生存餘地了嗎?並沒有,現在關中地區的商界財富增長速度是之前的幾倍不止,扣除其他因素就是因爲他們把精力全部轉移到工商業本身上去,加上我們天策府制定的律法政策都在各個方面保證他們的利益,這樣一來其實這些政策是有利於他們發展壯大的。”胡小四的對於經濟運行的道理一時之間也說不清楚,所以在解釋了個大概之後繼續道:“二位以後歸入天策府如果從政的話不妨可以和工商廳這一塊多接觸。現在廳長是慕容瀚海,他們家本身就是大豪商。”

王衍點了點頭道:“慕容家大名鼎鼎,天下五大豪商嘛。有機會自當前去拜訪。”

“兩位不要拘泥於之前的陳規陋習,天策軍頒佈的政策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家主公要做的不是一時一刻的繁華,而是立志奠定萬世之基石,讓華夏大地千年不朽。”

王衍看了自己的兄長王建一眼,見到對方也在同一時刻看着自己,頓時點了點頭。

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
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