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世道在爭

慶忌在酒宴上不斷拐彎抹腳地向陽虎試探季孫意如真正的目的,但陽虎在官場縱橫多年,經驗豈是他一個少年公子再加一個劇組場務的綜合體就能比得過的,陽虎不想說的,休想問得出隻字片語。

其實季孫意如和陽虎倒是真心想促成魯國出兵的,原因並非爲了什麼天下大義,也不是想要奇貨可居,而是出於魯國內部鬥爭的需要。

三桓分魯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兩百多年,兩百多年來,三桓世家爲了權力明爭暗鬥,同時他們又要聯手對付想要集中權力的魯君,打擊新崛起的其他貴族,在這種局面下,三桓之間漸漸形成了一種默契:互相拆臺,互相扶持。

三桓之中,任何一家勢力太大時,其餘兩家就會聯起手來削弱他的勢力。任何一家過於衰弱,有被君主剷除或被其他新興貴族取代時,其餘兩家就聯手支持他,形成了一種亦仇亦友的畸形關係。

現如今季孫氏控制了魯國一半的軍隊,正漸漸走向一家獨大的局面,這引起了其他兩家的不安,他們便開始拆季孫意如的臺,千方百計地削弱季氏的權力。面對這種局面,季孫意如既沒有和他們徹底決裂的勇氣,又不肯放棄已經獲得的權力,以致焦頭爛額、一籌莫展。

恰在此時,慶忌逃到了魯國,陽虎被他的消息觸發了靈機,於是立即規勸季孫意如出兵幫助慶忌,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發動對外戰爭,解決國內矛盾,在戰爭中利用執政的優勢地位逐漸把兵權財權都抓過來。

叔孫、孟孫兩家家主並非白癡,這個意向一提出來,他們就猜到了公孫意如的真正目的,因此竭力反對,意見始終難以統一,這正是慶忌被攔在漆城的原因。公孫意如見其餘兩家反應激烈,便打了退堂鼓,陽虎一見不妙,只好退而求其次,勸他不管如何先把慶忌接進曲阜,至於能否利用他不妨見機行事,季孫意如思忖再三,點頭應允。

陽虎如此熱衷集權於季氏,其實也有他的目的。陽虎如今權柄雖重,可他仍是季氏家奴,卑微的身份是無法改變的,他想掙個出身,唯有建立武功,而魯國權力三分,他抱負再大又能如何?

因此,陽度絞盡腦汁想幫助季孫意如一統三桓之權,從而成就自己的一番大業。可惜季孫意如野心有餘,霸氣不足,始終不敢與叔、孟兩氏決裂,陽虎無奈,只好走一步是一步,先把慶忌弄進曲阜再說。他一見面便說出三桓的分岐,也是希望慶忌能夠了解一些情況,慶忌如果有辦法說動叔、孟兩氏,自然皆大歡喜。

慶忌見旁敲側擊問不出什麼來,似乎耐心漸漸消磨殆盡,他忽然把酒杯一頓,憤憤然地道:“魯國如今也只有季孫執政和陽虎大人還算是一方豪傑,叔孫、孟孫兩位家主只知守成,毫無建樹,嘿,什麼相忍爲國,忍到軟弱可欺麼?簡直連蠢婦都不如。”

陽虎啞然失笑:“老成持重未必便是壞事吧?”

慶忌藉着三分酒意大發牢騷:“相幫慶忌難道於魯國就沒有好處嗎?魯國北有強齊,處境堪憂。如今姬光在位,此人野心勃勃,一旦坐穩王位,西伐楚、南征越、北討魯,那是必然而然的事情。慶忌若得魯國之助奪回王位,魯國與我便有莫大恩惠,到那時,魯吳一家,睦鄰友好,成爲兄弟之邦,齊國還敢再打魯國的主意嗎。叔孫、孟孫兩位家主只看眼前,不思長遠,如此鼠目寸光,難道不是婦人之見嗎?”

陽虎笑吟吟地道:“公子醉了,用兵乃國之大事,自然要慎之又慎,闔閭現在擁有整個吳國,公子卻只有艾城一地,實力相差太過懸殊。魯國與吳接壤,一旦用兵,魯國首當其衝,試問怎能不加慎重。魯國這麼多年來不動干戈,難道不是相忍爲國、王道之治的結果嗎。”

“哈!這種自欺欺人的話陽虎大人自己信嗎?”

慶忌大笑:“如果魯軍不堪一擊,那時魯國再如何相忍,再如何大談仁義之道、再怎麼有君子之風,試問諸侯會放過魯國這塊肥肉嗎?魯國這麼多年來平安無事,還不是因爲有武力做後盾。

可是,不思進取,不能壯大自己,不能在魯國周圍營造出對它有利的局面,這種安寧能維持多久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季孫執政不會連這一點都想不到吧?”

陽虎的目光微微閃爍着:“那麼,以公子之見,我們魯國行周禮、施王道,反而是自求取死之道了?”

慶忌叉了一塊汁水淋漓的鹿肉大啖,冷笑道:“難道不是?這個天下,小至一家、大至一國,什麼事都是要爭的。不爭的人,早晚必成虎狼腹中的食物。只有能爭、肯爭、會爭的人,纔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成爲人上人。

陽虎大人若不爭,會有今日的榮華權貴嗎?姬光若不爭,會得到吳王之位嗎?慶忌若是不爭,今日還能活着與大人在此飲酒嗎?叔孫、孟孫兩位大人瞻前顧後,能成甚麼大事?依慶忌看來,這個天下,誰的拳頭大,誰就能當家做主!亂世中,霸道纔是王道!弱肉強食,強者得生,這世界,自開天闢地到今天,從來就是一個大爭之世!”

