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泰山比武(一)

李逍遙望着尉遲恭揹着行李離開了呆着十幾年的地方,朝着自己的夢想追去,喃喃細語道:“他日你們定會名震天下,未來你們的舞臺將會更加的大,相信你們走得會更加的遠!”轉過身迎着伍天賜詫異地目光,他笑了笑,“我們也走吧!”

“少主,這次我們又去哪裡?”伍天賜再次詢問道,他都不記得了自己說了多少遍這樣的話,可是他真的猜不透李逍遙心裡到底想什麼。

“我的計劃正在實施中,一切就看他們了。但是我們必須要去另外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李逍遙一邊走着一邊笑道,他知道伍天賜不甘心。幾乎跟在他身邊的所有人全都出去執行他計劃中的一部分,唯有伍天賜一人一直留在他的身邊隨他走遍天下。

“驚天動地的大事?什麼事啊,少主!”伍天賜興奮地大喊道,兩眼瞪的大大的,忘記了之前的抱怨,滿臉的興奮。

“很簡單,就是遊山玩水!哈哈!……”李逍遙哈哈大笑道,伍天賜一聽是遊山玩水立即萎靡不振,李逍遙卻是放肆的大笑,“五哥,你是不是覺得陪我遊山玩水,很無趣?或者說是覺得我沒有讓你出去執行任務而沮喪呢?”

“之前我與你說過原因,其實衆多兄弟當中我只留下你一人在我身邊陪我遊山玩水,說來很簡單!論武藝你不亞於任何人,論智謀也不輸於他人,但是你癡愛武藝,往往在戰場上得不償失,要有卓遠的大局觀,否則將會戰死沙場!”

“再說有的人日後相見卻不相識,你作爲他們共同認識的人相當於我的命令,但是需要有足夠的實力才能去執行任務。伍大哥被派往太原,執行的乃是機密任務,除了我們兩人知道之外還有我四哥知道,而且他也參與其中。”

“今日我便將這個秘密告訴你,伍大哥乃是去培養一批能夠獨擋一面的將士,不懼任何危險,只忠於我命令的死士,每人的武功均不在你們幾兄弟之下,且擁有獨自作戰的能力。現在在大隋境內,四哥李玄霸乃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可是放眼整個大地上,他的武力還是有所欠缺。因爲,我的理想不僅僅是逐鹿中原,我要遠征突厥、琉球等,必須要有足夠強大的武力集團。伍大哥所在的組織正是以我名字命名的‘曉’,他們將是日後我南征北戰與各個反隋勢力相抗衡的中堅力量。”

“但是擁有這麼一個武裝組織,還是遠遠不夠。戰爭並不是靠誰的力量強大,誰的人數多就可以取勝,必須要能團結所有人的力量擰成一股繩才行。還需要有強大的情報網,滲透任何地方,只要想知道敵人的一舉一動,而這個情報組織便是需要由你來統領,可是要想成爲這個情報組織的首領必須熟悉國內的風土人情,看似在遊山玩水,實則是在打探天下大勢,爲日後揭竿而起做好充足的準備。”

“屬下多謝少主的賞識!我定當竭盡所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伍天賜躬身誠摯地說道,他以爲自己在李逍遙的心目中的份量不夠,得不到他的賞識,沒想到自己的一點小心思早就李逍遙看穿了。現在他明白少主並非故意的讓他留下來,而是重點培養自己。

“現在明白了爲何我讓你留下來,不願意委派你執行任務,只是時機未到,一旦時機到了那將是你發揮能力的時候!”李逍遙平淡的說道,又瞥了一眼他,笑了笑,“現在我們出去遊山玩水吧!”

伍天賜緊隨在李逍遙的身後,竟然決定遊山玩水,首選便是山東泰山,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天地萬物之祖盤古氏死後,頭部化作東嶽泰山。後世想要去泰山遊玩還得花費許多錢,今天有此機會不如好好地領略一下‘會當凌絕頂’的感受。

泰山突兀而立於華北大平原東側的齊魯古國,東臨浩波無涯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縱覽東部沿海廣大區域,泰山踞高臨下、凌駕於齊魯丘羣之上,真正成了茫茫原野上的“東天一柱“。

泰山周圍氣候溫潤,土地肥沃,成爲古人類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帶及古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幾千年來。這裡一直是東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如果我們把風景自然美的形象特徵概括爲雄、奇、險、秀、幽、奧、曠的話,那麼泰山除了從總體上和宏觀上具有雄偉的特徵外,還在雄中蘊含着奇、險、秀、幽、奧、曠等美的形象。

山下的泰安城,也是因爲古帝王封禪祭祀、百姓朝山進香和遊覽觀光發展而成。岱廟是泰安城中軸線上的主體,這條中軸線從泰安南門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後與登山盤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與城不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築空間序列上形成一體,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動的程序次第展開,貫穿着一種由“人境“至“仙境“的過渡階段。

