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當頭棒喝

李密的死只是大唐帝國邁向成功地開始,在這條悠遠且漫長的道路上,充滿着荊棘。無論前方還有多少路,需要花費多長的時間,對於李逍遙而言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既然出生在隋唐時期,一個充滿戰亂又是機遇的時代裡,任何人都有機會成爲一代名臣大將。

只不過這條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又有多少人能夠堅持下去,李逍遙望着死無全屍的李密哀傷地嘆息一聲,久久不語。他知道李密在歷史記載中有着濃厚的一筆,在歷史中李密不是死在瓦崗城內,他最後歸順於大唐,後反叛被殺,不過這對於李逍遙而言,根本就算不什麼,歷史如何記載他不管,後人評論也不需要在乎,他在乎的一件事,那就是大唐帝國真正的統一天下,成爲華夏大地新的掌權者。

李逍遙轉身吩咐士兵,低聲道:“將魏王好生安葬!”

隨後,李逍遙便瀟灑地來到了秦瓊等人面前,他誠摯地說道:“這些年,真是苦了兄弟們!逍遙是實在是有愧於你們,李密已經死了,魏國的善後工作還是需要你們幾人一起處理。畢竟,你們乃是魏軍的老面孔,由你們出面更加妥當,本王等候着衆位的好消息!”

李逍遙懷着沉重的心情快速地離開了此地,衆人目送着他的離開,李玄霸緊隨其後也離開了。直到李逍遙走了很遠,只能看着他落寞的背影時,衆人才回身處理李逍遙交代的諸多事宜。至於之前被秦瓊等人安然接過來的大臣等人,也全部投身於善後的工作中,他們都是魏國的老面孔,上下都熟悉,李逍遙又放權給他們好好地整理一番,他們全力以赴的爲李逍遙處理,盡心盡力的,此時任何人的臉上都沒有露出一絲興奮之色,望着倒地昏迷不醒的裴元慶,秦瓊等人也是無奈地搖搖頭,命人將裴元慶擡進府內休養。

李逍遙從行宮大殿之內出來,李玄霸緊隨其後,李靖也是率領着大軍收拾着殘局,他瞥見李逍遙一臉的沉悶之色,輕聲地問道:“逍遙,爲何你心情如此沉重?”

李靖是李逍遙的師兄,也是李逍遙的麾下大將,他呆滯的眼神望了一眼李靖,勉強笑了笑道:“師兄,逍遙沒事,你且放心!秦將軍他們都在行宮大殿內,你去爲他分擔一些事務,順便轉告秦將軍他們收拾好就到城門上找我,師兄,逍遙先行一步了!”

李靖皺着眉頭,點點頭,然後也是目送着李逍遙離開,李玄霸正準備前去被李靖阻攔下來,他低聲道:“逍遙這是怎麼回事,爲何如此的悶悶不樂?”唐軍大獲全勝,一個月內攻下了瓦崗寨,消滅了李密,大大的提升了唐軍的士氣,李靖非常的疑惑,於是他直接將李玄霸攔了下來。

李玄霸木訥地搖搖頭,道:“五弟是看見裴將軍狀如瘋癲的爲父報仇,直接將李密的屍首砸的死無全屍,至於原因逍遙沒有說,我也沒有問,李大哥,不說了,我要去陪着逍遙,否則以他現在的狀態,難保不會出事!”

李靖深深地望了一眼李玄霸緊隨在李逍遙的身後,他無奈地嘆息一聲,望着李逍遙的背影,喃喃自語道:“這就是戰爭,如果天下太平,誰願意南征北討,只不過生不逢時!逍遙,師傅將掌門之位傳於你,我一直不理解,現在才明白,你胸懷天下,有一個仁慈的心,可是戰場上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就算你殺別人,放過他,他也會恨你入骨。”

“作爲門主,首先就要約束自己的門人不可妄動殺戒,就算是門主都不可輕易的殺人。當初,你完全可以憑藉着自己的力量夜襲李密,你卻沒有做,放虎歸山留後患。如果那個時候,你下手直接將他殺死,只不過是舉手之勞,殃及無辜。如果那個時候李密死了,裴仁基或許就不會死了,只怪世事難料!”

