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

最後,高俊再次批准使用修羅火——十幾個燃燒瓶下去,契丹人再次撤退了,師靖親自率領20多名軍兵出擊,摧毀了敵軍鋪設在溝壕上的木板。

在第一天的攻防戰中,敵軍付出了五百餘人傷亡的代價徹底掃平了鹿角,夜晚,仿照上次交戰的規矩,高俊准許不帶武裝的契丹家丁前來收拾屍首。民兵們也出柵欄,將白天在溝壕中戰死的軍兵拖了回來。高俊方面陣亡40名老正軍,一百多名正軍的跟隨民兵,近兩百名民兵,以及兩百多災民。

潰逃的上千災民被重新組織起來,但這並非是高俊的行動,組織者居然是觀州刺史高守約,災民潰逃的時候,烽火臺迅速將這一情況通報給了壽張縣,當時正和翟呈信、鄒乃濟在一起的高守約立刻穿上官服,聲稱要去安撫百姓。

翟呈信當然阻攔——堂堂刺史可是壽張縣的貴客,不能以身犯險——但是一天只吃幾合糧食的翟呈信當然攔不住有特供吃的高守約,但是更加令人驚訝的是,這個看上去弱不禁風的老年人,居然真的攔住了上千潰逃的災民。

一開始逃走的人沒把他當回事兒,但是這個穿着緋色芝麻羅的老人直接站到了大家面前,有人認出了這是大官的官服,來自觀州的災民立刻就認出了高守約。

高府君在觀州的官聲極好,在他的勸說下,沒有勞煩軍兵出動,這些災民主動回到了防禦陣地。

災民們立刻遭到了懲罰,災民首領按理應該被斬首,念在還能自己主動回來的份上,各自被打了二十軍棍,並且被免職。高俊嚴肅的警告大家:一旦後撤,所有人肯定都會玩完,軍兵將採用一切手段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包括高俊自己在內的任何人如果敢擅離職守,迎接他們的將是承局的行刑刀。

就在這時,僧虔送來了十字託的戰報,敵軍五百餘人進犯十字坡,郭延嗣率軍迎戰,雙方步行作戰,我軍佔據地利,郭軍使連發弓箭,斃敵十餘人,敵軍倉皇撤退。

高俊寬慰的點點頭,僧虔顯得極爲高興:“壽張縣與押剌百戶固若金湯,只要我軍固守待援,山東各路兵馬齊出,定能將黑韃殲滅無遺。”

高俊沒有反駁,讓僧虔注意休息,明天繼續巡視戰場。

晚上,木柵上點起了篝火,巡邏的民兵監視着敵人的一舉一動,高守約忍不住勸諫高俊。

“高校尉,子曰:‘不教民戰,是謂棄之。’這些災民沒有訓練,也沒有武器,你卻將他們驅趕到戰場上,這和殺人有什麼區別呢?”

“殺人的人不是我,他們在營地對面。”高俊指了指對面契丹軍營的篝火。“黑韃入口以來,殺我百姓,掠我子民,奪我田產,毀我城邑,百姓皆願生啖其肉,你倒是問問這些災民們是不是自願走上戰場的?

不是高某非要和黑韃過不去,黑韃亂幹天常,天下所逆,高某隻不過是將有此意願的人組織起來,捏成一團而已。”

高守約喟嘆一聲:“後生可畏啊。我聽人說,高校尉前年八月纔來到這裡,當時只不過是個從九品親管百戶,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面養士卒、滅寇盜、均田地、修水利,押剌百戶好生興旺。國朝有二百二十個千戶,近兩千個百戶,大部分腐朽不堪,千戶也只能出二三百老弱殘兵。高校尉此番竟然能出數千人勤王,我少時見過的前朝名將金源郡武定王紇石烈公也未必能及。”

高守約說的“金源郡武定王紇石烈公”指的是金世宗時期的名將紇石烈志寧,諡號武定,此人是“南宋名將經驗機”金兀朮的女婿,但是明明可以靠關係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憑戰功一直做到左丞相。高守約這句話可是對高俊的極大誇獎,但是後者偏偏卻不領情。

“紇石烈志寧確實是天下英才,高某自愧不如,但是就算名將再世,如今天下形勢也勢重難返。如今國家財用缺乏,國家不得不濫發交鈔以維持財政。野狐嶺之戰,爲了犒軍就拉了整整89輛大車的交鈔,此番黑韃三路入侵,就算是將士用命,將敵軍趕了出去,國家又要怎麼犒賞呢?一百輛大車的交鈔?”

“你,你這是何意?”

“如今天下之糜爛,財政枯竭,難道高府君看不出來?”高俊對着高守約伸出三根手指:“如今大金有三耗。”

“三耗者,河耗、官耗、軍耗,大定六年大河決溢,數十年來肆虐兩岸,河淮百姓苦之久也,興陵、道陵(指金世宗、金章宗)爲治河窮盡天下積蓄,承安年間,發天下壯丁治河,用工五百四十餘萬,河南爲之一空,工畢不過五年又氾濫之,此一耗也;”

“明昌初年,天下官屬不過11500人,十年之後,已至49000餘人,羣臣空談禮樂之事,不講財用之道,坐吃山空,由可見也,此二耗也。”

“南家屢生齟齬,北狄比歲入侵,六年前泰和南征,我百戶上百壯丁死於揚州、和州,前年北方邊事,復有百人死於野狐嶺、澮河堡,以管窺豹,可見一斑,又有徵發、括粟、籤軍之舉,天下生民,苦於戰事。此三耗也。”

“在這三耗之下,中國國庫無銀、左閭無才、郭內無錢、野外無糧、軍兵無膽、生民……無路啊。”

高守約一臉震驚的看着高俊,他的腿在發抖,手在發抖,牙齒在打顫,渾身上下的肌肉都在抽搐,他顫顫巍巍的指着高俊,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半天才憋出幾個字。

“你……你,反了,反了。”

高俊也覺得累了,他揮揮手,讓人把高守約帶下去,明天還有一場惡戰,必須早點休息。

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尾聲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尾聲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全書大結局(迫真)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六章 散兵(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二章 糧(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八章 警巡院(下)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二十三章 亭亭山殲滅戰(上)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十六章 合(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二十章 匯(下)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二章 武學(下)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十六章 豬(下)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四章 商業(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
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尾聲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尾聲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全書大結局(迫真)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六章 散兵(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二章 糧(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八章 警巡院(下)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二十三章 亭亭山殲滅戰(上)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十六章 合(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二十章 匯(下)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二章 武學(下)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十六章 豬(下)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四章 商業(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