泰山風景區內,有山峰156座,崖嶺138座,名洞72處,奇石72塊,溪谷130條,瀑潭64處,名泉72眼,古樹名木萬餘株,寺廟58座,古遺址128處,碑碣1239塊,摩崖刻石1277處。主要分佈在岱陽、岱頂、岱陰及靈巖。

泰山是一座天然的歷史、藝術博物館,僅在泰山的中軸線上就現存有各種石刻1800餘處,有的爲帝王親制,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辭優美,書體高雅,製作精巧。分爲摩崖石刻和碑刻,上自嬴秦,下迄當代,代代相繼,佳作紛呈,成爲登山途中的一道絢麗的風景線。泰山岱廟天貺殿同北京的太和殿、曲阜大成殿並稱爲中國三大宮殿。在靈巖寺還有40尊宋代的羅漢塑像,造型突出個性,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精湛的雕塑技藝和藝術表現力。

李逍遙望着巍峨的山峰,心中深深地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情不自禁地想道:“人間靈應無雙境,天下巍峨第一山。“他與伍天賜整整花費了半個月時間,才把泰山遊玩個遍,呼吸着山林中清晰地空氣,使得他心中前所未有的寧靜與舒心。

伍天賜當初以爲李逍遙遊山玩水只不過是隨意地玩一下就好了,沒想到李逍遙居然花了半個月時間整座巍峨的泰山每一處都留下他的腳印。之前他只是聽說泰山的巍峨與名氣,卻未曾有機會登山一遊,今日與李逍遙一起遊玩才發現,泰山實在是太大了。

無論是山林間密密麻麻的蒼天大樹,亦或是雲霧繚繞的山頂猶如仙境一般如夢似幻。清晨迎接着朝陽第一縷陽光,目睹太陽從重重疊疊的雲海邊緣悄悄地爬了上來,露出小女兒般的嬌羞姿態;晌午仰望天空熾熱的陽光直射山頂,哪怕是躲藏在大殿內都能感受到氣候的炎熱,只能隱藏在密密麻麻的叢林裡,利用厚實且狹窄的樹葉遮擋住陽光;傍晚,坐在山頂處的石凳上,前方一覽無餘,陽光不再炎熱,她將自己的熱量全部散發出去,現在她只想休息一下,可是她卻不捨得與旁邊的霞雲打着招呼,使得半邊天都染成紅色,他們也不捨得太陽離開,向她傾訴着自己的無奈與不捨。

晚上擡頭仰望星空,滿天星辰一閃一閃的,向他們兩人打招呼,唯有李逍遙認真地觀賞着天空中的夜象,不停地推演着。伍天賜看着近在咫尺的一輪明月,爲黑暗的天空點綴着一絲光亮使得他從來沒有見過月亮如此的美麗,彷彿就在自己的眼前。

半個月時間下來,伍天賜的心境提高了不少,不再以前那樣性急,坐立不安,他的大腦感受着寧靜的夜晚,沒有喧鬧的人羣以及紛擾的戰亂,讓他認真地思考着自己的人生。李逍遙靜靜地觀察着伍天賜的變化,暗自稱讚地點點頭。

當天晚上,李逍遙與伍天賜決定下山。因爲他們已經將整座泰山該去的地方基本上都走到了,而且每到一處,李逍遙都會自己的觀察着它的風水佈局,並且認認真真的,毫不馬虎。伍天賜不懂風水,也不懂得觀察什麼,他唯一的感受就是每到一個新的景點,他的心境想法都不是一樣的。

“五哥,明日你我下山吧!”李逍遙微笑地瞥了一眼伍天賜,笑着說道,“這些時日我相信你也收穫不少,今日便好好地感悟一下吧!”

“是,少主!”伍天賜打坐閉上眼睛,他仔細地領悟着這些時日的感受。

次日清晨,李逍遙便帶領着伍天賜,兩人一起從山頂朝着山下走去,途徑‘五大夫松’,目不轉睛的看着以爲白衣男子在大松樹下練武,而且練習的乃是一種舉世聞名的槍法。

伍天賜皺眉緊鎖着凝望着白衣男子,疑惑道:“少主,此人所使的槍法與我練習的‘六合槍’有些類似,而且看他模樣年紀與四哥差不多,不知此人是誰,練習的又是何種槍法呢?”

“他練習的乃是姜家槍法!”李逍遙皺眉緊鎖道,目不轉睛的看着白衣男子,“原來是他啊!”