“逍遙,你纔是真正的領導者,唐軍有了你的存在,纔會真正的將心合一,共創輝煌。逍遙,現在的唐軍之中少了誰都行,唯獨少不了你。師兄,希望你能夠走出內心的陰影。師傅教導我們的話,你還未曾真正的領悟透,名爲逍遙王,實際上你過得一點都不逍遙,名不副實,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該是你的擔子,你應該承擔了。”

李逍遙神情恍惚的來到了瓦崗城上,獨自一人望着前方,他不知道自己放任裴元慶踐踏李密死後的屍體是對是錯。事實上,李逍遙看似冷酷無情,逍遙自在,實際上他卻是像李靖所猜測的那樣,胸懷天下,卻無法割捨心中的善良之情,縱然李密是他的敵人,不過李逍遙卻是以一種客觀的態度去評價,他認爲李密就算死了,也該得到尊重,只不過爲了舒緩裴元慶心中的痛,就任由他隨意的踐踏,李逍遙總覺得自己這樣做不對。

因此,他纔會出手阻止裴元慶,不過他的心中真正的感概爲了一代梟雄的落幕有些惋惜,畢竟他們兩人是敵人,不可能真的做到放虎歸山。只不過當初的計劃與現在發生的事情,兩相對比,才發現有很多事情是他預料不到的,偏離了自己的計劃。

雖然李逍遙他取得了大勝,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利益,不過他心中更加惋惜的是戰爭的殘酷。縱然他之前參與鎮壓玄感之亂,不過並不是親自動手,如今是親自動手。看着一條條人命葬送在自己的手中,他覺得這些是人,不是動物,總感覺自己草菅人命。

此次大戰,李逍遙算得上是親自動手殺的人數最多的了,一時心結難以解開實屬正常。任何一位上戰場的將領或是士兵,當自己手中的武器割破敵人的喉嚨,殺死對手時,心裡都有些恐懼。李逍遙身上的殺氣只不過是錘鍊出來的,並非真的殺了很多人,不過經過今日的殺戮,使得李逍遙心境上的修爲更深一層,而且身上的氣息也變得更加成穩許多,算得上是福禍相依。

李逍遙兩眼目視着前方,喃喃自語:“既然前方的是充滿殺戮的,那就展開無形的血腥之路,凡是阻擋我的目標之人,全部都給我殺;凡是拒不投降者,也是殺無赦。今日爲了日後的和平,爲了繁榮昌盛的國家,百姓安居樂業,縱然前方還要死很多人,那就用堆積成山的屍骨作爲踏上繁榮昌盛的地基,任何人都不能阻攔大唐王朝的崛起。”

李玄霸瞥見李逍遙神情的變化,他知道風華絕對,豪氣干雲的五弟回來了,他也大大的舒了一口氣。作爲兄長的李玄霸嗜武成癡,但是對於李逍遙的命令,他是覺得服從,而且對於這個比自己的弟弟,他是非常的愛護,誰要是敢動他一根毫毛,李玄霸就會舉起錘子跟他玩命。

隨着十八路反王中實力最雄厚,兵力最多的西魏王李密的死亡,整個魏國落入唐軍的勢力範圍。無論魏軍士兵多麼的不情願,他們都都必須面對着新的掌權者,身爲一名衝鋒陷陣的士兵,他們的性命對於大局而言無關痛癢,不過對於兵力缺乏的唐軍來說他們卻是不可多得的兵力儲備。由於秦瓊等人在軍中的影響力甚大,有他們出面水到渠成;至於魏國的文臣則有魏徵等人出面,也是順風順水,而且魏國上下都被李逍遙、李玄霸震懾住,使得收服事宜異常的簡單。

李逍遙負手而立,城牆上的風輕輕地颳了起來,銀白色的頭髮隨風而搖,莊嚴肅穆地神情凝視着前方一望無際的原野,他淡然地說道:“你們來了,事情辦得如何?”他沒有轉身望向身後出現的秦瓊等人,卻已經知道秦瓊等人來了,他們全都詫異地望向了李逍遙的英姿勃發地背影,大吃一驚。

秦瓊等人遵照李逍遙的吩咐將所有的事情全部都辦妥當後,就直接來到了城門上,留下李靖一人處理軍務以及政務,其他人全部都出現在李逍遙面前。李靖將李逍遙的話帶到,然後就離開了,凡是李逍遙麾下大將,以及之前就與秦瓊是統一戰線的人,全部都來到了城門上與李逍遙會面。

他們都知道臨走前,李逍遙的心情是悶悶不樂的,尤其是他們看到李逍遙負手而立,眼睛直視着前方,準備等候着李逍遙心情好轉一點纔出聲稟明情況。當他們踏上城門那一刻,李逍遙就已經知道了,他微笑地轉身望着滿是傷痕累累的秦瓊等人,誠摯地說道:“衆位兄弟們,你們辛苦了,二哥事情如何了?”

