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

夜幕降臨,一天的進攻已經過去,光軍的貼軍們穿着醒目的白色衣服走來走去,清理城下陣亡戰士的遺體,也古和高俊在這方面有君子協定,雙方都不會射殺對方收羅屍體的人。

勇敢的士兵們喘着粗氣,終於從戰場上撤下來,他們殺得雙眼血紅,眼睛中帶有一點空洞,似乎看不到確確實實的敵人在自己面前讓他們感到緊張。

晚飯很豐盛,參加過戰鬥的軍隊都能吃到肉,酒卻非常非常少,規定是有需求的士兵可以申請在睡前飲用兩錢,幫助他們快速鬆弛神經。

但神經是鬆弛不了的,士兵們萬萬想不到,在經歷完戰鬥之後,他們居然還要被問起具體的戰場細節,把每一名戰友是怎麼犧牲的都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一共參考。

如果這項工作是軍法隊負責的話,士兵們一定都怕的發抖,如果是押官們負責的話,大家一定會抗議,以爲這是上級不信任他們,但是現在具體負責記錄這個的卻是人人都敬重的教員隊,是那些教大家讀書識字的人,這讓所有人都摸不到頭腦了。

這份統計數字是高俊要求的,原因無他,他準備發動新的大戰役了,事前要做另一方面的準備。

這一天的戰鬥和前幾日相似,光軍凌厲的攻勢確實讓對手壓力倍增,但是城內堅強的守衛也讓光軍無可奈何,很多勇敢的戰士還沒有衝到敵人面前就被白白損耗了。

通過這幾日的估算,單個突破點的攻勢雙方的交換比大概是1:2左右,光軍吃虧,目前中都城內敵軍總數大約十萬以上,這樣交換比的作戰肯定不能持續下去。因此,高俊在策劃一場更加全面的進攻,把所有的部隊都拉出來,在所有的方向上一起猛攻,好好看看合撒爾也古父子倆到底有多少手段。

說白了,極限施壓,就不怕你不出差錯,沒有人比高俊更懂攻堅。

人手是絕對不缺的,攻克中都作爲整場北伐戰役中最宏大的終章,高俊也集中了最多的軍隊,目前,三大主力都已經在中都城下會師,除去外圍警戒的兵力之外,高俊足足能拉出22萬人來攻城。缺的不是人,是器械和準備。

所以,儘管夜已深,但是工程的籌備工作還在緊張繼續,各類攻城器械還在緊張打造之中。

這方面高俊不得不感謝樓升,雲梯和鵝車上有一些部件往往要提前數年開始準備,木材要經過長久的處理才能使用。

高俊只是向樓升提到過應該擬定大綱,根據光軍解放的時間表提前準備,沒有想到樓升把這話記的很緊,提前幾年就已經開始做工程器械籌備工作,才使得今日光軍不至於手忙腳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樓升的行動直接幫助了胡光祖。

而另一種準備更關鍵,也正是高俊要求統計參與攻城戰鬥士兵傷亡分類的真正原因。

在營地的另一處,已經是深夜了,但是校場上卻點着火把,數以百計的士兵聚集在這裡,根據軍官的指令不斷變換隊形,被火把映照着的校場中央居然豎立着中都城牆的一段模型,總長度約計三百米。

這就是高俊的計劃,通過數學統計工具確認軍兵在攻城戰中傷亡的原因,針對性的增加保護,改變隊形的密度,以及每輪進攻軍兵的人數,改良工程器械的造型以減少傷亡。

這一段中都城牆模型本來是高俊按照他在各類影視劇和宣傳節目裡看到的特種部隊訓練場面想象出來的,想讓自己手下的士兵們練練如何去攀爬中都的城牆。不過不久後,他才沮喪的發現,練兵這事還是要講究科學,靠影視劇抄幾個時髦方法是什麼用都沒有的,與其在這練,根本就沒有用的爬梯子,倒不如讓士兵們繼續好好的練體能,再不然就歇着保存體力。

所以,這座城牆的模型未能發揮其本來作用,但不代表不能進行另外一些實驗,眼下光軍正在這裡用實驗手段確認戰場寬度。

戰場是有一定容納寬度的,這是軍事上的常識,如果把部隊排的過於緊密,很有可能反而造成更大殺傷。

古典戰場的寬度究竟如何,這幾年通過無數次的野戰,高俊自己也有一些心得,但是光軍以前從來沒有進行過超大規模的攻城戰,因此在這方面還是一方空白,直到要對中都城實施一次極限施壓的時候,高俊才意識到,在之前光軍甚至沒有進行過這方面的討論,眼下只能從頭開始。

有一線戰兵的戰場經驗,工程人員們開始着手改造工程器械,並且重新討論進攻分隊的密度,並改良作戰時的流程,就連盾牌也重新設計過,原本的叉腰大盾被證明除了好看之外一無是處,光軍正在考慮使用鳶尾盾。

負責這項工作的是高俊一向青眼有加的數學大師李冶,雖然李冶的造詣主要集中在幾何學上面,但是做些統計也不算難,而具體參與實驗的軍隊則來源於近衛師直屬步兵營,對外代號717部隊。

這支部隊的起源也有些典故,考慮到師一級作戰單位要統籌整個戰場,經常需要一支精幹的小隊來執行特殊任務,所以北伐前,高俊同意建立師部直屬步兵都。

這一百名士兵都從步兵中挑選相對精幹,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組成,並且在政治上要絕對過關,這樣一支精幹的百人小部隊足以滿足大部分師帥湊人手的要求。在軍事交通都成立之前,這些人往往要承擔前後方引路的工作;有時要負責清除敵軍間諜或者是突襲破壞的敵軍精銳小隊,通訊兵人手不足的時候要協助通信兵們,更多的時候是配合軍法隊行動,執行維持軍紀,圍堵逃兵潰兵的任務。

近衛師自然也組建了這麼一個步兵都,而且因爲高俊本人的特殊性,近衛師的步兵都要安排得尤其精銳才行。該都由原近衛師少年軍校改編而成,主要軍官都是少年軍校的畢業生。而士兵也大多來自於老根據地,兵役檢測屬於甲種的優質兵員。

隨着高俊個人需要,步兵都的規模因之也擴大。最終,漳河戰役結束後,高俊簽署命令,組建近衛師直屬步兵營,而改編部隊正是李驍奇所在的部隊。

他有心讓李驍奇來當這個步兵營統制,但是後者卻表示自己更願意呆在一線部隊裡,無奈之下,高俊改簽原有命令,依舊讓李驍奇的步兵營改編爲直屬步兵營,但李驍奇另有任用,擔任第39步兵營副統制兼旗指揮。

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尾聲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十章 四邊擾(下)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十九章 匯(上)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五章 工廠(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尾聲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九章 劫(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十五章 金鞭溪突圍戰(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二十章 狼(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尾聲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八章 願(下)第二十章 匯(下)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
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尾聲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十章 四邊擾(下)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十九章 匯(上)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五章 工廠(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尾聲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九章 劫(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十五章 金鞭溪突圍戰(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二十章 狼(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尾聲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八章 願(下)第二十章 匯(下)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