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

撤退是個很複雜的活計,太平軍總部立刻又忙活起來,此前本來就有預案,按照現在的情況略加修改之後,一個完整的撤退計劃被提了出來。

各部分到後退,最終的目標是沂水、莒縣、磨旗山一帶,阻止蒙軍的進一步進攻,並相機決定是反擊還是繼續後撤,與此同時要聯絡北線,讓完顏合達留下足夠兵力鎮守益都之後,率領剩餘人馬退入魯山和方山,並且鎮守濰州,防止蒙軍從北路實現突破。

沐白和齊昭也應該率領人馬,堅守泰安州各處,泰安是山東高昂的頭,不丟掉這裡,剩下的地方也都還有辦法。

剛剛從東海島搬運過來的糧食全部從日照港再次裝船,這次直接送到膠州灣內的膠西縣。

當地百姓知道太平軍又要撤退之後,悲痛的心情是難以言表的,老人們抓住軍兵的手,質問他們爲什麼要將自己丟給蒙古人。

高俊是偷偷出發的,儘管他已經在邸報上寫了文章,並且在大會上要擔負責任,但他也實在無法忍受這種場景。

軍兵們臨走前在村莊和城鎮都張貼了佈告,告訴百姓們,太平軍只是暫時離開沂山,敵軍一定會受到嚴懲,太平軍會打回來的。

各地幹部們依舊把百姓帶到各處山寨裡面,但這次他們可顯得有些心氣不足,一年之內兩次入寨堅壁清野,無論多麼堅強的百姓都抵不住。

太平軍的撤退是及時的,蒙古人的動作比高俊想象的還要快,他們哪怕再晚走半天,都要被鐵木真鐮刀的刀尖所直接割掉。

猛力揮出一記勾拳,卻打了一個空,鐵木真又喜又憂,喜的是高俊放棄了沂山前線,他的實力又大大縮水了一步,看樣子軍力虛弱。但是,敵軍集中在沂山前線固守的時候沒能全殲其主力,讓這羣人又跑回了他們的內線根據地中,以後想要找到敵軍主力並殲滅之,更是難上加難。

儘管如此,蒙軍還是迅速發動追擊,沂蒙山的山路也擋不住天之驕子的鐵蹄,他們分道搜尋正在撤退中的太平軍,並且與之交戰。

太平軍分路東撤,向泰安州、蒙山、莒縣等方向移動,各路部隊時不時的會遇到蒙古的追擊人馬,雙方爆發激戰,有不少太平軍在撤退途中被敵軍打敗,甚至於人馬潰散。

鐵木真從南線發動進攻的時候,也在注意探聽北線的消息,然而遺憾的是,由於濟南一帶民變實在太多,蒙古人始終不能抽出兵力來對抗金軍各部,而完顏合達也聽從了高俊的命令,留下精銳部隊堅守益都府,而本人率領主力退入魯山、方山之中,蒙古人包圍益都府就要牽扯很大一部分兵力,已經無力繼續向前進攻。

但是義軍的處境也不好過,蒙古人多路絞殺。他們本來想向南挺進與太平軍匯合,但是卻在小清河一帶連戰連敗,損失上千。安仁鎮一戰,數萬義軍被蒙古騎兵一戰沖垮,損失巨大。

無奈之下,趙永只能取消原定計劃,與田匡商議之後,轉而率軍北上,準備突入到河北境內,與蒙古人再戰一場。

在德州,義軍數路大軍分道北上,與留守的蒙古軍隊展開激戰,東路軍、西路軍先後被蒙軍擊潰,殘兵敗將滿山遍野,只有田匡與趙永親自指揮的中路軍終於排除萬難,擊退了正面的蒙古軍隊,率軍涌入觀州一帶,在河北繼續堅持抗戰。

高俊率領主力人馬剛剛到達莒縣與何志也會和,就得知身後已經出現了蒙古騎兵,他們剛剛在沂南一帶打垮了原本也要向這裡靠攏的唐太平部。

“從沂南縣翻過一座山頭就能到達莒縣,這可怎麼辦?”部將們吃了一驚,趕緊派人去探查敵軍的人數。

“這是由察合臺所帶隊的蒙古人,粗略數一下,前軍就有近三千人之多,後面應該還有軍馬。”龔成親自帶人去探查,得到了一個非常不好的結果,目前敵軍還在對唐太平不窮追不捨,而唐太平大概害怕主力部隊暴露,不敢往高俊這裡靠攏,而是率軍北逃。

“唐太平真是好樣的,咱們不能窩在這裡當縮頭烏龜。”郭延嗣等人急忙向高俊建議:“咱們立刻去與唐太平會合,共同堅守。”

但是又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僧虔主張應該率軍從背後截殺察合臺,使敵軍大亂。

僧虔的意見同樣招致了反對,目前高俊所帶領的太平軍主力部隊也不過五六千人而已,也只有一個騎兵都。所謂從背後截殺察合臺只是癡人說夢,如果讓察合臺反應過來,轉頭再對高俊發動襲擊。太平軍也束手無策,不能抵擋。

此時,一直沒說話的張惠略微思忖一下,才提出自己的方案。

“諸位,你們說咱們內線作戰的優勢是什麼?”

“咱們熟悉這裡的地形地貌,有當地百姓的支持,行軍也可以很輕快。”

“既然如此,我軍應當預設戰場,讓察合臺鑽進來,而不是聽說察合臺在哪之後去追殺他們。”

僧虔一下子就反應過來:“說的也是,沂山當中打伏擊的地方也不少,張指揮所說甚對。”

高俊也對張惠所說的非常滿意,點了點頭,對諸將說:“張指揮所言深得我心,這一仗我們應當預設戰場,步騎齊出反擊察合臺,給他一個猛虎回頭,爭取力挫蒙軍。”

討論在不到一東的時間內就達成了一致意見,有關戰役的設想迅速成型,而溫逢海卻彷彿想起了什麼,趕緊向高俊進言:“原本營部裡有一參軍,正是沂州本地人,名叫施信,不知道高郎君可還記得?”

“嗯,你說的不錯,不過他現在不在咱們營部了吧,我記得上次調整時,把他調到馮達營部去了。”

“他還有些手稿沒有帶走,我們先找出來,據此制定初步計劃,同時派人去馮達的營部找他!”

“好,就先這樣吧,大家要做好準備,咱們要在沂南打個伏擊戰!”

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尾聲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十五章 合(上)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六章 決(下)尾聲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十九章 狼(上)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八章 間諜(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六章 散兵(下)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六章 合(下)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三章 商業(上)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十章 劫(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
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尾聲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十五章 合(上)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六章 決(下)尾聲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十九章 狼(上)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八章 間諜(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六章 散兵(下)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六章 合(下)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三章 商業(上)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十章 劫(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