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天罡三十六斧

“少主,這柄斧頭我非常的喜歡!”程咬金神情激動地大笑道,“多謝少主成全!”

“你喜歡就好!”李逍遙搖搖頭,笑道:“既然兵器有了,那我便傳你‘天罡三十六斧’,你要用心的記住!”

“屬下定當牢記於心!”程咬金拱手稱道,心情更加的激動不已。

此次攔路打劫沒有成功卻因禍得福,不僅得到李逍遙的財力支持自己,解決自己以及百姓的燃眉之急;又讓自己得到了一柄絕世神兵,以後無論是遇到誰他都覺得自己有一拼之力;再者他還認李逍遙爲主,與單雄信等好漢成爲結拜兄弟,雖然排名不算高,乃是七人之中第六名,只比羅士信高一點,但是最讓他高興地是還能學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天罡三十六斧’,他感覺自己實在是太幸運了。

“相傳天罡三十六斧乃是仙界中的一門修煉之術,不知何故流落凡間,化爲簡單的斧法,是以力量修煉的一路斧法,鍛鍊的是肉體的力量。雖然招式只有三十六式,可是變化無窮無盡,是一門強橫的斧法,共分六十四路。”

“三十六式斧法你只學了前三式,根據自己的總結創新使出了第四式,但是威力卻減半,並不能與完整地斧法相提並論,因此真正算起來你只學會了三招半。若是放在東阿縣來說,絕無敵手;若是放在濟州地區也算算得上響噹噹地人物了,但是大隋地大物博,人才濟濟,遭遇真正的高手你便毫無招架之力。”

“縱然以後你遇到強大地敵手有時候可以靠着自己的運氣化險爲夷,可是遇到強大你數倍的人,你就像是砧板上魚肉任人宰割!若想以後在與人對戰之時把握先機,讓自己的命活得更加久點那就增加自己的實力。只有自身的力量強大了,你才擁有傲視天下英雄豪傑的本錢。”

程咬金全神貫注地聽着,尤其是李逍遙說到自己實力不足倘若遇到高手便會毫無招架之力,這點他是深有體會。若非李逍遙手下留情,他的小命早已交代在大路上了。心有餘悸的看着和善的李逍遙,他深深地覺得李逍遙簡直就是妖孽轉世,實在是太強大了,不使用任何一招一式只憑氣勢就完勝自己。

“今日我便傳你‘天罡三十六斧’的斧法,你要認真地記住招式,我只說一遍!‘天罡三十六斧’一共三十六式,有六十四般變化。”

“這三十六式分爲是:1。鳳凰展翅2。秋風掃葉3。獨劈華山4。虎尾剪5。鞭捶6。枯樹盤根7。攔腰捶8。橫江飛渡9。殺斧10。莊家劈柴11。野馬分鬃12。三花蓋頂13。惡虎回頭14。沉香劈山15。劈雷蓋頂16。回頭斬將17。進步撩斧18。插步封門19。巖錘20。紫燕雙飛21。惡虎撲羊22。大鵬落山23。紫燕雙飛24。斬削馬蹄25。倒步劈馬26。劈雷蓋頂27。跳步斬蛇28。老漁撒網29。雷針劈木30。隻手飛陀31。鳳凰展翅32。撲地劈山33。鷂子翻身34。左右蹬彈35。英雄獨立。”

“少主我有事不明?”程咬金詫異地看着李逍遙,疑惑不解道。

“有什麼地方不明白的?”李逍遙微笑地回道,其實他已經猜到程咬金想要問什麼。

“爲何這三十六式斧法只有三十五式,怎麼最後一式沒有了?”程咬金全神貫注地聽着李逍遙所說的招式,並且已經記下了全部的招式口訣。只不過他非常的納悶,無論怎麼數都只有三十五式,並沒有三十六式。

李逍遙微微一笑,道:“世人皆知‘天罡三十六斧’是三十六式,事實上它只有三十五式!”他瞥了一眼,瞧見伍天賜也是一臉驚訝地看着自己,“因爲最後一式乃是自己悟出來的,由你自己創造而出,所以它沒有第三十六式,也就是爲了讓練習者明白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定要突破原有的道路開闢出一條新的招式!”

程咬金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只要當你全身心地投入使用時你才能真正地明白斧法的真諦,創造出自己的招式,這一招也是最後的殺手鐗。”

“孺子可教也!”李逍遙撫掌大笑道,心裡一陣驚喜:“他對斧法的領悟力絕對是當世數一數二的,日後程咬金使出時定會讓天下人震驚不已!”

“這三十六式斧法乃是攻防一體,無論是攻擊力或是防守俱是厲害的招數。其實這套斧法原本就是與你手中的八卦宣花斧相匹配使用的,爲了發揮出這柄宣花斧的實力才創造出的。若是這套斧法使用在其它武器上面威力大減,只有八卦宣花斧才能配得上它。”

李逍遙望着程咬金手中的八卦宣花斧,意氣風發地述說着它們兩者之間的關聯,然後又目不轉睛的看着程咬金,詢問道:“你是否已經完全記下所有的招式口訣?”

