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

高俊在沂州一帶進行假動作,吸引了蒙古軍隊主力,隨即潘正率領攻擊部隊分路向西北進發,對濟州展開鉗形攻勢。

初期計劃進行得很順利,就像是事先預估的一樣,四路大軍分頭出動,對濟州城外的敵軍形成了包夾之勢,而此時敵軍還沒有預料到太平軍的主動出擊,依舊在城外紮下大營。

直到太平軍先鋒已經逼近了30裡外的時候,在營帳中的史天澤等人才探知消息。而此時太平軍派出的最遠的覘騎已經遠遠的可以眺望見河北軍的帳篷了。

計劃執行到這一步,看樣子太平軍確實獲得了很大優勢,然而在先期情報上,太平軍也有一個巨大失誤。

就在進入發起的六個時辰前,劉伯林剛剛率領五千河東子弟來到濟州大營,他們原計劃在這裡休息一天之後繼續向沂州進發。按照鐵木真的計劃,如果高俊在沂州確實有所動作,那麼就找個機會咬死他,如果沒有動作的話,就想個辦法在沂州打開突破口。

太平軍對這個調動一無所知,所以他們的情報有巨大失誤,敵軍在濟州的人數不是八千人,而是一萬三千人之多。

也正因爲如此,史天澤剛一聽說有太平軍來犯,第一反應就是全軍列陣迎擊。

Www ▪TTkan ▪¢ ○

“少將軍切勿如此,我軍人多,然敵軍勢銳,此時不可與之爭鋒。只能出動部分兵馬,大部分人仍應謹守營盤以及城池,一旦前線有所不測,則全軍固守。”劉伯林趕緊勸道。

河北軍相比於太平軍而言缺乏士氣和訓練,野外對敵肯定不能取勝,只有留在帳篷以內才能保持隊伍的基本完整。

邸琮等人也同意這個方案,因而這個計劃被迅速的敲定了,劉伯林親自坐鎮指揮,讓各路世侯人馬各自負責一段營寨,趕緊加固防禦。

整個濟州大營頓時金鼓大作,人馬紛紛,緊急佈置對太平軍的防禦。

至於派出去迎戰的人,眼下已經成爲隱性盟主的劉伯林當然不能推辭。出擊3000人,劉伯林出1500,史天澤出1500。

劉黑馬和史天澤兩個人少年氣盛,決定帶兵迎戰。另一路世侯王玉爲之壓陣——王玉手下本來就只有一個趙州,實力嚴重不足,在之前的梁山之戰中又將自己的兵力丟了個七七八八,眼下是一個只有盔甲和佩劍的將軍。但他畢竟也是老於行伍,來監督這兩個青年人不要輕舉妄動再好不過。

太平軍的旗幟越靠越近,在營寨望樓上已經清晰可,敵軍如林的旗幟。太平軍行動速度很快,轉瞬間就對營地展開了包夾之勢,他們的步兵盔甲明亮,還攜帶着各類攻打營寨的武器,顯然這次是有備而來,絕非誤打誤撞。

事實上,他們還沒有忘記太平軍的全部,這次鉗形攻勢當中一共有四路人馬,靠內的兩路是直接奔着營寨來的,而還有兩路人馬已經深深的進入營寨後方,準備在敵軍垮掉之後包抄後路。

一聲號響,轅門大開,河北世侯的人馬也整齊而出。史天澤劉黑馬兩個少年將軍各自手握兵器居於前列,史家和劉家的軍馬則分列其後,史家的旗幟是紅色的,而劉家的旗幟是黃色,看上去陣營分明。

“看啊,敵軍左右兩邊旗幟不同,看來是分屬兩家的人馬,咱們就從他們中間狠狠的打過去好了。”看到敵軍出陣,郝思文對潘正請戰。

“不可如此,我想他們就是等着咱們這一手呢,一旦咱們從中進攻,很有可能遭遇他們的兩面鉗擊。既然我們的四路大軍也是從兩面包夾而來,那麼此時還從兩面進攻,最好讓他們自主的左右分開。”潘正指着對面的陣型:“他們多少也應該能估計到咱們的人數,卻只派了三千人出戰,很明顯,這幫人不指望在野戰中打敗我軍了,所以咱們與其考慮如何破陣,倒不如想想稍後如何破寨。”

郝思文點點頭:“那我現在就去清點攻打營寨的裝備,以便之後立刻發動進攻。”

“好,你快去吧。”潘正對旗手打了個手勢,開始左右搖動旗幟,頓時隊形變陣,太平軍兩隻銳利的箭頭分別從左右方向向敵軍猛的打了出去。

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由於沒有當過兵的人,也缺乏從小的訓練,太平軍一直沒有充足的弓箭手,以至於出現了一句順口溜:“刀槍是好漢,弓箭是笨蛋。”

這次戰鬥也不例外,他們連一輪箭都沒有放,直接開始了貼身肉搏。反倒是河北軍從營寨各處稀稀拉拉的射了一些箭,其中不乏一些箭術高超、弓力強勁的人造成了殺傷,但大部分弓箭對於全副武裝並且攜帶盾牌的太平軍沒有造成嚴重傷害。

兩個年輕氣盛的小將不會被高俊輕易嚇到,各自帶領人馬左右迎擊,兩軍頓時廝殺成一片。

論攻擊力,太平軍新兵在入伍之後,首先接受的訓練就是長槍刺殺,每天清晨跑操之後,一個上午都在對着草垛上的紅點練習千遍一律的動作。早就把刺殺的動作要領融化在了肌肉裡,到了戰場上也毫不出錯。

論防禦力,儘管由於人員擴充,太平軍的盔甲較以往而言確實略有不足,一直討論要附加的前甲沒能加上,但是軀幹和四肢始終保護的比較好,比起對面那羣河北世侯軍來勢強了許多。

論聽從命令的能力,太平軍根據信號前進後退動作始終如一,所有的軍事信號都經過長期的反覆討論,使用起來便捷有力,保證所有的人都能快速理解掌握,大信號、中信號、小信號挨個釋放,每個人都能找對自己的位置。而河北軍的鼓聲已經淹沒在了殺聲之中。

此時郝思文已經點好了攻打營寨的器械,太平軍絲毫沒有停頓,直接衝到寨牆邊,準備攻破敵軍的營寨。

然而河北軍也已經做好了準備,尤其是其中有一段寨牆,太平軍士兵驚訝的發現河北人沒有拿刀槍,卻拿着他們似乎見過的那種黃色的紙管。

剛看到營寨邊上噴出火焰,太平軍士兵在火海中掙扎逃出的時候,潘正也對他的敵人能力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第三章 伏(上)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十八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下)尾聲第三章 狗(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尾聲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九章 全面穩中求進(上)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八章 願(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十一章 見(上)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十八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五章 貓(上)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十一章 辟舉(上)尾聲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尾聲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四章 商業(下)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三章 伏(上)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尾聲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五章尾聲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六章 辛勞的家主(下)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四章 伏(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
第三章 伏(上)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十八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下)尾聲第三章 狗(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尾聲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九章 全面穩中求進(上)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八章 願(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十一章 見(上)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十八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五章 貓(上)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十一章 辟舉(上)尾聲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尾聲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四章 商業(下)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三章 伏(上)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尾聲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五章尾聲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六章 辛勞的家主(下)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四章 伏(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