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

“放箭!”

高俊一聲令下,幾十名箭手張滿硬弓連連放箭,鏟形頭的箭頭在敵軍的胸口上鑿出一個個血花,不少人慘叫着倒下了,但是更多的人手持武器,衝到了高俊的營寨邊上,前排的士兵立刻抄出斧頭和鋸子,準備砍斷營寨的柵欄。

但是軍兵們立刻用長槍從柵欄的間隔當中捅了出去,他們左手拿着盾牌,右手執長槍往外捅,不需要很大的力氣,就能讓敵軍不敢靠近,整座營寨像是一隻有着伸縮尖刺的刺蝟一樣,讓彭義斌和時全無從下手。

這兩名紅襖軍統帥在一種極度尷尬的氣氛下見了面,對於對方的心思都有了八九分的瞭解,互相見一面,心裡實在不痛快。

雙方就是在這種貌合神離的狀態下,發動了第一輪進攻,彭義斌的人馬帶足了木板,輕輕鬆鬆越過了外層的壕溝,時全則是在壕溝外面貼下幾十具屍體之後,臨時跑到附近的村子裡拆了一堆門板。就連彭義斌都看不下去了,臨時支給時全一部分木板。

隨後,紅襖軍試圖越過柵欄,時全的人馬沒有足夠的弓箭,也沒有足夠的糧食,進攻都顯得有氣無力的,面對高俊的長槍,他們立刻就後撤了。

彭義斌的人馬一面用弓箭壓制着高俊的軍兵,一面在柵欄上砸碎了不少油瓶,並且點起了火。不一會兒,長達數十丈的柵欄就變成了火龍,還伴隨着嗆人的黑煙。紅襖軍暫時退了下去,準備衝車。

火焰足足燒了一個時辰才終止,原本用粗大木頭製成的障礙變成了由黑炭勉強維持的柵欄,高俊知道這種火是救不了的,乾脆讓軍兵原地坐下休息,弓手們也從柵欄上的望樓下來,休息的軍兵們臨時又搭建了一道低矮的望樓,大概只有一人多高,聊以觀望形勢。

等到火焰漸漸熄滅之後,經過休養的彭義斌再次發動進攻,這次他們使用了衝車。

彭義斌的衝車是用馬車做的,在上面加了一根撞木,由八名紅襖軍推動,急速的向高俊方向衝了過來。

弓手們立刻開始放箭,專門瞄着衝車招呼,但是紅襖軍誓死不退,一人中箭之後另一人頂上,絲毫沒有遲滯的跨過了壕溝上預先放置的木板,一直衝到柵欄前面。

原本高俊軍營外面的柵欄是很堅固的,這種衝車奈何不了,但是現在柵欄已經被燒成了木炭,衝車衝過去就像是用鐵錘砸威化餅乾,幾輛衝車一下子就衝出了幾十米長的缺口。

“注意!”負責這一段防線的是李銘,他抓起長槍,招呼軍兵們趕緊結陣。

柵欄後面還有一道壕溝,這道溝本來不是防線,而是排水用的溝,非常狹窄,人大跨一步就能過去。但是此刻這條水溝卻牢牢的卡住了幾輛衝車,望樓上的弓手們趁機連連發箭,連續射死了幾名紅襖軍,剩下的人叫着丟下衝車,提起朴刀和木槍衝了上來。

“不要驚慌,前進!”李銘大聲呼喝着,手下的軍兵將長槍平舉,開始向前緩慢移動。

最前面的紅襖軍連連敗退,很快擠到了柵欄邊上。但是很快披着鎧甲舉着盾牌的重步兵趕了上來,頂到了最前面,抵擋住了李銘繼續推進,紅襖軍的長槍手們也紛紛聚集起來,用手中粗糙的木槍對抗高俊的軍兵。

高俊只不過休息了一天一夜,軍兵到現在肌肉還是虛的,幸運的是彭義斌也是趕了一天的路纔過來,手下也好不到哪去,雙方暫時形成了僵持。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時全的人馬狂呼亂叫着從突破口衝了進來,從前天高俊夜襲時全的軍營開始,這幫人已經餓了一整天,唯獨指望着趕緊攻破高俊的營寨,搶一點糧食吃。

時全人馬的突入看上去氣勢很大,然而人馬雜亂無章沒有指揮,還堵住了彭義斌騎兵突進的道路,他們有氣無力的進攻立馬就被郭延嗣和樓升兩面擋住了。

等到彭義斌的騎兵衝進軍營的時候,突破口已經被李銘、郭延嗣、樓升牢牢封死,雙方聚集在柵欄前後不過幾尺的範圍內,奮力的互相拼殺。

此時,在高俊營帳的中心還有一座望樓,張大春正帶着幾個傔從仔細觀望着遠處的情形。

“怎麼樣?”高俊詢問。

“時全把所有的人都壓上來了,彭義斌還有兩百多人。”

高俊、孫庭、僧虔三個人稍微商量了一下之後,高俊再度下達命令:“繼續向前進,把敵人逼到外面的壕溝去!”

木柵突破口畢竟只有幾十米,雙方接觸的範圍並不寬闊,彭義斌和時全的人數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還屢屢遭到高俊弓手的殺傷,形勢逐漸吃緊。

шшш .тт kдn .℃ O

就在這時,彭義斌率領最後的兩百人出動了。

他選擇的時機剛剛好,這兩百人靠近戰場的時候,高俊的軍兵剛剛把敵人逼出柵欄,還沒有推到壕溝邊上,由於戰場突然變得廣闊,三個都的軍兵沒有及時展開,側面開始受敵。

彭義斌十分精準的率領着二百人像一支利箭一樣,從左側狠狠的插向郭延嗣的軍兵!

彭義斌身騎白馬,指揮着紅襖軍立刻衝進軍營,並且儘可能把陣線拉長,發揮人數衆多的優勢,擊潰高俊所部。

“指揮,快讓我上吧!”潘正焦急地拉住高俊,他率領的是最精銳的老兵組成的都,卻還留在後面觀望。

“潘軍使,你給我安靜!”高俊心裡也有點慌,但還是大聲喝止潘正。“你現在就給我像釘子一樣釘在這裡,沒有我的命令,哪怕他們全死光了也不許上陣!”

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一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十章 牛馬(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尾聲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二章 羊(下)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尾聲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六章 貓(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尾聲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尾聲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七章 翁城守衛(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
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一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十章 牛馬(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尾聲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二章 羊(下)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尾聲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六章 貓(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尾聲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尾聲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七章 翁城守衛(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