“少主,我已全部記下!”程咬金躬身回道,接着又把所有的招式一字不漏的背出來了。

李逍遙欣慰地點點頭說道:“那麼我給你示範一遍,你要牢記!”說完,李逍遙便提起八卦宣花斧完整地耍了一遍‘天罡三十六斧’,看得程咬金、伍天賜目瞪口呆,面面相覷的大吃一驚。

兩人不約而同地在心裡想起一個聲音:“原來斧頭可以這麼用的!”待李逍遙耍完了,兩人還傻愣在那裡一動不動,根本就無法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只見李逍遙在快速地使出,每一招每一式都銜接着,與程咬金之前的半桶水差距忒大了。

李逍遙從第一招一直都最後一式,一氣呵成沒有絲毫的停頓,斧頭的刀鋒劃開空氣的阻力發出‘嗡嗡’的響聲,每一次進攻與防守都無懈可擊,斷壁殘垣的房舍彷彿被斧頭劈開,顯得更加的脆弱不堪。地面上裂開一道口子,由李逍遙一斧頭劈開的,裂縫直接與四周的牆體連成一線,使得牆壁上的裂縫更加擴大,顫顫巍巍的聳立在那裡。

程咬金的心中無比震驚,喃喃細語道:“這纔是‘天罡三十六斧’的真正威力,怪不得師傅讓我一定要拜傳授自己武藝的人爲師,實在是太強大了!”

李逍遙耍了一遍‘天罡三十六斧’額頭掛滿着一絲汗水,他微笑地說道:“‘天罡三十六斧’的威力由使用者自身的力量決定,由於你的體重比常人要重,而且你的身體素質過硬,力量也足夠了,之前的你所學的三招,只不過是有形而無神!”

他直接把八卦宣花斧向程咬金一丟,程咬金立即接住,擡起頭激動地望着李逍遙,只聽得李逍遙笑道:”你給我使出來,若是有什麼不足的地方,我會親自指點於你!”

“少主,您讓我自己來耍一遍?”程咬金撓撓頭呆如木雞的說道,他尷尬地看向了李逍遙,之前他覺得自己的斧法也算可以,可以在李逍遙面前好好地炫耀一下,可是真正見識到李逍遙的斧法之後,程咬金退縮了,心裡暗想:“這不是關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嘛!”

李逍遙緊鎖眉頭,一臉疑惑地看着尷尬地程咬金,定睛一看喝道:“讓你使,你就給我使!扭扭捏捏像什麼,快點!”

程咬金一下子愣住,急忙耍了出來,一招‘秋風掃葉’看得李逍遙不停地搖頭嘆息,急忙出聲喝止道:“停!”他緩步地走到程咬金面前,向他解釋了這一招式的要旨。

“‘秋風掃葉’此勢亦如拳術中之地陣相似,是專攻敵人下盤之法.依第一式將斧從右側提起,放到與自己肩膀一樣高,先向右上方橫掃一斧,此爲虛着;然後從左下方折下,向右盡力一掃,使人不及防範,至自己立足處時,以手托住地,自己的腳騰空讓過斧杆,杆過手足急還原,斧頭仍然放在自己的左方。”

李逍遙解釋一番後,道:“你可看明白了?”

“明白了!”程咬金快速地吸收,然後依樣畫葫蘆連貫的使出來,雖然只有其行並無其神,但是初學者而言已經很厲害了。

“‘獨劈華山’此爲正中下劈之勢,亦如大刀之有砍、長矛之有蓋也,專攻敵人頂門。將宣花斧握在前面之右手退下與左手相近,雙手掄斧。用十二分氣力,從正中往下劈去,斧法中以此爲最猛之勢,任其是誰都無法接下這一招。”

“‘虎尾剪’此法與大刀法中之剪法有些相同,只有用斧口剪後,反手轉身,定要以斧杆向後橫掃,依前勢先將斧向右宕開,轉手向左削去,再轉手向右削。此爲正剪;待斧至右側時,再起一盤頭,同時轉身往左,盤頭斧落至胸際時,順勢用斧杆向左用力橫掃,再勒回又掃,此爲虎尾。”

“‘鞭捶’此法亦杆擊,如長槍法之殺手槍第二勢相同,蓋乘虎尾剪之餘勢,順手襲擊耳.依上勢,不必收轉斧杆,只須右手轉腕向內,用斧杆向右擊,至正向與左肩平,不似掃之須宕至側方、掃擊之分,除此外.則掃可盡勢。但是必須要蓄勢纔可以!”

