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

“大帥的意思是讓北進兵團繼續往西插入突騎施境內,切斷北方葛邏祿南下支援安西回鶻的通道,必要的時候還要承擔着作爲打擊葛邏祿的主要力量對嗎?”劉璇被萬毅在地圖上畫出的線條嚇了一大跳,這明顯是擴大北進兵團的打擊範圍,同時修改對方的作戰對象。

“你馬上通知玄影衛,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安西兵團,讓他們務必在一個月之內派兵北上從於闐境內攻擊疏勒。”萬毅點了點頭繼續道:“安西兵團雖然此前在護密作戰的時候損失很大,但是也打出了自己的軍威,如今于闐內部日趨穩定,而且之前給他調集了兩個營的兵力補充,現在安西兵團不論是軍隊人數還是戰力都比以前強盛太多,足夠他們在防守護密的同時抽調部隊北上參戰。”萬毅的分析確實不錯,安西兵團不僅僅利用大戰鍛鍊了自己的戰力,而且還通過護密一戰和之前張勝不管不顧的長驅直入徹底打出了自己的軍威,讓于闐內部震懾的不敢妄動,而且加上拓跋思諫那邊派出了有力人手接管內部政務,悟心等人從長安朝見回來之後也息了心思轉而一心一意的發展于闐內部的經濟,所以也是時候讓安西兵團騰出手來執行北上作戰任務了。

“同時去聯絡北進兵團,告訴他們要充分發揮遊騎兵的特點,橫亙在雙河都督府境內的綠洲草原之上,往北要切斷葛邏祿南下支援回鶻之路,往南要打擊震懾突騎施等本地部族對於回鶻人的支持,並且必要的時候震懾他們。”萬毅雙眼之中冒出死死的寒芒道:“完成任務之後讓哈穆德立即南下參加圍攻疏勒之戰。”萬毅的話顯然讓劉璇瞬間明白了怎麼回事,趙四這段時間對於疏勒城內的情況也已經摸得非常清楚了,調哈穆德回來自然是爲了徹底統一整合整個回鶻部族。

劉璇不敢耽擱立即書寫命令交由萬毅簽字之後立即找到玄影衛隨軍人員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送抵兩地。相對於于闐那邊雖然路途遙遠但是好歹目的地很明確,玄影衛除了在沿途有專門的據點負責傳遞接應消息還有鷹隼來傳達消息,所以雖然中間隔着茫茫大漠,但是消息送出去還是能夠很快收到的,只是北進兵團卻有點麻煩,因爲此時北進兵團未必還在黑水河,所以這件事如果依靠軍方肯定難以找到,只有交給玄影衛了。

不過萬毅在下達完命令之後立即命令柴嘉率領第十一兵團啓程朝着前往俱毗羅大營而去,因爲前段時間後勤的主要運力都集中在輸送水泥管道上面,所以拜城積累了大量的後勤物資和彈藥武器,第十一兵團帶着龐大的後勤運輸隊朝俱毗羅前進的時候高思繼那邊已經在開始商議攻城了。在得到陌刀營支援之後,兩部相加十萬人馬還有一百多門火炮支援讓高思繼放下了所有的顧慮,雖然俱毗羅被對方提前建造了大量的防禦工事,而且還有大漠阻隔,但是依然擋不住高思繼的雄心。

“副帥,我是來打仗的,怎麼打您說,我負責衝鋒陷陣。”石堅的大嗓門在帥帳之中轟隆作響,陌刀營得到補充之後恢復了五個營的編制,加上第七兵團十萬人讓他覺得光是依靠城內的回鶻人根本就擋不住己方的強力衝鋒。

