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

但是,當蒙古軍隊出動上萬人猛攻香爐石的時候,光軍意識到,戰鬥已經有向重大戰役發展的可能,丘真就帶領樞機曹參軍們做過推算,認爲蒙古軍隊短時間內並不會撤軍,反而可能會加大對香爐石的兵力投入,甚至把此次戰役演變成決戰。

高俊相信軍官團們的見解,因此也決心加強山上的守衛,將自己心愛的火槍部隊派上去,參與這場可怕的對決。

臘月二十三的早上,這本來應該是蒙古軍隊進攻戰役的第二天,甚至按他們原本的計劃,此時有可能已經拿下芍藥坡,完美的結束戰役,等着如鯁在喉的光軍一個又一個的放棄山頭。但是,此時他們卻在香爐石下拼死苦戰,如果不是兩座關寨都損毀嚴重,讓人多少能看到勝利的希望,他們簡直就要徹底崩潰了。

然而,就在他們看到希望的這個早上,光軍發動了對香爐石的拯救行動。

光軍的判斷是明智的,那就是在敵軍衆多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就算是全軍出動也很難徹底殲滅敵軍的圍攻部隊,打消敵軍的圍攻部署,因此此次戰役僅僅侷限於打亂敵軍這一時間的圍攻,並且把增援部隊送上去,使香爐石守軍得以片刻喘息。

就在當天早上,蒙古軍隊還在鍥而不捨的圍攻時,身後的警戒部隊突然發出嘈雜的聲音,光軍騎兵突如其來的反擊讓最前面的僞軍措手不及,他們萬萬沒想到處於弱勢的光軍居然會發動如此積極的解圍行動。

跟低水平的敵軍交戰,本身的水平也會越來越低,僞軍們已經習慣了金軍日常見死不救的作風,面對光軍的積極解圍反而有點不適。

其實,就算他們有所警戒也沒有辦法,光軍騎兵經過兩日的養精蓄銳,比起蒙古軍隊精神的多,騎兵解圍行動相當出色,很快就踏爛敵軍的兩座營寨,並且驅逐了敵人剛剛拼湊出來的一支騎兵,還在一路向前。

但是戰役的突然性也就到此爲止,更靠後的那些營寨裡,蒙古軍隊已經聽到了前方部隊驚恐的呼喊,也看到了他們傳遞的信號,知道光軍正在解圍,因此立刻披甲上馬發動反擊。

蒙古人十年苦戰,警戒性很高,吃飯的時候左手都握着刀,他們迅捷的反應使得更靠後的營寨並沒有被突破,陳光諒和向學濛兩支解圍騎兵很快就遭遇挫折,他們也不爲難,立刻率軍反向逃離。

蒙古人當然立刻發動追擊,他們或多或少的意識到不能讓敵軍主力與香爐石的守軍發生聯繫,必須立刻重新佈置包圍圈,切斷敵軍聯絡的山谷。可是,當他們對光軍騎兵鍥而不捨的追擊時,卻猛然發現面前的道路上已經排滿了光軍的步兵。

過去兩天,王則的心一直不平靜,他與費文孝也是一個村出來的青年,與宋英的關係都不錯,宋英英勇獻身,他和費文孝一樣難過。可是人家費文孝就立刻想到了辦法攻克香爐石,而他苦戰一天也沒前進一里地,差距啊,這差距讓人難受。

現在是一雪前恥的好時機,他帶領着手下軍馬立即着手佈防,這種陣勢他熟悉,只要軍兵有良好的訓練,保證敵軍在山谷間前進不得,一排排的長槍如林一般,而蒙古軍隊又無法左右突擊,一下子在山谷間進退維谷。

光軍的火槍兵立刻發動聯排的襲擊,把敵軍打得人仰馬翻,步兵趁勢反擊,殺敵上百,蒙古騎兵不得不一溜煙的後撤。但他們只是暫時後退,很快,更大批的蒙古騎兵將會壓上,到那個時候,就算是王則和他的手下都是鐵做的,也擋不住敵軍騎兵的洪流。

但是也沒必要等了,就在今天上午達成戰役突然性的這麼一個空檔內,負責增援的軍隊彷彿百米比賽一樣瘋狂的往山上跑,跟隨的貼軍人人都挑着扁擔,裡面載滿了糧食和盔甲,還有大量的火藥。

醫護方面也送來了大量的器材,光藥品就輸送了四百多斤,與此同時,香爐山上的重傷員也被全部撤下,費文孝雖然還想繼續指揮,但是在得到命令之後也不得不下山。

取而代之的守軍將領叫謝楚元,梅州人,跟隨廣東摧鋒軍投靠高俊。此人出生於將門世家,一直在摧鋒軍當中擔任軍官,但是他本人性格剛硬,向來不討喜歡,反倒是投靠高俊之後受到重用,一直做到統制。此番,高俊正是看中了他性格剛直,又能自己決斷,讓他率領軍兵守衛香爐石,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當天中午的時候,敵軍所有的騎兵都已經完全反應過來,重新向這一地帶合攏,光軍也不再抵抗層層設伏,利用火槍阻礙敵軍之後逐步撤出戰場,到下午時分,最後一支光軍部隊撤離山谷,這裡再次被蒙古軍隊佔領,香爐石第二次被包圍。

雖然再一次包圍了香爐石,但蒙古軍隊的沮喪是顯而易見的,用腳後跟也能想到,就在這短暫的時間內光軍會給香爐石以多大的補充,這差不多意味着蒙古軍隊不得不從頭做起,再一次辛苦的消耗敵軍。

木華黎很同意劉世英的看法,在接下來的兩天當中,守衛香爐石的軍馬不得不面對更加恐怖的進攻,蒙古軍隊晝夜不停輪番上陣,與此同時也佈置了更堅強的外圍警戒,阻止光軍再次破圍支援守軍。

最糟糕的是,山上的守軍飲水日漸不足,山上有一口井,外加大量積雪可以使用,但是在幾天的作戰當中飲水被大量消耗,又因爲這兩天氣溫轉暖,積雪日漸不足,光軍面臨着缺水危機。

在休息的時候,經常有人大聲喊:“同袍們!別擔心!西線的潘總裁打了大勝仗,敵人猖狂不了幾天了!”

謝楚元也知道他們在香爐石的堅持,既可以穩定盂山戰場,也有利於整個河東戰局,就在木華黎全力關注盂山的時候,已經解除了陝西危機的潘正正在策劃一場對蒙古人的大殲滅戰:平陽之戰。

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四章 伏(下)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尾聲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一章 人(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七章 間諜(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九章 全面穩中求進(上)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六章 散兵(下)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十章 掙扎(下)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六章 貨物(下)第十章 正與奇(下)尾聲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十章 劫(下)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
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四章 伏(下)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尾聲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一章 人(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七章 間諜(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九章 全面穩中求進(上)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六章 散兵(下)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十章 掙扎(下)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六章 貨物(下)第十章 正與奇(下)尾聲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十章 劫(下)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