“‘攔腰捶’此勢與秋風掃葉及鞭捶各有相同之處;惟掃攻下盤,無畜勢,鞭捶兼攻上巾兩盤,隨手應用,視敵人之身軀而定,攔腰捶則專攻人中盤,其的在腰,須敵人與我作用一之步位時。方可用此法,不似鞭捶之能就便使用也;起手亦先作盤頭,餘勢與鞭捶相同。”

“‘橫江飛渡’此爲上勢之轉手攻敵法,與秋風掃葉勢大同小異;也是以斧口爲主力,取敵人中路;依上式急轉手,起盤頭花,掉過斧口,待斧至左斜上方時,立即向下攻擊,同時收住右手於柄末,全力向左中部截去,必須要快準狠,不留半點空隙讓敵人緩衝。”

“‘殺斧’此爲被人相逼迫,至無可退步時應敵之法,先作一架格勢,然後橫過斧杆,用虎腦向前虛擊一下,此爲虛勢,不可用全力,置之死地而後生。若有一線生機定不要妄自稱大,丟了自己的性命。避無可避之時,當竭盡全力抱着必死的決心與敵人同歸於盡!”

李逍遙一口氣向他解釋了好幾招,至於後面的其它招式,他並未解釋太多,‘萬變不離其宗’基本上都是這幾個招式的變數,而且有的是練習身法的,這些都不需要他詳細地說明。雖然程咬金只學了三招,但是多多少少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在哪裡,身法正是他唯一的缺點,因此他格外的用心記下來。

經過半個月時間的傳授,程咬金已經能夠將‘天罡三十六斧’完全使出來,威力並沒有那麼大,但是基本上全部都記住了,就連李逍遙都感覺程咬金能夠學會全部的招式當真是不可思議,要知道在李逍遙的眼裡程咬金乃是隋唐英雄好漢中最具喜感的人物,可是真實地接觸過後,他才發現程咬金看似憨厚朴實,其實他是聰明絕頂之人,尤其對武學上的癡迷不亞於當世中任何一人,若非他的機智幫助他化險爲夷,否則他日後如何能征戰天下。

如今練習完整地‘天罡三十六斧’之後的程咬金,假以時日必定會名揚四海,與其他人齊名,名留青史。

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208章 離別第4章 指點明津第250章 均田制第262章 二師兄第166章 自立爲帝(一)第99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148章 深藏不露第255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235章 逍遙大婚(一)第87章 霸王現世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30章 龍門之亂(四)第234章 加官進爵第198章 瓦崗破,李密亡(二)第208章 離別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7章 錦囊妙計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31章 辭別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301章 暗潮涌動第24章 大殺四方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184章 往事浮現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235章 逍遙大婚(一)第64章 敬德從軍(一)第63章 逍遙之怒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261章 鏡花水月第102章 過三關,得良婿(四)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76章 衆人齊聚(六)第107章 紅拂第57章 混世魔王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31章 辭別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128章 亂鬥第4章 指點明津第198章 瓦崗破,李密亡(二)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174章 瓦崗內亂(六)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180章 桀驁不馴第205章 三問逍遙王第16章 校場比武(一)第69章 鑄造師第105章 逍遙辭行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221章 殺我兄弟,殺無赦第80章 衆人齊聚(十)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90章 秦瓊封帥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159章 東和李密第205章 三問逍遙王第225章 傳國玉璽(一)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169章 瓦崗內亂(一)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45章 雄信惹禍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101章 長孫秀敏第79章 衆人齊聚(九)第177章 東征第29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28章 亂鬥第12章 少年白髮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95章 透露身份第204章 當頭棒喝第10章 歸家救母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208章 離別第4章 指點明津第250章 均田制第262章 二師兄第166章 自立爲帝(一)第99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148章 深藏不露第255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235章 逍遙大婚(一)第87章 霸王現世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30章 龍門之亂(四)第234章 加官進爵第198章 瓦崗破,李密亡(二)第208章 離別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7章 錦囊妙計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31章 辭別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301章 暗潮涌動第24章 大殺四方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184章 往事浮現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235章 逍遙大婚(一)第64章 敬德從軍(一)第63章 逍遙之怒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261章 鏡花水月第102章 過三關,得良婿(四)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76章 衆人齊聚(六)第107章 紅拂第57章 混世魔王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31章 辭別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128章 亂鬥第4章 指點明津第198章 瓦崗破,李密亡(二)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174章 瓦崗內亂(六)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180章 桀驁不馴第205章 三問逍遙王第16章 校場比武(一)第69章 鑄造師第105章 逍遙辭行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221章 殺我兄弟,殺無赦第80章 衆人齊聚(十)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90章 秦瓊封帥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159章 東和李密第205章 三問逍遙王第225章 傳國玉璽(一)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169章 瓦崗內亂(一)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45章 雄信惹禍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101章 長孫秀敏第79章 衆人齊聚(九)第177章 東征第29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28章 亂鬥第12章 少年白髮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95章 透露身份第204章 當頭棒喝第10章 歸家救母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