“我打算明日一早以陌刀營四個營爲左翼,陳兵於俱毗羅城東南角附近,以第七兵團四個營爲右翼,集中在東北側,兩部圍繞中軍呈現剪刀形佈置,兵團直屬炮兵跟隨中軍佈置在正中央,你們兩個兵團各自附屬的火力大隊由你們自行佈置,到時候聽從中軍號令行事。”高思繼看着眼前的石堅和烏斯兒兩人說出了自己的佈置,不過很顯然兩人都點不明白高思繼在俱毗羅城外佈置的這種類似於剪刀陣到底作用何在。

“你們放心吧,趙四那邊已經搞到了城內守軍的具體消息,他們也打算明日出城和我們野戰,希望憑藉人數優勢消耗我軍的有生力量。”高思繼冷冷一笑道:“剪刀陣最大的作用就是到時候只要回鶻人朝着我中軍衝上來就必須承擔起三個方向的攻擊,我要趁此機會一舉擊垮城內回鶻人的主力,在他們後方的主力人馬上前支援之前拿下俱毗羅。”事實上雖然俱毗羅及其周邊的極大城池防衛嚴密而且相互之間依靠着騎兵的優勢保持着較高的聯動,但是在高思繼看來仍然是漏洞百出,在陌刀營抵達之後高思繼手上已經有了足夠的力量在他們後方的人馬支援俱毗羅之前剿滅他們的主力人馬。而且回鶻人顯然犯了一個大錯,那就是將自己直屬的主力人馬大部分都佈置在了俱毗羅前線,只要剿滅了回鶻人的有生力量那麼後方的突騎施和葛邏祿以及薩曼等地的援軍都不可能死命的幫助回鶻,這樣一來必然會引起連鎖反應從而徹底打亂整個安西境內局勢的走向,爲天策軍三路攻擊疏勒帶來新的契機。和萬毅的想法不謀而合,高思繼的眼光也盯上了南邊的于闐,如果自己在俱毗羅打掉了回鶻人的主力那麼依靠南線安西兵團的幾萬人馬北上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拿下疏勒,徹底覆滅整個安西回鶻勢力,完成安西本部的徹底統一。

石堅和烏斯兒雖然不太明白這後面還有這麼多的彎彎繞繞但是並不妨礙他們倆理解高思繼的這種部署的用意,在得到對方明日也會主動出擊之後剪刀陣幾乎算是最好的戰術了,只是唯一的缺點就是中軍只有兩個營,如果對方死命的衝擊中軍的話那麼很有可能給中軍帶來致命的威脅,畢竟城內有二十萬大軍,這對擔負護衛中軍的連個營來說難度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在高思繼說完之後烏斯兒和石堅對望一眼都是不自覺的點了點頭,暗自決定回去各自抽調最精銳的人馬前來中軍。

“你們不用擔心中軍,相反中軍的人馬不能太多,否則的話必然會嚇走這些被我們下破膽子的回鶻人。只有中軍人數較少他們纔會下死命衝擊中軍,因爲中軍有炮兵部隊,這對於他們來說只要滅掉我們的炮兵那麼這場戰役他們就有的大”高思繼彷彿知道這兩人的心思,指着剪刀陣的中軍樞紐笑道:“我就是要賣個破綻給回鶻人,挖了一個大坑,讓他們不斷的來跳,直道他們付出血的代價。”

“好了你們回去各自準備吧,兩翼雖然不是回鶻人攻擊的重點,但是也不要掉以輕心,整個戰場到時候都會連成一個整體。”高思繼打發兩人出去之後立即派人通知後方指揮部一方面彙報自己的具體部署,另一方面也是讓第十一兵團早日到來一旦拿下俱毗羅就意味着和回鶻人的決戰已經到了最後階段,西征軍需要投入所有的兵力全力以赴才行。而且高思繼不知道北進兵團目前到底抵達什麼位置,所以他考慮的更多的還是單獨依靠正面兵團或者說加上安西兵團和對手展開最後決戰的打算。而且和萬毅一樣,高思繼很清楚西北的三個大勢力葛邏祿、薩曼和突騎施是絕對不會對天策軍消滅安西回鶻袖手旁觀,到時候肯定會一一跳出來。突騎施還稍微好點,葛邏祿和薩曼可是當年安西軍的仇人,當年的亙羅斯之戰如果不是葛邏祿中途反叛安西軍也不會功虧一簣,拱手將整個大西北的戰略主動權讓給了大食人。而今大唐強勢歸來這些人只怕是忍耐不住了吧?