“姜家槍法?那是什麼,跟我練習的‘六合槍法’誰比較厲害呢?”伍天賜輕聲詢問道,他覺得那名男子所使用的槍法,是他從未見過,而且威力十分強大。

“姜家槍法乃是始創於漢末三國年間,最有名的代表就是神槍姜維姜伯約,有傳說是諸葛孔明傳給姜維的。姜維曾經憑一手出神入化的姜家槍和三國時期槍法第一的常山趙子龍打成平手,而且令趙雲暗自讚歎。三國後期姜維可稱是公認的天下第一!可惜姜家槍一直是傳男不傳女,又因爲姜維家規不許後代入朝當官,因此真正會姜家槍法的甚少。”

“姜家槍,自成一家。根據傳言所說,其槍法由簡至繁共分爲六套,三百七十多個動作招式。每套均有起、收勢,既可單套演練,又可六套一氣呵成演練。它不但具備了一般槍術的攻防特點,而且又講究鋒把互用,陰陽把並施,把法變換於無形、攻守兼備、穿梭似電、忽上忽下、變化莫測。槍法有:劈、崩、貫、掃、雲、蓋、戳、撥、穿、撩、架、攔、拿、扎及舞花等。演練時講究身械合一、步法靈活多變、快慢相間、便把於無形。”

“姜家槍法的主要招式有:梅花落地、燕子三抄水、力殺四門、回馬槍、獨龍取水、太公釣魚、鷂子翻身等。”李逍遙詳細地道出姜家槍法的來龍去脈,又在心裡加了幾句話,“槍分五家,分別是趙家槍、姜家槍、羅家槍、高家槍、楊家槍,而羅藝的槍法乃是姜家傳,形成獨立的體系,自成一家槍法。”

“看樣子姜家槍法與我練習的槍法頗有相似之處!”伍天賜若有所思道,神色複雜的望了一眼白衣男子,然後又堅定地看着他,“請問閣下能否與我比試一番?”

白衣男子收住招式,威風凜凜的站在松樹之下,猶如一位江湖少俠行走江湖,威武不凡。他疑惑的看着伍天賜,就連李逍遙都狐疑的看着他,不知道伍天賜到底想幹什麼。

第158章 俯首稱臣第63章 逍遙之怒第261章 鏡花水月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130章 逍遙回府(二)第99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81章 衆人齊聚(十一)第304章 玄武門之變(三)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120章 往事如煙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68章 六合大槍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190章 獨戰羣雄(一)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22章 三軍會師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248章 走馬上任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94章 進退兩難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184章 玄霸秒勝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245章 出人意料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68章 六合大槍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219章 困獸猶鬥(八)第74章 衆人齊聚(四)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174章 瓦崗內亂(六)第156章 太原起兵(六)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108章 刺殺第292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262章 二師兄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112章 相見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10章 歸家救母第112章 相見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263章 袁天罡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37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04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205章 三問逍遙王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20章 玄感反隋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2章 取名李曉第128章 亂鬥第276章 威震四海,八方朝賀第69章 鑄造師第272章 兵分六路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111章 義結金蘭第103章 李代桃僵第248章 走馬上任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258章 神秘人第265章 甦醒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174章 瓦崗內亂(六)第40章 一戰成名(三)第32章 歷城傳藝第36章 結拜第278章 護犢之心第197章 瓦崗破,李密亡(一)第102章 過三關,得良婿(四)第79章 衆人齊聚(九)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129章 逍遙回府(一)第241章 一統中原(一)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302章 玄武門之變(一)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44章 囑託第262章 二師兄第153章 太原起兵(三)第5章 拜入名門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61章 鐵匠借錢第211章 篡位自立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261章 鏡花水月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47章 福禍相依第47章 福禍相依第32章 歷城傳藝第270章 宣戰第266章 開戰在即第3章 巧得金錘
第158章 俯首稱臣第63章 逍遙之怒第261章 鏡花水月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130章 逍遙回府(二)第99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81章 衆人齊聚(十一)第304章 玄武門之變(三)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120章 往事如煙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68章 六合大槍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190章 獨戰羣雄(一)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22章 三軍會師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248章 走馬上任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94章 進退兩難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184章 玄霸秒勝第134章 曉之行動(二)第245章 出人意料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68章 六合大槍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219章 困獸猶鬥(八)第74章 衆人齊聚(四)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174章 瓦崗內亂(六)第156章 太原起兵(六)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108章 刺殺第292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262章 二師兄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112章 相見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10章 歸家救母第112章 相見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263章 袁天罡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37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04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205章 三問逍遙王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20章 玄感反隋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2章 取名李曉第128章 亂鬥第276章 威震四海,八方朝賀第69章 鑄造師第272章 兵分六路第224章 兄弟齊心(二)第111章 義結金蘭第103章 李代桃僵第248章 走馬上任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258章 神秘人第265章 甦醒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174章 瓦崗內亂(六)第40章 一戰成名(三)第32章 歷城傳藝第36章 結拜第278章 護犢之心第197章 瓦崗破,李密亡(一)第102章 過三關,得良婿(四)第79章 衆人齊聚(九)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129章 逍遙回府(一)第241章 一統中原(一)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302章 玄武門之變(一)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44章 囑託第262章 二師兄第153章 太原起兵(三)第5章 拜入名門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61章 鐵匠借錢第211章 篡位自立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261章 鏡花水月第214章 困獸猶鬥(四)第47章 福禍相依第47章 福禍相依第32章 歷城傳藝第270章 宣戰第266章 開戰在即第3章 巧得金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