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

何志也這段時間跟各色人物打交道,應對這種人早已胸有成竹,倒也不和他討價還價,給高俊使了一個眼色——後者還在心裡默默計算,很直爽的答應了對方提出的價錢,這讓史老萬感到很滿意,一而是免去了脣槍舌劍之苦,再者,這也說明對方很相信自己的信譽,這讓史老萬感覺臉上有光。

高俊這次要買二十套鹽,鐵器、布匹等物資交易,除此之外,還送給崔勝、李梅姑夫婦一套頗黎茶具。

然而,到目前爲止,生意只能算是談了一半,高俊主動發問:“壽張縣與日照縣相隔甚遠,中間還要經過大沫堌和嶧山,劉二祖和時青就盤踞於此,二十套鹽足足有三萬斤,你們打算如何送過來?”

“這是大生意,我們得派三百多個兄弟,趕一百多輛車過來。”

“然後呢?”

“然後給兩位送過來就是了。”

“你們就不怕鹽被紅襖軍截了嗎?”

史老萬咧開嘴笑了笑:“那兩位可能就不知道我們日照鹽幫的本事了,我們日照縣的鹽幫不下三千人,刀槍軍器一應俱全。平時只以曬鹽賣鹽爲業,如果官軍前來,就與他等廝殺!我這十年來,也殺了好幾個捕盜官,一般的毛賊,奈何我們不得。”

“那倘若是時青和劉二祖這般的大人物呢?”

“這幾位頭頂都是山東數得上的豪傑,與我們大多都有生意上的交情,崔大哥前不久還送給劉二祖一萬斤鹽——你雖是官軍,但這事情我並不隱瞞,也讓你知道咱們鹽商的義氣——咱們山東人最講義氣,哪個鳥上帶刺的敢對咱們兄弟下手?”

“既然你們和紅襖軍交情非淺,又如何賣給我們食鹽?”

史老萬狠狠拍了一下大腿:“這是又有什麼爲難,高郎君是咱們山東出來的一等一的好漢,綠林道上都敬重三分,要是知道這鹽是送給高郎君的,又有幾個人能爲難郎君?”

高俊還是有點驚訝:“高某竟然有這樣的名聲?”

“高郎君可別這般喬模樣,我們敢接這個生意,正是因爲高郎君聲望隆重,沿途的紅襖軍不敢對您的鹽下手,這既是折了你們的面子,也是折我們的面子,誰敢劫咱家的鹽,以後就再也別想買私鹽了!不瞞郎君說,前不久我還去了牟平一趟,給一家山莊送了三千斤鹽,牟平不比壽張還遠?”

高俊舒了口氣:“我也沒想到,你們沿海鹽幫居然有這般能量。”

“世宗皇帝在位的時候,欽定曬鹽並非私鹽,我們東海一帶軍民都以海邊曬鹽爲食。誰知這些年奸賊苛刻,定要說曬鹽同於煎鹽,禁止曬鹽。那時候我們密州、莒州、海州不下萬人失業,沒辦法,我們都聚集起來,偷偷在海邊曬鹽爲業。近些年來,官府的鹽場日漸凋敝,鹽工們都逃到我們這裡來採鹽,咱們山東反而是私鹽多,官鹽少了。”

“原來如此。”高俊和何志也站了起來,這輪生意基本上是談成了。

雖然有了供貨來源,但也談不上十分穩定,從日照到壽張相隔數百里,而且要經過時青和劉二祖的地盤,雖然史老萬拍着胸脯保證肯定不會出事,但是高俊依舊比較緊張,迅速着手製定了有關食鹽專賣的相關法律法規。