高思繼的這份急報最終還是沒用上,因爲幾乎就在高思繼指揮前線部隊開始部署陣地的時候萬毅的指揮部也已經開始出發朝着這邊而來,兩地相距三百多裡地,雖然大軍行軍速度比不得單人獨騎,但是等到萬毅收到這個急報的時候其實高思繼這邊也纔開戰。

趙四如今指揮的玄影衛西北分部已經徹底成了氣候,西北各地區的玄影衛的網絡已經逐步成型,而且安插的人手也逐步站穩了腳跟開始不斷往後方傳送最新最真實的情報。這次關於俱毗羅城內守軍主動出擊的消息就是玄影衛提前偵測到然後傳送回來的。在吸收了史從信等人之後趙四在西北已經越發從容,各種消息不斷在他手上彙總然後傳回後方,各種各樣的暗衛也通過不同的渠道分散到安西各大勢力中,將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監控到自己手中,甚至部分人手已經逐步朝着薩曼等其他勢力延伸。

也正是這種情報優勢才讓高思繼能夠從容的面對對方的舉動,而且還能夠提前做出應對措施。剪刀陣在石堅和烏斯兒兩人回到部隊之後兩個兵團就紛紛出城開始秘密準備,因爲是夜晚,所以利用夜幕的掩護兩個兵團的士兵在大漠之中開始施展土工作業,短短一夜時間就挖出了總計三道層層疊疊的可以梯次佈置兵力的步兵戰壕,各兵團下屬的迫擊炮大隊也被部署在各軍中間,這種短距離急促發射的火炮能夠在關鍵時刻發射大量的炮彈來彌補步槍火力的不足,掩護己方軍陣有足夠的調整時間。反倒是高思繼親自指揮的中軍不急不緩的在第二天一早簇擁着大量的炮兵開始出營佈置自己的陣地。炮兵陣地需要提前平整而且大量的炮彈也需要時間搬出來擺到跑位上。所以如果站在俱毗羅城牆上可以看到天策軍的中軍陣地前面一陣土石飛揚,無數猙獰的黑影被豎立起來,黑漆漆的炮管開始斜指天空。西征軍這邊的火炮在之前修整的時候已經全部換裝城最新式,這種新式火炮倒不是改變了口徑和身管,而是最新修整了射角,將原本的十五度改成了三十度,這樣一來原始的山野跑的射程開始大大增加。此舉裝備處那邊也是要看新式火炮在增加射角之後對於炮彈彈道的影響,而且還有一點就是想要從中得到榴彈炮的啓示。時至今日裝備處依然沒有造出理想中的榴彈炮,此時的山野跑全部都是加農炮,彈道平直,射角小,幾乎只能直射無法曲射,這一點雖然就目前的戰爭需求來說加農炮幾乎就已經能夠滿足需求,但是秦耀卻被李玄清送來的關於榴彈炮的數據很癡迷,做夢都想研製出完整的榴彈炮。

“副帥,敵軍已經出城。”在高思繼查看炮兵陣地佈置的情況的事情,前方開始傳來了回鶻人出城的消息。

“命令中軍兩個營立即沿預設陣地進入戰鬥位置,正面阻擊對手。炮兵部隊進行瞄準試射。”高思繼有條不紊的下達着各項指令,中軍開始立即進入戰鬥狀態。而在炮兵陣地後方,伴隨着高思繼的命令,一排排新式弩炮開始陸續準備完畢,最新式的機械弩在這一刻露出了讓所有人膽寒的氣息。

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四十七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
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四十七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