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

滄州城下的緊張對峙在李玄清擊潰葛存週迴到滄州城之後暫時結束了。這一次擊敗葛存周之後等於是切斷了朱珍的最大外援,所以在王彥章衝過來要和高思繼決鬥的時候被丁會緊急叫了回去。

李玄清讓李飛雪和烏斯兒安排部隊接應小倉山大營傷兵進入城內之後召集衆將開會。會上王厚純介紹了王彥章偷襲滄州城的經過。

“這麼說來,王彥章原本是有打算通過偷襲來奪取滄州城的計劃的,只是這個計劃明顯有些虎頭蛇尾啊。”李玄清沒理會王厚純和安休休兩人自請處分的意見,而是搖了搖頭道:“他們當時攻城的時候兵力佈置如何?精銳程度呢?還有那個帳前燕子都有沒有出動?”

“啓稟主公,當時攻城兵力人數並不多,大概只有萬人左右,但是基本上都是精兵,不過並沒有帳前燕子都。王彥章親自率領的,登上城樓之後並沒有主動開城的意思,而是在尋找我軍主力廝殺。”王厚純仔細的回憶了一下當時的細節道。

“聽說你之前把王彥童給炸死了?”李玄清思索這裡面的東西的時候,李飛雪忽然湊過來笑道:“主公,要我看很簡單,肯定是厚純將王彥童炸死了,王彥章身爲大哥難道不會替弟弟報仇雪恨?而且白天被我們一頓炸藥包炸的士氣全無,如果不能打贏一場,只怕第二天就沒有士氣繼續攻城了。”

李飛雪的話讓李玄清猛然一頓,隨即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如果是這個原因的話那麼現在再追究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所以驅散了腦海裡這些念頭之後問道:“你們目前各步兵營的情況怎麼樣了?”

“目前情況還不錯,兵力補充之後訓練也跟上來了,再打幾仗的話就可以度過難關了。”王厚純這些天除了守城和王彥章周旋剩下的一刻不落的訓練這七個步兵營,現在已經有些規模了。

“既然如此,抽調三個營左右的兵力在騎兵的伴隨下北上作戰,和北線大軍夾擊劉仁恭和李匡威。”李玄清點點頭道:“可以採取輪流作戰的原則,利用戰爭磨練士兵的戰鬥力,在戰爭中打磨他們的默契程度和對天策軍的認同。”

李玄清的話讓在場的幾人一陣點頭,不過對於攻打李匡威和劉仁恭的決定玄影衛的趙四稍一猶豫道:“主公,李匡威和劉仁恭之前打的是難解難分,劉仁恭送子侄到太原府求助李克用才獲得對方支持,咱們是不是利用他們的矛盾讓他們現在繼續打起來再說?”

“不必了,咱們現在是搶時間,北線已經進入冬季了,如果時間再往後推移到了十二月份那麼陳凡的大軍就沒有辦法出城作戰或者說即使出徵也會戰力大打折扣。而且脣亡齒寒,李匡威和劉仁恭不會不懂這個道理。現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先期拿下這些地方騰出部隊往西打,逼迫朱全忠不敢北上和我們爭奪李克用的遺產,完整的接收幷州地區。”李玄清否決了趙四的意見道:“玄影衛馬上通知你們總部,在汴梁等地的動靜最好鬧大一點,不要停。”

“厚純,這次北上你帶隊,和親衛營一起,高將軍你的騎兵留在滄州和我一起應對朱珍。”李玄清吩咐道。

下達過命令之後幾人開始研究北上的出兵路線,對於滄州以北地區高思繼和安休休反而更加熟悉,所以跟着策劃起來也讓李玄清省心很多。

不過在李玄清這邊策劃北上的時候,李克用在河套也被吳歡給徹底纏住了,雙方騎兵在河套草原打轉,雖然李克用將史建瑭調到前線希望倚靠他的武力和統兵能力打開局面。但是吳歡卻是鐵了心不願意和對方正面接觸,左兜一圈右兜一圈,等待後方的重騎營趕來。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李克用的耐心也越來越差,如果不能夠翻越陰山,那麼遲早會陷入天策軍合圍的命運,所以在公元889年十一月中旬,草原已經降雪的時候將手上的近十萬精銳擺成一個滾筒式的陣型相互支援和配合,強行朝着陰山以北衝了過去。