秦瓊躬身回道:“末將與丞相等人依照少主的吩咐,全部辦妥了,至於李密末將也命人將他好生安葬。李密的殘餘勢力,以及頑強抵抗者由李將軍處理,現在的瓦崗寨上下已經成爲大唐疆土,而魏軍士兵也全部都歸順大唐,如今的唐軍兵力暴增到十幾萬人,至於一些大臣則有魏丞相等人一一說服,願意歸順大唐!”

李逍遙微微頷首,目光看向了站立在一旁的魏徵,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諫臣,就連李世民都敢罵,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當秦瓊告訴他魏徵早已歸順,他還有些不相信,直到現在真實的人出現在自己的面前時,李逍遙不得不佩服秦瓊的本事,他微笑地望着魏徵,道:“魏大人,辛苦諸位了!”

ωωω⊕ тt kдn⊕ ¢O 魏徵見李逍遙的目光一直上下打量着自己,又語出驚人地像自己道謝,受寵若驚地回道:“臣與秦將軍皆是少主的門下之人,理應爲少主着想,實在是臣等分內之事!”

李逍遙淡淡地笑了笑,然後又看着全身傷痕累累的秦瓊等人,緩慢地來到了麾下大將身邊,一一的爲他們把脈,並且屈突蓋、樑師泰、羅士信三人傷勢最嚴重,不能拖下去,於是李逍遙直接爲他們將身體內混亂的氣血,調理一下,然後爲他們祛除內傷,隨後又將秦瓊、單雄信、程咬金等人的傷勢一一穩住,不至於蔓延開來,以免落下病根。

衆人好奇地看着李逍遙快速無比的手法,經過他的診治之後,秦瓊等人感覺身上一陣輕鬆,不像之前那麼疲憊不堪,萎靡不振的,所有人都瞪大着眼睛,張大着嘴巴眼睛直挺挺的盯着李逍遙,他們面面相覷,暗想道:“難道少主也懂得醫術?”

在衆人疑惑不解地眼神之下,李逍遙停止手中的動作,擦了一下額頭的汗水,淡然地笑道:“秦二哥、徐三哥、單四哥,你們三人的傷勢只需要稍加調理就可以完全痊癒了;至於程六哥、士信、樑將軍、屈將軍,你們幾人的傷勢較重點,但是並無大礙,本王已經將你們的傷勢全部穩住了,只要到時候吃點藥就可以痊癒!”

他停了一下,目光望向了無精打采地裴元慶,唉聲嘆氣一聲:“元慶,你的外傷,本王已經將它穩住,只不過你的內傷,我也束手無策,實在是無能爲力!”李逍遙深深地看了一眼裴元慶,往日的他意氣風發,如今的裴元慶萎靡不振,一蹶不振,李逍遙沉聲道:“伯父的死,是本王的疏忽,本王實在是有愧於你!”

裴元慶見李逍遙放下身段向他親口道歉,受寵若驚地回道:“戰場上死傷在所難免,與少主無關!”他低垂着頭,苦澀地笑道:“如果我聽從二哥的命令,不擅自行動,也不會導致重傷昏迷不醒,父親也不會爲了救我纔會殞命,一切的責任只怨我!”

李逍遙無奈地搖搖頭,他知道裴元慶心中的痛。如果裴元慶能夠想得開就什麼事都沒有,李逍遙擔心的是裴元慶心中的癥結會成爲他的夢魘,到時候鬱鬱而終,事情正如李逍遙所想的那樣,裴元慶將所有的責任歸咎於自己身上,根本就無法邁出那一步。

憨傻地羅士信悄然而至,來到了裴元慶的身邊,出人意表的上來就是一拳將裴元慶擊倒在地,然後破口大罵道:“如果你是男人,就給我站起來,你現在看看自己的樣子,就像是娘們一樣!難道你忘記我們兄弟的誓言了,難道你忘記了伯父臨死前的囑託了嗎?難道你想讓伯父不能含笑九泉!”

“戰場上生死各安天命,人死不能復生,你一直這樣下去,是不是想讓伯父在九泉之下都不能瞑目?伯父的死不僅僅是你一個人的傷痛,我們做兄弟的難道就傷心嗎?可是我們知道就算再怎麼傷痛,都要振作起來,伯父臨死前曾囑咐過,讓你爲少主盡忠,跟隨在少主身邊,他放心。你這樣下去,又有何面目面對伯父呢?”