壽張縣工商管理所兼管各種專賣的物資,包括食鹽、鐵、茶葉,所有專賣物資都要經過壽張縣分發到根據地其他各縣,中間流程要清晰明確,定時定量。

各縣戶案負責制定商家賣鹽,這些商家都是最早和高俊採取合作態度,並且在擁軍工作下過力氣的人,食鹽銷售要根據戶口本,每戶都有購買限額。

與此同時,治安隊開始嚴查私鹽,並且阻止私鹽通過各種途徑流入根據地境內。

根據地的行政部門就像是調試好的機器,雖然偶爾還會出現的問題,但是已經可以比較清楚的按照何志也的指令運轉。

雖然私鹽不陌生,但是鹽鐵專賣更不陌生,最重要的是,高俊制定的鹽價是三十三文一斤——每斤僅僅賺取一文錢,其實根本抵不上分銷的支出。正如高俊一開始的設想一樣,食鹽專賣本身不是爲了賺錢,而在於把農民們儲藏的銅錢重新挖出來,流入市場。

食鹽政策在初期雖然有一些牴觸,但是遠遠趕不上規定休息日期帶來的好處,除了個別碎嘴老太太偶爾還會在大槐樹下抱怨兩句,剩下的人很快就重新吃起了官鹽——勿寧說是洗白了的私鹽。

八月十日,第四次旬假,第一批食鹽到達,當天晚上彩票開獎之後,何志也小心翼翼的收藏起中獎彩票——第一次發行的彩票、以及每期的中獎彩票都被如此整理,和壽張縣的第一批學生課本、學生的檔案資料、各縣縣衙的工作日誌、翟呈信的巡迴斷事卷宗一起被小心翼翼的封存進檔案庫。

前來押送食鹽的還是史老萬,這次他穿了一身團花盤領袍,戴着一頂錦面軟腳襆頭,提着一根齊眉短棍,這打扮和上次比起來是大相徑庭,倒是有些風流山大王的味道。

“史老弟威風。”高俊親自到郊外迎接運鹽車隊,看見史老萬,忍不住在心裡面暗自喝彩一聲,老萬唱了個喏,算是回禮。他身後還跟着百十個兄弟,都穿着各色衲襖,手裡提的各色軍器——大多數是短棍、朴刀,看得出來是江湖特色,和長槍如林、甲冑齊全的高俊軍兵不一樣。高俊本來還想再誇一誇鹽幫的兄弟,讓他看到趕車的鹽丁之後,不禁吃了一驚。

和史老萬的百十個兄弟相比,這些鹽丁真可謂衣不蔽體,餓的精瘦,肋骨都已經浮了出來,個個面有菜色,頹敗的低着頭,不敢擡頭看高俊他們。

爲了防止有膽大包天之徒劫鹽,進了根據地之後,車隊一直有軍兵的保護,當軍兵們看到這些鹽丁的時候,也都紛紛咋舌。

史老萬看出了高俊面色異常,出聲解釋:“高郎君也知道,咱們山東地面最近幾年不太平,各地的災民也是一日勝過一日,我們曬鹽是苦力活,一向缺勞力,因此也是敞開了收,這次來運鹽的,都是我們莒州各縣的災民。”

食鹽在各方的監督下入了庫,現在負責物資總保管的是孛涅察爾。

“高郎君、何先生是何等有本事的人?你們說,高郎君就管六個縣,那不是屈才了嗎?將心比心,哪裡的弟兄們不該過好日子呢?高郎君帶咱們殺出去,平定整個山東,到時候天下太平,咱們也都能博個封妻廕子,好不好啊?”

軍兵們轟然叫好,他們現在都有了信心。

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五章 決(上)第三章 遲疑(上)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尾聲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尾聲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八章 間諜(下)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六章 豬(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十九章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尾聲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五章 白銀(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四章 判?決?待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無標題章節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二十二章 馬(下)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尾聲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十三章 魚(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八章 牛(下)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
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五章 決(上)第三章 遲疑(上)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尾聲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尾聲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八章 間諜(下)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六章 豬(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十九章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尾聲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五章 白銀(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四章 判?決?待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無標題章節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二十二章 馬(下)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尾聲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十三章 魚(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八章 牛(下)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