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

濟南城丟了一點也不意外,蒙古人的力量都在圍剿紇石烈師靖,城內除了十幾個蒙古士卒之外,再就是一千河北軍兵。這些人早就心懷不滿了,而且其中有不少人當年曾經被高俊所救,現如今濟南境內有人打起了高俊的旗號,這幫人當然偷偷派人去聯繫,裡應外合破了濟南城。

十幾個蒙古人全滅,黃承舊當時正在衙門裡寫文章,得到消息之後連官印都來不及拿,直接翻牆逃走。田匡大搖大擺的走進衙門,桌案上的硯臺還沒有幹,他拿起那篇文章,不由得啞然失笑。

題目叫做《弟子規》,寫的都是些父母子女的事情,恰好趙永也進了來,田匡將這篇文章遞給趙永:“姓黃的這是怎麼了?開始當私塾先生了?”

趙永接過來略略看了一遍,搖搖頭說:“這文章看似敦厚,實則陳腐,這是爲蒙古人製造順民呢。”

田匡點點頭,把紙揉成一團,直接丟進了香爐裡,兩個人即刻出發,趙永點齊倉庫分發糧食,向濟南城內的百姓宣講道理,而田匡則帶兵緊守城防。

按照事前的考慮,他們不會在濟南久留,帶走足夠的給養之後就要離開,而濟南城牆的狀況更是肯定了這種判斷,此時城牆破損嚴重,蒙古人進城之後沒有修繕城牆,反而還扒毀了一段。

田匡也來過濟南城不少次,但是此時的濟南無比蕭條,房屋皆被焚燬,以往大明湖畔蓮花十里,現如今河水卻有一股淡淡的臭味。

“城破之際,宣撫副使顏盞天澤等濟南士庶數千人投大明湖而死,屍體到現在都沒有清乾淨。”隨同的河北義軍指着湖水,說話間也不免傷感。

義軍在濟南城內招收了兩三千人,又奪取了大批軍器糧草,順便將之前被擄掠的女子全部解救了出來,一下子實力大振。他們大搖大擺地撤出濟南,繼續向東行動,而追擊來的蒙古軍僅僅收復一座空城。

繼續追擊搜殺是危險的,當地百姓已經同蒙古軍勢同水火,很少有願意與蒙古人合作的,但是背後下藥放火捅刀子的倒是真不少。一旦作戰失利,義軍們就會往田地樹林裡面一鑽,脫下盔甲埋藏好,然後藏到農戶裡,當蒙古人追上來的時候,平時勤勤懇懇的老農和嘴碎的老太太就會指天罵地的發誓那是他們的兒子,而鄰里左右也都紛紛作證。

但是蒙古人一撤走,這個孝順兒子就會換身衣服,從另一個方向出村,按照預先約定的道路到附近村落裡去尋找在村裡的義軍同袍,於是乎隊伍又重新彙集起來,再次發動進攻。

不勝其煩的蒙古人選擇了使用血腥手段,他們在遙牆鎮下游連續屠戮了幾個村子,讓百姓們大爲震恐,對義軍的態度也冷淡起來,河北義軍的處境開始有些不妙。

但是蒙古人也沒有把全部的力量用於對付義軍,因爲另一隻讓他們頭疼的軍馬也在最近發起了行動。

高守約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好不了了,這又是一次長達三天的昏迷,醒來之後卻覺得清醒了一些,趕緊問在身旁服侍的人:“現在走到哪裡了?”

“回使君的話,在濟陽縣。”

“怎麼還在濟陽縣?咱們在這裡逗留了七八天了吧。”

“已經十天了,使君您這次昏了三天多。”

“這是什麼意思?我病了就不走了嗎?把,把師靖給我找來。”

“師靖郎君還在營帳裡休息呢,這兩天濟南那邊的抗蒙義軍鬧得兇,蒙古人對咱們的進攻削弱了,郎君好容易。得以休息兩天……”沒有說的是,師靖現在酩酊大醉,這幾天他連飯都不大吃,每天只喝幾碗酒。

高守約不說話了,儘管身體虛弱,但他覺得自己的腦子還很清醒:“他是不是覺得我老不中用,過不去這北清河?”

“使君可千萬別如此說,使君洪福齊天,一定能夠傷病痊癒,到時候大軍再渡過北清河也不遲。”

高守約這次真的沉默了,他想動一動手指,但是卻感覺自己的身體輕飄飄不聽使喚,好像還躺在牀上,好像又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從牙牙學語到束髮受書,過往的一幕幕在眼前不斷呈現。

“我累了,你去給我沏杯茶。”高守約輕輕的說,服侍的人有些驚訝,但還是小跑着出去準備。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高守約不知爲何,卻突然想起了這首念奴嬌,年輕讀書時品不出其中的韻味,還覺得蘇軾真是浪費了,前面寫的如此豪氣,卻在後面不繼續噴薄下去,反而千迴百轉。當年在州學,一衆學子研究着如何給蘇軾重寫下半闋,現如今才感覺到其中包含的無窮深意。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一樽還酹江月。”高守約掙扎着起了身,他已經不再年輕了,直到此時此刻,他真正的意識到自己早就已經過了不惑之年,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已經是個老人了。但是年輕時候的事正在不斷涌現,高俊也浮現在眼前。

當初在壽張縣關於金朝國運的對話還記憶猶新,這幾年來,高守約拼盡全力阻擋高俊的預言發生,但是天下大勢無可逆轉的嘲笑他,多情應笑我,自己這些年的嘔心瀝血,彷彿也只是自作多情,等到大金這座大廈轟然倒塌,自己爲之付出的一切都留不下。

高守約從來沒有見過那條東去的大江,但是當火焰燃燒起來的時候,他彷彿坐進了滾滾長江之中的小舟,自白帝城而下,一日千里,蕭蕭落木中猿聲不斷,峨峨瞿塘間灩澦如馬……

師靖看到帳篷的火光時,一下子酒就醒了,全軍將士都集結來,無言的看着高守約正在燃燒的帳篷。

師靖身披兩創,連續戰鬥,從旦至暮,終於將敵軍拖出去近十里之遠,而趁這個機會,還留在營地裡的家屬們突然向南狂奔十里,在老鸛灘一帶渡河東去。

而蒙古軍在營地未留一兵一卒,直到晚上的時候,遠遠的望見營地中無燈火,才意識到形勢有變,衝進去的時候,只見帳篷旗幟還在,人員早就撤走了。

同樣也因爲蒙古人判斷失誤,紇石烈師靖也得以帶着殘餘的觀州兵馬,在北面同樣強渡。

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十一章 奮進的義軍(上)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二十一章 戰(上)尾聲第五章 工廠(上)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二十三章 亭亭山殲滅戰(上)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七章 願(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四章 步兵(下)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四章 狗(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十二章 見(下)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尾聲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
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十一章 奮進的義軍(上)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二十一章 戰(上)尾聲第五章 工廠(上)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二十三章 亭亭山殲滅戰(上)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七章 願(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四章 步兵(下)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四章 狗(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十二章 見(下)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尾聲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