“如果真的是堂堂男子漢,就給我站起來,讓我瞧瞧不可一世的太保的雄風!”羅士信譏笑一聲,秦瓊等人想要勸阻羅士信,卻被李逍遙阻止了,衆人疑惑地望了他一眼,只見李逍遙凝重地搖搖頭,衆人方纔放下,羅士信拎着裴元慶的衣領,破口大罵道:“你是個孬種,我真的爲伯父生下你這個兒子而羞愧,你不配做他的兒子,你不配!”

裴元慶聽聞羅士信說他不配是裴仁基的兒子,目露兇光,低喝一聲:“你剛纔說什麼?有種給我再說一遍!”

“怎麼,沒有聽見?那我再說一遍!”羅士信冷笑一聲,高聲喊道:“你不配做伯父的兒子,你不配!……”

羅士信話音未落,被拎着衣領站起來的裴元慶,猛地大吼一聲道:“我不配做他的兒子,誰配?難道是你嗎?”

羅士信驕傲無比的冷笑道:“對,就是我,怎麼,有本事你將我擊倒在地,我看你就沒有這個本事!……”

裴元慶見羅士信囂張無比的神情,又聽聞他說是父親的兒子,自己不配的話,深深地刺激了裴元慶脆弱的心靈,他猛地舉起雙手直接掄起拳頭對着羅士信一拳打了過去。頓時,羅士信的臉上捱了裴元慶一記重拳,羅士信整個人都倒飛出去,臉上青了一大塊,他痛苦地捂着被裴元慶打得臉,哭笑不得看着他。

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22章 三軍會師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286章 詔回舊部第57章 混世魔王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216章 困獸猶鬥(五)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23章 宣戰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286章 詔回舊部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80章 衆人齊聚(十)第112章 相見第251章 開元通寶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190章 秦瓊封帥第81章 衆人齊聚(十一)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79章 兵臨城下第68章 六合大槍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209章 定計,攻洛陽第75章 衆人齊聚(五)第153章 太原起兵(三)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266章 開戰在即第230章 收復大涼第157章 北結突厥第232章 活捉竇建德第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02章 過三關,得良婿(四)第37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91章 獨戰羣雄(二)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7章 錦囊妙計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176章 李密稱帝第258章 神秘人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265章 甦醒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40章 一戰成名(三)第274章 以死謝罪第239章 一戰決生死第105章 少夫人第87章 霸王現世第118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23章 宣戰第33章 生死相搏第299章 師傅再現第44章 囑託第95章 透露身份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10章 歸家救母第106章 與君同行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112章 相見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104章 貪狼歸位第28章 龍門之亂(二)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116章 藥王(一)第304章 玄武門之變(三)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41章 單氏雙雄第300章 皇后駕崩第209章 定計,攻洛陽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35章 瘋魔棍法第108章 刺殺第59章 天罡三十六斧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251章 開元通寶第76章 衆人齊聚(六)第208章 離別第15章 蒞臨太原第306章 玄武門之變(五)第46章 百里追殺第6章 鬼谷傳人第30章 龍門之亂(四)第33章 生死相搏第35章 瘋魔棍法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
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22章 三軍會師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286章 詔回舊部第57章 混世魔王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216章 困獸猶鬥(五)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23章 宣戰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286章 詔回舊部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80章 衆人齊聚(十)第112章 相見第251章 開元通寶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190章 秦瓊封帥第81章 衆人齊聚(十一)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79章 兵臨城下第68章 六合大槍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209章 定計,攻洛陽第75章 衆人齊聚(五)第153章 太原起兵(三)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266章 開戰在即第230章 收復大涼第157章 北結突厥第232章 活捉竇建德第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02章 過三關,得良婿(四)第37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91章 獨戰羣雄(二)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7章 錦囊妙計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176章 李密稱帝第258章 神秘人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265章 甦醒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40章 一戰成名(三)第274章 以死謝罪第239章 一戰決生死第105章 少夫人第87章 霸王現世第118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23章 宣戰第33章 生死相搏第299章 師傅再現第44章 囑託第95章 透露身份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10章 歸家救母第106章 與君同行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112章 相見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104章 貪狼歸位第28章 龍門之亂(二)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116章 藥王(一)第304章 玄武門之變(三)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41章 單氏雙雄第300章 皇后駕崩第209章 定計,攻洛陽第244章 一統中原(四)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35章 瘋魔棍法第108章 刺殺第59章 天罡三十六斧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251章 開元通寶第76章 衆人齊聚(六)第208章 離別第15章 蒞臨太原第306章 玄武門之變(五)第46章 百里追殺第6章 鬼谷傳人第30章 龍門之亂(四)第33章 生死相搏第35章 瘋魔棍法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