陽虎是魯國的鷹派人物,正是武力至上的信奉者,聽到‘酒醉’之後的慶忌說出了這番心裡話,不禁拍案叫好,朗聲大笑道:“公子這番話深合我心。來,咱們就爲了這一個‘爭’字,滿飲此杯!”

兩人舉杯痛飲,就在這時,遠處一聲長笑,展獲的聲音遙遙傳了進來:“慶忌公子,失禮失禮,展某回來了。”

陽虎嘴角一曬,臉色頓時便沉了下來,慶忌窺見不覺心中一動:“魯國三桓之間固然是勾心鬥角,季孫氏重用的這幾個心腹麼……看來也不合睦呀。”

PS:鮮花快追上磚頭了,哈哈哈……

第12章 雙姝第221章 勾踐使者第125章 孔丘請纓第108章 接着忽悠第45章 季孫詢計第188章 那處戰火第28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15章 亂局紛紜第202章 聲東擊西第198章 小試身手第28章 反客第24章 密議第186章 天下洶洶第261章 佳人有約第233章 延陵季子第52章 有女搖光第65章 威哉公子軍第110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129章 招兵買馬第188章 那處戰火第2章 死而復生第226章 謀劃吞吳第273章 天生倔強第260章 人倫之常第182章 狹路相逢第38章 你來我走第285章 越國攻略第155章 喜納兵聖第265章 古不如今第100章 壯士!第25章 詭譎第168章 險象環生第271章 秦女季嬴第102章 歸來第2章 死而復生第180章 引火燒身第212章 各自爲王第232章 攜美歸來第50章 永恆話題第27章 異心第140章 夜訪香閨第84章 假戲真情第132章 野塘無人時第43 知禮堂第234章 兵臨城下.第236章 入主吳宮第147章 大計得售第230章 一線生機第248章 圖謀天下第75章 少婦遐思第238章 盤點家底.第67章 山雨欲來第60章 夜探叔孫第176章 重返艾城第130章 新君之爭第265章 古不如今第260章 人倫之常第219章 孫武中計第179章 交易第253章 訓妻第94章 月下第263章 弄假成真第224章 死生一線第160章 鴻飛冥冥第59章 荒唐一夜第208章 造勢第97章 殺出重圍第36章 豈有此理第192章 交鋒第198章 小試身手第50章 永恆話題第16章 家國一理第285章 越國攻略第134章 尋春誤入桃源境第18章 對舞第150章 明瞭第121章 綺思滿懷第38章 你來我走第66章 釜底抽薪第238章 盤點家底.第261章 佳人有約第101章 一代奸雄第88章 慷慨男兒第95章 烏雲壓城人未覺第125章 孔丘請纓第141章 明月何灼灼第170章 決定第234章 兵臨城下.第200章 鴻飛冥冥第108章 接着忽悠第205章 斷其手足第137章 馨香盈懷袖第207章 乘勝逐之第45章 季孫詢計第209章 家國兩難第248章 圖謀天下第213章 東夷使者第3章 運籌牛車之上第84章 假戲真情第12章 雙姝
第12章 雙姝第221章 勾踐使者第125章 孔丘請纓第108章 接着忽悠第45章 季孫詢計第188章 那處戰火第28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15章 亂局紛紜第202章 聲東擊西第198章 小試身手第28章 反客第24章 密議第186章 天下洶洶第261章 佳人有約第233章 延陵季子第52章 有女搖光第65章 威哉公子軍第110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129章 招兵買馬第188章 那處戰火第2章 死而復生第226章 謀劃吞吳第273章 天生倔強第260章 人倫之常第182章 狹路相逢第38章 你來我走第285章 越國攻略第155章 喜納兵聖第265章 古不如今第100章 壯士!第25章 詭譎第168章 險象環生第271章 秦女季嬴第102章 歸來第2章 死而復生第180章 引火燒身第212章 各自爲王第232章 攜美歸來第50章 永恆話題第27章 異心第140章 夜訪香閨第84章 假戲真情第132章 野塘無人時第43 知禮堂第234章 兵臨城下.第236章 入主吳宮第147章 大計得售第230章 一線生機第248章 圖謀天下第75章 少婦遐思第238章 盤點家底.第67章 山雨欲來第60章 夜探叔孫第176章 重返艾城第130章 新君之爭第265章 古不如今第260章 人倫之常第219章 孫武中計第179章 交易第253章 訓妻第94章 月下第263章 弄假成真第224章 死生一線第160章 鴻飛冥冥第59章 荒唐一夜第208章 造勢第97章 殺出重圍第36章 豈有此理第192章 交鋒第198章 小試身手第50章 永恆話題第16章 家國一理第285章 越國攻略第134章 尋春誤入桃源境第18章 對舞第150章 明瞭第121章 綺思滿懷第38章 你來我走第66章 釜底抽薪第238章 盤點家底.第261章 佳人有約第101章 一代奸雄第88章 慷慨男兒第95章 烏雲壓城人未覺第125章 孔丘請纓第141章 明月何灼灼第170章 決定第234章 兵臨城下.第200章 鴻飛冥冥第108章 接着忽悠第205章 斷其手足第137章 馨香盈懷袖第207章 乘勝逐之第45章 季孫詢計第209章 家國兩難第248章 圖謀天下第213章 東夷使者第3章 運籌牛車之上第84章 假戲真情第12章 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