這種對於吳歡的騷擾毫不顧忌的做法的確起到了作用,只不過此時的重騎營已經追了上來,所以吳歡一改之前的做法,率軍快速截住李克用,雙方開始第一次捉對廝殺。

吳歡的四萬騎兵在和李克用糾纏住之後真刀真槍的動手也讓李克用感到一絲放鬆,在他的理解裡這應該是對方沒有辦法拖延之後的無奈之舉。但是在前線李存勖和史建瑭兩人卻不這麼認爲,吳歡的攻勢明顯就是支援已到,要將自己攔住的意思。但是奈何現在李克用根本就聽不進去任何意見,或者說在他的心裡,沒有任何事情是比帶着這支沙陀人最後的精銳回到草原修養更重要了。

李存勖和史建瑭將手上的騎兵分爲兩路,從左右包抄吳歡,仗着在草原兵力比吳歡強盛打算在天策軍後援隊伍到來之前擊潰吳歡,然後率軍快速通過陰山分界線,只要竄入草原大漠,那麼天策軍就沒有辦法了。

而吳歡見到李存勖的佈置也懶得再管那麼多,五十里外的重騎營已經開始衝鋒了,半個時辰的時間就足夠這幫無堅不摧的傢伙抵達戰場了。所以此刻也存了和對方拼一拼騎兵實力的心思。所以毫不遲疑將手下的四萬騎兵變成一個滾筒一般的衝擊陣法,猶如蝗蟲一般朝着一個方向衝了上去。

李存勖的佈置其實如果時間過長的肯定會直接將吳歡困死在原地,但是吳歡卻果斷朝着李克用的中軍衝了上去,頓時讓對方有些措手不及,同時也深深切切感到對方一口吞下自己的決心。所以兩人一合計,由李存勖指揮後續兵馬縮小包圍圈,從背後襲擊吳歡,史建瑭快速回到中軍抵擋吳歡的衝擊。

史建瑭這位史書上留名的沙陀猛將給吳歡帶來的衝擊力果然不同凡響,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將中軍的士氣調動起來,吳歡的大陣被堵住之後戰局再次焦灼起來。而且這時候騎兵的數量也讓吳歡越發應付艱難,對方足足比自己多了一倍有餘的數量使得史建瑭和李存勖可以從容的調動兵器包圍吳歡。只不過騎兵包圍圈比起步兵要困難得多,吳歡在硬衝難以的手之後再次利用自己的裝備優勢發起了一波波持續不斷的箭雨覆蓋住對方,阻攔對方優勢的騎兵朝自己反衝鋒。

時間在一點一點的過去,整個戰場形成了一種犬牙交錯的態勢,吳歡手上的四萬騎兵和對方徹底糾纏在一起,甚至有些騎兵都已經下馬步戰了,但是依然死死的咬住了對方,李存勖竭盡全力催促後方的騎兵隊伍朝着吳歡發起攻擊,縮小包圍圈。

不過吳歡此時的大陣四面八方都面臨對手的攻擊,時間一長就有點乏力了,對方源源不斷的朝着自己衝鋒,根本不給己方士兵休整的機會,殺死一個就會衝上來兩個,殺之不盡讓他不禁暗暗後悔剛纔突入對方包圍圈的決定。不過很快這片戰場之上忽然傳來一陣又一陣奇異的聲響,準確的說是震動,厚重綿長。這種聲音讓天策軍的騎兵喜出望外,幾乎就在一瞬間被對方壓下來的士氣飛速上揚。

“兄弟們,給我衝出去。”吳歡調轉馬頭開始朝着李存勖的後軍衝了上去,兩軍交馬而過,無數的生命在這一波攻擊中被收割。

“該死的,天策軍的重騎營來了。”此時中軍的史建瑭已經發現了自己身後傳來的騷動,只見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黑漆漆的鐵甲騎兵出現在眼簾中,那種散發着讓然絕望的氣息隔着老遠就讓自己的士兵止不住的後退。

“殿下,你快速速帶着小王爺走吧,天策軍的重騎營已經來了。”史建瑭此時已經顧不得去追擊吳歡的騎兵了,急速來到李克用面前道。

“重騎營?”李克用看着由遠而近的重騎營,這一瞬間彷彿解脫了一樣,搖了搖頭苦笑道:“你還不明白嗎?李玄清要的是我的命啊,如果我不死,他們就會一直追下去,那麼烏蘭河草原也不是安全之地。”頓了一下忽然下定了一個決心道:“建瑭,你帶着你的本部匯合存勖然後脫離大陣,朝北而去,如果對方追擊你們就從草原繞道往西走,去我們沙陀的發祥地——輪臺,記住,好好安置好族人,永遠都不要回中原了。我老了,就讓我來替你們斷後吧。”說完竟是不再理會史建瑭,傳令中軍後軍變前軍朝着重騎營衝了上去。

