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土地(上)

“郊禋展敬,昭事上靈。太尊在席,有醑斯馨。酌言獻之,靈其醉止。福祿來宜,以答明祀。”

——金代祭社稷所用的曲目之一《嘉寧之曲》

第二天早上,身爲承局的趙汝凡敲響了晨鼓,都裡的軍兵和其餘衆人都紛紛起牀趕路,按照估計,今天中午的時候會走出大名府的地界,進入山東的東平府,傍晚到達陽谷縣。

“你說,陽谷縣有沒有紫石街、獅子樓什麼的?”高俊一聽到下一站是陽谷縣,立馬興致勃勃的問何志也。後者白了高俊一眼:“說不定你打紫石街過去的時候,還有個撐窗戶的杆子砸你的頭呢。”兩個人都吃吃的笑了起來。

“莫不是馬上要回家,這兩位歡喜瘋了?”在後面一點的郭延嗣納悶的想着。

中午的時候,隊伍停下來休息,被派做探馬的兄弟也回來了,向高俊彙報情況:“軍使,前面是十字坡,有家小酒鋪,再往前是幾個小莊子。”

“十字坡?”高俊驚訝的問:“上面那家酒鋪可是姓張?”

“這……”那名斥候哪裡知道這個,但也不敢說不知,在那裡支支吾吾的。高俊這才領悟了,揮揮手叫他下去。

“不對吧,我記得十字坡不是在刺配孟州道上的嗎?”何志也納罕的回憶着《水滸傳》的內容。“難不成張青、孫二孃在這裡?”

“咱們去看看吧!”高俊雖然還沒學會騎馬,但是騾子已經騎的很溜了,他努力的說服騾子保持和他一致的目標,顛顛地跑到孫庭那裡。

“孫軍佐,我和何軍判要去前面拜訪一位故人,你帶隊按照定好的路線到十字坡後面休息,那時候我們就該回來了。”

孫庭倒也沒多想,連連說好,高俊又提醒了張成武和潘正,潘正拍胸脯保證沒問題,倒是張成武有點擔心兩個人一起出去會不會太冒失,但是高俊只是哈哈一笑,拿上武器,和何志也兩個人騎着騾子,奔着前面十字坡去了。

果不其然,十字坡上還真有一面酒旗,下面是挨着的三間屋子,門口留着榫子,看樣子夏天的時候門前還有涼棚,一個年輕婦人搬着個杌子,斜坐在門口。

“真的和書裡寫的一模一樣!”高俊十分欣喜。“何志也,快!快!我演武松,你演差役,快找個木枷給我枷上。”

“發什麼瘋。”何志也也很有興致。“一會兒咱倆真就變成人肉包子了。”

這句話還真讓高俊冷靜下來了,水滸傳是部小說而已,除非活成了人瑞,歷史上那個起義的宋江也應該死了小一百年了,關勝、呼延灼這些有歷史原型的人物也早就作古,而施耐庵的爺爺都還沒出生,眼前的這座小小酒鋪,也就僅僅是個酒鋪而已。

這麼想着,高俊的熱情也消減了不少,拉上何志也,兩個人昂首挺胸的走向酒鋪,村白酒來一角,如果真的有“好大饅頭”,也一併吃了。

“客官,歇了腳去,本家有好酒、好肉,要點心時,好大饅頭。”那婦人一間有兩個衣着不凡的客人來了,連忙堆着笑上前來,殷勤招呼兩人進店。這婦人長得倒是很白,眉目很清秀,和《水滸傳》裡面雌雄莫辯的孫二孃相比,簡直可以說是美女。

但是高俊登時一震,這段話,怎麼和《水滸傳》裡面十字坡的孫二孃一模一樣啊?

高俊、何志也兩個人面面相覷,都是驚疑不定。

“客官要打多少酒?”那婦人笑嘻嘻地將高俊二人引進屋子,在桌子上放下兩隻碗、兩雙筷子,就問高俊要喝多少酒。

“這……”高俊的腿開始發抖了,這情況不太對啊,難不成這還真是一家黑店?我記得孫二孃是有兩個夥計的,這些人都是老江湖,只有我和何志也不一定打得過啊。

“不要問多少,只管燙來,肉便切三五斤來,一發算錢給你,饅頭也把三二十個來做點心。”何志也流暢的說出臺詞,高俊驚訝的看着他,那婦人歡快的應了聲,就回去燙酒去了。

“何志也,你要幹嘛?”高俊低聲問何志也:“我感覺這就是孫二孃的人肉包子鋪。”

“所以嘛,當然要體驗一把,活古人一起玩Cosplay,高俊你有過這種經歷嗎?”何志也居然還有點小興奮,一如既往地適應力頑強。“再說了,咱們雖然沒有江湖經驗,但是卻長着個心眼兒,就算是十字坡孫二孃,也奈何不了咱們倆。”何志也拍拍腰間的短刀。

“說的也是。”高俊仔細的考慮了一下敵我情況對比,只要不喝帶有麻藥的酒,兩個人完全可以全身而退。“但這畢竟是個教訓,咱們以後每次離隊,至少要交代一下動向,咱倆要是死在這兒,那押剌百戶就要煙消雲散了。”何志也也點頭稱是。

“客官聊什麼呢?”兩大盤子肉“啪”的一聲放在桌子上,肉塊微微顫動,把高俊又嚇了一大跳,乾笑一句,連說沒什麼。那婦人便瞥了兩人一眼,急匆匆地趕回後廚去了。

“她是不是起疑心了?”高俊低聲問何志也,後者點點頭,兩個人也不動筷子,專等她再出來。

那婦人端着好大一籠包子來,看見兩個人都不動筷子,愈發慌了神,再看這兩人有意無意總是看着自己,額頭上也有了點細汗。

“客官,快吃,快吃啊,涼了就不好吃了。”那婦人端上了酒肉,一連催促高、何二人動筷子,兩個人卻也有點緊張:十字坡的包子可是人肉餡的啊,誰敢吃?

正當氣氛十分尷尬的時候,屋子外面突然有人吆喝起店家來,一個書生打扮的青年牽着頭驢子,看見了酒旗便迎頭趕來,此人二十多歲的年級,面白有髭鬚,看上去很是俊朗,但是口音奇怪,一聽就不是本地人士,高俊、何志也也聽不出這是何方口音。

“小子段鍾,前來投店。”那位年輕人微笑着對婦人行禮,婦人哪裡受得起,連連作揖,口稱罪過,便請那位年輕人進來歇息飲食。

那個年輕人很是客氣的和孫二孃推讓了一下,進了店,左右環顧一圈,看見高俊和何志也二人,便微微笑着:“兩位可介意小子坐在這裡?”

段鐘沒等酒來,兀自抓了一個饅頭,皮薄餡大十八個褶兒,正是後世所謂的包子。拍開來肉香四溢,段鍾說了句“慚愧”,向高、何二人笑笑,就大嚼起來

“哎……”高俊惶急之下叫了出聲。

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尾聲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前言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十九章 匯(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一章 船隊(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十章 戰鼓鼕鼕(下)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尾聲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三章 伏(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二章 船隊(下)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一章 糧(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九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上)第三章 金麥(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
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尾聲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前言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十九章 匯(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一章 船隊(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十章 戰鼓鼕鼕(下)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尾聲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三章 伏(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二章 船隊(下)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一章 糧(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九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上)第三章 金麥(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