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

管他是契丹人還是女真人,到齊昭的手下這裡都是一個樣:死人。

驍勇善戰的女真騎兵即便是在密林中也絲毫不放慢速度,旋風般的衝到敵人跟前,然後就是激烈的廝殺。森林內的蒙古步兵們以爲憑藉着樹木可以減緩對方騎兵的攻勢,但效果極差,尤其是對手身上的盔甲實在是佔了極大的便宜,讓他們根本無力招架,很快就不得不向後撤退。

然後就是草原女真騎兵和溼地女真騎兵的對決,最後也是光軍稍勝一籌,敵軍在留下一地的屍體之後狼狽逃竄。

齊昭率領騎兵按預定路線繼續前進,這是在六年前完顏阿僧在河套戰敗,經歷無數蹂躪之後,中原軍隊第一次進入草原,雖然他們要襲擊的不過是個小小的放馬地,出動的兵力也不過是一千多人,但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馬蹄聲響了整整一天一夜,光軍士兵們隱蔽旗幟,一言不發的全都努着勁向西疾馳,一路上遠遠的望見了不少蒙古居民,那些牧民們趕着越來越少越來越瘦的牛羊,有些驚慌的躲避軍隊,倒不是他們發現了這是一羣敵人,而是他們以爲這些人是來徵收他們的牛羊的。

這次突襲行動效果極好,通過一系列巧妙行動,齊昭引出了大鹽濼當地的蒙古駐軍,消滅在了一片沼澤裡,然後驅散蒙古軍馬上萬匹,還把當地囤積的飼料燒了個一乾二淨。

而光軍士兵們也吃夠了烤肉,喝足了美酒,收編了所有解救的漢人奴隸,用馬豆和甘草讓戰馬全都把肚子吃成了圓筒後,才向東南行進,準備殺過大青山,與孫庭所率領的主力會合,一塊兒參加中都之戰。

他們的行動造成的恐慌像是春季的野火一般翻滾了整個草原,時隔數年來,草原再一次被敵軍襲擊了,這次不是西夏人的背信棄義,而是從東北方向來的敵軍。

西夏是蒙古的盟友,他們背叛了蒙古並襲擊斡難河老營,這似乎還能夠原諒。但是在苦苦糾纏了數年的正面戰場上,蒙古人不共戴天的死敵中原女真人居然突破了戰線襲擊草原,這是否意味着以往吹噓戰無不勝的蒙古軍隊也有其虛弱的一面,成吉思汗的忠犬們在中原是不是已經不行了?

沒有人能回答這些問題,有的只是隨着牧民、旅客、商人亂傳的小道消息,草原是空曠的,有時連續行走數日都遇不到一個人,所以蒙古人都有極其豐厚的待客之道,來獲取有用的相關信息。而,草原遭遇中原軍隊入侵的消息,就在這一次口口相傳當中,變得越來越讓人不安。

最不安而煩躁的就是別勒古臺網頁,作爲成吉思汗,可靠的弟弟,,日後的東道諸王之一,他享有極高的權威,同時此人也是久負盛名的勇士,眼下中原戰況越發糜爛,和薩爾親王父子似乎也有些力不從心,別勒古臺點齊了,海陵以西他封地內的,各部落人馬會同由他所掌管的蒙古軍隊,彙編了近4萬人,正一路向西南疾馳,準備跨過燕山援助,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前腳剛走,身後就遭到了漢軍的襲擊,海嶺以東已經完全被敵人佔據,眼下的情形正變得十分危險。

無奈的網頁選擇了借酒澆愁,並期待戰無不勝的鐵木真早日歸來,幫助蒙古人解脫眼前的困境,但是,,根據從西面遠方傳來的消息,鐵木真,現在應該還未抵達高昌回鶻,起碼還要兩三個月才能回到草原。

在此之前,如果高俊和他的光軍就能佔領整個燕山山脈,就切斷了中都城與外界的聯繫,別勒古臺,不是個觀察敏銳的人,也不瞭解光軍的大炮,可怕的龔成威力,但他也相信,被包圍的中都城未必能堅持到鐵木真回來的時候,所以,眼下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草原與中都之間的暢通,就算,高俊已經佔據了中都的南面,西面和東面,但只要北面的燕山山脈各處還在蒙古人手裡,就談不上對中部的包圍,也更提不上是有效的戰略佈置。

戰爭的勝負手就是燕山山脈,這一點雙方都感到了,所以,隨之而來的就是可怕的血戰。

關於燕山山脈的起訖時間,各方記載都有些出入,最普遍的看法是3月14開始,但也有不少資料記載爲3月12。

其實這是外界觀測資料和光軍內部資料的區別,在3月12的時候,潘正指示下達了一份肅清,青白口以東部分敵軍,劫掠集團的命令,出動了不到2000名騎兵,,打擊在那裡持續騷擾光軍的少數蒙古軍隊,其總人數應該不會超過1000人。

但是,高俊和潘正都不知道的事,他們所以爲這不到1000人的敵軍散兵遊勇,背後是總數近萬的騎兵集團,,這些邊境遊牧民曾經是金朝的九軍,,包括蒙古人,契丹人和汪古人,加入蒙古集團後,雖然南征北戰,但主體依舊留在這一地區,此番他們是趕來馳援的。

所以3月12日的圍剿行動並不成功,敵軍騎兵的數量遠遠多於光軍的估計,戰敗的光軍騎兵,不得不向大營撤退,而敵軍緊追不捨,而且人數越來越多,讓指揮這次行動的董敬感到情形不妙,立刻向潘正的大營彙報,而此時,敵軍騎兵已經聚集起數千人,大有順着這股追擊的鏡頭,直接踹破潘正大營的意圖了。

潘正立刻糾集軍馬,抵抗這隻逼近的敵軍騎兵,隨後發現敵軍的人數和精銳程度都超過想象,師部的參謀軍人員根據前線將士的描述,再加上實地觀察,得出的統一結論是,,這支軍隊的裝備和訓練略高於蒙古平均水平,最難得的是人數較多,而且是眼下連遭大敗蒙古軍隊當中,極少數保存士氣的敵軍,很有可能是,敵軍新投入的生力軍。

事情在這一刻才變得大頭起來,潘正立刻糾集軍馬,而此時敵軍的總人數也多達上萬,突破了潘正的第1輪阻攔,甚至還踏破了一座營盤,光軍損失上千,情形極度危險。

得知消息的高俊也萬分緊張,但考慮後,他決定讓潘正全權指揮,騎駿馬抵抗蒙古騎兵的侵襲,而自己的主要任務還是盯着中都城內的,也古父子,千萬不能讓他們趁機有所動作。

3月14日,高俊正式簽署相關命令,動員軍隊即刻做好交戰準備,這也是在光軍一部分,內部戰士中所敘述的,燕山戰役的起始日期。

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四章 高中(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一章 武學(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尾聲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五章 散兵(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尾聲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六章 決(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二十一章 戰(上)第三章 狗(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尾聲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九章 燕(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尾聲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二章 武學(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
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四章 高中(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一章 武學(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尾聲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五章 散兵(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尾聲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六章 決(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二十一章 戰(上)第三章 狗(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尾聲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九章 燕(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尾聲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二章 武學(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