“殿下。”史建瑭聞言正要衝過去耳邊卻傳來李克用的聲音:“不要跟過來,去好好保護存勖,這裡的幾萬族人的生死就靠你們倆了。快走!”李克用的聲音聽起來猶如深夜裡的狼嚎一般孤寂悲壯,但是卻硬生生的阻攔住了史建瑭的步伐。

“傳令各軍,馬上匯合小王爺,咱們北上。”史建瑭嘴脣動了動,終究是將到了嘴邊的話改成了軍令,與此同時自己也朝着李存勖衝了上去。

“小王爺,馬上調轉馬頭,王爺有令,讓我等馬上北上烏蘭河。”史建瑭強忍着自己的情緒朝着李存勖吼道。

不過他畢竟是太小看李存勖了,雖然如今的李存勖纔不到十歲,但是見到李克用並沒有跟隨史建瑭而來,頓時明白了其中的原委,二話不說就準備縱馬朝前衝去,卻被史建瑭一把提了過來,放在自己的馬背上也不顧他的反對,直接傳令所有的騎兵跟隨自己往北走。

這樣五六萬人規模的騎兵朝着北方浩浩蕩蕩而去,卻忽略了一旁吳歡。就在史建瑭下令的同時,吳歡也已經將自己的隊伍調整完畢,朝着史建瑭衝了過去,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一定要抓住李存勖,以免將來給天策府留下心腹大患。

這一下變成史建瑭在前面跑,吳歡在後面追,兩軍銜尾追殺上百里,最終吳歡還是沒能完成任務,史建瑭身中兩箭,但是依然帶着兩萬多人衝出吳歡的追殺範圍進入草原腹地,從此失去了所有的訊息,直到多年後天策軍收復安西的時候纔在輪臺草原碰到了已經長大成人的李存勖,不過那時候已經是另一副光景了。

而此時此刻的李克用迎頭和鐵良的重騎營撞了上去,懷着必死的決心,這羣沙陀部族最後的精銳開始了自殺式的攻擊,渾然不顧對方的鐵槍刺入自己的身體,手中的兵器拼命的朝着重騎營盔甲的薄弱處砍了過去。而鐵良也彷彿知道這羣人的心態,在第一輪衝鋒結束之後開始調整辦法,命令重騎營調整,不再是一排一排的出動,而是將兩排併成一排,兩隊人馬交錯排列衝鋒向前,這樣五萬人的重騎營組成了兩排這樣的奇怪陣型,再次和李克用手下已經不足三萬人的騎兵迎頭而過。

鐵良讓副手帶隊衝鋒,自己帶着身邊的兩千名親衛緩緩的朝着李克用所在的區域而去。此時的李克用深陷重騎營的包圍之中,身邊的親衛爲了保護他被一個個挑落馬下,不過重騎營的將士彷彿也明白鐵良的心思,在將李克用身邊的親衛都挑落馬下之後翻身朝着別的地方衝了過去。這樣這片區域就剩下李克用獨自一人站在那裡。

鐵良縱馬來到李克用身邊,忽然發現這個幾年前還叱吒風雲不可一世的晉王此時看起來居然如此的佝僂,以至於如果不看身上的衣着還以爲就是普通的一個老人。

“晉王殿下,事到如今,跟我走吧,去面對你所需要面對的一切。”鐵良嘆息一聲,徐徐道。

“本王貴爲一府王爺,豈能是你一區區將領就能帶走的?本王只恨當初聽從李存孝之言,在你們弱小之時沒有揮軍消滅你們,以至於有今日之患。”李克用指着鐵良冷笑道。

“晉王殿下不要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天策軍能有今天應該感謝的是李存孝李將軍,不是你晉王殿下。殿下能有今天還是自己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問題吧?殘害忠良,自毀長城,剛愎自用,窮兵黷武。”鐵良忽然發現說不下去了,揮手讓身邊的親衛上前準備拿下李克用,這場戰爭基本上也結束了。

“我李克用豈能受你們這些宵小之徒的欺辱。今日之事有死而已。”說完猛然間舉起手中的彎刀橫在肩上,一蓬熱血噴射而出。

“去將李克用的屍首收殮起來派人送回長安。其他人休整一個時辰然後撤軍歸建。”鐵良搖了搖頭,揮手讓手下的人將李克用的屍首收殮起來快馬送回長安,同時讓輔兵通知附近軍鎮駐軍協助打掃戰場。讓玄影衛的人通報大帥河套戰役戰果。對了派人去看一下吳將軍他們追到哪了,告知我軍準備撤回河東。”鐵良一口氣吩咐完這些事情之後看着天邊的雲彩莫名其妙的又嘆了口氣。

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
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